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7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破坏率下管道排水与河道排涝标准衔接探讨 被引量:6
1
作者 李卫东 徐向阳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82-184,共3页
针对近几年来城市频发的内涝问题造成管网排水和河道排涝系统压力增大,有必要对两者的标准衔接进行深入的探讨研究。以江苏南通市的设计暴雨为研究对象,在均采用年最大值选样方法分析的基础上引入破坏频率概念,即考虑河道水位对管道排... 针对近几年来城市频发的内涝问题造成管网排水和河道排涝系统压力增大,有必要对两者的标准衔接进行深入的探讨研究。以江苏南通市的设计暴雨为研究对象,在均采用年最大值选样方法分析的基础上引入破坏频率概念,即考虑河道水位对管道排水的破坏作用,探讨不同破坏率条件下管道排水与河道排涝重现期的衔接关系。结果表明,排水管道的设计值的计算取样方法为年最大值法,管道的设计重现期相应提高到2、3、5a,并且管道排水2、3、5a设计重现期对应的河道排涝重现期分别为14、19、23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坏率 管道排水 河道排涝 重现期 标准衔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道边界水位对管道排水能力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9
2
作者 罗鸣 叶兴成 +4 位作者 王以超 朱程亮 周宏 周亚玲 刘俊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2018年第3期169-174,共6页
为保证城市排水安全,缓解城市内涝,针对河道排涝水位对管道排水的动态影响问题,选用宿迁市马陵河排水片区为研究区,基于SWMM模型,模拟2、3和5 a重现期暴雨条件下出水口管道分别为自由出流、半淹没出流和完全淹没出流3种情形的管道相对... 为保证城市排水安全,缓解城市内涝,针对河道排涝水位对管道排水的动态影响问题,选用宿迁市马陵河排水片区为研究区,基于SWMM模型,模拟2、3和5 a重现期暴雨条件下出水口管道分别为自由出流、半淹没出流和完全淹没出流3种情形的管道相对排水能力变化,并在此基础上探求马陵河各分段控制水位。结果表明:管道水流主要受河道高水位作用,即管道完全淹没出流时,排水能力随水位的升高而不断减小,减小程度与末管道高差和水位动态顶托管道水流有关。此结论可为城市排水管网改造及河道调控水位除涝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道边界水位 排水管网 管道排水能力 淹没度 水力坡降 顶托 SWMM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成边缘门控与多尺度空间注意的排水管道缺陷分割模型
3
作者 陈登峰 赵航辉 +2 位作者 刘世鹏 孟屯良 王泽鹏 《测绘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7-102,共6页
城镇地下排水管道老化问题导致管道破损、堵塞等现象频发。人工检测方法难以满足不断增长的检测需求,现有智能化检测技术在应对形状不规则、细节丰富的缺陷边界时,其交并比仍存在提升空间。本文提出了一种提升缺陷边界识别性能的排水管... 城镇地下排水管道老化问题导致管道破损、堵塞等现象频发。人工检测方法难以满足不断增长的检测需求,现有智能化检测技术在应对形状不规则、细节丰富的缺陷边界时,其交并比仍存在提升空间。本文提出了一种提升缺陷边界识别性能的排水管道语义分割模型PGGNet,模型中的GEA通过拉普拉斯边缘检测算法整合边缘特征,提高了对缺陷边界的捕捉能力;MGSA-SSM则结合状态空间模型和MGSA的多尺度机制,引导模型从不同尺度捕捉缺陷的全局轮廓与局部细节,从而提升复杂边界的识别能力。试验结果表明,PGGNet在与主流算法对比中表现出色,mPA达94.32%,mIoU达93.08%,可满足排水管道自动化缺陷检测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地下排水管道 缺陷检测 PGGNet 门控机制 多尺度引导空间注意模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辆振动荷载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排水管道安全风险分析
4
作者 谢治天 张成平 +3 位作者 牛晓凯 邢泓川 郭宏 李巍 《安全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037-3052,共16页
