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裂隙-管道介质泉流域水文地质模拟试验 被引量:13
1
作者 束龙仓 范建辉 +2 位作者 鲁程鹏 张春艳 唐然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908-917,共10页
为了深入认识岩溶泉流域的流量过程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以西南岩溶泉流域水文地质概念模型为原型,建立了实验室尺度下的裂隙-管道介质物理模型和数值模型。选取补给雨强、泉口直径、落水洞与开采井的位置作为影响因子,模拟了泉流量过程... 为了深入认识岩溶泉流域的流量过程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以西南岩溶泉流域水文地质概念模型为原型,建立了实验室尺度下的裂隙-管道介质物理模型和数值模型。选取补给雨强、泉口直径、落水洞与开采井的位置作为影响因子,模拟了泉流量过程。试验结果表明:单次降水试验可以观测得到泉流量增加、平稳波动和衰减共三个阶段;同一泉口直径条件下,补给强度对泉流量衰减系数的影响极小,直径为3,4,5,7mm的泉口直径对应的衰减系数分别为0.003 6,0.006 7,0.011 5,0.012 9,泉口直径与衰减系数呈近似对数关系;落水洞汇流水量占泉流量的比例远大于裂隙;2~3 mm是微小裂隙与较大裂隙的过渡区域,两种类型的介质泉流量过程差异明显;开采井分别位于泉口附近、模型中间位置和落水洞时,泉流量衰减系数依次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隙-管道介质 泉流量过程 物理试验 数值模拟 落水洞 开采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裂隙-管道介质调蓄系数与补给强度之间关系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王熹 束龙仓 +3 位作者 苏佳林 王茂枚 苏小茹 张依楠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39-143,共5页
为探究裂隙-管道介质调蓄功能的影响机制,提高岩溶水资源开发利用效率,通过建立裂隙-管道介质物理模型分析了不同补给方式下模型的调蓄系数与补给强度之间的关系。分别设计单独补给落水洞、单独补给裂隙、共同补给裂隙与落水洞三种补给... 为探究裂隙-管道介质调蓄功能的影响机制,提高岩溶水资源开发利用效率,通过建立裂隙-管道介质物理模型分析了不同补给方式下模型的调蓄系数与补给强度之间的关系。分别设计单独补给落水洞、单独补给裂隙、共同补给裂隙与落水洞三种补给方式的试验,在不同的补给强度下监测泉口流量过程。试验结果表明,随着补给强度的增大,调蓄系数逐渐增大,单独补给裂隙情景下,调蓄系数与补给强度呈指数型增加趋势;单独补给落水洞、共同补给裂隙与落水洞时,调蓄系数与补给强度呈线性增加趋势。当补给达到一定强度后,单独补给裂隙时,调蓄系数不随补给强度变化,而其他两种补给方式下,调蓄系数持续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蓄系数 裂隙-管道介质 落水洞 补给强度 补给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补给条件下裂隙-管道介质间水流交换的示踪试验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牛子豪 束龙仓 +5 位作者 林欢 李昶 冯佳琪 谭易成 王熹 齐天松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11,共6页
为探究岩溶含水系统中裂隙-管道介质间不同补给方式下水流交换情况,在实验室内借助高精度摄像仪和有色示踪剂对其进行可视化观测。设计多组试验对单独补给裂隙、共同补给、裂隙和落水洞分开同时补给三种补给方式下水流交换情况进行探讨... 为探究岩溶含水系统中裂隙-管道介质间不同补给方式下水流交换情况,在实验室内借助高精度摄像仪和有色示踪剂对其进行可视化观测。设计多组试验对单独补给裂隙、共同补给、裂隙和落水洞分开同时补给三种补给方式下水流交换情况进行探讨,从而定性地分析水流交换情况。试验结果表明:落水洞对裂隙水扩散的影响随裂隙距离落水洞的距离增大而减小;相较于共同补给情况,单独补给裂隙情况下落水洞对裂隙水扩散影响较大;在分开同时补给情况下裂隙与落水洞补给水量相同时,仅呈现裂隙对落水洞的单向补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含水系统 裂隙-管道介质 可视化 补给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落水洞对裂隙-管道介质泉流量衰减过程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周玥 束龙仓 +3 位作者 方依雯 翟月 王硕 鲁程鹏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08-112,共5页
