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冠状动脉CTA管腔内衰减梯度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张极平 李丽(综述) 王敏(审校)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9年第11期1966-1968,共3页
冠状动脉CTA(coronary CTA,CCTA)已成为冠状动脉疾病无创筛查的首选检查方法。然而CCTA只能提供冠状动脉解剖学信息,无法提供血流动力学的改变。随着CCTA新技术的发展,CCTA管腔内衰减梯度(transluminal attenuation gradient,TAG)可以... 冠状动脉CTA(coronary CTA,CCTA)已成为冠状动脉疾病无创筛查的首选检查方法。然而CCTA只能提供冠状动脉解剖学信息,无法提供血流动力学的改变。随着CCTA新技术的发展,CCTA管腔内衰减梯度(transluminal attenuation gradient,TAG)可以提供更多的功能学信息。本文对TAG在冠状动脉疾病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管腔内衰减梯度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管造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对冠状动脉管腔内衰减梯度与其狭窄程度关系的评价作用 被引量:9
2
作者 李小玉 翟宁 +3 位作者 宫凤玲 訾媛 于鹏 张惠英 《山东医药》 CAS 2018年第1期54-56,共3页
目的探讨CT评价冠状动脉管腔内衰减梯度(TAG)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拟诊为冠心病患者72例,总计216支主干血管,均在进行CT冠脉造影(CCTA)后1周之内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以DSA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将患者依据冠脉的... 目的探讨CT评价冠状动脉管腔内衰减梯度(TAG)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拟诊为冠心病患者72例,总计216支主干血管,均在进行CT冠脉造影(CCTA)后1周之内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以DSA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将患者依据冠脉的三大主干有无狭窄分为正常组与狭窄组,再按狭窄程度将狭窄血管分为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闭塞组。分别测量各支血管管腔内的CT值变化,计算每支血管的TAG,将数据汇总后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狭窄组TAG[(-6.44±6.55)Hu/10 mm]小于正常组[(-2.34±1.03)Hu/10mm](P<0.05)。轻度组TAG为(-2.07±2.21)Hu/10 mm,中度组为(-3.58±2.74)Hu/10 mm,重度组为(-10.83±5.97)Hu/10 mm,闭塞组为(-13.99±8.59)Hu/10 mm,不同狭窄程度组间TA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TAG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呈负相关性(r=-0.684,P<0.05)。结论 CCTA观察TAG可以反映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和冠状动脉的血流动力学改变,从而提高对冠状动脉功能性缺血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狭窄 管腔内衰减梯度 体层摄影术 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