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6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集中供热系统管网布局与管径优化
1
作者 候晓苗 《河南建材》 2025年第3期146-148,共3页
为了提高城市集中供热管网系统供热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和减少资源浪费,文章从城市集中供热管网布局以及管径两方面着手,以城市集中供热系统为研究对象,分析城市集中供热管网系统运行逻辑,对供热官网开展全面优化,深入分析了供热系统存在... 为了提高城市集中供热管网系统供热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和减少资源浪费,文章从城市集中供热管网布局以及管径两方面着手,以城市集中供热系统为研究对象,分析城市集中供热管网系统运行逻辑,对供热官网开展全面优化,深入分析了供热系统存在的问题,并制定城市集中供热管网布局以及管径优化措施,旨在推动我国城市集中供热管网系统稳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集中供热管网 管网布局 管网管径 优化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PANET的龙首矿西二采区供水管网输送特性模拟
2
作者 高健 骆军军 +7 位作者 狄多涛 马海军 李越 沟宇辉 朱金伟 董开茂 何建元 杨晓炳 《采矿技术》 2025年第1期226-233,共8页
矿山井下供水管网作为矿山生产的重要基础设施,其性能的稳定性和水质的可靠性直接关系到矿山的生产效率和生产安全。因此,对矿山井下供水管网的水力水质特征进行深入研究,对于提升供水管网的运行效率和保障矿山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矿山井下供水管网作为矿山生产的重要基础设施,其性能的稳定性和水质的可靠性直接关系到矿山的生产效率和生产安全。因此,对矿山井下供水管网的水力水质特征进行深入研究,对于提升供水管网的运行效率和保障矿山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以龙首矿西二采区的供水管网为研究对象,借助EPANET软件构建井下供水管网的水力水质模型并进行模拟,深入分析不同工况下供水管网的水力工况和水质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井下供水管网用水量呈现出明显的规律性,并与作业排班密切相关;监测节点的水压变化趋势与用水需求相反,在消防工况下,监测节点的水压明显大于正常工况。此外,相对于正常工况消防工况下的监测节点水压在白天作业时有明显增加,而夜班作业时增加则相对较少。不同监测节点的水龄呈现出相同的波动特征,均表现出后期稳定增加的特点。研究结果不仅有助于指导供水管网的设计工作,还可以为供水管网的优化调整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供水管网 水力水质模型 水压变化 水龄变化 管网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天然气管网气量平衡机制:英国经验及启示
3
作者 朱金宏 冯连勇 《天然气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7-194,共8页
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成立后,随着管网资源优化配置和市场化程度需求的不断提高,管网气量平衡的难度显著提升,对管网安全平稳运行和高效输送造成了极大的挑战。英国作为天然气市场化改革的先行者,其管网气量平衡机制建设的实... 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成立后,随着管网资源优化配置和市场化程度需求的不断提高,管网气量平衡的难度显著提升,对管网安全平稳运行和高效输送造成了极大的挑战。英国作为天然气市场化改革的先行者,其管网气量平衡机制建设的实践经验可为中国天然气管网气量平衡提供重要借鉴。为此,系统分析了英国管网气量平衡机制的发展历程、制度体系和运行模式,从我国气量平衡政策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中国天然气管网气量平衡机制建立的建议。研究结果表明:①英国管网气量平衡机制的发展以市场化为导向,通过不断完善,很好地适应了多元主体参与的复杂运营环境;②英国管网系统通过明确气量平衡责任主体、建立保障制度体系和成熟的运营模式,形成了以市场交易为主、强制调节为辅的气量平衡机制,保障了管网的气量平衡;③日间平衡交易市场作为核心机制,在英国管网气量平衡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结论认为:①天然气管网气量平衡机制的建立健全,是实现管网高效协同运行、理顺我国产运储销体系的重要举措;②中国天然气管网系统可借鉴英国经验,结合自身特点,采用分区域多点气量平衡模式,构建分层递进的气量平衡处理方式,完善信息服务平台和风险防控体系,从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天然气管网气量平衡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管网 气量平衡 英国 市场化改革 管网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NSGA-Ⅱ算法的加压滴灌管网优化设计
4
作者 樊凯 霍雪飞 +3 位作者 王文娥 胡笑涛 冉聃颉 皮滢滢 《灌溉排水学报》 2025年第1期59-65,共7页
【目的】加快滴灌管网技术快速普及,提高管网系统的经济性与可靠性。【方法】以单位面积成本最低为经济目标,以不利节点的富余水头方差为可靠性目标,并考虑实际管网工程投资中的折旧费与运行管理费用建立加压滴灌管网优化设计数学模型,... 【目的】加快滴灌管网技术快速普及,提高管网系统的经济性与可靠性。【方法】以单位面积成本最低为经济目标,以不利节点的富余水头方差为可靠性目标,并考虑实际管网工程投资中的折旧费与运行管理费用建立加压滴灌管网优化设计数学模型,开展优化设计。以新疆某大型灌区内某加压滴灌管网系统为例,采用改进NSGA-Ⅱ算法方法与NSGA-Ⅱ算法对其进行优化。【结果】改进NSGA-Ⅱ算法的Pareto前沿解优于NSGA-Ⅱ算法;相同单位面积成本费用下,改进NSGA-Ⅱ算法求得的管网系统可靠性更高;经50次独立计算,改进NSGA-Ⅱ算法的均匀性指数(0.371)低于NSGA-Ⅱ算法的均匀性指数(0.404);基于改进NSGA-Ⅱ算法求解得到的单位面积成本费用为792.92元/hm^(2),较原工程方案的单位面积成本费用851.89元/hm^(2)降低了6.92%。不利节点的富余水头方差从0.15降至0.06。【结论】改进NSGA-Ⅱ算法的探索能力较NSGA-Ⅱ算法强,能够提供更优的解决方案,得到的优化方案能够同时提高管网系统的经济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NSGA-Ⅱ算法 优化模型 管网优化设计 加压滴灌管网 多目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轮班灌溉系统灌溉管网的优化设计