岩溶裂隙-管道是我国西南地区的主要地下储水空间和导水通道,落水洞是岩溶地区临时性吸收地表水流的重要过水通道,在西南地区分布密集。开展落水洞大小对裂隙-管道介质中泉流量过程影响的研究,对指导岩溶水可持续开发利用和推动岩溶水... 岩溶裂隙-管道是我国西南地区的主要地下储水空间和导水通道,落水洞是岩溶地区临时性吸收地表水流的重要过水通道,在西南地区分布密集。开展落水洞大小对裂隙-管道介质中泉流量过程影响的研究,对指导岩溶水可持续开发利用和推动岩溶水研究具有深刻意义。文章研究了落水洞对泉流量衰减过程的影响,利用自制的裂隙-管道物理模型,模拟落水洞不同断面尺寸、填充程度下的泉流量衰减过程,由衰减曲线探求衰减系数受不同因子的敏感程度。试验表明:泉流量衰减过程可分为三个亚动态,大致符合指数型衰减。其中,第一亚动态的衰减系数受落水洞断面尺寸影响较大,落水洞断面尺寸越小,衰减系数越大;落水洞的填充程度越高,衰减系数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落水洞 裂隙-管道介质 物理模型 泉流量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裂隙-管道介质泉水流量衰减过程中的有色噪声辨识与消减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勇 束龙仓 +5 位作者 董贵明 鲁程鹏 张蓉蓉 刘丽红 王恩 季叶飞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9-32,38,共5页
文章在实验室模拟岩溶地下水系统泉流量衰减过程的基础上,针对建模过程中存在的有色噪声问题,提出利用Cochrane-Orcutt迭代法与自相关相容协方差识别和消减建模过程中有色噪声,确定裂隙-管道介质岩溶泉衰减流量具有三阶自相关特征,并成... 文章在实验室模拟岩溶地下水系统泉流量衰减过程的基础上,针对建模过程中存在的有色噪声问题,提出利用Cochrane-Orcutt迭代法与自相关相容协方差识别和消减建模过程中有色噪声,确定裂隙-管道介质岩溶泉衰减流量具有三阶自相关特征,并成功建立裂隙-管道介质中岩溶泉流量的向量自回归(VAR)方程,提高了模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隙-管道介质 衰减过程 有色噪声 Basic HYDROLOGY SYSTEM Cochrane-Orcutt迭代法 自相关相容协方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落水洞对裂隙-管道介质排水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齐天松 束龙仓 +3 位作者 张依楠 温忠辉 刘波 鲁程鹏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7-103,共7页
利用自行研制的裂隙-管道介质物理模型进行多组试验,探究落水洞对介质排水过程的影响。对裂隙-管道介质按照介质空隙结构特点进行分区,引入反映介质排水过程中水体排泄快慢的单位时间排水量,进而得到对应不同介质分区和介质整体的四个... 利用自行研制的裂隙-管道介质物理模型进行多组试验,探究落水洞对介质排水过程的影响。对裂隙-管道介质按照介质空隙结构特点进行分区,引入反映介质排水过程中水体排泄快慢的单位时间排水量,进而得到对应不同介质分区和介质整体的四个单位时间排水量。利用单位时间排水量分析九种落水洞横截面积对裂隙-管道介质排水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落水洞横截面积的增大对裂隙-管道介质结构的影响为增大其储水空间和导水空间;落水洞横截面积的增大会加快裂隙-管道介质的排水过程,排水过程对落水洞横截面积增大的响应在横截面积的增大量达到某一阈值后才会发生,该阈值和介质空隙结构有关;排水过程的三个不同阶段的阈值不同,末期的阈值小于初期、中期的阈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落水洞 裂隙-管道介质 排水过程 物理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管及内充压力介质管道撞击大变形与破坏 被引量:23
7
作者 张善元 路国运 +1 位作者 程国强 雷建平 《力学进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3-31,共9页
综述了国内外关于内空圆管及充有压力介质的管道经受局部撞击作用时的大变形与破坏的研究现状,从圆管的侧向撞击凹陷及其对管柱承载能力的影响、管壁的撞击穿透、圆管的斜冲击、内充介质及压力对冲击穿透的影响、分析模型等6个方面介绍... 综述了国内外关于内空圆管及充有压力介质的管道经受局部撞击作用时的大变形与破坏的研究现状,从圆管的侧向撞击凹陷及其对管柱承载能力的影响、管壁的撞击穿透、圆管的斜冲击、内充介质及压力对冲击穿透的影响、分析模型等6个方面介绍了一些重要实验结果和处理该类问题的分析方法与力学模型,讨论并提供了一些在工程应用中有重要指导意义的研究结果.由于内充压力介质管道的冲击穿透破坏涉及内充压力介质与管壁在撞击过程中的相互耦合作用,其变形及破坏机理十分复杂,影响因素除了圆管的几何尺寸、支承形式、材料力学特性、弹体形状及冲击速度等,还包括内充介质密度及内充压力大小等诸多方面.本文对这一问题作了详细评述及讨论,指出了目前的研究结果中的不同结论,同时给出了内充压力介质对临界冲击穿透能量的影响趋势的最新研究结果,最后提出了进一步的研究方向以及采用的相应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管 内充介质管道 撞击载荷 临界穿透能量 贯穿 屈服应力 斜冲击破坏 结构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道-裂隙岩溶含水介质非均质性的水文效应 被引量:14
