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米粉稻早季与晚季种植品质差异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肖正午 胡丽琴 +9 位作者 黎星 解嘉鑫 廖成静 康玉灵 胡玉萍 张珂骞 方升亮 曹放波 陈佳娜 黄敏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51-463,共13页
为探明不同种植季节气候条件对米粉稻米粉蒸煮品质的影响,于2020—2022年在湖南浏阳开展大田试验,以5个米粉稻品种(广陆矮4号、中嘉早17、湘早籼24号、中早39、株两优729)为材料,比较米粉稻早季与晚季种植米粉蒸煮品质和稻米品质的差异... 为探明不同种植季节气候条件对米粉稻米粉蒸煮品质的影响,于2020—2022年在湖南浏阳开展大田试验,以5个米粉稻品种(广陆矮4号、中嘉早17、湘早籼24号、中早39、株两优729)为材料,比较米粉稻早季与晚季种植米粉蒸煮品质和稻米品质的差异。结果表明,米粉稻品种在晚季种植时,灌浆期平均温度和平均辐射量比在早季种植分别降低18.7%和12.7%。米粉稻在晚季种植时,米粉损失率比在早季种植降低7.4%;米粉断条率和吸水率早晚季间差异不显著。与早季种植相比,米粉稻在晚季种植时稻米RVA谱特征值中峰值黏度、热浆黏度、崩解值、最终黏度、回复值和糊化温度分别下降25.8%、22.9%、34.3%、19.7%、14.2%和2.0%,而消减值和峰值时间分别上升11.8%和2.3%。相关性分析表明,灌浆期平均温度与稻米峰值黏度、热浆黏度、崩解值、最终黏度、回复值和糊化温度呈显著正相关,与消减值呈显著负相关;灌浆期平均辐射量与峰值黏度、热浆黏度、最终黏度呈显著正相关,与消减值呈显著负相关;米粉蒸煮损失率与最终黏度、糊化温度和峰值时间呈显著正相关。由此可见,米粉稻在晚季种植有助于米粉蒸煮品质提高。米粉稻RVA谱特征值中最终黏度和糊化温度是影响米粉损失率的关键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粉 直链淀粉含量 RVA 米粉蒸煮品质 温度 辐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