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科吸引类管腔器械清洗质量评价方法比较 被引量:7
1
作者 刘世华 郭立平 +2 位作者 尹忠元 陈怡君 朱丽辉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953-955,959,共4页
目的评价三种方法用于儿科吸引类管腔器械清洗质量的检测效果,寻找适合此类器械的检测方法。方法 2016年1—4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对消毒供应中心清洗后的吸引类管腔器械进行抽样,使用目测借助放大镜检测法、杰力试纸检测法及ATP生物荧光... 目的评价三种方法用于儿科吸引类管腔器械清洗质量的检测效果,寻找适合此类器械的检测方法。方法 2016年1—4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对消毒供应中心清洗后的吸引类管腔器械进行抽样,使用目测借助放大镜检测法、杰力试纸检测法及ATP生物荧光检测法对同一类吸引管腔器械的外表面、螺纹接口及管腔内壁进行检测,比较三种方法的检测合格率。结果目测借助放大镜检测法、杰力试纸检测法及ATP生物荧光检测法检测清洗后吸引类管腔器械合格率分别为99.00%、91.00%、71.50%,三种方法合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545,P<0.001),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67);三种方法检测管腔外表面的清洗合格率均为100.00%;螺纹接口处的清洗合格率分别为100.00%、98.00%、97.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695,P>0.05);管腔内壁的清洗合格率分别为99.00%、92.00%、7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634,P<0.01),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儿科吸引类管腔器械的外表面及螺纹接口处清洗质量可采用目测借助放大镜进行评估,管腔内壁清洗质量的检测应首选ATP生物荧光法,条件有限时可使用杰力试纸进行日常检测,辅以ATP生物荧光法定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科 吸引类管腔器械 清洗效果 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软轴类管腔器械清洗架的研制与应用 被引量:10
2
作者 李雯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907-908,共2页
[目的]探讨自主研发的金属软轴类管腔器械清洗架的清洗消毒质量和干燥效果,为金属软轴类特殊管腔器械提供经济、高效的清洗装置。[方法]选取我院消毒供应中心回收的234件金属软轴类管腔器械,随机分为两组各117件,对照组预处理后直接入... [目的]探讨自主研发的金属软轴类管腔器械清洗架的清洗消毒质量和干燥效果,为金属软轴类特殊管腔器械提供经济、高效的清洗装置。[方法]选取我院消毒供应中心回收的234件金属软轴类管腔器械,随机分为两组各117件,对照组预处理后直接入全自动清洗消毒机清洗,实验组预处理后,将软轴类器械置于自主研发的清洗架后装载入全自动清洗消毒机清洗,观察两组清洗消毒及干燥质量、预处理耗时。[结果]实验组清洗、消毒与干燥质量的合格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预处理耗时(7.18±1.52)min,对照组预处理耗时(32.15±4.26)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自主研发的专用清洗架可以显著提高清洗质量,减少预处理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软轴类管腔器械 清洗架 研制 应用 预处理 清洗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清洗方法对可重复使用腹腔镜器械清洗质量的观察 被引量:45
3
作者 王清妍 孙建玲 逄丽华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53-256,共4页
目的评价不同清洗方法对腹腔镜器械的清洗质量,确保器械的清洗质量。方法将使用后的腹腔镜器械分为非管腔器械和管腔器械两类,分别采用传统手工清洗方法(A)、手工清洗+超声波清洗(B)、手工清洗+全自动清洗消毒器(C)三种清洗方法进行处理... 目的评价不同清洗方法对腹腔镜器械的清洗质量,确保器械的清洗质量。方法将使用后的腹腔镜器械分为非管腔器械和管腔器械两类,分别采用传统手工清洗方法(A)、手工清洗+超声波清洗(B)、手工清洗+全自动清洗消毒器(C)三种清洗方法进行处理,运用三磷酸腺苷(ATP)生物荧光检测法检测器械的清洗质量。结果 A、B、C三种方法清洗腹腔镜非管腔器械合格率分别为78.75%、95.71%、96.00%,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453,P<0.001);方法B和方法C清洗非管腔器械合格率高于方法A (P<0.016),方法B和方法C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6)。