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8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谈类推机制背景下词族生成的基础
被引量:
11
1
作者
罗忠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2009年第5期69-71,共3页
由于类推机制作用而生成的词族在语言学中有着独特的价值,本文拟从汉语新词生成基础的角度入手来探究词族的生成。
关键词
词族
类推机制
语言
社会
认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类固定短语生成的类推机制
被引量:
6
2
作者
李传军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2010年第2期11-13,共3页
类固定短语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从自由短语而来,这是类固定短语的最主要来源;二是从语法性成分参与组成的句法结构固化而来,这一部分的类固定短语数量较少。类固定短语的生成,多数情况下都是在语言使用者无意识的情况下发生的,是一种...
类固定短语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从自由短语而来,这是类固定短语的最主要来源;二是从语法性成分参与组成的句法结构固化而来,这一部分的类固定短语数量较少。类固定短语的生成,多数情况下都是在语言使用者无意识的情况下发生的,是一种自然生成的方式,是自由短语词汇化和语法化的结果。类固定短语的另一种生成方式是仿造生成,这种方式是在语言使用者有意识的情况下发生的,是语言使用者通过已有的结构式自觉类推、扩展生成新的类固定短语。类固定短语的类推,包括语例类推和格式类推两种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固定短语
类推机制
语例
类推
格式
类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网络流行语“网红”的形成机制与韵律制约
被引量:
2
3
作者
袁耀辉
禹平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2016年第9期118-120,共3页
流行词语"网红"主要指称"网络红人",也兼指在网络走红的事物。"网""红"的虚化和"网红"的词化为"网红"成词奠定了系联的基础。词语模作用下的语言类推是推动"网红&qu...
流行词语"网红"主要指称"网络红人",也兼指在网络走红的事物。"网""红"的虚化和"网红"的词化为"网红"成词奠定了系联的基础。词语模作用下的语言类推是推动"网红"成词固化的内在机制。现代汉语双音音步韵律是"网红"形成的韵律制约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流行语
网红
语言
类推机制
词语模
音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N_(1)+帮+N_(2)+X”的构式特征及语义呈现
4
作者
黄钾议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2025年第1期90-94,共5页
“N_(1)+帮+N_(2)+X”是一种特殊构式,强调N_(1)通过方式X来帮助N_(2)完成某种行为、达到某种状态或实现某种结果。由于X的范畴扩大,该构式产生了方式状态义并延展出3个下位构式:多义构式“N_(1)+帮+N_(2)+VP”、非典型双宾构式“N_(1)+...
“N_(1)+帮+N_(2)+X”是一种特殊构式,强调N_(1)通过方式X来帮助N_(2)完成某种行为、达到某种状态或实现某种结果。由于X的范畴扩大,该构式产生了方式状态义并延展出3个下位构式:多义构式“N_(1)+帮+N_(2)+VP”、非典型双宾构式“N_(1)+帮+N_(2)+NP”、补足构式“N_(1)+帮+N_(2)+QP”。在类推机制的作用下,3个子构式呈现出各自的语义特点和构式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式
“N_(1)+帮+N_(2)+X”
语义特点
构式特征
类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动结式的词汇化及其机制——以“V破”为例
被引量:
6
5
作者
王连盛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04-112,共9页
判定动结式词汇化程度的标准有二:一是能否进行相应变换,二是能否进行扩展。如果既不能进行变换,也不能扩展,那么动结式词汇化程度高,反之则低。根据动结式成词的标准,动结式可分为短语、词法词和词汇词。对于已经成词的动结式,根据动...
判定动结式词汇化程度的标准有二:一是能否进行相应变换,二是能否进行扩展。如果既不能进行变换,也不能扩展,那么动结式词汇化程度高,反之则低。根据动结式成词的标准,动结式可分为短语、词法词和词汇词。对于已经成词的动结式,根据动词和补语是否具有语义相关性可分为两大类:具有语义相关性的为一类,其词汇化作用机制是隐喻;不具有语义相关性的词为一类,其词汇化作用机制是类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结式
词汇化程度
隐喻
机制
类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内蒙古后套话中“A眉B眼”式词的成因解读
6
作者
杨开昌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68-71,共4页
内蒙古后套话中的"A眉B眼"式四字格词与晋语区其它方言中的该类词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也有自己独特的魅力。这类词有鲜明的地域特色,表达的意义形象具体,感情色彩分明。前贤对此类词的研究仅停留在表面的词义解释上。事实上...
