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篇章内容分析的文本信息处理系统差异性探析 被引量:3
1
作者 化柏林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29-32,共4页
以篇章内容分析在知识抽取、自动文摘、自动问答、文献自动综述的作用为切入点,剖析这四类信息处理系统的分类、主要流程、关键技术。然后分析出知识抽取、自动问答、自动文摘、文献自动综述在处理对象、处理结果、处理过程、分析层面... 以篇章内容分析在知识抽取、自动文摘、自动问答、文献自动综述的作用为切入点,剖析这四类信息处理系统的分类、主要流程、关键技术。然后分析出知识抽取、自动问答、自动文摘、文献自动综述在处理对象、处理结果、处理过程、分析层面、分析粒度等方面的区别,总结基于篇章内容分析的四类信息处理系统之间的共性与发展现状,并探讨它们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篇章内容分析 信息处理系统 知识抽取 自动问答 自动文摘 文献自动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词语重现和篇章信息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战子 《外语研究》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14-18,8,共6页
本文讨论的词语是篇章中出现的名词、动词、形容词和副词等实义词,比起冠词、介词、代词等功能词,实义词一般更具信息性,它们拥有的可供选择的集合远远大于功能词,它们能激发更为广泛的认知材料,引发更为明确的内心意象。在读者拥有的... 本文讨论的词语是篇章中出现的名词、动词、形容词和副词等实义词,比起冠词、介词、代词等功能词,实义词一般更具信息性,它们拥有的可供选择的集合远远大于功能词,它们能激发更为广泛的认知材料,引发更为明确的内心意象。在读者拥有的关于篇章的众多图式中,一个重要的图式是:一个篇章中的词语(即实义词)是不断重现的,有时改变了词性,有时以其同义词、近义词、上下义词、反义词、情境同义词等各种形式重现。韩礼德和夸克在论述篇章衔接时,都把词语的重现作为衔接的重要手段,它使读者感受到篇章的上下连续性,进而理解篇章内容的连贯,本文拟从篇章信息冗余的角度讨论词语重现和篇章信息的关系,首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篇章信息 词语 同义词 近义词 实义词 功能词 信息性 反义词 下义词 篇章内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阅读障碍与技巧 被引量:10
3
作者 李永芳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3期85-89,共5页
快速阅读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人们获取情报信息的重要手段。文章结合教学实践和国内外研究成果,对一般读者速读的障碍进行了分析,并对快速阅读“微技能”和“宏技能”作了综述介绍。
关键词 阅读障碍 阅读速度 阅读技巧 整体阅读法 微技能 理解率 悟意阅读 篇章内容 猜测游戏 情报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体信息阅读法及其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姿 马忠孝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3期22-25,共4页
一、整体信息阅读法笔者认为,阅读篇章而理解其全部内容不需要经过逐词辨认阶段,其过程可简述如下:当读者辨认出篇章开头的某些词语时,头脑中即产生了一个对篇章内容的预期;接着在继续的阅读过程中,通过对部分词语的辨认而不断证实、修... 一、整体信息阅读法笔者认为,阅读篇章而理解其全部内容不需要经过逐词辨认阶段,其过程可简述如下:当读者辨认出篇章开头的某些词语时,头脑中即产生了一个对篇章内容的预期;接着在继续的阅读过程中,通过对部分词语的辨认而不断证实、修正、扩展自己开始的预期,或者对它否定而产生新的预期,如果在篇章阅读结束时,读者感到自己的预期(无论是开始产生的,还是经过修正扩展的,还是后来产生的)得到了证实,那么,他就达到了对篇章内容的理解,完成了阅读。由于该阅读过程的注意力集中在整个篇章的内容而不在每一个词语上,笔者称该阅读法为"整体信息阅读法",或简称之为"整体阅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阅读 外语教学 整体阅读教学 篇章内容 篇章信息 预期 阅读能力 阅读速度 阅读过程 外部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怀沙》题义新释
5
作者 胡凡英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6期54-54,共1页
前人对《怀沙》题义有多种训释,皆有可取之处。现提出一种新说,以供文学史家参考。一个作品的命题,往往与作者的创作意图和创作习惯有关。屈原现存作品有许多是内容与题目统一,题目能反映或概括篇章内容的。我以为,“怀沙”也是如此。... 前人对《怀沙》题义有多种训释,皆有可取之处。现提出一种新说,以供文学史家参考。一个作品的命题,往往与作者的创作意图和创作习惯有关。屈原现存作品有许多是内容与题目统一,题目能反映或概括篇章内容的。我以为,“怀沙”也是如此。“沙”当作“质”解,指“情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训释 王念孙 怀沙 创作意图 文学史家 篇章内容 基本内容 新释 作品 屈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