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越南篦齿苏铁传粉媒介的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杨泉光 李楠 +2 位作者 李志刚 林平义 禹海群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29-132,共4页
利用排除法和引入昆虫的方法相结合,研究越南篦齿苏铁(Cycas elongata)的传粉媒介。结果表明,越南篦齿苏铁靠风媒传粉和虫媒传粉的雌株结实率分别55.3%和57.2%,自然传粉的结实率为63.5%,说明风和象鼻虫都是越南篦齿苏铁的有效传粉媒介... 利用排除法和引入昆虫的方法相结合,研究越南篦齿苏铁(Cycas elongata)的传粉媒介。结果表明,越南篦齿苏铁靠风媒传粉和虫媒传粉的雌株结实率分别55.3%和57.2%,自然传粉的结实率为63.5%,说明风和象鼻虫都是越南篦齿苏铁的有效传粉媒介。越南篦齿苏铁散粉高峰在白天,夜间散粉很少,在3.0 m以内风传花粉的密度较高,3.0 m之外的密度急剧下降。可见,风媒和虫媒都是越南篦齿苏铁的有效传粉途径,与泽米铁类植物为专一寄主性昆虫传粉的结论不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南篦齿苏铁 传粉 风媒 虫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澜沧江中下游篦齿苏铁种群结构及其保护对策 被引量:1
2
作者 曾辉 陈勇 杜凡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5期15416-15419,共4页
对澜沧江中下游糯扎渡水电站工程枢纽区和库区内篦齿苏铁的生境、种群结构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篦齿苏铁在澜沧江干流的两岸分布不均匀,右岸占48.37%,左岸占4.26%,支流占46.37%;主要生长在落叶季雨林下,以半阴半阳坡较多,占总株数40... 对澜沧江中下游糯扎渡水电站工程枢纽区和库区内篦齿苏铁的生境、种群结构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篦齿苏铁在澜沧江干流的两岸分布不均匀,右岸占48.37%,左岸占4.26%,支流占46.37%;主要生长在落叶季雨林下,以半阴半阳坡较多,占总株数401株的47.85%。调查区域内篦齿苏铁种群密度很低,平均约1株/hm2。由于人为采挖严重,导致其种群大小级结构不完整,成年个体较少,缺乏Ⅲ级个体,以Ⅰ级、Ⅱ级幼小个体较多,占32.21%。种群内开花结实植株少,仅发现5株开花,2株结实,但其单株自然结实率较高。目前该种群面临的威胁有:人为采挖;人类生产和建设活动使其生境丧失及生境退化严重;啮齿动物的啃食。使该区域苏铁种群密度急剧减小的主要原因是各种人为干扰,而非自然因素。指出应加大对篦齿苏铁野生资源的调查和保护力度,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相结合,并开展人工繁殖、遗传多样性和生理生态方面的研究,以便更加科学、合理地制定其保护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篦齿苏铁 种群结构 保护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篦齿苏铁栽培养护技术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德祥 《广西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6年第5期570-571,共2页
篦齿苏铁树干高大,树形优美,全年具有大型而美丽的浓绿叶丛,具有很高的园林观赏价值,但栽培养护难度较大,容易发生病虫害和腐烂等,对种植措施的要求也较特殊。文章根据实践经验,对篦齿苏铁种植前树体处理、种植坑准备、日常护理、肥水... 篦齿苏铁树干高大,树形优美,全年具有大型而美丽的浓绿叶丛,具有很高的园林观赏价值,但栽培养护难度较大,容易发生病虫害和腐烂等,对种植措施的要求也较特殊。文章根据实践经验,对篦齿苏铁种植前树体处理、种植坑准备、日常护理、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作了详细的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篦齿苏铁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西南地区3种苏铁属植物的分布现状和生境特征 被引量:10
4
作者 王祎晴 肖斯悦 +5 位作者 席辉辉 赵字陈 乔耀梅 宋洁 王兆春 龚洵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6-43,共8页
对云南西南地区临沧市、普洱市和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3种苏铁属(Cycas Linn.)植物的分布及生境特征进行实地调查。结果表明:篦齿苏铁(C.pectinata Buch.-Ham.)在普洱市和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有分布,单羽苏铁〔C.simplicipinna(Smitinand)K... 对云南西南地区临沧市、普洱市和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3种苏铁属(Cycas Linn.)植物的分布及生境特征进行实地调查。结果表明:篦齿苏铁(C.pectinata Buch.-Ham.)在普洱市和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有分布,单羽苏铁〔C.simplicipinna(Smitinand)K.D.Hill〕在临沧市、普洱市和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有分布,长叶苏铁(C.dolichophylla K.D.Hill,H.T.Nguyen et P.K.Lōc)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有分布。篦齿苏铁、单羽苏铁和长叶苏铁分别有12、15和3个居群,分别有14675、57507和45株。篦齿苏铁和单羽苏铁居群的规模较大,多为稳定型居群;长叶苏铁个体数极少,亟需保护。3种苏铁属植物的生境特征较为相似,差异不明显。长叶苏铁分布的海拔偏低,篦齿苏铁和单羽苏铁具有部分重叠分布区,仅坡位和小生境差异明显。云南西南地区的苏铁属植物总体保存较好,但随着农田和经济林的扩张以及原始森林的不断缩小,苏铁属植物的栖息地持续减少。建议对云南西南地区长叶苏铁居群进行抢救性保护,并加强对保护区外居群的就地保护和种质资源的收集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篦齿苏铁 单羽苏铁 长叶苏铁 分布 生境差异 年龄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