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坩埚灰化-ICP-AES法测定管输原油中金属元素含量 被引量:12
1
作者 索金玲 吴珊 +1 位作者 张金龙 徐颖洁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00-104,共5页
以坩埚灰化法处理样品,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仪,建立了管输原油中钡、钙、镉、钴、铬、铜、铁、钾、镁、钠、镍、铅、钒、锰14种金属元素含量的测定方法。对样品处理坩埚进行筛选,对灰化温度和时间进行考察,并对... 以坩埚灰化法处理样品,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仪,建立了管输原油中钡、钙、镉、钴、铬、铜、铁、钾、镁、钠、镍、铅、钒、锰14种金属元素含量的测定方法。对样品处理坩埚进行筛选,对灰化温度和时间进行考察,并对所建方法的检出限、精密度与加标回收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石英坩埚适合用作管输原油灰化时的熔样坩埚,适宜的灰化时间为3h、灰化温度为550℃;采用ICP-AES法测定管输原油中金属元素含量时,各元素检出限在0.000 6~0.723 0mg/L之间,除镉元素外(相对标准偏差为28.75%),其它金属元素含量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7.0%,加标回收率在91%~115%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坩埚灰化 ICP—AES 管输原油 金属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管输原油中镍、钠、钒 被引量:3
2
作者 索金玲 张金龙 +2 位作者 吴珊 徐颖洁 阿依丁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2013年第3期302-305,共4页
建立了用微波消解试样,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管输原油中Ni、Na、V的检测方法。搅拌均匀的试样通过加入硝酸后经微波消解,制备成测试溶液,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OES)测定其中Ni、Na、V的含量。方法回收率在93%~1... 建立了用微波消解试样,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管输原油中Ni、Na、V的检测方法。搅拌均匀的试样通过加入硝酸后经微波消解,制备成测试溶液,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OES)测定其中Ni、Na、V的含量。方法回收率在93%~10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3.08%~10.30%之间,方法满足口岸进口管输原油中Ni、Na、V快速测定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消解 ICP-OES管输原油 镍钠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输原油物性变化和加剂效果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聂超飞 陈树仁 +4 位作者 徐靖岩 闫锋 兰浩 李其抚 刁宇 《石油工程建设》 2019年第5期63-66,共4页
津华线投产以后,经过持续监测发现,管输原油物性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同时降凝剂作用的稳定性也随之降低,管输油品凝点随着输送距离的增加而逐渐升高。首先通过对投产之前、投产初期、正常运行之后油品物性监测,揭示出津华线投产前后不加... 津华线投产以后,经过持续监测发现,管输原油物性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同时降凝剂作用的稳定性也随之降低,管输油品凝点随着输送距离的增加而逐渐升高。首先通过对投产之前、投产初期、正常运行之后油品物性监测,揭示出津华线投产前后不加剂冀东油凝点由21℃升高至28℃,同时降凝剂的作用效果逐渐减弱的现象;而后从热处理温度、取样问题、流速变化、降凝剂失效等方面进行了现场跟踪对比测试,进一步确定降凝剂作用效果存在稳定性不足的问题,并得出管输过程中只要热处理温度足够,加剂油凝点仍可恢复到较低水平的结果;最后指出将进一步改进降凝剂以提升降凝剂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输原油 物性变化 降凝剂作用效果 稳定性 原油监测 原油凝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L-2025破乳剂用于管输原油破乳脱水研究
4
