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类人想象与杂合属性:论人工智能的演进及社会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姜华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30,178,共12页
自提出人工智能理念起,它就被赋予诸多类人想象。人工智能的设计者不仅追求其形体上与人类相似,也试图使它在行为方式上接近人类。然而,人工智能与人类智能本质上具有相异性:前者是既往性的,后者是面向未来的;前者是逻辑运算,后者是意... 自提出人工智能理念起,它就被赋予诸多类人想象。人工智能的设计者不仅追求其形体上与人类相似,也试图使它在行为方式上接近人类。然而,人工智能与人类智能本质上具有相异性:前者是既往性的,后者是面向未来的;前者是逻辑运算,后者是意识活动;前者“领有”灵魂,后者“具有”灵魂。人工智能是依托于人与技术关系基础之上的人类与技术的杂合体,它的类人性将产生重要的社会影响:基于“数字革命”的类人性人工智能会导致人类再分层,并产生意想不到的社会后果;对类人性人工智能不加限制的使用,会使人类沉入“常人常言”与“知而不思”的境地;从生存论视角看,在类人性人工智能介入人类互动的情况下,会出现“频繁互动”与“孤独困境”的交流窘况。这些社会影响会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人类的生存处境,需要给予认真对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类人想象 杂合体 社会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