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回流消解光度法测定管网饮用水低浓度COD_(Cr) 被引量:1
1
作者 吴俊 潘小平 +1 位作者 吴平 陈国华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87-89,共3页
我国的管网饮用水污染大部分属于有机物污染。针对低COD_(Cr)的检测精准问题,一方面须进行水样规范回流消解,另一方面采用长光程吸收光度技术结合自然对数吸光值技术,以有效扩展低浓度下的检测灵敏度。相关研究可为今后管网在线昼夜监... 我国的管网饮用水污染大部分属于有机物污染。针对低COD_(Cr)的检测精准问题,一方面须进行水样规范回流消解,另一方面采用长光程吸收光度技术结合自然对数吸光值技术,以有效扩展低浓度下的检测灵敏度。相关研究可为今后管网在线昼夜监测提供相应的技术准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用水污染 回流消解 管网饮用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饮用水管网生物膜中弧菌数量影响因素研究
2
作者 史亚 施晓峰 +2 位作者 张永静 柳景青 程东庆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65-670,共6页
研究饮用水管网中管材、管龄、管径等因素对生物膜弧菌数量的影响。采集中国东部某市管网生物膜样本12份,用硫代硫酸盐-柠檬酸盐-胆盐-蔗糖琼脂培养基分离培养弧菌,并用弧菌科细菌生化鉴定系统鉴定并计数。结果表明,弧菌检出率为50%(6/... 研究饮用水管网中管材、管龄、管径等因素对生物膜弧菌数量的影响。采集中国东部某市管网生物膜样本12份,用硫代硫酸盐-柠檬酸盐-胆盐-蔗糖琼脂培养基分离培养弧菌,并用弧菌科细菌生化鉴定系统鉴定并计数。结果表明,弧菌检出率为50%(6/12)。在管龄相近的不同管材管壁生物膜中,弧菌数量为球墨铸铁管(212±39.40CFU/cm^2)>镀锌钢管(4.85±1.03CFU/cm^2)>不锈钢复合管(0.66±0.21CFU/cm^2),并且球墨铸铁管中的弧菌数量与其他管材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塑料管中未检出弧菌;而不同管龄的球墨铸铁管以及镀锌钢管生物膜中弧菌数量变化不明显;在不同管径(公称直径为200、150和300mm)的球墨铸铁管生物膜中,弧菌数量分别为2.65×10~3±204、212±39.40和44.20±6.88CFU/cm^2。综上表明,管材对生物膜弧菌数量有较大的影响,其中,以球墨铸铁管中的弧菌数量最多;因此,饮用水管段的铺设应考虑铸铁管的潜在弧菌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用水管网 弧菌 管材 管龄 管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亚氯酸盐控制氯胺消毒管网硝化作用效果 被引量:2
3
作者 赵乐乐 李星 +1 位作者 杨艳玲 李圭白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710-1715,共6页
采用2台串联环状生物膜培养反应器(biofilm annular reactor,BAR)模拟氯胺消毒给水管网系统,通过对余氯、NH4+-N、NO2--N、NO3--N、DO、异养菌(heterotropic,HPC)及亚硝化菌(amnoniu-oxidizing bacteria,AOB)等指标进行检测,共同评价氯... 采用2台串联环状生物膜培养反应器(biofilm annular reactor,BAR)模拟氯胺消毒给水管网系统,通过对余氯、NH4+-N、NO2--N、NO3--N、DO、异养菌(heterotropic,HPC)及亚硝化菌(amnoniu-oxidizing bacteria,AOB)等指标进行检测,共同评价氯和亚氯酸盐2种消毒剂对氯胺消毒管网中硝化作用的控制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出厂水再投氯消毒可造成NH4+-N降解,使得NO2--N和NO3--N产生积累;再投亚氯酸盐更易提高管网中余氯和DO的质量浓度,使得NO2--N和NO3--N质量浓度降低,可有效地控制硝化作用;与投加氯消毒时相比,投加0.6 mg/L亚氯酸盐时,第1台BAR中悬浮和生物膜中HPC分别平均降低了2.58 log和2.86 log,悬浮及生物膜中AOB降低约1 log,亚氯酸盐能对AOB起到控制灭活效果而等量氯对其几乎没有灭活效果.因此,在控制管网硝化作用方面,亚氯酸盐与氯胺联用的消毒效果优于氯与氯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胺 亚氯酸盐 亚硝酸菌 硝化作用 生物膜 饮用水配水管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二氧化氯对氯胺消毒管网硝化作用控制效果对比
4
作者 赵乐乐 李星 +2 位作者 杨艳玲 韩瑾 李圭白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392-1398,共7页
采用2台串联BAR模拟给水管网系统,通过对余氯、NH4+-N、NO2--N、NO3--N、DO、HPC及AOB等指标检测,评价氯和二氧化氯2种消毒剂对氯胺消毒管网中硝化作用的控制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二氧化氯比等量氯更易提高管网中余氯质量浓度和DO质量浓度... 采用2台串联BAR模拟给水管网系统,通过对余氯、NH4+-N、NO2--N、NO3--N、DO、HPC及AOB等指标检测,评价氯和二氧化氯2种消毒剂对氯胺消毒管网中硝化作用的控制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二氧化氯比等量氯更易提高管网中余氯质量浓度和DO质量浓度;氯消毒阶段NH4+-N降解,NO2--N和NO3--N积累,而投加二氧化氯后可有效控制硝化作用;与投加氯消毒相比,投加等质量浓度(0.6 mg/L)二氧化氯时,第1台BAR中悬浮和生物膜中HPC分别降低了2.54 log和1.63 log,悬浮及生物膜中AOB降低约1 log;二氧化氯能对AOB起到控制灭活效果而等量氯对其几乎没有灭活效果,在控制供水管网硝化作用方面,二氧化氯与氯胺联用的消毒效果优于氯与氯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毒 氯胺 二氧化氯 亚硝酸菌 异养菌 硝化作用 饮用水配水管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