随着北京城市化进程的继续推进,城市管线总里程数持续增长。同时北京地下水位持续上升,导致管线因车辆振动荷载等外部振动荷载作用发生病害的可能性增加。基于北京某地下管线实际工程,首先利用足尺试验分析车辆振动荷载作用下既有排水... 随着北京城市化进程的继续推进,城市管线总里程数持续增长。同时北京地下水位持续上升,导致管线因车辆振动荷载等外部振动荷载作用发生病害的可能性增加。基于北京某地下管线实际工程,首先利用足尺试验分析车辆振动荷载作用下既有排水管道的动力响应;进一步利用FLAC3D软件进行数值模拟,得到不同车辆速度、不同管线埋深、不同半径及不同净距下管线及地层的响应规律。同时基于大量不同工况的数值模拟结果,建立了贝叶斯网络模型,分析可知,管线埋深越浅、半径越大、车辆运行速度越快,风险等级越高。经验证贝叶斯模型能够准确进行管线风险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排水管道 振动荷载 数值模拟 贝叶斯网络 风险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细粒度分类的一体化地下排水管道缺陷检测算法研究
5
作者 李旭东 杨瞻远 周雪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76-689,共14页
随着智慧城市的不断建设,缺陷检测在地下排水管道中扮演的角色愈发重要。然而,当前的通用目标检测方法主要面向差异较大目标的识别场景,不能很好地解决地下排水管道缺陷检测场景下存在的缺陷类别间易混淆、缺陷等级差异小的问题。基于此... 随着智慧城市的不断建设,缺陷检测在地下排水管道中扮演的角色愈发重要。然而,当前的通用目标检测方法主要面向差异较大目标的识别场景,不能很好地解决地下排水管道缺陷检测场景下存在的缺陷类别间易混淆、缺陷等级差异小的问题。基于此,该文首先探究通用检测方法在管道缺陷检测任务中存在局限性的原因,从增强模型的细粒度分类性能入手,提出了多尺度细粒度增强方法下的一体化联合学习算法,旨在同时提高模型的缺陷分类和缺陷分级性能。在两个自建数据集Sewer-Complete和Sewer-Part上进行大量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泛化性,与多个现有检测方法进行对比实验和可视化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先进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度分类 特征交互 多任务学习 地下排水管道缺陷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小样本地下排水管道缺陷的识别方法
6
作者 琚锋 钱强强 +1 位作者 杨珍 尤加俊 《测绘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6-160,共5页
城市地下排水管道检测、评估和维修是保障排水管道系统安全运行的必要手段。深度学习为排水管道缺陷检测识别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提供了新的方法。然而,部分管道缺陷样本集匮乏和各缺陷类型间样本不均衡极大地影响了管道缺陷识别模型的泛... 城市地下排水管道检测、评估和维修是保障排水管道系统安全运行的必要手段。深度学习为排水管道缺陷检测识别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提供了新的方法。然而,部分管道缺陷样本集匮乏和各缺陷类型间样本不均衡极大地影响了管道缺陷识别模型的泛化能力和稳健性,导致现有排水管道缺陷识别模型易出现错检、漏检、识别准确度较低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基于度量学习提出了一种面向小样本管道缺陷的识别方法,采用深度细部特征表征检测图像,依据支持集中不同缺陷检测图像特征向量与查询集图像之间的度量值识别其缺陷的类型。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识别非常见管道缺陷类型的准确率为65%左右,可为排水管道缺陷样本不充足不均衡情况下智能识别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水管道缺陷 小样本学习 CCTV检测 度量学习 智能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郑州地铁地下车站给排水管道冬季防冻保温方案
7
作者 王辉 江琴 +4 位作者 杨广伟 刘军 侯广明 毛天广 高怡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37-242,共6页
