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影像学方法探讨类似运动性和感觉性的传导性失语发病机制 被引量:3
1
作者 张红霞 赖宗力 +2 位作者 陈红燕 周筠 张玉梅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11年第8期705-708,共4页
目的探讨临床上类似运动性和感觉性的传导性失语发病机制。方法分别选择7例类似运动性失语和7例感觉性失语症的传导性失语患者以及10例健康志愿者,采用扩散张量成像分析研究Broca区、Wernicke区及弓状纤维束,并测量三者的各向异性(FA)值... 目的探讨临床上类似运动性和感觉性的传导性失语发病机制。方法分别选择7例类似运动性失语和7例感觉性失语症的传导性失语患者以及10例健康志愿者,采用扩散张量成像分析研究Broca区、Wernicke区及弓状纤维束,并测量三者的各向异性(FA)值,分别比较健康志愿者与传导性失语患者双侧大脑半球的FA值;采用扩散张量成像纤维追踪的方式,比较Broca区、Wernicke区的纤维结构。结果 在健康志愿者中,左侧大脑半球各项FA值大于右侧(P<0.05);在类似运动性失语症的传导性失语患者中,左侧Broca区以及弓状纤维束前部的FA值小于右侧镜像区(P<0.05);在类似感觉性失语的传导性失语患者中,左侧Wernicke区以及弓状纤维后部的FA值小于右侧镜像区(P<0.05),Broca区的FA值与正常健康志愿者相似。结论除弓状纤维束受损外,皮层的病变同样可以引起传导性失语。如果病变部位靠近Broca区且弓状纤维束的前部受损,则临床症状类似于运动性失语症;靠近Wernicke区且弓状纤维束的后部受损,则类似于感觉性失语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散张量成像 扩散张量成像纤维追踪 类似运动性失语症的传导性失语 类似感觉失语症的传导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卒中后运动性失语症患者的语言损伤特点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苑梓楠 李思奇 +1 位作者 陈心雅 张玉梅 《中国卒中杂志》 2023年第11期1238-1247,共10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采用中国失语症语言评估量表(Chinese aphasia language battery,CALB)对卒中后运动性失语症(post-stroke Broca’s aphasia,PSBA)患者进行语言功能的详细评估,分析卒中后运动性失语症患者的语言损伤特点。方法连续入组2... 目的本研究旨在采用中国失语症语言评估量表(Chinese aphasia language battery,CALB)对卒中后运动性失语症(post-stroke Broca’s aphasia,PSBA)患者进行语言功能的详细评估,分析卒中后运动性失语症患者的语言损伤特点。方法连续入组2021年3月—2022年12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病学中心和康复医学科的PSBA患者,根据失语商分数分为轻、中、重度组,同时招募同时间段内年龄、受教育程度相匹配的受试者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CALB评估两组受试者语言功能。比较PSBA组和健康对照组以及轻、中、重度组PSBA患者CALB评分的差异。结果PSBA组共纳入患者35例(轻度15例,中度12例,重度8例),健康对照组纳入36例。①PSBA组在CALB命名分量表的分项任务表现方面,除音调理解外,评分均低于健康对照组;轻度、中度和重度3组患者在对证命名(高频、低频词汇)、复述(假词、真词)任务方面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在高频词汇的命名和理解方面,评分明显优于低频词汇,在整体分析和轻度组患者中尤为明显。在不同范畴名词词汇(动物、服装、身体部位、果蔬、工具、颜色)的表现方面,差异并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名词和动词分析发现,患者在名词命名和理解的正确率方面优于动词,但各组的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在动词分类分析方面,患者在不带宾动词的表现方面优于带宾动词,在不同论元结构动词的表现方面,三元动词的命名和理解能力最差。②在动词语义和语句分量表的表现方面,患者所有的任务表现评分均低于健康对照组;不同严重程度的患者在动词命名、论元结构产出、语句启动产出方面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在论元结构产出方面,论元结构越多的语句,患者产出的正确率越低,在整体分析及轻度组中尤为明显。结论PSBA患者在整体语言通路上存在不同程度的损害,其中语音输入通路的损害较输出通路轻。在不同范畴词汇表现方面,患者处理动词的困难大于名词,名词中低频词汇处理损害重于高频名词;在动词处理方面,论元结构越复杂的动词,患者的表现越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运动 言加工模型 中国失语症言评估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失语症类型与病变部位之间关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张玉梅 王拥军 +1 位作者 周筠 马锐华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52-353,共2页
目的:通过对脑梗死后具有明显失语症临床表现的98例患者进行失语症的分类及CT、MRI研究,揭示失语症类型与病变部位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符合病例入选标准的9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北京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的汉语失语检查法中的... 目的:通过对脑梗死后具有明显失语症临床表现的98例患者进行失语症的分类及CT、MRI研究,揭示失语症类型与病变部位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符合病例入选标准的9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北京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的汉语失语检查法中的利手评定标准进行利手判定、西部失语成套测验进行失语症的分类、波士顿诊断性失语严重程度分级标准进行失语症严重程度分级及CT、MRI检查。结果:98例失语症患者均为右利手,失语症类型分别为Broca失语21例,Wernicke失语15例,传导性失语2例;经皮质运动性失语8例,经皮质感觉性失语7例,经皮质混合性失语12例,完全性失语23例,命名性失语10例;病变部位位于经典的语言中枢的有56例,38例为非语言中枢受累;波士顿诊断性失语严重程度分级标准评定结果为0级28例,1级30例,2级14例,3级16例,,4级10例,其中0级、1级病变部位多为语言中枢。结论:失语症的类型与经典的语言中枢并不完全相符,非语言中枢病变也可引起失语,病变部位位于语言中枢的失语严重程度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变部位 失语症 临床研究 经皮质运动 脑梗死患者 检查法 BROCA 皮质感觉 皮质混合 言中枢 北京医科大学 严重程度分级 分级标准 MRI检查 传导性 完全 命名 临床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