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峡库区蓄水期间类土质岸坡断裂解体机制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丁王飞 周云涛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97-204,共8页
以龚家方、茅坪、神女溪岸坡为例,总结了三峡库区类土质岸坡蓄水解体演化的5个阶段:岸坡形成阶段、节理裂隙发育阶段、泥化夹层及类土质岸坡形成阶段、蓄水作用岸坡解体阶段以及后续解体阶段。根据上述演化过程,从断裂力学角度建立了类... 以龚家方、茅坪、神女溪岸坡为例,总结了三峡库区类土质岸坡蓄水解体演化的5个阶段:岸坡形成阶段、节理裂隙发育阶段、泥化夹层及类土质岸坡形成阶段、蓄水作用岸坡解体阶段以及后续解体阶段。根据上述演化过程,从断裂力学角度建立了类土质岸坡解体的物理模型和力学模型,该力学模型考虑了5种蓄水工况下的受力状态,推导了相应的应力表达式和断裂强度因子公式。初步探讨得出以下结论:水库蓄水对类土质岸坡解体影响较为显著,岩块断裂强度因子随着蓄水位的升高而不断递减,蓄水水位升至4.49 m时,岩块断裂趋势由上部断裂转为下部断裂,断裂强度因子随着水位增高而增大。蓄水伊始,岩块重力对断裂起主要作用,而水位抬升起到一定的稳定作用;水位继续抬升,由重力主导的上部断裂逐渐转化为由浮托力决定的下部断裂。岩块的截面尺寸对类土质岸坡解体具有重要的影响。当岩块上部断裂时,断裂强度因子随着宽高比的减小而增加;当岩块下部断裂时,随着宽高比的减小,岩块断裂强度因子随蓄水位的增加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解体机制 断裂解译 类土质岸坡 三峡库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库水升降作用下的类土质岸坡变形与破坏试验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唐红梅 周云涛 李俊男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74-79,共6页
三峡库区类土质岸坡广布,受库水位升降、浸泡等影响,其变形与破坏演化过程极为复杂,其防治十分困难。基于3D激光扫描技术,通过对库区水库运行期间类土质岸坡模型试验模拟其变形与破坏,进行分析获得了类土质岸坡变形破坏演化特征:蓄水浸... 三峡库区类土质岸坡广布,受库水位升降、浸泡等影响,其变形与破坏演化过程极为复杂,其防治十分困难。基于3D激光扫描技术,通过对库区水库运行期间类土质岸坡模型试验模拟其变形与破坏,进行分析获得了类土质岸坡变形破坏演化特征:蓄水浸泡软化诱发类土质岸坡变形破坏具有突发性特征,岸坡破坏发生在坡脚低水位有限的30%浸泡区域,且呈现渐进性破坏模式,孔隙水压力曲线变现为相对稳定、波动以及稳定增长3个阶段,此波动是库岸裂纹发育的直观表征;受库水浸泡作用影响使类土质岸坡坡中出现沉降变形位移显著,位移监测显示在高水位线附近监测的位移出现突变,在岸坡后缘形成卸荷裂隙区域显著;试验库水位降落时致坡内形成的渗透流驱动力显著,诱发坡体内坡中位置产生大量平行裂缝,朝坡脚局部发生偏转,孔隙水压力曲线变化分为缓慢降低、快速下降和负孔隙水压力三个阶段,负孔隙水压力阶段是岸坡裂纹快速贯通阶段;再次蓄水浸泡使裂缝横向扩展贯,加剧诱发类土质岸坡坡脚大面积破坏垮塌,有可能形成整体性滑移。为进一步研究类土质岸坡变形破坏模式与防治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水升降 变形 渐进破坏 试验 类土质岸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库区龚家方Ⅱ号类土质岸坡演化机制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周云涛 唐红梅 陈洪凯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97-99 102,102,共4页
以三峡库区龚家方Ⅱ号崩塌岸坡为例,研究类土质岸坡的演化机制,通过现场勘探及对三峡水库水位变幅观测资料分析,可将龚家方Ⅱ号类土质岸坡演化过程分为河谷冲切卸荷阶段、弯曲变形阶段、弯曲拉裂阶段、崩塌-倾倒堆积阶段、库水位升降冲... 以三峡库区龚家方Ⅱ号崩塌岸坡为例,研究类土质岸坡的演化机制,通过现场勘探及对三峡水库水位变幅观测资料分析,可将龚家方Ⅱ号类土质岸坡演化过程分为河谷冲切卸荷阶段、弯曲变形阶段、弯曲拉裂阶段、崩塌-倾倒堆积阶段、库水位升降冲蚀阶段(塌岸阶段)5个阶段,并据此对岸坡深化机制进行分析。其中,塌岸阶段是控制类土质岸坡稳定性的核心。通过岸坡塌岸前后稳定性变化的比较发现,降雨以及塌岸致使岸坡前缘临空是岸坡整体稳定性的控制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貌学 演化机制 稳定性评价 类土质岸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