作者 梁劲翌 张林 杜荣熙 《石油化工腐蚀与防护》 CAS 2008年第2期13-16,共4页
通过评价十多种油溶性破乳剂单剂对管输原油乳液的脱水效果,筛选出2种脱水性能较好的破乳剂,按一定比例复配出一种复合性油溶性破乳剂YL-2025。试验证明该破乳剂对管输原油具有良好的脱盐脱水效果。在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武汉分公... 通过评价十多种油溶性破乳剂单剂对管输原油乳液的脱水效果,筛选出2种脱水性能较好的破乳剂,按一定比例复配出一种复合性油溶性破乳剂YL-2025。试验证明该破乳剂对管输原油具有良好的脱盐脱水效果。在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武汉分公司联合装置上进行了工业应用,应用2个月后的检测结果表明,脱盐脱水合格率达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溶性破乳剂 原油脱水 管输原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输原油减阻剂对炼油污水处理的影响及对策
5
作者 潘咸峰 徐兴忠 +4 位作者 许金山 张红宇 黄斌 张博 王业君 《齐鲁石油化工》 2012年第1期1-4,共4页
针对胜炼污水COD异常升高的问题,通过液相色谱法、水溶性试验、可生化性分析等方法查找到影响污水处理的原因,对多种管输原油减阻剂进行了水溶性、可生化性及电脱盐评价,筛选出适宜的减阻剂,基本消除了管输原油减阻剂对污水处理系统的影... 针对胜炼污水COD异常升高的问题,通过液相色谱法、水溶性试验、可生化性分析等方法查找到影响污水处理的原因,对多种管输原油减阻剂进行了水溶性、可生化性及电脱盐评价,筛选出适宜的减阻剂,基本消除了管输原油减阻剂对污水处理系统的影响,并确保了原油输送量。提供了一种通过源头优化解决下游污水处理难题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输原油 减阻剂 污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输原油饱和蒸气压实验测定与模拟预测 被引量:1
6
作者 蒋贤 杜建芬 +2 位作者 刘煌 郭平 王超祥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86-90,共5页
管输原油饱和蒸气压是实现对原油进行有效运输的重要基础参数。采用参比法测定了我国某油田5个管输原油样品在37.8℃、45.0℃、50.0℃、55.0℃和60.0℃下的饱和蒸气压。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温度升高,原油饱和蒸气压快速上升。当温度从37.... 管输原油饱和蒸气压是实现对原油进行有效运输的重要基础参数。采用参比法测定了我国某油田5个管输原油样品在37.8℃、45.0℃、50.0℃、55.0℃和60.0℃下的饱和蒸气压。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温度升高,原油饱和蒸气压快速上升。当温度从37.8℃升高到60.0℃时,原油饱和蒸气压的增幅都大于80%。进一步的分析表明,除温度外,原油中C7~C15的组分含量是影响管输原油饱和蒸气压的重要因素,这些组分总含量的增加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管输原油的饱和蒸气压。在此基础上,针对目标油田管输原油,建立了综合考虑温度、原油基础物性的饱和蒸气压预测关联式。模拟值与实验值吻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输原油 饱和蒸气压 温度 预测关联式 参比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惠宁管输原油添加流动改进剂试验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李炯 张帆 张衍礼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50-57,共8页
本文介绍了马惠宁管输原油添加流动改进剂(C-8361、C-8806)的室内与现场试验情况。试验表明,采用热处理和添加流动改进剂综合技术,可改善原油的低温流变性,使马惠宁管道实现原油的常温输送,产生良好的技术经济效益。
关键词 马惠宁 原油 管输原油 流动改进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交接计量精度 降低管输原油损耗 被引量:1
8
作者 高松 《石油工业技术监督》 2010年第11期52-54,共3页
介绍了管道输油单位工艺流程和油量计算,通过收、销油参数的对比,分析了标准器具、环境、人员等引起管输原油差量的原因,提出了如何通过采取流量计系数交接、同时加强对收、销油在体积、密度、含水等参数的监督,来提高原油交接计量精度... 介绍了管道输油单位工艺流程和油量计算,通过收、销油参数的对比,分析了标准器具、环境、人员等引起管输原油差量的原因,提出了如何通过采取流量计系数交接、同时加强对收、销油在体积、密度、含水等参数的监督,来提高原油交接计量精度,降低管输原油损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 误差 管输原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取样方法对测定管输原油含水率的影响
