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16篇文章
< 1 2 13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网格归一化Astar算法的船舶管路布置
1
作者 林焰 张乔宇 楼建迪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9-88,共10页
为解决船舶管路布置方法中目前存在的依靠人工经验调节算法参数,权重系数的设置量级差距较大,以及求解布置方案单一的问题,提出一种网格归一化Astar (GNAstar)的布置方法.首先,采用包围盒和网格法建立数学模型.其次,通过分支管路拆分、... 为解决船舶管路布置方法中目前存在的依靠人工经验调节算法参数,权重系数的设置量级差距较大,以及求解布置方案单一的问题,提出一种网格归一化Astar (GNAstar)的布置方法.首先,采用包围盒和网格法建立数学模型.其次,通过分支管路拆分、网格标记值和父子网格搜索策略,使每一路径节点由不同目标的归一化权重值来共同决定,将传统Astar算法仅考虑长度的目标扩展成包括长度、弯头消耗和安装适用性的管路综合布置目标.最后,通过仿真案例将GNAstar算法与传统Astar算法进行对比分析,并以船舶机舱内不同管路系统为例,与文献中的蚁群算法和粒子群-Astar算法开展进一步比较.结果表明,GNAstar算法可获得有效的工程解,设计人员可通过设置不同目标的归一化权重系数来获得相应的布置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管路 布置优化 Astar算法 网格归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舶空调通风管路弯管噪声数值模拟研究
2
作者 王芳 李文贺 +1 位作者 袁奎霖 马骏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0-44,共5页
船舶空调通风管路噪声是影响船舶舱室舒适性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采用STAR-CCM+软件对船舶空调通风系统中的典型构件即直角弯管的影响范围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管内流场分布与管壁噪声源分布之间的相关性,研究不同管路参数对于弯管影响范... 船舶空调通风管路噪声是影响船舶舱室舒适性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采用STAR-CCM+软件对船舶空调通风系统中的典型构件即直角弯管的影响范围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管内流场分布与管壁噪声源分布之间的相关性,研究不同管路参数对于弯管影响范围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分别采用整体预报方法和分段预报方法对管路出口处的噪声值进行计算,2种方法的计算误差为4.34 dB,验证了分段预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调通风 直角弯管 管路噪声 影响范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舶管路自适应导向步进优化方法研究
3
作者 杨智尧 林焰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1-170,共10页
为提高船舶管路布局优化设计效率,提出一种结合种群进化率和Levy飞行的改进鲸鱼优化算法——LEWOA.对船舶管路布局空间和设备进行数学建模,结合船舶管路布局特点设计评价函数,提出一种自适应导向步进编码方法来提高栅格法下算法的运行效... 为提高船舶管路布局优化设计效率,提出一种结合种群进化率和Levy飞行的改进鲸鱼优化算法——LEWOA.对船舶管路布局空间和设备进行数学建模,结合船舶管路布局特点设计评价函数,提出一种自适应导向步进编码方法来提高栅格法下算法的运行效率;引入折弯模式提高管路路径初始种群质量,结合种群进化率和Levy飞行有效平衡了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和局部搜索能力;提出一种利用斐波那契数列寻找分支管路分支点的方法.通过单管路和复杂多管路的仿真案例对比验证了算法的鲁棒性和准确性,对船舶管路布局方案选择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管路 布局设计 Levy飞行 种群进化率 斐波那契数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载荷下核级管路支架的多力学目标优化布置
4
作者 孙宇翔 陈丽 +3 位作者 龙波 王艳苹 刘诗华 贾坤 《动力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5-53,共9页