[目的]在我国北方的冬季,在城市轨道交通地下车站风道、出入口等与室外连通处设置的给排水管道经常出现冻结、爆管现象,需要科学、合理地确定地铁车站管道冬季防冻保温方案,并确定电伴热系统的设置范围。[方法]以郑州地铁城郊线某地下... [目的]在我国北方的冬季,在城市轨道交通地下车站风道、出入口等与室外连通处设置的给排水管道经常出现冻结、爆管现象,需要科学、合理地确定地铁车站管道冬季防冻保温方案,并确定电伴热系统的设置范围。[方法]以郑州地铁城郊线某地下车站为例,选取该站出入口及活塞风道中的7个典型测点,对7个测点的环境温度进行监测分析。基于训练熟练的神经网络模型,选取了2个最不利工况,对这2个最不利工况下各测点的环境温度实际值和仿真值进行对比。采用COMSOLMultiphysics软件,模拟了特定区域内多种管径类型给排水管道内水温的变化规律。[结果及结论]提出了郑州地铁地下车站给排水管道冬季防冻保温及电伴热系统的设置方案。与既有方案相比,所提方案减小了电伴热系统的设置范围,减少了建设投资,降低了运营期的运维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地下车站 排水管道 电伴热系统 防冻保温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排水管道螺旋缠绕修复内衬管力学性能分析
8
作者 张司颖 杨佳兴 +3 位作者 周晓林 曹井国 赵志宾 王卓 《塑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0-95,共6页
排水管道螺旋缠绕修复技术具有质量稳定、修复管径范围大、可带水作业等特点,近年来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有关螺旋缠绕修复内衬管力学性能的研究仍较少。通过计算与实测方法,分析了螺旋缠绕修复用聚氯乙烯PVC-U带状型材复杂截面的刚度系... 排水管道螺旋缠绕修复技术具有质量稳定、修复管径范围大、可带水作业等特点,近年来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有关螺旋缠绕修复内衬管力学性能的研究仍较少。通过计算与实测方法,分析了螺旋缠绕修复用聚氯乙烯PVC-U带状型材复杂截面的刚度系数,从单一型材到复合材料进行综合比较,对比两者差异。结果表明,PVC-U带状型材及加衬钢带后的复合型材的理论刚度系数与实测值存在显著差异,相对误差最高可达112.32%。引入折减系数的方法,对钢带理论刚度系数进行折减,经计算,确定折减系数为1.6,可覆盖大部分复合型材;折算刚度系数与实测刚度系数相统一,相对误差下降至37.31%以下。结合材料选型,提出了螺旋缠绕内衬管的质量控制指标,为带状型材的设计、生产、施工及优化提供参考和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缠绕内衬法 带状型材 组合截面 刚度系数 排水管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流量排水管道螺旋缠绕内衬修复工程实践
9
作者 韩莉 马清坡 +3 位作者 遆仲森 孙显程 陈凯 吴琼 《人民黄河》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141-143,共3页
螺旋缠绕内衬修复技术是常用的排水管道非开挖修复技术,但对于大管径排水管道,往往存在污水导排难度大等问题。以徐州市鼓楼区荆马河沿河截污主干管修复工程为例,提出螺旋缠绕内衬修复技术在大管径、大流量截污干管非开挖修复工程中的... 螺旋缠绕内衬修复技术是常用的排水管道非开挖修复技术,但对于大管径排水管道,往往存在污水导排难度大等问题。以徐州市鼓楼区荆马河沿河截污主干管修复工程为例,提出螺旋缠绕内衬修复技术在大管径、大流量截污干管非开挖修复工程中的材料选择及设计校核方法,不同缺陷的管道预处理及临排调水措施,缠绕设备准备及制管技术要点,以及灌浆过程中的搅拌、抗浮及分布灌浆的工艺措施。修复后的管道更加光滑,粗糙系数更小,在不影响原有管道过流能力的前提下提高了原有管道的结构强度,确保了管道安全运行,延长了管道使用寿命。管道修复后减小了污水外溢,下游污水处理厂进水COD浓度得到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水管道 螺旋缠绕内衬修复 材料选择 管道预处理 过流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地下排水管道中燃气爆炸及气-液两相耦合作用规律 被引量:1
10
作者 周刚 孔阳 +3 位作者 崔洋洋 钱新明 傅砺烨 张琦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8-102,共15页
