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15个茶树品种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被引量:
75
1
作者
陈亮
杨亚军
+2 位作者
虞富莲
高其康
陈大明
《茶叶科学》
CAS
CSCD
1998年第1期21-27,共7页
应用十聚体随机引物.对原产于福建、湖南、浙江、陕西、贵州、江西和湖北等省的15个无性系品种及其中2个品种的扦插繁殖后代的基因组DNA的遗传多样性进行RAPD分析,结果表明,20个随机引物在15个品种中共扩增出1050个位点.平均每个引...
应用十聚体随机引物.对原产于福建、湖南、浙江、陕西、贵州、江西和湖北等省的15个无性系品种及其中2个品种的扦插繁殖后代的基因组DNA的遗传多样性进行RAPD分析,结果表明,20个随机引物在15个品种中共扩增出1050个位点.平均每个引物52.5个,每个品种70个位点。在得到的137条谱带中只有8条是所有品种共有的(单态的),129条是多态的,多态性程度达94.2%,证明了中国茶树品种资源在DNA分子水平上具有很高的遗传多样性。类平均法聚类结果表明,可将15个品种分成五个类群:A类群为江苦2号、蓝山苦茶、蓝标1号、北斗1号、福建水仙和政和大白菜等6个品种,B类群为早春早芽、乌牛早和黄叶早等3个品种,C类群为蒿坪茶、狗牯脑、大方贡茶和恩标等4个品种,汝城早芽、龙井43单独成为二个类群。从类群内多态度来看,类群B多态性最低,类群C次之,类群A最高。从类群间平均多态度和净遗传距离反映出类群A与B、B与C之间的差异程度较小且基本相似.而类群A与C之间的差异程度要大得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品种
RAPD
类平均法聚类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韩两国主要茶树品种基因组DNA多态性比较研究
被引量:
24
2
作者
金惠淑
梁月荣
陆建良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03-107,共5页
利用RAPD技术结合类平均法聚类分析研究了中国、韩国和日本茶树品种资源共 4 6个样品的基因组DNA多态性。结果表明 ,19个有效随机引物对 4 6个样品共扩增出 2 0 0条RAPD带 ,平均每个引物 10 5条带 ,每个品种 4 4条带。在得到的 2 0 0...
利用RAPD技术结合类平均法聚类分析研究了中国、韩国和日本茶树品种资源共 4 6个样品的基因组DNA多态性。结果表明 ,19个有效随机引物对 4 6个样品共扩增出 2 0 0条RAPD带 ,平均每个引物 10 5条带 ,每个品种 4 4条带。在得到的 2 0 0条谱带中 ,多态性带达到 84 3 %。中国和韩国茶树品种DNA多态性分别为 86 2 %和 78 2 %。 4 6个品种之间的遗传距离为 0 2 79~ 0 65 4。聚类分析结果表明 ,4 6个供试品种可分成 4个类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种
茶树
RAPD
遗传多样性
类平均法聚类
中国
韩国
DNA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15个茶树品种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被引量:
75
1
作者
陈亮
杨亚军
虞富莲
高其康
陈大明
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浙江农业大学
出处
《茶叶科学》
CAS
CSCD
1998年第1期21-27,共7页
基金
"九五"国家攻关专题!96-014-01-05
农业部重点专题!95农-01-03-01
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基金
文摘
应用十聚体随机引物.对原产于福建、湖南、浙江、陕西、贵州、江西和湖北等省的15个无性系品种及其中2个品种的扦插繁殖后代的基因组DNA的遗传多样性进行RAPD分析,结果表明,20个随机引物在15个品种中共扩增出1050个位点.平均每个引物52.5个,每个品种70个位点。在得到的137条谱带中只有8条是所有品种共有的(单态的),129条是多态的,多态性程度达94.2%,证明了中国茶树品种资源在DNA分子水平上具有很高的遗传多样性。类平均法聚类结果表明,可将15个品种分成五个类群:A类群为江苦2号、蓝山苦茶、蓝标1号、北斗1号、福建水仙和政和大白菜等6个品种,B类群为早春早芽、乌牛早和黄叶早等3个品种,C类群为蒿坪茶、狗牯脑、大方贡茶和恩标等4个品种,汝城早芽、龙井43单独成为二个类群。从类群内多态度来看,类群B多态性最低,类群C次之,类群A最高。从类群间平均多态度和净遗传距离反映出类群A与B、B与C之间的差异程度较小且基本相似.而类群A与C之间的差异程度要大得多。
关键词
茶树
品种
RAPD
类平均法聚类
遗传多样性
Keywords
Tea plants (Camellia sinensis) Cultivars RAPD UPGMA Genetic diversity
分类号
S571.10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韩两国主要茶树品种基因组DNA多态性比较研究
被引量:
24
2
作者
金惠淑
梁月荣
陆建良
机构
浙江大学茶学系
出处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03-107,共5页
基金
国际合作项目C0 0 56内容之一
文摘
利用RAPD技术结合类平均法聚类分析研究了中国、韩国和日本茶树品种资源共 4 6个样品的基因组DNA多态性。结果表明 ,19个有效随机引物对 4 6个样品共扩增出 2 0 0条RAPD带 ,平均每个引物 10 5条带 ,每个品种 4 4条带。在得到的 2 0 0条谱带中 ,多态性带达到 84 3 %。中国和韩国茶树品种DNA多态性分别为 86 2 %和 78 2 %。 4 6个品种之间的遗传距离为 0 2 79~ 0 65 4。聚类分析结果表明 ,4 6个供试品种可分成 4个类群 ;
关键词
品种
茶树
RAPD
遗传多样性
类平均法聚类
中国
韩国
DNA多态性
Keywords
Camellia sinensis
Tea cultivar
RAPD
Genetic diversity
UPGMA
分类号
S571.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Q523 [生物学—生物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15个茶树品种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陈亮
杨亚军
虞富莲
高其康
陈大明
《茶叶科学》
CAS
CSCD
1998
7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中、韩两国主要茶树品种基因组DNA多态性比较研究
金惠淑
梁月荣
陆建良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
2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