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Matlab函数识别沉积物中的米兰柯维奇旋回信号 被引量:4
1
作者 赵庆乐 张世红 +3 位作者 王婷婷 吴怀春 李海燕 张元厚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217-1220,共4页
针对旋回分析中需要对数据进行的各种处理,利用Matlab中集成的滤波(filter)函数、插值(interp1)函数、求均值(mean)函数、去线性趋势(detrend)函数、求方差(variance)函数及谱分析(pwelch)函数等的组合,编制了识别沉积物中米兰柯维奇旋... 针对旋回分析中需要对数据进行的各种处理,利用Matlab中集成的滤波(filter)函数、插值(interp1)函数、求均值(mean)函数、去线性趋势(detrend)函数、求方差(variance)函数及谱分析(pwelch)函数等的组合,编制了识别沉积物中米兰柯维奇旋回信号的程序。选择窗口宽度(window)约等于有用信号中最低频率信号的波长、交叠点数(noverlap)为窗口宽度的50%、傅里叶变换的数据点数(nfft)大于全部采样数据的长度且为2的最小整数次幂时,可获得较好的谱估计结果。其不足之处是不能估计背景的红噪声谱及给出谱峰值的置信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回地层学 米兰柯维奇旋回 谱估计 MATLA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雾迷山旋回层的相序组构特征及其在长周期层序中的有序叠加形式——来自前寒武纪的米兰柯维奇旋回证据 被引量:7
2
作者 梅冥相 周洪瑞 +1 位作者 杜本明 罗志清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226-227,共2页
发育于燕山地区的中元古界雾迷山组,厚1500~3000m,形成时限100Ma左右。在这套巨厚的碳酸盐岩地层中,广泛发育碳酸盐米级旋回层序。这些米级旋回层序由以下岩相单元组成:(1)潮下高能叠层石生物层及凝块石生物丘;... 发育于燕山地区的中元古界雾迷山组,厚1500~3000m,形成时限100Ma左右。在这套巨厚的碳酸盐岩地层中,广泛发育碳酸盐米级旋回层序。这些米级旋回层序由以下岩相单元组成:(1)潮下高能叠层石生物层及凝块石生物丘;(2)潮间坪硅化藻席白云岩;(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层 前寒武纪 米兰柯维奇旋回 雾迷山旋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泥盆系弗拉阶/法门阶之交米兰柯维奇旋回及高分辨率地层对比 被引量:1
3
作者 龚一鸣 李保华 吴诒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40-440,共1页
在广西泥盆系弗拉阶-法门阶(F-F)之交盆地相-斜坡相碳酸盐地层(桂林杨堤剖面,阳朔龙门剖面,德保都安剖面和横县六景剖面)中识别出超层序组、层序组、层序和纹层4级旋回层,它们在牙形石带内的级序结构、数量关系和排列顺序在... 在广西泥盆系弗拉阶-法门阶(F-F)之交盆地相-斜坡相碳酸盐地层(桂林杨堤剖面,阳朔龙门剖面,德保都安剖面和横县六景剖面)中识别出超层序组、层序组、层序和纹层4级旋回层,它们在牙形石带内的级序结构、数量关系和排列顺序在时间上持续、稳定,在空间上可进行跨相、跨盆地的远距离对比。我们的资料表明,超层序组、层序组、层序和纹层旋回分别相当于长偏心率、偏心率、斜度或岁差和亚米兰柯维奇旋回。泥盆纪时它们的周期值分别为400,000年100,000年、33,333年或16,667年和8,000-17,000年。长偏心率与偏心率、偏心率与斜度、偏心率与岁差的比例关系分别为1:4、1:3和1:6。与第四纪相比,泥盆纪时斜度和岁差周期变短,偏心率周期基本保持恒定,表明地球自转至少自泥盆纪以来变慢。在研究剖面上,F-F事件前后超层序组与层序组间的级序结构存在明显的差别,即F-F事件前为1:4,F-F事件后为1:3。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可能与F-F事件期间多次陨击事件对地球长偏心率周期的影响有关。利用米兰柯维奇旋回的研究结果可使弗拉阶-法门阶之交年代地层的划分对比达到十万年级和万年级的分辨率,并可对上泥盆统国际通用的标准牙形石带进行数字标定,即上rhenana带、linguiformis带、下、中、上triangularis带的时间延续分别为0.6Ma、0.8Ma、0.3Ma、0.3Ma和0.3Ma。在十万年级和万年级分辨率基础上弗拉期-法门期之交的海平面变化不具一致性和同步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盆系 弗拉阶 法门阶 牙形石 米兰柯维奇旋回 地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米兰柯维奇旋回及沉积作用 被引量:21
4
作者 齐永安 刘保民 崔建国 《焦作工学院学报》 1998年第5期331-335,共5页
由米兰柯维奇天文轨道参数所诱导的旋回沉积序列普遍存在于地质记录中.研究米氏旋回对于沉积作用分析和高频层序识别与划分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沉积作用 高频层序 海平面变化 米兰柯维奇旋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米兰柯维奇旋回与高频波动周期的识别 被引量:12
5
作者 齐永安 王润怀 潘结南 《焦作工学院学报》 2000年第2期81-85,共5页