8
作者 束龙仓 张颖 鲁程鹏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15-121,共7页
非均质性是含水介质的固有特性之一,对自然界的水文循环,地球浅层地质演变具有积极的贡献,因此是评价复杂地下水系统时所面临困难的最根本原因。通过SWMM模型对水文过程进行了室内模拟试验,研究了管道-裂隙岩溶含水介质非均质性对系统... 非均质性是含水介质的固有特性之一,对自然界的水文循环,地球浅层地质演变具有积极的贡献,因此是评价复杂地下水系统时所面临困难的最根本原因。通过SWMM模型对水文过程进行了室内模拟试验,研究了管道-裂隙岩溶含水介质非均质性对系统水文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管道尺寸、含水介质空隙度和地下水与地表水水量交换系数对系统出口处的水位和流量过程的影响均较小,但管道尺寸对地下水的最高水位有一定的控制作用;含水介质空隙度对地下水水位的增长和消落过程有一定影响;地下水与地表水水量交换系数则是对地下水水位的变化率和其能达到的最大值有着重要的影响。模拟结果证实,利用SWMM模型模拟管道-裂隙含水系统的水文过程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道-裂隙介质 非均质性 SWMM模型 水文效应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塑料类管材应用于住宅热介质管道的若干问题 被引量:1
9
作者 刘瑞东 崔性泽 《林业科技情报》 2005年第3期54-55,共2页
塑料类管材正在住宅和其它建筑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其中,仅有一部分管材,适用于输送热介质;塑料类管材同长期以来习惯应用的钢管等金属管道其力学特性有较大的区别。本文简要阐明其物理力学特性,并提出选择应用中需注意的一些主要... 塑料类管材正在住宅和其它建筑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其中,仅有一部分管材,适用于输送热介质;塑料类管材同长期以来习惯应用的钢管等金属管道其力学特性有较大的区别。本文简要阐明其物理力学特性,并提出选择应用中需注意的一些主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料类管材 应用 住宅 介质管道 合理应用 选择应用 金属管道 介质 若干问题 物理力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提高电缆载流量的管道填充介质 被引量:1
10
作者 戴南洲 刘坚 王晓兵 《广东电力》 1999年第3期54-55,共2页
向管道内灌注介质可提高穿管敷设电缆线路载流量,根据这一研究,广州电力工业局电缆管理所在其它单位的协助下,成功研制出一种满足要求的介质———SH凝胶体。该介质具有初始粘度小,经一段时间后粘度变大,碱度低,稳定性好,泌水... 向管道内灌注介质可提高穿管敷设电缆线路载流量,根据这一研究,广州电力工业局电缆管理所在其它单位的协助下,成功研制出一种满足要求的介质———SH凝胶体。该介质具有初始粘度小,经一段时间后粘度变大,碱度低,稳定性好,泌水率小的特点。通过大电流试验,说明管道内填充SH凝胶体后,改善了电缆的散热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缆敷设 电缆载流量 SH凝胶体 电缆管道填充介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气管道内检测器三维运动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解彦曦 赵威凯 王一轩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61-65,共5页
管道检测清管器广泛应用于油气管道内部检测。管道清管器的速度通常与管道中介质的速度相同。但近年来,由于长距离运输的需要,管道中介质的速度不断增加,管道内环境更加复杂,管道检测器在管道内的运动情况更加多变。因此,通过分析管道... 管道检测清管器广泛应用于油气管道内部检测。管道清管器的速度通常与管道中介质的速度相同。但近年来,由于长距离运输的需要,管道中介质的速度不断增加,管道内环境更加复杂,管道检测器在管道内的运动情况更加多变。因此,通过分析管道检测器在油气管道内的运动原理,建立了检测器在复杂管道下的运动模型;同时,基于数学模型,设计了一种双皮碗-三支撑轮式的管道检测器样机;结合仿真和实验,对管道检测器的运动情况展开模拟和研究。实验结果验证了所建立的检测器运动模型的准确性,为之后管道检测器的运动、姿态控制提供了理论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道检测器 运动模型 管道介质 管道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SWMM模型模拟岩溶峰丛洼地系统降雨径流过程——以桂林丫吉试验场为例 被引量:20