内蒙古后套话中的"A眉B眼"式四字格词与晋语区其它方言中的该类词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也有自己独特的魅力。这类词有鲜明的地域特色,表达的意义形象具体,感情色彩分明。前贤对此类词的研究仅停留在表面的词义解释上。事实上,运用认知语言学的知识和语法化理论可以很清楚地解释此类词的成因。在"A眉B眼"式四字格词形成的过程中,人体隐喻化和语言的类推机制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旦形成固定模式,这类词就会具有很强的能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套话
“A眉B眼”式四字格词
语义特点
人体隐喻
类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兴表达“旅旅游”研究
7
作者
孟德腾
黄芙菊
《现代语文》
2019年第5期101-104,共4页
语料检索发现,“旅旅游”是当代汉语中一种高频使用的新兴表达形式,它的出现是类推机制和社会发展共同作用的产物。其中,类推机制是语言内部固有的产生语言变化强有力的推手,社会发展过程中旅游业的兴起则是“旅旅游”大量出现的外在条...
语料检索发现,“旅旅游”是当代汉语中一种高频使用的新兴表达形式,它的出现是类推机制和社会发展共同作用的产物。其中,类推机制是语言内部固有的产生语言变化强有力的推手,社会发展过程中旅游业的兴起则是“旅旅游”大量出现的外在条件和诱发因素。“旅旅游”这一新兴表达反映出汉语中并列式复合词“旅游”内部组成成分的结构关系分立性不断增强,在原来内部结构为并列关系的基础上,“旅游”出现了重新分析为动宾式离合词的新用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旅游”
类推机制
重新分析
离合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反了+人称代词+了”结构形成过程考察
8
作者
刘儒昊
《今古文创》
2023年第10期118-120,133,共4页
“反了+人称代词+了”结构不同于一般的“V了O了”结构,其特性主要表现为动词“反”与宾语位置的人称代词无法直接组合,且呈现出“动作+施事”的语义关系。从历时的角度来看,该结构经历了“施事+反了”“反了+施事”“反了+人称代词”...
“反了+人称代词+了”结构不同于一般的“V了O了”结构,其特性主要表现为动词“反”与宾语位置的人称代词无法直接组合,且呈现出“动作+施事”的语义关系。从历时的角度来看,该结构经历了“施事+反了”“反了+施事”“反了+人称代词”“反了+人称代词+了”形成过程;同时“反了”也经历了主观化过程。从形成机制来看,整个“反了+人称代词+了”结构是说话人为了凸显重要信息,依据“V了+人称代词+了”结构类推形成易位句形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了+人称代词+了”
双“了”句
类推机制
主观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谈类推机制背景下词族生成的基础
被引量:
11
1
作者
罗忠
机构
广州大学人文学院
出处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2009年第5期69-71,共3页
文摘
由于类推机制作用而生成的词族在语言学中有着独特的价值,本文拟从汉语新词生成基础的角度入手来探究词族的生成。
关键词
词族
类推机制
语言
社会
认知
分类号
H136 [语言文字—汉语]
D924 [政治法律—刑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类固定短语生成的类推机制
被引量:
6
2
作者
李传军
机构
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教务与科研处
出处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2010年第2期11-13,共3页
文摘
类固定短语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从自由短语而来,这是类固定短语的最主要来源;二是从语法性成分参与组成的句法结构固化而来,这一部分的类固定短语数量较少。类固定短语的生成,多数情况下都是在语言使用者无意识的情况下发生的,是一种自然生成的方式,是自由短语词汇化和语法化的结果。类固定短语的另一种生成方式是仿造生成,这种方式是在语言使用者有意识的情况下发生的,是语言使用者通过已有的结构式自觉类推、扩展生成新的类固定短语。类固定短语的类推,包括语例类推和格式类推两种类型。
关键词
类固定短语
类推机制
语例
类推
格式
类推
分类号
H146 [语言文字—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网络流行语“网红”的形成机制与韵律制约
被引量:
2
3
作者
袁耀辉
禹平
机构
吉林大学文学院
出处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2016年第9期118-120,共3页
文摘
流行词语"网红"主要指称"网络红人",也兼指在网络走红的事物。"网""红"的虚化和"网红"的词化为"网红"成词奠定了系联的基础。词语模作用下的语言类推是推动"网红"成词固化的内在机制。现代汉语双音音步韵律是"网红"形成的韵律制约因素。
关键词
网络流行语
网红
语言
类推机制
词语模
音步
分类号
H136 [语言文字—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N_(1)+帮+N_(2)+X”的构式特征及语义呈现
4
作者
黄钾议
机构
苏州大学文学院
出处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2025年第1期90-94,共5页
文摘
“N_(1)+帮+N_(2)+X”是一种特殊构式,强调N_(1)通过方式X来帮助N_(2)完成某种行为、达到某种状态或实现某种结果。由于X的范畴扩大,该构式产生了方式状态义并延展出3个下位构式:多义构式“N_(1)+帮+N_(2)+VP”、非典型双宾构式“N_(1)+帮+N_(2)+NP”、补足构式“N_(1)+帮+N_(2)+QP”。在类推机制的作用下,3个子构式呈现出各自的语义特点和构式特征。
关键词
构式
“N_(1)+帮+N_(2)+X”
语义特点
构式特征
类推机制
分类号
H146 [语言文字—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动结式的词汇化及其机制——以“V破”为例
被引量:
6
5
作者
王连盛
机构