运用频谱分析方法在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志留系识别出米兰柯维奇旋回 .对米氏旋回进行波动分析表明 ,高频率的 5Ma周期波波动特征能够有效地解释生、储、盖演化 .周期波表现为峰峰叠加 ,为储层发育期 ;周期波表现为谷谷叠加时 ,为盖层发... 运用频谱分析方法在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志留系识别出米兰柯维奇旋回 .对米氏旋回进行波动分析表明 ,高频率的 5Ma周期波波动特征能够有效地解释生、储、盖演化 .周期波表现为峰峰叠加 ,为储层发育期 ;周期波表现为谷谷叠加时 ,为盖层发育期 .高频波由波峰→波谷过渡的特征 ,刚好对应层序地层学的海进体系域→高位体系域的变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兰柯维奇旋回 高频波动周期 志留系 地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靖安油田延长组米兰柯维奇沉积旋回分析 被引量:19
6
作者 李斌 孟自芳 +2 位作者 李相博 卢红选 郑民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64-70,共7页
对米兰柯维奇旋回理论进行了概述,认为米兰柯维奇天文轨道参数所诱导的旋回沉积序列普遍存在于地质记录中。用小波分析对鄂尔多斯盆地靖安油田延长组储层测井曲线数据进行了预处理,采用快速傅里叶变换(FFT)进行了频谱分析,发现该储层中... 对米兰柯维奇旋回理论进行了概述,认为米兰柯维奇天文轨道参数所诱导的旋回沉积序列普遍存在于地质记录中。用小波分析对鄂尔多斯盆地靖安油田延长组储层测井曲线数据进行了预处理,采用快速傅里叶变换(FFT)进行了频谱分析,发现该储层中的沉积旋回主要受古气候变化的控制,由此确定了储层旋回厚度变化的周期并分析了米兰柯维奇旋回各因素对延长组储层旋回的影响,其中偏心率对该区沉积旋回的影响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兰柯维奇旋回 延长组 频谱分析 傅里叶交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米兰柯维奇理论的地层划分新方法 被引量:5
7
作者 陆先亮 李琴 +1 位作者 栾志安 段新民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7,共4页
提出了以米兰柯维奇理论为基础的地层划分新方法 ,该方法利用频谱中峰值频率的位置进行旋回识别。定义了岁差和斜率的旋回发育状况函数 ,利用该函数来反映地层中米兰柯维奇旋回的发育程度 ,并据此分析了地层的连续性、判断出沉积间断的... 提出了以米兰柯维奇理论为基础的地层划分新方法 ,该方法利用频谱中峰值频率的位置进行旋回识别。定义了岁差和斜率的旋回发育状况函数 ,利用该函数来反映地层中米兰柯维奇旋回的发育程度 ,并据此分析了地层的连续性、判断出沉积间断的位置及进行了地层划分。研究结果表明 ,利用地层中存在的米兰柯维奇旋回可以进行精细地层划分 ,划分结果可进行远距离对比。该方法在大港油田、胜利油田、塔河油田的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具有准确性高、效率高、应用范围广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兰柯维奇理论 地层划分 米兰柯维奇旋回 旋回发育函数 地质学 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回年代学及其应用意义——华北地台中寒武世碳酸盐岩鲕滩高频旋回的年代学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柳永清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53-56,共4页
华北地台中寒武世鲕滩碳酸盐岩沉积序列中发育大量分属4~7级的高频层序,依据旋回平均厚度的频率分布、不同级别旋回叠加样式和比率、沉积发育样式和跨越整个地台的可对比等特征认为,它们受控于地球轨道参数变动,是典型的米兰柯维奇旋回... 华北地台中寒武世鲕滩碳酸盐岩沉积序列中发育大量分属4~7级的高频层序,依据旋回平均厚度的频率分布、不同级别旋回叠加样式和比率、沉积发育样式和跨越整个地台的可对比等特征认为,它们受控于地球轨道参数变动,是典型的米兰柯维奇旋回,其中Ⅳ、Ⅵ级分别对应于长、短偏心率旋回,时限分别为0.4Ma和0.1Ma。应用轨道旋回规则的周期间隔给出了中寒武世各级层序、地层阶和相应界面的年龄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 米兰柯维奇旋回 中寒武世 旋回年代学 沉积序列 旋回地层学 步频层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雾迷山旋回层:米级旋回的一个特例 被引量:5
9
作者 郑斌嵩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92-299,共8页
作为地层堆积作用的"间断—加积旋回"机制的产物,"米级旋回"的完整定义代表了旋回地层学进入地层学实践的主流,因为米级旋回的形成可以运用米兰柯维奇旋回得到合理的解释。作为特殊的环潮坪型碳酸盐米级旋回——&qu... 作为地层堆积作用的"间断—加积旋回"机制的产物,"米级旋回"的完整定义代表了旋回地层学进入地层学实践的主流,因为米级旋回的形成可以运用米兰柯维奇旋回得到合理的解释。作为特殊的环潮坪型碳酸盐米级旋回——"雾迷山旋回层",因其罕见的近似对称的相序组构可以替代"洛菲尔旋回层(Lofer cyclothem)",成为旋回性碳酸盐沉积作用的表征,从而进一步成为前寒武纪巨厚叠层石碳酸盐序列中地层结构的标志。因此,"雾迷山旋回层"不但作为碳酸盐米级旋回的特别实例,而且蕴含着较为明显的米兰柯维奇旋回属性,同时进一步说明了米级旋回可以成为层序地层学概念体系中欠完整性的"副层序"的替代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级旋回 米兰柯维奇旋回 雾迷山旋回 相序组构 副层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