9
作者 黄旭雨 罗立民 张进德 《石油工业技术监督》 2008年第8期12-15,共4页
从理论上建立和分析管输原油实际含水率与采样获取的含水率的数学模型,通过不同的采样方式对数学模型进行验证。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流量比例样和时间比例样进行了对比,指出流量比例样的含水率更接近实际含水率。
关键词 流量比例样 时间比例样 含水率 管输原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油管输过程中的不可避免损失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会丰 杨璐 +1 位作者 刘家鑫 成庆林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17年第7期32-35,共4页
在保证原油安全经济输送的条件下,将管输过程中的损失分为可避免损失和不可避免损失。综合考虑输油过程中油品流型、流态随管输温度变化的特点,提出了按析蜡点、流态转变温度和反常点等管输特性温度,将站间输油管道划分为不同输... 在保证原油安全经济输送的条件下,将管输过程中的损失分为可避免损失和不可避免损失。综合考虑输油过程中油品流型、流态随管输温度变化的特点,提出了按析蜡点、流态转变温度和反常点等管输特性温度,将站间输油管道划分为不同输送区间的方法,推导出了油品在不同流动状态下的不可避免损失计算式。以大庆某输油管道为例,分析了实际输送过程中不同输送区间内的不可避免损失,为原油管道节能输送提供了一定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输原油 节能 不可避免损失 管输特性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经济学的原油管道输量优化
11
作者 成庆林 孙巍 +1 位作者 张萌 李贤丽 《油气田地面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9-11,共3页
以火用经济学的有关理论和方法为基础,利用热火用和压火用不同的价格,将管输原油过程的火用流值折合成费用,计算火用耗费用和剩余火用费用,火用耗费用与投资费用之和与剩余火用费用的比值定义为火用耗指标。以此为基础分别计算并分析火... 以火用经济学的有关理论和方法为基础,利用热火用和压火用不同的价格,将管输原油过程的火用流值折合成费用,计算火用耗费用和剩余火用费用,火用耗费用与投资费用之和与剩余火用费用的比值定义为火用耗指标。以此为基础分别计算并分析火用耗指标随输量的变化规律,从而确定最优输量。以大庆油田某输油管道为研究对象的实验表明:压火用耗值随着输量的增大先减小后逐渐增大;热火用耗值随着输量的增大逐渐减小;总火用耗费用随着输量的增大先减小,在输量为50m3/h时减小至最小值,之后又逐渐增大。通过计算可知,火用耗指标先减小而后有缓慢增大,在输量为60 m3/h时为最小值,即最优输量为60 m3/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用) 管输原油 量优化 (火用)耗指标 (火用)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管输进口原油区域优化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捷 《炼油技术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46-51,共6页
介绍了PIMS优化技术在华北管输原油区域优化中的应用,开发了华北管输进口原油的采购、运输,调运的区域优化模型,提出三个月滚动的管输进口原油采购、船期和管输计划,指导管输进口原油的采购、运输和实际调运工作,结束了过去仅靠经验采... 介绍了PIMS优化技术在华北管输原油区域优化中的应用,开发了华北管输进口原油的采购、运输,调运的区域优化模型,提出三个月滚动的管输进口原油采购、船期和管输计划,指导管输进口原油的采购、运输和实际调运工作,结束了过去仅靠经验采购原油、安排船期、管输作业计划的做法,为管输进口原油采购的科学决策提供了可靠依据。结果表明:该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进口原油采购的针对性和原油长输管道运行的可靠性,实现了区域整体效益最大化,大大降低了采购和运行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MS 区域优化模型 管输原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输哈国原油性质及加工性能探讨
13