为研究城市地下排水管道中燃气爆炸传播特性和气-液两相耦合作用规律,基于气-液两相流理论和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对不同水深率下的天然气/空气混合物的爆炸-加速-衰减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当水深率小于0.7时,随着水深率的增... 为研究城市地下排水管道中燃气爆炸传播特性和气-液两相耦合作用规律,基于气-液两相流理论和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对不同水深率下的天然气/空气混合物的爆炸-加速-衰减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当水深率小于0.7时,随着水深率的增加,气相空间的长径比增大,燃料燃烧加剧,火焰的加速现象逐渐显著,导致峰值超压逐渐增大,超压峰值显现时间逐渐缩短,且峰值超压沿轴向的提升效果更加显著;当水深率达到0.7时,火焰在管道内的传播明显受阻,水震荡产生的波动及细水柱迅速占据了有限的气相空间,阻断了火焰的自维持传播,使得爆炸超压仅在点火源附近显现。不同水深率条件下,管道中相同区域内,同一时刻水面被扬起的高度和气相区域的速度场不同,被卷扬起的低温液体对其相邻区域的高温火焰形成降温和阻断,之后由于气体的宏观流动,与液面相邻的低温气体流动至管道内高温区域,进而造成管道内火焰温度降低,同时,水的震荡和细水柱的飞扬大大降低了爆炸超压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排水管道 天然气爆炸 爆炸超压 火焰熄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入河雨水管道水动力特性试验研究
11
作者 郑子萱 郑飞飞 +3 位作者 唐洪武 张汇明 汪怡然 袁赛瑜 《水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2-142,共11页
管道下游高水位顶托是影响雨水管网排涝的关键因素,对城市内涝防控至关重要,但其水动力过程作用机理尚不清晰。通过上游水池-试验管道-下游渠道物理试验,研究下游河道状态对城市入河雨水管道排水能力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对于较大坡度... 管道下游高水位顶托是影响雨水管网排涝的关键因素,对城市内涝防控至关重要,但其水动力过程作用机理尚不清晰。通过上游水池-试验管道-下游渠道物理试验,研究下游河道状态对城市入河雨水管道排水能力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对于较大坡度管道,尽管在顶托初始阶段流速下降,但顶托作用能对非满流管道产生抽吸效应,增加管道过流面积并促进排水(增幅可达18.7%);过度顶托将显著抑制排水(降幅可达20.3%);下游河道流动可以改善受顶托管道的排水能力,降雨过程排水总量和峰值流量随河道流速增加而增大,最大分别提升4.6%和8.5%。研究结果加强了下游河道高水位顶托对管道排水过程作用机理的认识,为城市河网调控及相关排水工程设计提供了科学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河雨水管道 城市内涝 顶托作用 水动力过程 管道排水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土深层调蓄排水管道长期运营累积沉降规律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朱麒璇 周维祥 +3 位作者 徐柯锋 徐震 朱长根 吕玺琳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231-235,共5页
深层调蓄管道因长期承受充放水循环荷载导致运营期产生较大沉降,并可能进一步引起管道泄漏、损坏等,从而影响深隧调蓄系统正常运营与环境安全。针对长期充放水循环荷载导致的软土地层管道沉降问题,采用拟静力有限元模拟得到管道满流荷... 深层调蓄管道因长期承受充放水循环荷载导致运营期产生较大沉降,并可能进一步引起管道泄漏、损坏等,从而影响深隧调蓄系统正常运营与环境安全。针对长期充放水循环荷载导致的软土地层管道沉降问题,采用拟静力有限元模拟得到管道满流荷载导致的地基应力分布,并基于分层总和法与软土塑性应变、孔压随加载循环累积的经验公式,提出了管道下方软土地基长期沉降的计算方法。将该法用于上海苏州河段深层调蓄管道长期沉降预测,分析得到了管底地基未加固条件下管道-地基系统长期沉降演化规律。结果表明因充放水循环荷载具有低频重载的特点,地基沉降的绝大部分由于软土的循环累积塑性应变导致,而由孔压消散引起的固结沉降几乎可以忽略。研究成果可为软土地区深隧排水系统设计和运维安全保障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 排水管道 长期沉降 循环荷载 经验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雷达波的非侵入式排水管道流量测量 被引量:2
