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仁慈导向人力资源实践对角色内行为和角色外行为的影响——基于类亲情交换关系的视角 被引量:18
1
作者 吴坤津 刘善仕 王红丽 《商业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45-52,共8页
仁慈是中国企业本土化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重要特征之一。文章基于类亲情交换关系视角,以41家企业及其986名员工为样本,探讨了仁慈导向人力资源实践对员工角色内行为及角色外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仁慈导向人力资源实践能够激发员工... 仁慈是中国企业本土化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重要特征之一。文章基于类亲情交换关系视角,以41家企业及其986名员工为样本,探讨了仁慈导向人力资源实践对员工角色内行为及角色外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仁慈导向人力资源实践能够激发员工的泛家族认知,使其与企业形成类亲情交换关系,达成员工与组织交融为一体的关系状态;其次,仁慈导向人力资源实践能够通过类亲情交换关系的建立,促进员工的角色内行为及角色外行为。这一研究结果表明,本土化人力资源实践是一种具有自身基本价值命题和求证方式的管理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仁慈 人力资源管理 类亲情交换关系 角色内行为 角色外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亲情交换关系视角下家庭支持型主管行为对员工帮助行为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1
2
作者 王三银 刘洪 刘润刚 《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980-987,共8页
基于中国本土文化情境建立了一个被中介的调节模型,考察了家庭支持型主管行为对员工帮助行为的影响机制,检验了类亲情交换关系的中介作用和员工传统性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发现,家庭支持型主管行为对员工的帮助行为有着积极的影响,并且... 基于中国本土文化情境建立了一个被中介的调节模型,考察了家庭支持型主管行为对员工帮助行为的影响机制,检验了类亲情交换关系的中介作用和员工传统性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发现,家庭支持型主管行为对员工的帮助行为有着积极的影响,并且这种积极的影响是通过类亲情交换关系的完全中介作用实现的。此外,较高的员工传统性能够增强家庭支持型主管行为对员工类亲情交换关系的积极影响;同时,较高的员工传统性还能增强类亲情交换关系的中介效应,即员工传统性越高,类亲情交换关系的中介效应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支持型主管行为 类亲情交换关系 传统性 帮助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型团队中组织信任对二元威权领导涌现的作用机制研究——基于组织类亲情交换关系的理论视角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少峰 陈於婷 +1 位作者 张彪 吴远鹏 《财经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88-99,共12页
作为中国文化环境下的特殊领导方式,威权型领导的涌现机制却鲜少被关注。立足于创新型团队环境,从组织类亲情交换关系理论视角探索组织信任对二元威权领导涌现的作用机制。以长三角地区一家大型文化企业为调研对象,收集了35支项目团队... 作为中国文化环境下的特殊领导方式,威权型领导的涌现机制却鲜少被关注。立足于创新型团队环境,从组织类亲情交换关系理论视角探索组织信任对二元威权领导涌现的作用机制。以长三角地区一家大型文化企业为调研对象,收集了35支项目团队的领导和成员配对数据,研究结果表明:关系信任有助于尚严领导行为涌现,威胁信任有助于专权领导行为涌现;组织类亲情交换关系在组织信任与二元威权领导之间起中介作用;团队绩效在组织类亲情交换关系与二元威权领导间起调节作用,在团队绩效不佳情况下,组织类亲情交换关系程度越高,越有助于尚严领导行为涌现,而组织类亲情交换关系程度越低,越有助于专权领导行为涌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信任 二元威权领导 组织类亲情交换关系 团队绩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文化背景下员工和组织间类亲情交换与组织承诺的关系 被引量:7
4
作者 谭春平 陈肖肖 王烨 《财贸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98-110,共13页
中国传统家文化背景下,家族主义和泛家族主义使得亲情关系被推及至血缘之外的员工与组织的关系中,衍生出以需求法则为原则的类亲情交换关系。通过问卷调查获取526份样本数据,实证检验类亲情交换关系的影响因素,以及类亲情交换与组织承... 中国传统家文化背景下,家族主义和泛家族主义使得亲情关系被推及至血缘之外的员工与组织的关系中,衍生出以需求法则为原则的类亲情交换关系。通过问卷调查获取526份样本数据,实证检验类亲情交换关系的影响因素,以及类亲情交换与组织承诺的关系。研究表明,家文化、需求、支持、信任、沟通对员工与组织间的类亲情交换关系具有积极影响,而利益对类亲情交换关系的影响不显著;类亲情交换关系有利于提升员工的感情承诺、理想承诺和规范承诺,而对经济承诺与机会承诺的促进作用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文化 类亲情交换关系 组织承诺 泛家族主义 中国本土化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