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三峡库区近水平厚层斜坡滑动稳定性研究——以重庆巫山箭穿洞危岩为例
被引量:
12
1
作者
王文沛
李滨
+2 位作者
黄波林
张楠
韩笑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725-732,共8页
以重庆巫山箭穿洞近水平巨厚层危岩体为例,通过地质环境条件、基座位移及应力监测数据等分析,总结归纳了危岩体目前的变形和受力状态,发现危岩体的强度仍在持续降低。同时,运用FLAC2D模拟手段,设置了初始天然、初始饱和、临滑、失稳4种...
以重庆巫山箭穿洞近水平巨厚层危岩体为例,通过地质环境条件、基座位移及应力监测数据等分析,总结归纳了危岩体目前的变形和受力状态,发现危岩体的强度仍在持续降低。同时,运用FLAC2D模拟手段,设置了初始天然、初始饱和、临滑、失稳4种模拟工况,研究了危岩基座岩体及泥质条带灰岩层面对危岩体阻滑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基座泥质条带灰岩层强度的持续降低将会使得危岩体处于临滑乃至失稳状态。该稳定性分析也为进一步的防治设计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
近水平厚层斜坡
箭穿洞危岩
体
安全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巫峡岩溶岸坡结构面相似材料试验研究——以箭穿洞危岩体为例
被引量:
3
2
作者
郭健
张鹏
+1 位作者
黄波林
秦臻
《水利水电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93-199,共7页
我国西南岩溶山区是世界上最大的连片裸露岩溶地区,地质环境脆弱,人类工程活动强烈,群死群伤的灾难性滑坡频发,巫峡地区的岩溶岸坡发育尤为突出。由于三峡库区蓄水及库水位波动,部分岩溶岸坡(如箭穿洞)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形与失稳,极大...
我国西南岩溶山区是世界上最大的连片裸露岩溶地区,地质环境脆弱,人类工程活动强烈,群死群伤的灾难性滑坡频发,巫峡地区的岩溶岸坡发育尤为突出。由于三峡库区蓄水及库水位波动,部分岩溶岸坡(如箭穿洞)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形与失稳,极大地影响了水库的安全运行。为了确定巫峡岩溶岸坡箭穿洞地质力学模型试验结构面相似材料的最佳配比,以重晶石粉、石英砂、石膏和水为原料配置结构面相似材料,基于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开展相似材料配比试验研究。以骨胶比(骨料/胶结剂)、水膏比(水/石膏)、重骨比(重晶石/骨料)为三个控制因素,开展三轴压缩试验,获得不同配比相似材料的力学指标。通过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获得最佳相似材料配比并开展岩体结构面黏结材料相似性模拟试验,同时,在不同正交设计水平条件下各控制因素对不同物理力学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配比相似材料的力学参数分布范围较大,劣化效应明显,能够满足地质力学模型试验结构面相似材料的基本特征要求;相似材料的密度和内摩擦角主要受骨胶比控制,黏聚力主要受水膏比控制。此研究成果可为后续地质力学模型试验的顺利进行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为三峡库区防灾减灾与预警评估提供基础理论支撑,从而提升我国岩溶山区地质灾害防灾减灾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似材料
正交设计
岩溶岸坡
箭穿洞危岩
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岩体损伤的大型高陡危岩稳定性评价方法
被引量:
17
3
作者
贺凯
高杨
+1 位作者
殷跃平
李滨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82-89,共8页
大型高陡危岩在自重荷载及人类工程活动等多因素共同作用下,其底部区域损伤劣化速度更快,成为影响危岩整体稳定性的“薄弱环节”,易发生底部压裂,引发整体失稳。传统方法将这类大型危岩视作整体,忽略了薄弱区域对危岩整体稳定性的影响,...
大型高陡危岩在自重荷载及人类工程活动等多因素共同作用下,其底部区域损伤劣化速度更快,成为影响危岩整体稳定性的“薄弱环节”,易发生底部压裂,引发整体失稳。传统方法将这类大型危岩视作整体,忽略了薄弱区域对危岩整体稳定性的影响,可能导致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不符。基于此,文章针对高陡岩体底部压裂失稳模式,引入损伤理论,提出了考虑底部薄弱区域损伤演化的稳定性评价方法。以三峡库区左岸箭穿洞危岩为例,采用规范推荐的倾倒与滑移工况稳定性评价法和本文提出的基于损伤的底部压裂破坏稳定性评价法进行了对比计算,前者算得稳定系数分别为5.49和1.82,后者得到压剪与压张稳定系数分别为1.11和1.06,表明考虑底部薄弱区域岩体损伤的评价方法与实际情况更加相符。研究还发现当高陡危岩高度一定时,底部薄弱区域范围越小(即高占比越大),其受到的上覆荷载越大,当高占比大于10后对上覆荷载的影响明显减弱。当高占比一定时,底部薄弱区域上覆荷载增长率与危岩高度呈线性相关。研究结果可为大型岩质崩塌防灾减灾提供一种新的分析思路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箭穿洞危岩
底部压裂破坏
薄弱区域
三峡库区
岩质崩塌
稳定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三峡库区近水平厚层斜坡滑动稳定性研究——以重庆巫山箭穿洞危岩为例
被引量:
12
1
作者
王文沛
李滨
黄波林
张楠
韩笑
机构
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中心
出处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725-732,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库水变动下堆积层滑坡渗透失稳机理研究"(41502305)
文摘
以重庆巫山箭穿洞近水平巨厚层危岩体为例,通过地质环境条件、基座位移及应力监测数据等分析,总结归纳了危岩体目前的变形和受力状态,发现危岩体的强度仍在持续降低。同时,运用FLAC2D模拟手段,设置了初始天然、初始饱和、临滑、失稳4种模拟工况,研究了危岩基座岩体及泥质条带灰岩层面对危岩体阻滑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基座泥质条带灰岩层强度的持续降低将会使得危岩体处于临滑乃至失稳状态。该稳定性分析也为进一步的防治设计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三峡库区
