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多样本潜在类别模型在居民健康素养中的应用 |
曹尚
罗鹏飞
李伟
李小宁
黄明豪
郭海建
卫平民
|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6
|
|
2
|
二级医院护士长胜任力分布现状:基于潜在类别模型的分析 |
张宏
张光鹏
李颖
陈声宇
|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
2010 |
10
|
|
3
|
基于潜在类别模型的高铁旅客市场细分 |
乔珂
赵鹏
文佳星
|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24
|
|
4
|
潜类别模型在常见慢性病与日常生活方式关联性研究中的应用 |
石福艳
赵倩
潘静
雷淑林
王麓璐
杨丽平
徐勇勇
|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7
|
|
5
|
一种基于潜在类别模型的新闻推荐方法 |
文鹏
蔡瑞
吴黎兵
|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3
|
|
6
|
K-means、潜在类别模型和混合Rasch模型的比较 |
马文超
边玉芳
郭雯婧
谢敏
|
《心理学探新》
CSSCI
|
2014 |
2
|
|
7
|
建筑施工安全类群管理模式研究——基于潜在类别模型 |
陈伟珂
孙春苗
|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8 |
9
|
|
8
|
潜在类别模型在出血性中风辨证分类研究中的应用 |
姜超
冯哲
王均琴
杨东清
董菊
周学平
过伟峰
叶放
吴勉华
李国春
|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
2023 |
0 |
|
9
|
潜在类别模型的原理、步骤及程序 |
温忠麟
谢晋艳
王惠惠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146
|
|
10
|
潜类别模型用于白血病患儿多症状特征分类研究 |
徐艳华
沈南平
袁长蓉
刘世建
何梦雪
孙霁雯
|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
2018 |
9
|
|
11
|
潜在类别模型在肿瘤登记地区工作模式分析中的运用 |
赵否曦
周婕
李凌
刘涛
|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
2021 |
1
|
|
12
|
潜在类别模型和主成分法在稀有变异关联分析中的应用比较 |
皮路程
卜涛
冀晓慧
赵丽
李丽霞
刘丽
郜艳晖
|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
2018 |
3
|
|
13
|
基于潜在类别模型的城际高速铁路客运市场细分 |
苏焕银
陶文聪
彭舒婷
曾琼芳
|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1 |
1
|
|
14
|
基于潜在类别模型的留守儿童食品营养研究 |
张振霞
|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0 |
|
15
|
联合潜在类别模型在轻度认知障碍向认知正常逆转研究中的应用 |
秦瑶
韩红娟
刘龙
陈杜荣
马艺菲
崔靖
白文琳
张荣
余红梅
|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
2023 |
0 |
|
16
|
基于潜类别增长模型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暴露后预防就诊者疾病进展恐惧的变化轨迹研究 |
石敏
王慧群
张利漫
王文慧
徐兴莲
|
《军事护理》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7
|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心理社会适应变化轨迹潜在类别及影响因素分析的纵向研究 |
李玉梅
顾艳荭
王洋
汪莉莉
|
《军事护理》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8
|
基于机器学习的氢化丁腈橡胶力学性能预测模型 |
丁瀚林
赵骞
张洁
孙思嘉
陈皓哲
陈鹏
|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9
|
基于类别空间模型的文本倾向性分类方法 |
李艳玲
戴冠中
朱烨行
|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12
|
|
20
|
基于类别空间模型的文本分类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黄冉
郭嵩山
|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1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