13
作者 吴静 吕婧 +1 位作者 李小玲 路瑞利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811-1817,共7页
依据连续波雷达测位移原理和雷达波穿透性强的特点,在建立了传播路径与雷达波信号强度的关系模型的基础上,确立了液位与雷达波中频信号的关系,提出了一种非侵入式管道中水流的液位测量方法,并根据曼宁公式计算重力流排水管道水流流速,... 依据连续波雷达测位移原理和雷达波穿透性强的特点,在建立了传播路径与雷达波信号强度的关系模型的基础上,确立了液位与雷达波中频信号的关系,提出了一种非侵入式管道中水流的液位测量方法,并根据曼宁公式计算重力流排水管道水流流速,实现了基于雷达波的非侵入式排水管道流量测量。通过与参考电磁流量计测量数据比对,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非侵入式流量测量方法的平均误差在3.5%以内,能满足绝大多数重力流的流量测量准确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量测量 排水管道 非侵入式 雷达波 重力流 曼宁公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物联网系统与机器学习算法的排水管道堵塞诊断方法 被引量:1
14
作者 牛超群 姜涛 +2 位作者 范鹏辉 王德贵 陈兵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10449-10456,共8页
为了简便有效地诊断城市中普遍存在的排水管道堵塞问题,通过设计管道装置并完成堵塞通水试验并,在线监测水位数据,寻优机器学习算法并以Python代码开发基于最优算法的管道堵塞诊断程序。结果表明:排水管道发生堵塞且流量相同时,堵塞越严... 为了简便有效地诊断城市中普遍存在的排水管道堵塞问题,通过设计管道装置并完成堵塞通水试验并,在线监测水位数据,寻优机器学习算法并以Python代码开发基于最优算法的管道堵塞诊断程序。结果表明:排水管道发生堵塞且流量相同时,堵塞越严重,上游水位线抬升越高;堵塞物距上游监测点越近,上游水位线抬升越高;下游水位几乎只与流量相关。通过机器学习算法比选发现,K-最近邻算法对数据集的分类展现出较高的准确率,经过网格交叉法优化后其诊断准确率在98%左右。可见,该诊断方法能够实现对管道堵塞的快速诊断,可以优化派工调度流程,降低管网运维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水管道 堵塞试验 机器学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复杂城市排水管道缺陷智能识别系统 被引量:3
15
作者 许铁林 廖立国 周昌林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37-41,共5页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排水系统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规模和复杂程度不断增加。传统管道缺陷识别依赖于人工判读,费时费力且生产周期长。因此,开展排水管道缺陷智能识别系统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针对工程...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排水系统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规模和复杂程度不断增加。传统管道缺陷识别依赖于人工判读,费时费力且生产周期长。因此,开展排水管道缺陷智能识别系统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针对工程项目中的实际需求,提出并实现了一套基于深度学习的复杂城市排水管道缺陷智能识别系统。通过管道缺陷数据库建立、多尺度缺陷检测模型构建、样本增量学习和迁移学习、基于专家系统的评估模型和帧间差分算法等关键技术,实现了缺陷识别的智能化和自动化。经生产实践验证,缺陷智能识别系统精确率达到78.04%,召回率达到84.59%,可有效提高管道缺陷检测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排水管道 缺陷识别 增量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北京既有排水管道的病害产生及渗漏机理 被引量:3
