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猪类无精症缺失基因DAZL的cDNA全长克隆、组织表达和亚细胞定位 被引量:3
1
作者 王配 王丽娜 +4 位作者 霍海龙 张霞 赵筱 王雪飞 霍金龙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83-692,共10页
旨在获得猪类无精症缺失基因DAZL cDNA全长序列,阐明该基因的序列、mRNA组织表达模式、蛋白质结构特征及亚细胞定位情况。本研究以版纳微型猪近交系(Banna mini-pig inbred line,BMI)10月龄成年公猪为研究对象,屠宰收集组织样,利用RACE... 旨在获得猪类无精症缺失基因DAZL cDNA全长序列,阐明该基因的序列、mRNA组织表达模式、蛋白质结构特征及亚细胞定位情况。本研究以版纳微型猪近交系(Banna mini-pig inbred line,BMI)10月龄成年公猪为研究对象,屠宰收集组织样,利用RACE和RT-PCR技术获得DAZL基因cDNA全长序列;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技术检测其mRNA多组织表达谱;在线分析蛋白质的结构特点和保守结构域;用体外细胞转染技术鉴定其在ST猪睾丸细胞中的定位。结果表明,BMI DAZL cDNA全长2985 bp(KU705632),包含888 bp的CDS区,编码295个氨基酸(AOC89050);该基因位于猪13号染色体,含11个外显子。qPCR结果显示,DAZL mRNA在睾丸中特异高表达。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猪DAZL蛋白含有哺乳动物RMP和DAZ同源区,无规则卷曲在二级结构中超过50%。进化分析表明,BMI DAZL氨基酸序列高度保守,与牛科的亲缘关系最为接近。pEGFP-C1-DAZL转染ST细胞后的荧光共定位结果显示,DAZL蛋白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本研究分别从DNA、mRNA和蛋白质层面阐明了BMI DAZL基因的序列特征、表达、蛋白质结构和定位,为进一步研究DAZL在BMI精子发生方面的功能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版纳微型猪近交系 类无缺失基因(dazl) 基因克隆 cDNA末端快速克隆(RACE) 组织表达 亚细胞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严重寡精症ICSI精子供体的DAZ基因拷贝缺失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阿周存 杨元 +1 位作者 张思仲 林立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057-1060,共4页
DAZ基因拷贝缺失与人类的生精障碍有关。为了解中国正常生精男性和ICSI中严重寡精症精子供体DAZ基因拷贝缺失的分布,探讨DAZ基因拷贝数检测在严重生精障碍精子供体遗传缺陷筛查中的意义,本研究运用多重PCR和PCR-RFLP技术,对128例严重寡... DAZ基因拷贝缺失与人类的生精障碍有关。为了解中国正常生精男性和ICSI中严重寡精症精子供体DAZ基因拷贝缺失的分布,探讨DAZ基因拷贝数检测在严重生精障碍精子供体遗传缺陷筛查中的意义,本研究运用多重PCR和PCR-RFLP技术,对128例严重寡精症ICSI精子供体和287个正常生精男性的DAZ基因缺失进行了研究。发现DAZ1/DAZ2、DAZ3/DAZ4和全部4个拷贝缺失等3种拷贝缺失类型,其中全部4个拷贝缺失仅见于严重寡精症患者,频率为11.7%;DAZ1/DAZ2缺失的频率在严重寡精症患者中显著高于正常男性(9.4%vs2.8%,P=0.004);在严重寡精症患者中DAZ基因拷贝完全缺失与DAZ1/DAZ2缺失的总发生率为21.1%。DAZ3/DAZ4缺失的频率在两组人群中无显著差异(7.0%vs3.8%,P>0.05)。这些结果提示,DAZ基因全部拷贝缺失是严重寡精症患者生精障碍的常见遗传病因,而DAZ1/DAZ2缺失则可能是一种高风险因素。鉴于上述DAZ基因缺失在严重生精障碍精子供体中较高的发生率,在应用ICSI进行辅助生育前,建议对严重寡精症的精子供体进行DAZ基因全缺失与DAZ1/DAZ2共缺失筛查,以评估其男性后代患病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精缺失基因 基因缺失 严重寡 ICS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血清卵泡刺激素、抑制素B、染色体核型和Y染色体AZF基因微缺失与睾丸穿刺取精术成功率的相关性 被引量:8
3
作者 邓永键 经芳艳 +3 位作者 周娜 胡勇华 陈君洋 褚庆军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469-1474,共6页
目的探讨无精子症患者血清卵泡刺激素(FSH)、抑制素B(INHB)、染色体核型、Y染色体AZF基因微缺失(AZF-MD-Ych)与睾丸穿刺精子抽吸(TESA)成功率的相关性。方法在162例血清FSH正常组和100例血清FSH异常组的育龄期无精子症患者中进行对比分... 目的探讨无精子症患者血清卵泡刺激素(FSH)、抑制素B(INHB)、染色体核型、Y染色体AZF基因微缺失(AZF-MD-Ych)与睾丸穿刺精子抽吸(TESA)成功率的相关性。方法在162例血清FSH正常组和100例血清FSH异常组的育龄期无精子症患者中进行对比分析,分析两组患者INHB水平、INHB/FSH的比值、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和AZF-MD-Ych的差异性。排除INHB异常、染色体异常和AZF-MD-Ych阳性后,再比较两组患者TESA的成功率。结果两组患者中,血清INHB水平、INHB/FSH比值和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AZF-MD-Ych这两组中没有统计学上的差异(P>0.05);在未检测到染色体异常、AZF-MD-Ych阳性及INHB异常的患者中,TESA显示精子获取率在FSH正常组为61.82%(34/55),FSH异常组均未成功(0/16),二者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现有的血清FSH正常值结合INHB、染色体核型分析和AZF-MD-Ych检查,能够综合判断TESA的成功率,四项指标均出现异常者,TESA的成功率极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精 卵泡刺激素 抑制素B 染色体核型 Y染色体AZF基因缺失 睾丸穿刺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发性无精症和严重少精症患者Y染色体无精子因子的微缺失检测
4
作者 林经安 包洪初 +1 位作者 郑伟清 罗义麒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552-552,556,共2页
关键词 特发性无精 无精子因子 Y染色体 缺失检测 患者 严重 factor 障碍 男性不育 基因缺失 PCR方法 研究发现 检测结果 DNA AZ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