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关联规则和模糊判据的高炉管道评价方法 被引量:1
1
作者 明菲 曹长修 《重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年第3期150-153,180,共5页
为提高高炉管道评价知识表达的可解释性,使评价结果更能反映高炉管道行程变化规律,根据目前高炉管道评价规则都是由高炉专家根据经验制定的情况,提出了一种新的规则生成方法——数据挖掘获取高炉管道评价关联规则.针对现有评价方法的不... 为提高高炉管道评价知识表达的可解释性,使评价结果更能反映高炉管道行程变化规律,根据目前高炉管道评价规则都是由高炉专家根据经验制定的情况,提出了一种新的规则生成方法——数据挖掘获取高炉管道评价关联规则.针对现有评价方法的不足,提出利用关联规则和模糊判据进行管道评价的方法.该方法基于挖掘规则和判据的双重模糊化,避免了评价结果"规则局限性"的问题.并利用所提出的方法对攀钢的4#高炉进行了评价,评价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炉 管道评价 关联规则 模糊判据 时间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次灰色综合评价法在管道风险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2
作者 张强 程万洲 +2 位作者 杨玉锋 王新 张希祥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26-128,共3页
通过对影响管道安全运行的第三方损坏、腐蚀、制造与施工缺陷、地质灾害、误操作、后果六大类风险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基于灰色系统理论,建立了多层次灰色综合评价法管道风险评价模型。以某长输原油管道进行了实例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能... 通过对影响管道安全运行的第三方损坏、腐蚀、制造与施工缺陷、地质灾害、误操作、后果六大类风险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基于灰色系统理论,建立了多层次灰色综合评价法管道风险评价模型。以某长输原油管道进行了实例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处理多因素、多层次的综合评价问题,评价结果能够反映管道当前面临的主要风险。该模型能够有效避免传统打分法由于分数直接相加可能造成的风险遮蔽现象,具有较好的准确性与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次灰色综合评价 灰色关联度 管道系统 管道风险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役输气管道安全评价 被引量:1
3
作者 赵新伟 周方勤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00年第C00期106-108,139,共4页
在现场采样、采样管段室内无损检测、缺陷尺寸定量分析、管材力学性能测试、残余应力 有限元分析基础上,人效评估图(FAD)和失效概率的Monte-Carlo模拟技术综合评价一佛两线输气管道在现役压力2.5MPa和欲提升压... 在现场采样、采样管段室内无损检测、缺陷尺寸定量分析、管材力学性能测试、残余应力 有限元分析基础上,人效评估图(FAD)和失效概率的Monte-Carlo模拟技术综合评价一佛两线输气管道在现役压力2.5MPa和欲提升压力3.5MPa下的安全性结果表明,以埏于低区段内的管道,若加强对天然气的脱硫、脱水处理,改善气质,并保持压力稳定,可将运行压力从目前的2.5MPa提升到3.5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气管道 安全评价 管道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道内、外腐蚀的直接评估在输气管道完整性评价中的联合应用 被引量:5
4
作者 汪江伟 严俊伟 +3 位作者 王亚东 陈长 虞学军 夏立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68-72,共5页
介绍了管道内、外腐蚀直接评估结合使用的技术优势、数据挖掘、评估流程,并以我国北方某条跨省长输管道作例,说明两种评估技术联合使用能够有效预判并发现管道内、外壁因腐蚀诱发的体积型缺陷。
关键词 管道完整性评价 内腐蚀直接评估 外腐蚀直接评估 腐蚀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道沟槽状腐蚀缺陷的有限元仿真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杨理践 严妍 高松巍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797-799,802,共4页
采用ANSYS有限元仿真对管道的局部腐蚀进行了仿真分析,以沟槽状缺陷为研究对象,采用建立几何模型、进行网格划分、加载载荷和约束,以及后处理等方法,模拟管道在实际工作环境中的运行状况;计算出沟槽状缺陷区域在给定管道运行压力下所产... 采用ANSYS有限元仿真对管道的局部腐蚀进行了仿真分析,以沟槽状缺陷为研究对象,采用建立几何模型、进行网格划分、加载载荷和约束,以及后处理等方法,模拟管道在实际工作环境中的运行状况;计算出沟槽状缺陷区域在给定管道运行压力下所产生的应力和管道形变位移的大小。结果表明,管道腐蚀缺陷处的应力和形变位移量可以作为长输管道缺陷评价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腐蚀 沟槽状缺陷 有限元仿真 管道评价 应力 形变位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体积型缺陷管道的缺陷尺寸确定及子截面划分软件实现算法
6
作者 吉华 马江 曹廷发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93-199,共7页
根据标准开发管道评价软件的主要难点在于为标准中无法直接用软件实现的依赖人工干预或者经验的关键步骤构建软件实现算法。在基于SY/T 6477-2000/API 579的管道评价软件的开发过程中,针对管道缺陷尺寸确定因依赖图形而无法直接软件实... 根据标准开发管道评价软件的主要难点在于为标准中无法直接用软件实现的依赖人工干预或者经验的关键步骤构建软件实现算法。在基于SY/T 6477-2000/API 579的管道评价软件的开发过程中,针对管道缺陷尺寸确定因依赖图形而无法直接软件实现的问题,采用线性插值法构建了危险厚度截面(CTP)图,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管道缺陷尺寸确定的软件实现算法;针对子截面划分因依赖经验而无法直接软件实现的问题,以剩余强度因子(RSF)的变化率作为终止判据构建了循环迭代,进而利用该循环迭代建立了子截面自动划分算法并证明了其有效性。构建的算法均给出了程序流程图,可直接用于软件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道评价软件 软件算法 管道缺陷尺寸确定 子截面划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型SVM算法的气液两相流持液率计算模型 被引量:4
7
作者 花靖 蒋秀 +3 位作者 于超 谷成林 靳彦欣 逄铭玉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03-110,118,共9页
气液两相流持液率的精准计算对于流型识别、管道腐蚀评价与预测以及输气管道输送效率计算等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国内外专家学者建立的持液率计算模型适应范围有限,缺乏一套适应于不同工况条件的持液率计算模型。本文首先统... 气液两相流持液率的精准计算对于流型识别、管道腐蚀评价与预测以及输气管道输送效率计算等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国内外专家学者建立的持液率计算模型适应范围有限,缺乏一套适应于不同工况条件的持液率计算模型。本文首先统计分析了国内外不同专家学者共2123组实验研究数据,构建了丰富的室内实验数据库;再选定支持向量机(SVM)对数据进行训练和回归预测,为了提高算法的可靠性,采用K-交叉验证(K-CV)、遗传算法(GA)以及粒子群优化算法(PSO)对SVM算法的惩罚因子c和核函数参数g寻优过程进行优化,分别建立了K-CV-SVM、GA-SVM、PSO-SVM模型,综合考虑计算精度和稳定性,最终优选了GA-SVM作为持液率计算模型的核心算法。将该模型与Eaton、BB、MB、BBE等经验关系式模型进行了计算精度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建立的持液率计算模型在上倾管、水平管以及下倾管中都具有比经典模型更佳的计算精度。本文基于GA-SVM算法建立的持液率计算模型计算精度高、稳定性强、适应性广泛,可满足不同工况条件下持液率计算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液两相流 持液率 管道腐蚀评价与预测 计算模型 支持向量机 K-交叉验证 遗传算法 粒子群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