当前核级管路支架人工迭代调整的布置方式占据核电站设计周期的比例较大,且无法实现支架数量和位置的最优选择,难以兼顾经济成本和力学性能。为此,借助管路有限元力学分析和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II),提出一种面向三维空间核电管路... 当前核级管路支架人工迭代调整的布置方式占据核电站设计周期的比例较大,且无法实现支架数量和位置的最优选择,难以兼顾经济成本和力学性能。为此,借助管路有限元力学分析和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II),提出一种面向三维空间核电管路多力学目标性能的支架智能优化布置方法。2种典型核级管路支架设计示例表明:该智能布置方法具有良好的效果,可有效提高设计效率、降低劳动强度,不仅使管路最大应力皆小于RCC-M 《压水堆核岛机械设备设计和建造规则》规范限值,且仍有一定裕量,还能快速分析支架数量的影响,获得兼顾经济性和安全性的最优方案;该智能优化布置方法为核电管路系统支架布置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级管路 支架布置 多力学目标优化 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轨道交通车辆制动管路的MBD(基于模型的定义)一体化研发技术
5
作者 韩寒 王锐 +8 位作者 毕凯 李晓文 张祎 耿明 孙维有 周健 王晓虹 李超 刘虹麟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1-165,共5页
[目的]随着数字化进程的推进,MBD(基于模型的定义)技术正日益受到关注。MBD技术可以显著提高设计与制造的协同效率,有必要基于MBD技术,对轨道交通车辆设备设计、工艺、制造一体化研发技术进行研究。[方法]阐述了MBD技术的定义,以及在飞... [目的]随着数字化进程的推进,MBD(基于模型的定义)技术正日益受到关注。MBD技术可以显著提高设计与制造的协同效率,有必要基于MBD技术,对轨道交通车辆设备设计、工艺、制造一体化研发技术进行研究。[方法]阐述了MBD技术的定义,以及在飞机制造领域和轨道交通领域的应用情况。选取车辆的制动管路作为一体化研发(含设计、工艺、制造全过程)的对象,以Winchill系统为数据管理平台,以Creo为三维设计、标注工具,开发了制动管路仿真软件,搭建了基于MBD的轨道交通车辆制动管路设计、工艺、制造、服务一体化研发平台,实现了设计数据、工艺数据基于三维模型的发布与系统间传递。组建了一条自动化、无人化、基于MBD的制动管路生产线,形成了产品的一套规范、标准及流程。[结果及结论]基于MBD的轨道交通车辆制动管路设计、工艺、制造一体化研发技术,可在单一数据源的产品数据管理条件下实现设计、工艺、制造在系统平台协同工作的预期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车辆 制动管路 基于模型的定义技术 一体化研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正交试验的高海拔隧道专用管路供氧技术研究
6
作者 李文权 宋子源 +4 位作者 罗刚 游鸿达 严荔 杨云生 张宇航 《施工技术(中英文)》 2025年第3期119-124,共6页
为提升高海拔隧道内的供氧效果,采用正交试验方法,通过Fluent软件构建数值计算模型,选取供氧管道位置、供氧管道至掌子面距离、氧气流出速度、风管位置、风管至掌子面距离、风流速度、掌子面温度作为影响因素,将氧气浓度峰值作为评价指... 为提升高海拔隧道内的供氧效果,采用正交试验方法,通过Fluent软件构建数值计算模型,选取供氧管道位置、供氧管道至掌子面距离、氧气流出速度、风管位置、风管至掌子面距离、风流速度、掌子面温度作为影响因素,将氧气浓度峰值作为评价指标。研究结果表明,风管至掌子面距离、氧气流出速度、风流速度、供氧管道至掌子面距离、供氧管道位置、风管位置、掌子面温度对隧道内氧气浓度的影响程度依次减小;当供氧管道沿拱顶布设、供氧管道至掌子面距离为10m、氧气流出速度为6m/s、风管布设在右拱腰、风管至掌子面距离为10m、风流速度为8m/s、掌子面温度为40℃时,隧道内供氧效果最好,满足施工人员氧气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管路 供氧 正交试验 极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条管路同时测定水中挥发酚的可行性探讨
7
作者 刘娟娟 《河北水利》 2025年第2期45-47,共3页