作者 顾涛 杜万征 +1 位作者 高利平 董元成 《炼油技术与工程》 CAS 2014年第4期5-8,共4页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独山子石化分公司所加工原料以管输哈国原油(哈油)为主,由于原油掺混比对混合后原油的性质影响大,容易对生产造成波动。通过对比管输哈油、新疆北混和陆石三种原油的性质,并将两种新疆原油各自分别按5%,10%,1...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独山子石化分公司所加工原料以管输哈国原油(哈油)为主,由于原油掺混比对混合后原油的性质影响大,容易对生产造成波动。通过对比管输哈油、新疆北混和陆石三种原油的性质,并将两种新疆原油各自分别按5%,10%,15%,20%,25%的质量比例与哈油混合,比较混合原油的主要性质及蒸馏收率,得出最佳原油掺混比例为10%。实际生产中存在蜡油、渣油装置加工负荷不平衡,蜡油加工装置原料短缺等问题,对减压渣油进行深拔后,催化原料残炭和硫含量的升高对蒸馏装置和后续装置影响较大。根据实际生产情况及国Ⅳ汽油标准对硫含量的要求,采用GARDES工艺技术新建0.8 Mt/a催化汽油加氢装置来降低硫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输哈国原油 减压深拔 实沸点蒸馏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氢处理装置原油切换的生产调整
14
作者 李明 肖风良 +1 位作者 吕海宁 崔欣 《炼油技术与工程》 CAS 2015年第5期10-12,共3页
针对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洛阳分公司的加氢处理装置,分析了原油切换对加氢处理装置影响并提出生产调整措施。数据表明,与管输油比较,长庆油组分稍轻,硫含量和酸值较低,水含量和盐含量较高;原料切换为长庆油后,平均脱硫率下降了18.... 针对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洛阳分公司的加氢处理装置,分析了原油切换对加氢处理装置影响并提出生产调整措施。数据表明,与管输油比较,长庆油组分稍轻,硫含量和酸值较低,水含量和盐含量较高;原料切换为长庆油后,平均脱硫率下降了18.6%,脱氮率下降了10.2%,产品硫质量仍过剩;但装置氢耗大幅降低,为制氢装置循环热备创造了条件;加氢反应器床层温升从24℃降为14℃,第一处床层温升从18℃降为12℃;反应器入口温度从360℃降为350℃,系统压力从10.0 MPa降到9.0 MPa;产品分馏塔入口温度下调10℃后,石脑油终馏点超标,产品分馏塔顶温度从(110±2)℃降为(106±2)℃;柴油加氢通过调整,耗氢量从25 dam3/h降为18dam3/h;制氢装置降负荷后可改为循环热备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料油切换 管输原油 长庆原油 反应温度 系统压力 用氢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稠油管输节能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郭劲松 韩庆生 《中外能源》 CAS 2011年第4期101-103,共3页
原油管道运输量大,费用低,是最主要的输送方式。稠油管输方式及设备研究表明,密闭输送方式实现了在不与大气接触的状态下输送,不仅大大减少了原油轻组分的挥发,还可节约输送动能,适宜长距离稠油输送。螺杆泵运送液体的种类和黏度范围宽... 原油管道运输量大,费用低,是最主要的输送方式。稠油管输方式及设备研究表明,密闭输送方式实现了在不与大气接触的状态下输送,不仅大大减少了原油轻组分的挥发,还可节约输送动能,适宜长距离稠油输送。螺杆泵运送液体的种类和黏度范围宽广,具有结构简单、维修方便、体积小、流量稳定、压力高、耐高温等优点。变频调速装置可实现无极调速,调速范围大、平滑性好,动态响应快,便于自动化调节,能大量节省电能,适用于长输管道稠油输送。对于稠油的管道输送,推荐采用相变加热炉形式,其热效率通常达到85%以上,节能效果明显。聚氨酯硬质泡沫塑料导热系数低,具有安装简便、工程造价低、施工周期短等优点,每100m降温为0.1℃,每100m热损失率为2.07%。适宜长输管道保温。辽河油田锦-沥输油管道应用以上工艺进行稠油输送,防腐保温效果明显,每年可节省天然气消耗176×104m3,每年节省管道运行费用约200万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输原油 密闭 高效螺杆泵 变频调速 聚氨酯保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凝剂BEM降低原油凝点的机理探讨 被引量:25
16
作者 张付生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79-82,共4页