16
作者 牛晓凯 宋伟 +3 位作者 靳子贤 李巍 孟雪 邢泓川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3期14379-14392,共14页
随着北京地下水位的上升和排水管道服役时间的增加,早期投入使用的排水管道已经陆续出现各种问题,其中,排水管道结构损伤问题尤为突出。为了探究排水管道病害机理,基于对北京既有排水管道的病害调研,分析管道结构产生损坏的原因,得到背... 随着北京地下水位的上升和排水管道服役时间的增加,早期投入使用的排水管道已经陆续出现各种问题,其中,排水管道结构损伤问题尤为突出。为了探究排水管道病害机理,基于对北京既有排水管道的病害调研,分析管道结构产生损坏的原因,得到背后脱空、地下水位变化、地面车辆荷载3种关键因素,并分析了事故产生机理。通过工程实例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分析水平位移、竖向位移、安全系数等相关参数,以此为基础进行病害机理的研究。研究发现:造成排水管道事故的关键性因素是管线渗漏水,原因主要有生存环境、施工扰动、承载能力;管线事故中,有70%是由于管线生存环境导致,此外施工扰动占25%,管线自身原因仅占5%。自然环境以及施工质量问题易导致管线周围形成小范围非密实区,进而演化为空洞等严重非稳定体;排水管道背后脱空的出现会导致管道结构安全系数出现较大折减;地下水位上升会影响排水管道结构的安全性能,使得既有管线的安全系数降低;当路面车辆荷载正交于排水管道作用时,结构受到荷载影响最大,同时结构上部安全系数显著小于其余工况。在实际运营中应当重视背后脱空对双线管线结构的影响,同时,对于与地面交通线正交的排水管线,要勤加观察和测量,采取措施维护管道结构安全,防止渗漏病害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水管道 数值模拟 管线渗漏 地下管道 渗漏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样本特征混淆约束下建筑给排水管道典型缺陷检测 被引量:1
17
作者 周荃 陈锦晶 李俊叶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67-174,共8页
建筑给排水管道缺陷具有时变性,且管道构造较为复杂,导致缺陷训练样本的特征混淆频发,如何通过有效图像特征学习提升缺陷识别精度成为研究难点。为此,该文提出一种样本特征混淆缺失约束下建筑给排水管道典型缺陷图像检测方法。通过漏磁... 建筑给排水管道缺陷具有时变性,且管道构造较为复杂,导致缺陷训练样本的特征混淆频发,如何通过有效图像特征学习提升缺陷识别精度成为研究难点。为此,该文提出一种样本特征混淆缺失约束下建筑给排水管道典型缺陷图像检测方法。通过漏磁检测设备采集管道缺陷图像数据;采用双边滤波器模型实施图像数据去噪处理,创新性地优化双边滤波器模型的空间方差值和灰度方差值;通过插值算法对去噪管道缺陷图像实施平滑处理,利用最佳梯度搜索完成缺陷区域图像的阈值分割;根据图像阈值分割结构,将近似像素灰度值映射至对应空间中,将获取的阈值分割图像简化为一张二维图像,以此获取图像的全局特征;通过局部二值模式对图像局部区域中心像素大小实施量化处理,获得局部特征;使用卡方距离算法对典型缺陷样本与测试样本之间的全局和局部特征距离展开计算,结合最近邻分类器对管道缺陷图像完成检测。测试结果证明:利用上述方法开展管道缺陷检测时,检测准确度高于98.22%,检测时间低于82 ms,在不同管道内外壁厚度下,检测准确度保持在98%以上,综合提升了建筑给排水管道典型缺陷检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状态分类 阈值分割 建筑给排水管道 缺陷无损检测 图像去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的排水管道破损诱发地陷风险评价 被引量:4
18
作者 唐洋博 黄标 +1 位作者 李玮 管梦林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33-138,共6页