用于测定挥发酚的大型仪器具有污染小、废液少、自动化分析效率高等优点。然而,如遇大型仪器出现问题需要更换配件,用时较长,会影响实验的时效性。探究荷兰SKALARSAN++型连续流动分析仪的4条管路功能,发现可通过简单改造仪器硫化物管路... 用于测定挥发酚的大型仪器具有污染小、废液少、自动化分析效率高等优点。然而,如遇大型仪器出现问题需要更换配件,用时较长,会影响实验的时效性。探究荷兰SKALARSAN++型连续流动分析仪的4条管路功能,发现可通过简单改造仪器硫化物管路来实现挥发酚项目的测定。通过国家标准物质、加标回收率和普通水样的精度对比实验,证明改造后的仪器可运用于实际工作中。此外,通过两条管路同时测定水中挥发酚项目的实验,进一步证实这一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酚测定 管路改造 精度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瓦斯抽采管路快速冲洗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8
作者 高国斌 《煤炭与化工》 CAS 2024年第3期126-128,共3页
煤矿瓦斯抽采过程中,管路内壁煤泥、锈蚀渣等污垢的积累,严重影响了管路的疏通和瓦斯抽采效率。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以管路冲洗装置为主的快速冲洗技术,并进行了工业性试验。结果表明,每冲洗100 m管路平均用时2.2 h,与传统清洗方... 煤矿瓦斯抽采过程中,管路内壁煤泥、锈蚀渣等污垢的积累,严重影响了管路的疏通和瓦斯抽采效率。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以管路冲洗装置为主的快速冲洗技术,并进行了工业性试验。结果表明,每冲洗100 m管路平均用时2.2 h,与传统清洗方式相比,效率提高2倍左右,每100 m管路清洗后抽采负压提升1 kPa。该技术能够有效地对抽采管路中渣屑、附着煤泥进行快速清理,有效的保障了抽采管路的安全运行,提高了瓦斯抽采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斯抽采管路 管路冲洗装置 管路冲洗技术 防止管路堵塞 紊流模式 抽采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人工蜂群算法的船舶管路路径寻优算法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李铁骊 王文双 +2 位作者 刘海洋 杨远松 林焰 《中国舰船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2,共12页
[目的]人工蜂群(ABC)算法具有控制参数少、局部寻优能力强、收敛速度快的特点,但在解决路径寻优问题方面,存在容易陷入局部最优的缺陷。为解决船舶管路系统中的管路路径规划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人工蜂群(IABC)算法。[方法]在传统人工蜂... [目的]人工蜂群(ABC)算法具有控制参数少、局部寻优能力强、收敛速度快的特点,但在解决路径寻优问题方面,存在容易陷入局部最优的缺陷。为解决船舶管路系统中的管路路径规划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人工蜂群(IABC)算法。[方法]在传统人工蜂群算法的基础上,在跟随蜂的更新机制中引入遗传算子中的交叉操作,并对交叉算子的交叉概率采用自适应的策略;通过对种群进行的交叉操作寻找全局范围内的新解,并改进侦察蜂寻找新路径的方式,由原来的对路径经过的点进行更新改为对路径中的“路段”进行更新;随后,提出一种适应于解决分支管路路径寻优的改进人工蜂群协同进化算法。[结果]实例验证表明,改进后的人工蜂群算法相比标准人工蜂群算法其路径布置效果能够提升32.3%~37.4%,收敛速度能够提升17.7%~29.9%。[结论]无论是解决单管路还是分支管路,改进后的人工蜂群算法相比传统的人工蜂群算法求解质量更高、收敛速度更快、稳定性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管路 人工蜂群算法 路径规划 协同进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舰船管路布置PG-MACO优化方法 被引量:2
10
作者 林焰 金庭宇 杨宇超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27-1035,共9页
针对舰船管路设计效率低下的问题提出一种管路布置优化方法.综合考虑安全性、经济性、协调性和可操作性等工程背景建立优化数学模型,改进蚁群算法在处理混合管路布置工况下的缺陷,提出优化可行解搜索的空间状态转移策略,提升信息素启发... 针对舰船管路设计效率低下的问题提出一种管路布置优化方法.综合考虑安全性、经济性、协调性和可操作性等工程背景建立优化数学模型,改进蚁群算法在处理混合管路布置工况下的缺陷,提出优化可行解搜索的空间状态转移策略,提升信息素启发效果并加速算法收敛的信息素扩散机制,面向混合管路布置工况设计多蚁群协同进化机制.基于二次开发技术实现本方法在第三方设计软件上的应用,采用核级一回路管道布置工程案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信息素高斯扩散多蚁群优化(PG-MACO)算法的性能和布置效果优于传统蚁群算法,寻路效率提升58.38%,收敛代数缩短43.24%,布置结果中管路长度缩短33.88%,管路折弯次数减少41.67%,验证了本方法的有效性和工程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舰船管路 布局优化 蚁群优化算法 信息素扩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吸机常规复用管路与一次性管路的质控研究
