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布托眼中的“真实”——评米歇尔·布托的小说《变化》
被引量:
1
1
作者
赵秀红
《外语研究》
2002年第6期42-45,共4页
米歇尔·布托是 2 0世纪新小说派著名作家。他以富有特色的小说技巧折服了数以万计的读者。本文着重对其代表作《变化》在小说结构与叙述技巧上的创新进行分析 。
关键词
新小说
米歇尔·布托
《变化
》真实
时间空间化
物本主义
内视觉角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析米歇尔·布托小说《度》
被引量:
1
2
作者
汤立民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51-53,共3页
米歇尔·布托是当代法国文坛上一位思想活跃,知识渊博,抱负远大的“新小说”派著名代表作家。 布托于1960年发表的小说《度》写的是巴黎的一所叫坦尼的普通中学里的生活。 小说共三卷,书中三个主要人物:史地教师皮埃尔·韦尼尔...
米歇尔·布托是当代法国文坛上一位思想活跃,知识渊博,抱负远大的“新小说”派著名代表作家。 布托于1960年发表的小说《度》写的是巴黎的一所叫坦尼的普通中学里的生活。 小说共三卷,书中三个主要人物:史地教师皮埃尔·韦尼尔,二年级学生皮埃尔·艾雷和法语教师昂利·儒莱。三个人物既是师生关系,又相互是亲戚(韦尼尔是艾雷的舅父,儒莱是艾雷的姑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歇尔·布托
“新小说”
姑父
地球仪
非情节化
深层心理
当代法国
代表作家
讲台
无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略论小说《变》的叙事艺术
被引量:
1
3
作者
李月嬿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2期153-157,共5页
"新小说派"代表作家米歇尔·布托尔的作品《变》很多方面看上去和传统小说一样,但实际上布托尔在《变》中严格贯彻了结构主义的基本原则,他抛弃了传统的按时间顺序铺展故事的做法,将时间分解成碎片并空间化,共时地呈现在...
"新小说派"代表作家米歇尔·布托尔的作品《变》很多方面看上去和传统小说一样,但实际上布托尔在《变》中严格贯彻了结构主义的基本原则,他抛弃了传统的按时间顺序铺展故事的做法,将时间分解成碎片并空间化,共时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一个中心被消解,结构在一种无穷的置换之中被永远地延宕。读者所面对的只是一个无序的、零散化的、不确定的模糊化的文本世界。传统小说的时空、情节、人物、中心等要素由此而颠覆消解,但《变》同时也以实际创作表明,所谓的"消解",并不等于彻底消失,只是换了一种存在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
米歇尔·布托
尔
结构主义
叙事:解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布托眼中的“真实”——评米歇尔·布托的小说《变化》
被引量:
1
1
作者
赵秀红
机构
四川外国语学院研究生部
出处
《外语研究》
2002年第6期42-45,共4页
文摘
米歇尔·布托是 2 0世纪新小说派著名作家。他以富有特色的小说技巧折服了数以万计的读者。本文着重对其代表作《变化》在小说结构与叙述技巧上的创新进行分析 。
关键词
新小说
米歇尔·布托
《变化
》真实
时间空间化
物本主义
内视觉角度
分类号
H106.4 [语言文字—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析米歇尔·布托小说《度》
被引量:
1
2
作者
汤立民
出处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51-53,共3页
文摘
米歇尔·布托是当代法国文坛上一位思想活跃,知识渊博,抱负远大的“新小说”派著名代表作家。 布托于1960年发表的小说《度》写的是巴黎的一所叫坦尼的普通中学里的生活。 小说共三卷,书中三个主要人物:史地教师皮埃尔·韦尼尔,二年级学生皮埃尔·艾雷和法语教师昂利·儒莱。三个人物既是师生关系,又相互是亲戚(韦尼尔是艾雷的舅父,儒莱是艾雷的姑父)。
关键词
米歇尔·布托
“新小说”
姑父
地球仪
非情节化
深层心理
当代法国
代表作家
讲台
无尾
分类号
I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略论小说《变》的叙事艺术
被引量:
1
3
作者
李月嬿
机构
南京大学文学院
出处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2期153-157,共5页
文摘
"新小说派"代表作家米歇尔·布托尔的作品《变》很多方面看上去和传统小说一样,但实际上布托尔在《变》中严格贯彻了结构主义的基本原则,他抛弃了传统的按时间顺序铺展故事的做法,将时间分解成碎片并空间化,共时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一个中心被消解,结构在一种无穷的置换之中被永远地延宕。读者所面对的只是一个无序的、零散化的、不确定的模糊化的文本世界。传统小说的时空、情节、人物、中心等要素由此而颠覆消解,但《变》同时也以实际创作表明,所谓的"消解",并不等于彻底消失,只是换了一种存在方式。
关键词
《变》
米歇尔·布托
尔
结构主义
叙事:解构
Keywords
Modification
Michel Butor
structuralism
narrative
deconstruction
分类号
I04 [文学—文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布托眼中的“真实”——评米歇尔·布托的小说《变化》
赵秀红
《外语研究》
200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浅析米歇尔·布托小说《度》
汤立民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8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略论小说《变》的叙事艺术
李月嬿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