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管道内检测器声定位技术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刘梦然 张国军 +2 位作者 简泽明 刘宏 张文栋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00-504,共5页
根据当前对管道检测系统的需求,基于声学原理的管道地面标记技术已成为现今研究的热点与难点。创新地提出将一种高灵敏度、高信噪比的MEMS仿生声矢量传感器应用于管道内检测器的地面标记中。首先介绍了管道内检测器在管道中的发声机理... 根据当前对管道检测系统的需求,基于声学原理的管道地面标记技术已成为现今研究的热点与难点。创新地提出将一种高灵敏度、高信噪比的MEMS仿生声矢量传感器应用于管道内检测器的地面标记中。首先介绍了管道内检测器在管道中的发声机理和声音信号特征。由于声波的吸收系数与频率的平方成正比,所以在低频时,声波衰减小,传播更完整。针对单个声矢量传感器,经过仿真分析,单声矢量传感器具有良好的定向能力。最后,进行现场实验,绘制出定向角度表,验证了MEMS声矢量传感器应用于管道内检测器地面标记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道检测器 MEMS传感器 声信号 声衰减 波束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于管道内检测器的管道地理坐标测量方法 被引量:6
2
作者 杨理践 沈博 高松巍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84-87,共4页
针对现役管道地理坐标测量问题,介绍了一种基于惯性/里程仪组合导航原理的管道地理坐标测量方法。将组合导航系统搭载于管道内检测器(PIG)上,在管道内检测作业的同时,完成对PIG运动信息的采集。应用光纤惯性测量单元和里程仪来测量角速... 针对现役管道地理坐标测量问题,介绍了一种基于惯性/里程仪组合导航原理的管道地理坐标测量方法。将组合导航系统搭载于管道内检测器(PIG)上,在管道内检测作业的同时,完成对PIG运动信息的采集。应用光纤惯性测量单元和里程仪来测量角速度、加速度及地速等运动信息,并通过机载计算机(PC104)实现实时保存。详细介绍了地理坐标解算算法的基本方程和应用Kalman滤波进行运动信息处理的方法。地上实验标明:该方法可以提供准确的地理坐标信息,600 m地面实验轨迹解算后,误差小于4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道检测器 组合导航 卡尔曼滤波 管道地理坐标测量 惯性测量单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气管道内检测器三维运动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解彦曦 赵威凯 王一轩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61-65,共5页
管道检测清管器广泛应用于油气管道内部检测。管道清管器的速度通常与管道中介质的速度相同。但近年来,由于长距离运输的需要,管道中介质的速度不断增加,管道内环境更加复杂,管道检测器在管道内的运动情况更加多变。因此,通过分析管道... 管道检测清管器广泛应用于油气管道内部检测。管道清管器的速度通常与管道中介质的速度相同。但近年来,由于长距离运输的需要,管道中介质的速度不断增加,管道内环境更加复杂,管道检测器在管道内的运动情况更加多变。因此,通过分析管道检测器在油气管道内的运动原理,建立了检测器在复杂管道下的运动模型;同时,基于数学模型,设计了一种双皮碗-三支撑轮式的管道检测器样机;结合仿真和实验,对管道检测器的运动情况展开模拟和研究。实验结果验证了所建立的检测器运动模型的准确性,为之后管道检测器的运动、姿态控制提供了理论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道检测器 运动模型 管道介质 管道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差的管道内检测器定位系统方位角估计方法
4
作者 李一博 崔尧尧 +1 位作者 孙立瑛 向红 《天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86-189,共4页
针对卡堵的管道内检测器需要进行定位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声达时间差原理的方位角系数估计方法,并对估计误差进行了理论分析.该方法利用平面四元十字阵对目标声信号进行采集,无需提前标定声音在土壤中的传播速度或者增加传感器的数量.将... 针对卡堵的管道内检测器需要进行定位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声达时间差原理的方位角系数估计方法,并对估计误差进行了理论分析.该方法利用平面四元十字阵对目标声信号进行采集,无需提前标定声音在土壤中的传播速度或者增加传感器的数量.将采集到的各路声信号进行时延估计后,通过时延估计值的四则运算即可得到方位角估计结果.实验数据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估计精度,可以获知卡堵的管道内检测器的方位,方便下一步的准确定位工作,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道检测器 传感器阵列 声达时间差 时延估计 方位角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油管道微小泄漏球形检测器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5
5
作者 刘渊 陈世利 +1 位作者 郭世旭 赵伟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30-133,共4页
针对输油管道微小泄漏检测方法有限、检测成本高、阻塞管道风险大等问题,提出了新的解决方案:设计了一个基于ARM—Linux和MEMS传感器的球形管道内检测器,其直径小于待检测管道直径。详细论述了该检测方案的原理、球形检测器的硬件组成... 针对输油管道微小泄漏检测方法有限、检测成本高、阻塞管道风险大等问题,提出了新的解决方案:设计了一个基于ARM—Linux和MEMS传感器的球形管道内检测器,其直径小于待检测管道直径。详细论述了该检测方案的原理、球形检测器的硬件组成、软件设计等内容。通过在输水管道内的多次模拟泄漏实验,证明该球形检测器检测流程简单、运行安全,能有效地检测出泄漏并给出较精确的定位信息,为输油管线微小泄漏的高精度、低成本的实用检测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泄漏 球形管道检测器 ARM 微机电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极低频电磁波的管道检测定位技术 被引量:9
6