11
作者 鲍莉 沈云明 +1 位作者 向思伟 郑焜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2024年第1期111-113,共3页
目的探讨常规复用管路和一次性管路对呼吸机质控结果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17台呼吸机,分别采用常规复用管路和一次性管路进行质控,记录质控数据,然后采用配对t检验分析2种管路的差异是否显著。结果对于呼吸频率、潮气量和气道末压,2种... 目的探讨常规复用管路和一次性管路对呼吸机质控结果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17台呼吸机,分别采用常规复用管路和一次性管路进行质控,记录质控数据,然后采用配对t检验分析2种管路的差异是否显著。结果对于呼吸频率、潮气量和气道末压,2种管路没有显著差异(P>0.05);对于气道峰压,常规复用管路显著高于一次性管路(P<0.05),但差异非常小,仅0.2 mbar(1 mbar=100 Pa)左右,不影响质控结论。结论常规复用管路和一次性管路不影响呼吸机质控结果,2种管路可以相互替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机 常规复用管路 一次性管路 质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直径隧道掘进泥水盾构机泥浆管路流动特性分析
12
作者 徐梁 王海涛 +3 位作者 孙九春 贾浩 宿向辉 奚晓广 《矿冶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6-22,共7页
为研究大直径泥水盾构机泥浆管路的流量、压力分布,采用Simcenter Flomaster软件对泥水盾构机泥浆管路进行仿真计算,建立一维泥水盾构机泥浆管路模型,并通过改变阀门开度、流体密度及泵的转速,记录管路流量及压力分布情况,从而得到最佳... 为研究大直径泥水盾构机泥浆管路的流量、压力分布,采用Simcenter Flomaster软件对泥水盾构机泥浆管路进行仿真计算,建立一维泥水盾构机泥浆管路模型,并通过改变阀门开度、流体密度及泵的转速,记录管路流量及压力分布情况,从而得到最佳流量分配。模拟计算结果表明:阀门开度、流体密度和泵的转速对泥浆管路系统流量、压力分布具有一定影响;阀门开度增大时,管路流量增加,泵两端压力差减少;流体由清水变为泥浆时,管路流量增加,泵两端压力差增加;泵转速降低时,管路流量减少,泵两端压力差减少;排浆泵转速过低时,可通过增大排浆泵转速或串联1台泵来保证排浆管路正常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施工 刀盘结泥饼 管道堵塞 大直径隧道 泥水盾构机 管道输送 泥浆管路 流动特性 阀门开度 泵输送 管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管路动应变光纤光栅测量的光谱畸变抑制
13
作者 唐才杰 高红春 +3 位作者 王学锋 杨勇 蓝天 杨飒 《火箭推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4-160,共7页
动应变是分析和治理火箭发动机管路振动问题的重要测量参数。针对低温管路动应变光纤光栅测量面临的光谱畸变问题,开展了抑制光纤光栅应变传感器光谱畸变的方法研究。选择了3种适用于直径≤30 mm的小管路应变测量的光纤光栅应变传感器... 动应变是分析和治理火箭发动机管路振动问题的重要测量参数。针对低温管路动应变光纤光栅测量面临的光谱畸变问题,开展了抑制光纤光栅应变传感器光谱畸变的方法研究。选择了3种适用于直径≤30 mm的小管路应变测量的光纤光栅应变传感器封装和安装方法并开展了试验验证。第一种方法是拉伸光纤光栅并将光纤光栅及其两侧光纤整体粘接到管路表面;第二种方法是拉伸光纤光栅并将光纤光栅之外的两侧光纤粘接到管路表面;第三种方法是光纤光栅套毛细管拉伸并将毛细管及两侧光纤整体粘接到管路表面。在液氮试验中,套毛细管的4只光纤光栅未发生谱峰分裂,其中3只光纤光栅的反射谱半峰全宽相对变化≤5%、谱峰强度相对变化≤6%,光谱畸变得到了有效抑制;光纤光栅应变测量值与通过管件热膨胀施加的应变吻合。结果表明,光纤光栅套毛细管拉伸整体粘接方法可用于火箭发动机低温小直径管路动应变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应变 光纤光栅 光谱畸变抑制 低温 管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潜艇舷侧阀与管路阀件的不同技术特征辨析