城市地面塌陷威胁居民生命财产安全,为甄别地面塌陷影响因素、筛查风险区域、减少潜在损失,建立了地面塌陷风险评价方法。以衡阳市为例,收集整理了排水管网基础数据,采用人工神经网络算法预测管网破损尺寸,并通过逻辑回归算法预测管网... 城市地面塌陷威胁居民生命财产安全,为甄别地面塌陷影响因素、筛查风险区域、减少潜在损失,建立了地面塌陷风险评价方法。以衡阳市为例,收集整理了排水管网基础数据,采用人工神经网络算法预测管网破损尺寸,并通过逻辑回归算法预测管网管周地面塌陷风险发生率。结果表明:人工神经网络模型训练集预测值与真实值的平均方差为0.026,逻辑回归模型预测的地面塌陷风险与管道破损位置高度相关;衡阳市城西排水分区及酃湖排水分区地面塌陷发生率高,地面塌陷诱因包括管道破损、路面荷载、极端降雨、高速水流等。研究成果可为长江中游城市管网管周地面塌陷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水管道 管网破损 地面塌陷 人工神经网络 预防措施 城市排水系统 衡阳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YOLO v5l-Im的排水管道缺陷检测方法及效果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俊岭 王晨晨 熊玉华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7833-7842,共10页
针对YOLO v5l(you only look once version 5 large)算法对于小目标、少样本且背景复杂的排水管道缺陷图像检测的精度低、误检和漏检率较高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YOLO v5l-Im算法的排水管道缺陷检测改进方法。做了三点改进:首先提出了Fo... 针对YOLO v5l(you only look once version 5 large)算法对于小目标、少样本且背景复杂的排水管道缺陷图像检测的精度低、误检和漏检率较高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YOLO v5l-Im算法的排水管道缺陷检测改进方法。做了三点改进:首先提出了Focal-EIoU(focal embedding intersection over union)损失函数,有效提升了检测模型的性能;其次为增强检测模型对小目标缺陷的检测效果,减少缺陷误检和漏检的概率,将骨干网络中浅层特征图融合到双向特征金字塔网络(bidirectional feature pyramid network,BiFPN)中,增加针对小目标的预测层;最后在YOLO v5l中引入坐标注意力机制(coordinate attention,CA),提高模型对图像中感兴趣区域的敏感程度,减少冗余背景信息的干扰。3种改进对平均检测准确率(mean average precision,mAP)的提升分别为2.0、2.9、5.9个百分点。将三种有效改进融合到一起,检测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YOLO v5l-Im模型的mAP达到了92.1%,较原模型的85.5%提升了6.5个百分点。由此可见,所做的改进有效增强了YOLO v5l对排水管道缺陷的检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水管道缺陷检测 YOLO v5l Focal-EIoU损失函数 BiFPN特征网络 CA注意力模块 融合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排水管道声呐成像检测中换能器阻抗匹配技术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朱珺 王永涛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129-134,共6页
针对目前声呐检测信号易震荡拖尾、电声能量互换效率低和排水管道声呐检测图像难以分辨等问题,着重研究导致这些问题的收发一体声呐换能器阻抗匹配核心技术,从声呐换能器等效电路建模、阻抗匹配网络设计和电路实现并测试三个方面进行了... 针对目前声呐检测信号易震荡拖尾、电声能量互换效率低和排水管道声呐检测图像难以分辨等问题,着重研究导致这些问题的收发一体声呐换能器阻抗匹配核心技术,从声呐换能器等效电路建模、阻抗匹配网络设计和电路实现并测试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对加入阻抗匹配电路前后的声呐换能器测试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所设计的阻抗匹配电路简单有效,声呐成像图像清晰,并且声呐成像检测结果定量分析误差率低,被测试物体长度、宽度和对角线距离的声呐检测量误差率分别为1.04%、1.71%和1.37%,符合最新的行业技术标准。研究成果能够提升排水管道病症检测的能力,对城市内涝灾害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呐换能器 阻抗匹配 声呐成像检测 高水位排水管道 等效电路 散射参数 软件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