A、B、C三种方法清洗腹腔镜管腔器械合格率分别为76.47%、98.75%、91.55%,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087,P<0.001);方法B和方法C清洗管腔器械合格率高于方法A (P<0.016),方法B和方法C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6)。结论手工清洗+超声波清洗、手工清洗+全自动清洗消毒器对使用后的腹腔镜器械清洗效果均优于传统手工清洗方法,前两种方法能有效保证器械的清洗质量,有利于保障患者的手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器械 管腔器械 管腔器械 清洗方法 清洗质量 医院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腔可视化检测系统评估外来管腔型手术器械的清洗效果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周泓 史庆丰 +2 位作者 高晓东 王朱呈 刘轩亨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656-660,共5页
目的分析医院外来管腔型脊柱手术器械清洗的难点,为改进和完善清洗质量控制体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某院外来脊柱手术器械中的管腔型器械291件,采用腔镜通道检查系统,检查器械在接收时和手工清洗后其管腔内清洗质量,并进行统计分析。结... 目的分析医院外来管腔型脊柱手术器械清洗的难点,为改进和完善清洗质量控制体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某院外来脊柱手术器械中的管腔型器械291件,采用腔镜通道检查系统,检查器械在接收时和手工清洗后其管腔内清洗质量,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接收时管腔器械污染物污染率为89.69%,清洗后污染物污染率为59.45%,主要污染物为组织、污渍、锈渍。带有盲端的器械比两端开口的器械更难清洗,两者组织和污渍的清除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外来管腔型脊柱手术器械较难清洗,应优化清洗流程,并将管腔内表面清洗质量纳入考核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来手术器械 管腔器械 清洗 可视化检测 镜通道检查系统 医院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腔类金属器械不同清洗方法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陈卫 倪小茗 李卫萍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1年第24期76-76,共1页
医疗器械使用后的彻底清洗,是灭菌合格的保证,是控制院内感染的关键环节。管腔类金属器械是手术室、计划生育门诊常用的手术器械之一,由于吸引管较长,管腔小,管腔内残留的血液、体液、组织残留物不易被彻底清洗。有研究显示,不同的清洗... 医疗器械使用后的彻底清洗,是灭菌合格的保证,是控制院内感染的关键环节。管腔类金属器械是手术室、计划生育门诊常用的手术器械之一,由于吸引管较长,管腔小,管腔内残留的血液、体液、组织残留物不易被彻底清洗。有研究显示,不同的清洗方法对清洗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2010年4~6月,启东市人民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开始采用超声多酶液清洗管腔类金属器械,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腔类金属器械 清洗方法 效果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清洗方法对金属宫腔吸引器洁净度的影响 被引量:10
6
作者 钱援芳 郑建红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08年第2期347-348,共2页
[目的]探讨管腔类金属器械有效的清洗方法。[方法]按照随机原则将使用过的金属宫腔吸引器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超声震荡加酶清洗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手工清洗加过氧乙酸浸泡法,应用隐血试验试纸检测两种清洗方法的效果,比较两组的合格率。... [目的]探讨管腔类金属器械有效的清洗方法。[方法]按照随机原则将使用过的金属宫腔吸引器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超声震荡加酶清洗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手工清洗加过氧乙酸浸泡法,应用隐血试验试纸检测两种清洗方法的效果,比较两组的合格率。[结果]超声震荡加酶清洗法的合格率明显高于传统手工清洗加过氧乙酸浸泡法。[结论]超声震荡加酶清洗法可提高管腔类金属器械的清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腔类金属器械 清洗方法 金属宫吸引器 洁净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门诊妇科器械清洗质量