12
作者 章程 蒋勇军 +4 位作者 Lian Yan—qing 袁道先 裴建国 姜光辉 汪进良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0-14,共5页
文章以桂林丫吉试验场为例,验证是否可以利用SWMM模型模拟以管道为主的岩溶峰丛洼地系统降雨径流过程。以洼地为单元,把研究区概化为由管道相连的6个次级汇水流域,选择Green-Amp入渗计算方法,同时考虑包气带裂隙水对管道的补给,运行SWM... 文章以桂林丫吉试验场为例,验证是否可以利用SWMM模型模拟以管道为主的岩溶峰丛洼地系统降雨径流过程。以洼地为单元,把研究区概化为由管道相连的6个次级汇水流域,选择Green-Amp入渗计算方法,同时考虑包气带裂隙水对管道的补给,运行SWMM模型计算出研究区管道总出口S31泉的流量曲线。结果显示:模拟流量变化过程与实测流量变化过程基本一致。说明该模型可以用来模拟岩溶峰丛洼地地区降雨径流过程。经验证,模拟时段内S31泉总量相对误差为1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WMM模型 岩溶峰丛洼地 裂隙-管道介质 降雨径流过程 桂林丫吉试验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南岩溶区深埋隧洞水文地质概念模型及突涌水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李波 赵先进 +2 位作者 周佳庆 王敏 洪佳敏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71-80,共10页
针对岩溶地区复杂的水文地质条件,以建立岩溶区域水文地质概念模型和隧洞涌水预测方法为目标,通过分析贵州夹岩水利枢纽工程深埋长引水隧洞工程区的岩溶水文地质资料,结合地层结构、岩性组合、地貌特征等因素,研究该工程区内岩溶地下水... 针对岩溶地区复杂的水文地质条件,以建立岩溶区域水文地质概念模型和隧洞涌水预测方法为目标,通过分析贵州夹岩水利枢纽工程深埋长引水隧洞工程区的岩溶水文地质资料,结合地层结构、岩性组合、地貌特征等因素,研究该工程区内岩溶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关系。在此基础上,依托实地调查的典型涌水支洞,分析研究了不同情形下涌水量对降雨事件的响应,总结得出岩溶隧洞突涌水模式。针对不同突涌水模式的特点,提出了相应的涌水量计算方法与处理措施。结果表明:岩溶隧洞突涌水模式可以分为岩溶管道控水模式、层面控水模式和断层带与暗河联合控水模式;岩溶管道控水的猫场隧洞4#支洞涌水对降雨响应迅速,宜采用水均衡法估算涌水量,层面控水的水打桥隧洞2#支洞涌水受岩体渗透各向异性影响较大,宜采用岩体渗透性各向异性的有限元渗流分析方法预测,而断层带与暗河联合控水的水打桥隧洞4#支洞涌水主要由断层从暗河导入,可采用三维有限元渗流场计算分析预测其涌水;采用上述方法对典型支洞涌水预测的误差分别为6.97%、4.81%、1.13%。研究成果对于岩溶区深埋隧洞工程的建设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含水层 水文地质 概念模型 隧洞涌水 预测 地下水运动特征 地下水量平衡关系 管道-裂隙-孔隙多重介质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DFLOW岩溶暗河及出口的概化与模拟效果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子琦 许模 +2 位作者 曹聪 张强 夏强 《地质科技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50-258,共9页
在MODFLOW的三维渗流模拟程序集中,Conduit Flow Process(CFP)模块已被广泛用于模拟岩溶含水层中的管道流,是岩溶地下水流模拟的重要工具。使用CFP模块概化暗河管道时,暗河出口的概化有2种方案:将暗河出口设置在管道模型中(FH方案)或等... 在MODFLOW的三维渗流模拟程序集中,Conduit Flow Process(CFP)模块已被广泛用于模拟岩溶含水层中的管道流,是岩溶地下水流模拟的重要工具。使用CFP模块概化暗河管道时,暗河出口的概化有2种方案:将暗河出口设置在管道模型中(FH方案)或等效多孔介质中(Dr方案),其模拟效果有待评价。以重庆缙云山姜家龙洞暗河为例,建立了考虑管道流的地下水流数值模型,分别使用2种方案概化了暗河出口,对比分析了稳定流和非稳定流的模拟结果。结果表明:以排水沟(Drain)模块概化暗河出口的Dr方案,暗河管道的上游段排泄地下水,下游段反而补给含水层,最终在排水沟单元排泄,而定水头(Fix Head)概化的FH方案则准确模拟了暗河全段汇集地下水并在出口排泄出含水层的实际情况。进一步的水均衡分析揭示了模拟差异产生的原理。在模拟岩溶区地下水向暗河管道汇集的水文过程时,如果使用CFP概化管道,则宜配合使用CFP中的定水头边界概化暗河出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管道 管道-等效多孔介质耦合模型 MODFLOW-CFP 暗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