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管幕预筑法中顶管间距对土拱效应的影响机理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耿炎 王梅 +1 位作者 韩仲慧 杨松松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04-210,共7页
为了研究顶管间距和土拱效应的影响机理,以太原火车站管幕预筑法大直径顶管施工为背景,根据土拱效应理论,建立了不等高的两顶管管间土拱的受力分析模型,推导出拱顶和拱脚的强度控制式及适用条件,得出顶管间距的计算方程组。同时以太原... 为了研究顶管间距和土拱效应的影响机理,以太原火车站管幕预筑法大直径顶管施工为背景,根据土拱效应理论,建立了不等高的两顶管管间土拱的受力分析模型,推导出拱顶和拱脚的强度控制式及适用条件,得出顶管间距的计算方程组。同时以太原市火车站工程为例,验证得出顶管间距的合理性,分析了顶管及土体各个参数对土拱效应的影响,得出随着相邻顶管所成角度的增大,拱跨先不断减小到达最低点,再不断增大的结论,为今后管幕预筑法的理论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幕预筑法 密排顶管群 顶管间距 管间土拱 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幕预筑法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顶管群施工顺序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杨松松 章定文 +3 位作者 汪淼 徐敬民 沈晨 张超哲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2期576-588,共13页
以太原火车站下穿隧道为例,研究了封闭管幕预筑隧道在顶管阶段的地表沉降特征。首先采用数值模拟分析了3类顶管顺序,从上向下、上下同时施工和从下向上的9种工况,顶管施工顺序引起的地表沉降特征。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采用从上向下的顶管... 以太原火车站下穿隧道为例,研究了封闭管幕预筑隧道在顶管阶段的地表沉降特征。首先采用数值模拟分析了3类顶管顺序,从上向下、上下同时施工和从下向上的9种工况,顶管施工顺序引起的地表沉降特征。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采用从上向下的顶管施工顺序引起的地表沉降量最小,为12 mm;采用从下向上的顶管施工顺序引起的地表沉降量最大,为25 mm。通过大尺寸模型试验对数值模拟结果进行了验证,模型试验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一致,从上向下的顶管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最小,从下向上顶管施工顺序引起的地表沉降最大。基于数值模拟与模型试验结果,确定了太原火车站北隧道的顶管群施工顺序,现场监测结果表明选择的施工方案满足沉降要求。研究结果表明,在顶管施工阶段相邻顶管之间会形成微土拱,隧道上方相邻管道之间的微土拱将组合成大的管土拱结构,可以减少隧道下方和两侧顶管阶段引起的地表沉降。因此,考虑隧道上方管土拱结构的顶管施工顺序可以减小下方顶管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幕预筑法 顶管施工顺序 管间土拱结构 地表沉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