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伍伦贡大学语言中心
出处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04-112,共9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语言动态观下语法和修辞界面的同形结构研究"(项目编号:15YJA740044)
上海外国语大学重大资助项目"主要生源国学习者汉语学习与认知的多角度研究"(项目编号:KX161076)
上海外国语大学导师引领学术计划"汉语非常规句法结构的浮现和演化"(项目编号:201601045)资助
文摘
判定动结式词汇化程度的标准有二:一是能否进行相应变换,二是能否进行扩展。如果既不能进行变换,也不能扩展,那么动结式词汇化程度高,反之则低。根据动结式成词的标准,动结式可分为短语、词法词和词汇词。对于已经成词的动结式,根据动词和补语是否具有语义相关性可分为两大类:具有语义相关性的为一类,其词汇化作用机制是隐喻;不具有语义相关性的词为一类,其词汇化作用机制是类推。
关键词
动结式
词汇化程度
隐喻
机制
类推机制
Keywords
VR constructions
degree of lexicalization
metaphor
analogy
分类号
H146.3 [语言文字—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内蒙古后套话中“A眉B眼”式词的成因解读
6
作者
杨开昌
机构
云南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教育学院
出处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68-71,共4页
文摘
内蒙古后套话中的"A眉B眼"式四字格词与晋语区其它方言中的该类词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也有自己独特的魅力。这类词有鲜明的地域特色,表达的意义形象具体,感情色彩分明。前贤对此类词的研究仅停留在表面的词义解释上。事实上,运用认知语言学的知识和语法化理论可以很清楚地解释此类词的成因。在"A眉B眼"式四字格词形成的过程中,人体隐喻化和语言的类推机制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旦形成固定模式,这类词就会具有很强的能产性。
关键词
后套话
“A眉B眼”式四字格词
语义特点
人体隐喻
类推机制
分类号
H172.2 [语言文字—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兴表达“旅旅游”研究
7
作者
孟德腾
黄芙菊
机构
山西师范大学现代文理学院中文系
山西师范大学网络中心
出处
《现代语文》
2019年第5期101-104,共4页
基金
山西师范大学现代文理学院基础研究基金项目“现代汉语紧缩结构构式化的动态考查及认知机制研究”(2018JCYJ11)
山西师范大学校级教学改革创新项目“基于超星泛雅平台的《语言学概论》课程开放式教学模式构建研究”(2018JGXM-05)
文摘
语料检索发现,“旅旅游”是当代汉语中一种高频使用的新兴表达形式,它的出现是类推机制和社会发展共同作用的产物。其中,类推机制是语言内部固有的产生语言变化强有力的推手,社会发展过程中旅游业的兴起则是“旅旅游”大量出现的外在条件和诱发因素。“旅旅游”这一新兴表达反映出汉语中并列式复合词“旅游”内部组成成分的结构关系分立性不断增强,在原来内部结构为并列关系的基础上,“旅游”出现了重新分析为动宾式离合词的新用法。
关键词
“旅旅游”
类推机制
重新分析
离合词
Keywords
lvlvyou(旅旅游)
analogy mechanism
reanalysis
separable word
分类号
H146 [语言文字—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反了+人称代词+了”结构形成过程考察
8
作者
刘儒昊
机构
上海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
出处
《今古文创》
2023年第10期118-120,133,共4页
文摘
“反了+人称代词+了”结构不同于一般的“V了O了”结构,其特性主要表现为动词“反”与宾语位置的人称代词无法直接组合,且呈现出“动作+施事”的语义关系。从历时的角度来看,该结构经历了“施事+反了”“反了+施事”“反了+人称代词”“反了+人称代词+了”形成过程;同时“反了”也经历了主观化过程。从形成机制来看,整个“反了+人称代词+了”结构是说话人为了凸显重要信息,依据“V了+人称代词+了”结构类推形成易位句形成的。
关键词
“反了+人称代词+了”
双“了”句
类推机制
主观化
分类号
H146 [语言文字—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谈类推机制背景下词族生成的基础
罗忠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2009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类固定短语生成的类推机制
李传军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2010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网络流行语“网红”的形成机制与韵律制约
袁耀辉
禹平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2016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N_(1)+帮+N_(2)+X”的构式特征及语义呈现
黄钾议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动结式的词汇化及其机制——以“V破”为例
王连盛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18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内蒙古后套话中“A眉B眼”式词的成因解读
杨开昌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新兴表达“旅旅游”研究
孟德腾
黄芙菊
《现代语文》
201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反了+人称代词+了”结构形成过程考察
刘儒昊
《今古文创》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