作者 高松巍 孙小京 杨理践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2009年第3期266-270,共5页
针对传统有缆定位方式受电缆重量、信号损耗、管道等因素影响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极低频电磁波磁偶极子模型的管道内部检测器定位方法.根据极低频电磁波的特性以及发射线圈实质为螺线管的特点,研究了极低频电磁波发射天线(螺线管模型)磁... 针对传统有缆定位方式受电缆重量、信号损耗、管道等因素影响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极低频电磁波磁偶极子模型的管道内部检测器定位方法.根据极低频电磁波的特性以及发射线圈实质为螺线管的特点,研究了极低频电磁波发射天线(螺线管模型)磁场在介质中的分布规律,结合工程应用中的要求,建立了极低频电磁波的磁偶极子传输模型.磁偶极子理论计算结果表明,发射天线磁场空间的磁场强度幅值随位置的改变具有对称、双峰分布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低频电磁波 管道检测器 螺线管 磁偶极子 定位技术 磁感应强度 磁场分布 金属管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道地理坐标测量系统SINS安装误差标定 被引量:8
7
作者 杨理践 李晖 +1 位作者 靳鹏 高松巍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0-48,共9页
针对捷联惯性导航系统(SINS)的安装误差影响管道地理坐标测量精度的问题,提出SINS安装误差标定算法,推导了SINS安装误差动态传递模型,将SINS的俯仰角和航向角安装误差作为状态变量,建立一种新的SINS/里程仪/管道磁标点GPS组合导航模型... 针对捷联惯性导航系统(SINS)的安装误差影响管道地理坐标测量精度的问题,提出SINS安装误差标定算法,推导了SINS安装误差动态传递模型,将SINS的俯仰角和航向角安装误差作为状态变量,建立一种新的SINS/里程仪/管道磁标点GPS组合导航模型,利用容积卡尔曼滤波实现俯仰角和航向角安装误差的标定。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安装误差的估计精度为0.2'-0.6'。经误差补偿后,1 km长程管道地理坐标高度测量精度为1.59E-3,水平测量精度可达1.07E-3,能够满足长距离管道地理位置测量精度的工程需要,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道地理坐标测量 管道检测器 捷联惯性导航系统 安装误差 组合导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sign of motion control system of pipeline detection AUV 被引量:2
8
作者 JIANG Chun-meng WAN Lei SUN Yu-shan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3期637-646,共10页
A great number of pipelines in China are in unsatisfactory condition and faced with problems of corrosion and cracking,but there are very few approaches for underwater pipeline detection.Pipeline detection autonomous ... A great number of pipelines in China are in unsatisfactory condition and faced with problems of corrosion and cracking,but there are very few approaches for underwater pipeline detection.Pipeline detection autonomous underwater vehicle(PDAUV) is hereby designed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when working with advanced optical,acoustical and electrical sensors for underwater pipeline detection.PDAUV is a test bed that not only examines the logical rationality of the program,effectiveness of the hardware architecture,accuracy of the software interface protocol as well as the reliability and stability of the control system but also verifies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control system in tank experiments and sea trials.The motion control system of PDAUV,including both the hardware and software architectures,is introduced in this work.The software module and information flow of the motion control system of PDAUV and a novel neural network-based control(NNC) are also covered.Besides,a real-time identification method based on neural network is used to realize system identification.The tank experiments and sea trials are carried out to verify the feasibility and capability of PDAUV control system to complete underwater pipeline detection tas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peline detection autonomous underwater vehicle (PDAUV) novel neural network-based control motion controlsystem embedded system architecture system identific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