14
作者 彭文波 吕坤 +1 位作者 徐伯乐 杨珍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6-21,共6页
潜艇舷侧阀为潜艇的关键件。与管路阀件服务于管路系统功能不同,潜艇舷侧阀用于保障潜艇生命力和潜艇安全性。本文对潜艇舷侧阀与管路阀件的传统结构样式进行对比,分析潜艇舷侧阀与管路阀件的技术要点差异,阐述潜艇通海通舷外系统舷侧... 潜艇舷侧阀为潜艇的关键件。与管路阀件服务于管路系统功能不同,潜艇舷侧阀用于保障潜艇生命力和潜艇安全性。本文对潜艇舷侧阀与管路阀件的传统结构样式进行对比,分析潜艇舷侧阀与管路阀件的技术要点差异,阐述潜艇通海通舷外系统舷侧阀的基本指标体系和核心要点,提出一体化舷侧阀(通海阀与二道闭锁阀的组合)是潜艇舷侧阀的进化结构型式,最后对特殊型式的潜艇舷侧阀的设计注意事项进行总结。本文通过研究、对比、分析,形成了系统性的潜艇舷侧阀的技术要素,对于开展新型舷侧阀特别是大潜深潜艇舷侧阀的研发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舷侧阀 通海阀 管路阀件 压力边界 关键件 通海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管路结构振动控制技术研究
15
作者 李志强 张佳琪 +2 位作者 陈江攀 高博 张忠 《强度与环境》 CSCD 2024年第2期7-13,共7页
飞行器在服役过程中,管路结构会产生大量级振动响应,严重时会发生断裂失效。振动控制是延缓管路结构失效,提升可靠性的主要途径。本文通过边界简化及焊接部位建模,建立了复杂空间三维管路结构动力学模型,模态仿真结果与试验模态结果对... 飞行器在服役过程中,管路结构会产生大量级振动响应,严重时会发生断裂失效。振动控制是延缓管路结构失效,提升可靠性的主要途径。本文通过边界简化及焊接部位建模,建立了复杂空间三维管路结构动力学模型,模态仿真结果与试验模态结果对比最大误差小于3%。在此基础上,使用金属减振器进行振动控制。通过计算,获得随机振动载荷下使用金属减振器前后空间管路结构的减振效率为8.46%;通过试验获得金属减振器实际的减振效率达到14.26%。本文计算和试验结果表明使用金属减振器能够显著降低复杂空间管路结构的振动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控制 管路结构 金属减振器 随机振动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FD-DEM方法的组合管路磨损特性研究
16
作者 彭光杰 徐慕远 +1 位作者 姬广超 常浩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72-76,共5页
鉴于管道磨损对于确保管道系统的安全、经济和可持续运行至关重要,基于计算流体力学——离散元耦合法(CFD-DEM),对一种由2个90°弯头组成的组合管路固液两相流磨损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在颗粒体积浓度保持恒定的情况下... 鉴于管道磨损对于确保管道系统的安全、经济和可持续运行至关重要,基于计算流体力学——离散元耦合法(CFD-DEM),对一种由2个90°弯头组成的组合管路固液两相流磨损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在颗粒体积浓度保持恒定的情况下,随着流速的增加,磨损率将呈指数型增长,并与碰撞速度的2.41次方成正比;随着颗粒浓度的增加,2个弯头的碰撞频率和磨损率的增长率出现了不同的变化,高浓度工况下管道内更易出现“护盾效应”;弯头间距的增大使得颗粒的流动更为充分,同时削弱了弯头内二次流的影响,导致颗粒与壁面接触的次数减少,碰撞频率和磨损率也随之降低;在相同浓度的混合粒径工况下,粒径的增加将导致弯头壁面的平均磨损率减少,然而大颗粒的惯性力增加将导致弯头壁面的最大磨损率增加。研究结果为组合管路的抗磨损性能提升提供了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管路 CFD-DEM 磨损特性 数值模拟 固液两相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动机燃油泵附件的管路动力学等效设计及实现
17
作者 刘继军 李凯翔 胡文佳 《航空工程进展》 CSCD 2024年第5期155-161,171,共8页