7
作者 芦燕 肖齐云 +1 位作者 储红霞 徐志琴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B03期527-528,共2页
目的提高门诊妇科器械的清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方法:关注清洗的各个环节,查找原因,改进并完善清洗流程。结果:改进清洗流程后清洗质量明显提高。 结论:使用后器械的正确处理为多酶液浸泡+超声+除锈+全自动喷淋清洗消毒器清... 目的提高门诊妇科器械的清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方法:关注清洗的各个环节,查找原因,改进并完善清洗流程。结果:改进清洗流程后清洗质量明显提高。 结论:使用后器械的正确处理为多酶液浸泡+超声+除锈+全自动喷淋清洗消毒器清洗+管腔类器械(合适毛刷刷洗+高压水枪冲洗+软水终末漂洗+煮沸消毒十干燥)流程能有效提高门诊妇科器械的清洗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诊妇科器械 清洗质量 管腔器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干燥方法对软式内镜的干燥效果 被引量:19
8
作者 姚艳华 魏红艳 +3 位作者 张晓秀 付桂枝 贝继红 黄润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69-172,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干燥方法对软式内镜及其带有管腔附件器械的干燥效果,为临床选择更好的干燥方法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待干燥处理的胆道镜及其带有管腔的附件器械600件,随机分为三组,每组各200件器械,A组:用无絮纤维布蘸取95%乙醇擦拭器械表面... 目的探讨不同干燥方法对软式内镜及其带有管腔附件器械的干燥效果,为临床选择更好的干燥方法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待干燥处理的胆道镜及其带有管腔的附件器械600件,随机分为三组,每组各200件器械,A组:用无絮纤维布蘸取95%乙醇擦拭器械表面,用注射器抽吸95%乙醇灌注两端有开口的管腔器械内腔,用压力气枪吹干器械表面及内腔水分;B组:用干燥无絮纤维布逐一擦拭器械表面水分,再用压力气枪吹管腔3~5 s,放入50℃低温真空干燥柜20~25 min;C组:用压力气枪吹管腔3~5 s,置于60~65℃高温干燥柜10~12 min,再置于50℃低温真空干燥柜20~25 min。通过目测+气枪吹拭+称重判定干燥效果,通过计量干燥时间评价工作效率。结果A、B、C三组器械干燥合格率分别为86.00%、94.00%、98.00%,合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C组干燥效果均优于A组(P<0.0175),B、C组合格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41)。A、B、C三组达到器械表面干燥所需时间分别为15、20、12 min;对于器械管腔内干燥,两端有开口的器械A、B、C三组所需干燥时间分别为1、20、20 min,A组无法处理有盲端的器械,B、C组均需25 min。结论对不耐高温的软式内镜及其带有管腔的附件器械采用压力气枪吹管腔3~5 s,放入60~65℃高温干燥柜12 min,再置入50℃低温真空干燥柜20~25 min的干燥方法,干燥消毒效果最佳,工作效率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真空干燥 干燥方法 软式内镜 管腔器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清洁剂清洗减少牙科高速涡轮手机机械故障发生的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尹丽娜 李秀娥 +1 位作者 牛力璇 张熙苹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64-166,共3页
目的:探索采用有机清洁剂清洗涡轮手机,减少机械故障的效果和可行性。方法:回顾85支涡轮手机机械故障的类型、表现,观察并比较采用有机清洁剂清洗前后12个月内涡轮手机机械故障的发生频次。结果:85支涡轮手机清洗前可见轴承、夹轴污染严... 目的:探索采用有机清洁剂清洗涡轮手机,减少机械故障的效果和可行性。方法:回顾85支涡轮手机机械故障的类型、表现,观察并比较采用有机清洁剂清洗前后12个月内涡轮手机机械故障的发生频次。结果:85支涡轮手机清洗前可见轴承、夹轴污染严重,清洗后有明显改善。手机机械故障来源均为轴承问题(包括车针不转、声音异常、动力不足)和夹轴问题(车针卡不住、取不下或安不上)。清洗前后轴承问题分别占60.0%和76.9%,夹轴问题分别占40.0%和23.1%。采用有机清洁剂清洗前后12个月出现机械故障的频次分别为30、13次(P<0.05)。结论:涡轮手机故障来源主要为轴承和夹轴,以轴承问题为主。采用有机清洁剂清洗有利于降低涡轮手机机械故障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科高速涡轮手机 管腔器械 清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