研究了从大庆原油和冀东原油分离出的蜡 (含 2 %相应的胶质 )用降凝剂BEM处理后X射线衍射图的变化和几种原油经降凝剂BEM处理后蜡晶尺寸的变化及加剂原油经析蜡高峰区的泵剪切后蜡晶尺寸的变化。X射线衍射数据证实降凝剂通过共晶作用改... 研究了从大庆原油和冀东原油分离出的蜡 (含 2 %相应的胶质 )用降凝剂BEM处理后X射线衍射图的变化和几种原油经降凝剂BEM处理后蜡晶尺寸的变化及加剂原油经析蜡高峰区的泵剪切后蜡晶尺寸的变化。X射线衍射数据证实降凝剂通过共晶作用改变蜡晶的结构。蜡晶尺寸的变化说明 :降凝剂使原油的蜡晶变大 ,进而降低原油的凝点 ;剪切破坏蜡晶的结构是剪切引起原油凝点上升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凝机理 含蜡原油 石油蜡 降凝剂 蜡晶结构 管输原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减压蒸馏装置防腐蚀措施及效果分析 被引量:10
17
作者 王伟 《炼油技术与工程》 CAS 2011年第11期8-11,共4页
管输油劣质化导致常减压蒸馏装置电脱盐合格率低,使低温防腐蚀和高温防腐蚀均存在薄弱环节。Ⅱ套常减压蒸馏装置通过电脱盐脉冲技术改造,脱盐合格率由88.60%提高到96.59%;增上初馏塔顶、常压塔顶和减压塔顶腐蚀在线监测系统后,低温位腐... 管输油劣质化导致常减压蒸馏装置电脱盐合格率低,使低温防腐蚀和高温防腐蚀均存在薄弱环节。Ⅱ套常减压蒸馏装置通过电脱盐脉冲技术改造,脱盐合格率由88.60%提高到96.59%;增上初馏塔顶、常压塔顶和减压塔顶腐蚀在线监测系统后,低温位腐蚀得到了有效控制;加热炉余热回收系统增上双面双翅片铸造板式空气预热器,排烟温度由175℃降至140℃,热效率由90.2%提高到91.5%,回收余热1.6 MW;减二中加注高温缓蚀剂,较好地控制了减压塔高温部位腐蚀。Ⅰ套常减压蒸馏装置减压深拔改造的同时,将进行高温部位材质升级改造,提高了加工管输油条件下设备和工艺防腐蚀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减压蒸馏装置 管输原油 腐蚀 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道在-196℃冷冻封堵中的管材冷脆 被引量:1
18
作者 赵维娟 张春堂 《低温与特气》 CAS 1985年第2期29-31,共3页
自从采用大口径管输原油以来,由于管道埋地时间长达五十年以上,管道严重腐蚀,局部漏油。为了检修、换管、接支管等,势必造成管道停输,有时管道断裂造成大量跑油,不仅造成能源损失(φ20mm管两阀门相距60公里之间的管内存原油2万吨... 自从采用大口径管输原油以来,由于管道埋地时间长达五十年以上,管道严重腐蚀,局部漏油。为了检修、换管、接支管等,势必造成管道停输,有时管道断裂造成大量跑油,不仅造成能源损失(φ20mm管两阀门相距60公里之间的管内存原油2万吨),而且还会造成环境污染,甚至发生火灾等。所以,国外投巨资进行管道封堵方法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脆 管材 冷冻 管输原油 管道断裂 能源损失 环境污染 封堵方法 大口径 重腐蚀 换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催化裂化装置低温热系统的综合利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伟华 《石油石化节能与减排》 2013年第5期1-4,共4页
某催化裂化装置原有低温热系统利用效果较差,能源浪费较为严重。通过增加旁路将催化裂化装置的顶循油输送至15万t/a气分装置替代蒸汽加热脱丙烷塔底重沸器,可节约蒸汽4.15 t/h;通过增设热水-原油换热器,将催化裂化装置热媒水过剩的热量... 某催化裂化装置原有低温热系统利用效果较差,能源浪费较为严重。通过增加旁路将催化裂化装置的顶循油输送至15万t/a气分装置替代蒸汽加热脱丙烷塔底重沸器,可节约蒸汽4.15 t/h;通过增设热水-原油换热器,将催化裂化装置热媒水过剩的热量输送至原油罐区替代蒸汽加温管输原油,可节约蒸汽1.56 t/h;并降低原冷却热媒水的循环水用量428万t/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裂化装置 低温热利用 气分装置 管输原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蒸馏装置的硫腐蚀及防护 被引量:6
20
作者 马红杰 殷悦 赵敏 《石油化工设备技术》 CAS 2015年第2期35-38,6-7,共4页
某石化公司1 000万t/a蒸馏装置以加工哈萨克斯坦管输原油为主,统计数据表明哈油的腐蚀特性为含硫低酸。文章分析了哈油在蒸馏装置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硫化物主要分布在常底油、减二线油、减三线油及减底渣油等重质馏分中。同时阐述了蒸... 某石化公司1 000万t/a蒸馏装置以加工哈萨克斯坦管输原油为主,统计数据表明哈油的腐蚀特性为含硫低酸。文章分析了哈油在蒸馏装置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硫化物主要分布在常底油、减二线油、减三线油及减底渣油等重质馏分中。同时阐述了蒸馏装置高、低温部位的硫腐蚀及重点设备的腐蚀情况,从材料防腐蚀和工艺防腐蚀两方面提出了相应的硫腐蚀防护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萨克斯坦管输原油 蒸馏 硫分布 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