燃油泵附件的管路空间构型复杂,在振动环境试验中直接模拟难以实现。为满足试验要求,采用系统等效缩减/扩展过程(SEREP)方法对管路进行动力学等效设计,选取管路上特定结点为主自由度,并将原管路模型缩减至主自由度模型上,得到缩减质量... 燃油泵附件的管路空间构型复杂,在振动环境试验中直接模拟难以实现。为满足试验要求,采用系统等效缩减/扩展过程(SEREP)方法对管路进行动力学等效设计,选取管路上特定结点为主自由度,并将原管路模型缩减至主自由度模型上,得到缩减质量和刚度矩阵;对子振型矩阵采用SVD分解,使得缩减质量和刚度矩阵进一步简化,得到低阶管路模型的新缩减质量和刚度矩阵参数;提出“质量球—梁弹簧”结构模型,分别用“质量球”和“梁弹簧”来映射缩减的质量和刚度矩阵,进而确定等效设计加工参数;通过实例验证等效设计方法的可行性。结果表明:等效管路与原管路的第一阶频率误差大多在10%以内,满足工程应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REP方法 管路 缩减模型 等效设计 质量—梁弹簧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管路脉动压力激励装置及系统的研制
18
作者 宫武旗 陈俊丽 +3 位作者 陈晖 苏勇 马冬英 何闯 《火箭推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0-97,共8页
为试验研究火箭发动机液流部件或系统在脉动流态中的动态响应特性及可靠性问题,迫切需要一种装置来产生频率与幅值可控的脉动流。研制了一种新型脉动压力激励装置及系统,它由激励装置本体、磁力传动和控制系统等构成。激励系统设计了一... 为试验研究火箭发动机液流部件或系统在脉动流态中的动态响应特性及可靠性问题,迫切需要一种装置来产生频率与幅值可控的脉动流。研制了一种新型脉动压力激励装置及系统,它由激励装置本体、磁力传动和控制系统等构成。激励系统设计了一种内置式旋转轮机构,转动时周期性通断管路,由此实现在管路中激励产生脉动压力;采用电磁感应传动装置实现无泄漏传递扭矩动力;自动控制转轮转速变化,实现脉动压力的频率变化控制。试验结果表明,激励装置系统在18 MPa的管路中,能产生频率为0~250 Hz的脉动压力激励,压力时域幅值超过7 MPa,分频幅值超过6.6 MPa。激励装置系统可通过调节流量、改变孔板孔径来调节脉动压力幅值,可通过改变转速来实现脉动压力的定频或扫频。所研制的激励装置系统运行时实现零泄漏,适用于高压、低温、有毒或易燃等介质环境,能有效解决某些特殊条件下管路脉动压力激励的实现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管路 激励装置 脉动流激励 定频激励 扫频激励 零泄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舶废气高压SCR系统管路应力分析计算
19
作者 刘城君 曹凯 +2 位作者 潘远见 张文涛 郭宇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1-34,共4页
船舶废气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SCR)作为柴油机废气中高温氮氧化物处理的主要方法,近几年被广泛应用在海洋运输行业。SCR系统管路的合理设计对于保障船舶SCR系统安全稳定运行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以MAN 7S50ME低速主机系统为例,在考虑高压... 船舶废气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SCR)作为柴油机废气中高温氮氧化物处理的主要方法,近几年被广泛应用在海洋运输行业。SCR系统管路的合理设计对于保障船舶SCR系统安全稳定运行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以MAN 7S50ME低速主机系统为例,在考虑高压SCR系统管路受内、外部载荷及工况等因素下,对高压SCR系统管路在不同工况载荷下对各个受力点进行管路膨胀量分析、应力分析,分析薄弱点,调整固定支撑点、滑动支撑点及膨胀节等局部的结构,最终确定满足台架试验的系统管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废气脱硝 SCR系统管路 管路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既有建筑中空调系统临时管路改造及不间断运营方案研究
20
作者 张余星 《建筑施工》 2024年第4期565-567,571,共4页
为确保既有建筑在改建过程中的不间断运营,在现有老建筑的改建案例的基础上,对原有设备的移位、管路的临时改造、新设备与老系统管线的接驳等方面的案例进行了阐述。采用BIM技术模拟了接驳管路优化、设备更新、新老系统切换等环节,并明... 为确保既有建筑在改建过程中的不间断运营,在现有老建筑的改建案例的基础上,对原有设备的移位、管路的临时改造、新设备与老系统管线的接驳等方面的案例进行了阐述。采用BIM技术模拟了接驳管路优化、设备更新、新老系统切换等环节,并明确了关键工序以及制定了不间断运营方案,确保了大楼内部分设备得以在楼内施工的同时正常运行。总结的经验可为后续其他同类建筑的改造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建项目 不间断运营 管路改造 临时管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