近水平厚层斜坡
箭穿洞危岩
体
安全系数
Keywords
Three Gorges Reservoir
sub-horizontal thick-bedding slope
Jianchuandong dangerous rockmass
factor of safety
分类号
P642.22 [天文地球—工程地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巫峡岩溶岸坡结构面相似材料试验研究——以箭穿洞危岩体为例
被引量:
3
2
作者
郭健
张鹏
黄波林
秦臻
机构
三峡大学土木与建筑学院
三峡大学防灾减灾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出处
《水利水电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93-199,共7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C1504803)
开放基金项目(2018KTL13/2017KJZ0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卡口地形段泥石流的堵溃效应研究”(41701013)。
文摘
我国西南岩溶山区是世界上最大的连片裸露岩溶地区,地质环境脆弱,人类工程活动强烈,群死群伤的灾难性滑坡频发,巫峡地区的岩溶岸坡发育尤为突出。由于三峡库区蓄水及库水位波动,部分岩溶岸坡(如箭穿洞)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形与失稳,极大地影响了水库的安全运行。为了确定巫峡岩溶岸坡箭穿洞地质力学模型试验结构面相似材料的最佳配比,以重晶石粉、石英砂、石膏和水为原料配置结构面相似材料,基于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开展相似材料配比试验研究。以骨胶比(骨料/胶结剂)、水膏比(水/石膏)、重骨比(重晶石/骨料)为三个控制因素,开展三轴压缩试验,获得不同配比相似材料的力学指标。通过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获得最佳相似材料配比并开展岩体结构面黏结材料相似性模拟试验,同时,在不同正交设计水平条件下各控制因素对不同物理力学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配比相似材料的力学参数分布范围较大,劣化效应明显,能够满足地质力学模型试验结构面相似材料的基本特征要求;相似材料的密度和内摩擦角主要受骨胶比控制,黏聚力主要受水膏比控制。此研究成果可为后续地质力学模型试验的顺利进行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为三峡库区防灾减灾与预警评估提供基础理论支撑,从而提升我国岩溶山区地质灾害防灾减灾的能力。
关键词
相似材料
正交设计
岩溶岸坡
箭穿洞危岩
体
Keywords
similar material
orthogonal design
karst bank-slope
Jianchuandong Rock Mass
分类号
TU411 [建筑科学—岩土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岩体损伤的大型高陡危岩稳定性评价方法
被引量:
17
3
作者
贺凯
高杨
殷跃平
李滨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活动构造与地壳稳定性评价重点实验室
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自然资源部地质灾害技术指导中心)
出处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82-89,共8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C150480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702342)。
文摘
大型高陡危岩在自重荷载及人类工程活动等多因素共同作用下,其底部区域损伤劣化速度更快,成为影响危岩整体稳定性的“薄弱环节”,易发生底部压裂,引发整体失稳。传统方法将这类大型危岩视作整体,忽略了薄弱区域对危岩整体稳定性的影响,可能导致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不符。基于此,文章针对高陡岩体底部压裂失稳模式,引入损伤理论,提出了考虑底部薄弱区域损伤演化的稳定性评价方法。以三峡库区左岸箭穿洞危岩为例,采用规范推荐的倾倒与滑移工况稳定性评价法和本文提出的基于损伤的底部压裂破坏稳定性评价法进行了对比计算,前者算得稳定系数分别为5.49和1.82,后者得到压剪与压张稳定系数分别为1.11和1.06,表明考虑底部薄弱区域岩体损伤的评价方法与实际情况更加相符。研究还发现当高陡危岩高度一定时,底部薄弱区域范围越小(即高占比越大),其受到的上覆荷载越大,当高占比大于10后对上覆荷载的影响明显减弱。当高占比一定时,底部薄弱区域上覆荷载增长率与危岩高度呈线性相关。研究结果可为大型岩质崩塌防灾减灾提供一种新的分析思路与参考。
关键词
箭穿洞危岩
底部压裂破坏
薄弱区域
三峡库区
岩质崩塌
稳定性评价
Keywords
Jianchuandong unstable rockmass
failure of fracturing-crashing at bottom
weak zon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area
rock crumble
assessment of stability
分类号
P642.2 [天文地球—工程地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三峡库区近水平厚层斜坡滑动稳定性研究——以重庆巫山箭穿洞危岩为例
王文沛
李滨
黄波林
张楠
韩笑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巫峡岩溶岸坡结构面相似材料试验研究——以箭穿洞危岩体为例
郭健
张鹏
黄波林
秦臻
《水利水电技术》
北大核心
2020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基于岩体损伤的大型高陡危岩稳定性评价方法
贺凯
高杨
殷跃平
李滨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