5
作者 纪璎芯 孟苗苗 +2 位作者 赵颖 王建伟 杨春景 《中国水运》 2025年第4期114-116,共3页
为了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并降低工程成本,混合模型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工程。文中基于混合模型针对轮班轮作灌溉系统提出了一种由线性规划和遗传算法组合的混合优化模型,并在萨拉曼国王能源城项目进行应用研究,通过该优化模型实现管网总投... 为了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并降低工程成本,混合模型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工程。文中基于混合模型针对轮班轮作灌溉系统提出了一种由线性规划和遗传算法组合的混合优化模型,并在萨拉曼国王能源城项目进行应用研究,通过该优化模型实现管网总投资成本最小化并验证其有效性;同时将该方法的实际应用结果与另一种由非线性规划和遗传算法组合的混合模型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相比于连续管径,文中采用离散管径的优化设计更经济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管网 轮班灌溉系统 管网优化设计 线性规划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SO-GA模型的供水管网漏损预测研究
6
作者 彭燕莉 刘俊红 +2 位作者 陶修斌 覃佳肖 朱雅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1-129,共9页
准确、有效地定位供水管网中漏损位置,减少水资源浪费和降低检漏成本。基于EPANET软件构建供水管网水力模型,采用粒子群算法和遗传算法相结合方法对管网漏损预测模型进行优化求解、验证,以实现管网漏损定位和漏损程度判定;以西南地区某... 准确、有效地定位供水管网中漏损位置,减少水资源浪费和降低检漏成本。基于EPANET软件构建供水管网水力模型,采用粒子群算法和遗传算法相结合方法对管网漏损预测模型进行优化求解、验证,以实现管网漏损定位和漏损程度判定;以西南地区某城镇的供水管网为例,分别对单点和多点(2处及以上)漏损工况进行模拟评估。提出的供水管网漏损预测模型在单点漏损工况下,预测漏损量与实际漏损量的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εmape小于3%,多点漏损量的εmape值均小于5.22%,且模拟定位节点与实际漏损点的拓扑距离绝大部分稳定在2以内。基于PSO-GA的漏损预测模型可有效地实现漏损定位与漏损程度的同步检测,并识别出多个近似节点,为检漏工作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水管网 PSO-GA算法 漏损定位 EPANE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应新能源大基地的供气管网动态响应分析
7
作者 单蕾 赵周丙 +4 位作者 郭杰 肖勇 王念榕 史博会 魏开华 《油气与新能源》 2025年第1期24-32,共9页
在全球能源转型和碳减排的背景下,新能源大基地发展迅速。由于风光发电具有间歇性强、波动性大、不稳定的特点,需要引入其他发电类型以平衡其波动性。天然气发电因其响应速度快、污染低,是平衡电网波动性的理想选择,但风、光发电不稳定... 在全球能源转型和碳减排的背景下,新能源大基地发展迅速。由于风光发电具有间歇性强、波动性大、不稳定的特点,需要引入其他发电类型以平衡其波动性。天然气发电因其响应速度快、污染低,是平衡电网波动性的理想选择,但风、光发电不稳定性导致的气电用气需求的显著波动性也对供气管网的动态响应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基于天然气管网数值仿真软件TGNET(气体管道瞬态和稳态模拟计算软件),构建了新能源大基地在内的供气管网基础模型,探索了波动、平稳、限制等3种供气模式下,供气管网满足新能源大基地用气需求的瞬态响应能力。结果表明:波动供气模式下,跟随用气需求调整供气,会显著影响管网主干线的流量和压力,增加了压气站设备的负荷波动;平稳供气模式下,供气管网稳定性强,但供气余量大,需要新能源大基地具有较强的储气能力;限制供气模式下,需要联合末端管存,以满足新能源大基地的波动用气需求,但是应对临时大量用气需求能力较弱。因此,针对新能源大基地的用气需求,不仅需要供气管网具有较强的动态响应能力,还需要联合新能源大基地的储气能力进行综合分析,以确定合理的调度策略,并通过实时监控保障供气管网的稳定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GNET 天然气管网 瞬态工况 新能源大基地 调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政道路建设管网施工技术的策略探究
8
作者 田振全 《门窗》 2025年第1期91-93,共3页
为探究适用于现阶段市政道路建设的管网施工技术,本文对管网施工各阶段工序的技术应用进行了分析,总结了施工技术的计算、材料选型及工艺要点,并探讨了各阶段的施工技术方法。管网施工各阶段的技术要点各有异同,且需根据市政道路管网施... 为探究适用于现阶段市政道路建设的管网施工技术,本文对管网施工各阶段工序的技术应用进行了分析,总结了施工技术的计算、材料选型及工艺要点,并探讨了各阶段的施工技术方法。管网施工各阶段的技术要点各有异同,且需根据市政道路管网施工的实际情况而决定,通过选择合理的施工技术计算方法、配置有效的施工设备及硬件条件,能够优化管网施工技术在市政道路建设中的使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局结构设计 管网测定 管网开渠 技术方案 市政道路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供水管网漏损控制方法与应用成效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王娴 陶涛 严国 《净水技术》 CAS 2024年第9期54-62,共9页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城镇化进程加快,水资源供需矛盾短缺日趋严重,而城市供水管网漏损,是目前困扰节水的难题之一,供水管网漏损控制已成为“十四五”城市供水行业的重点工作之一。文章简要介绍了供水管网漏损的原因和主要控制方法。重点...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城镇化进程加快,水资源供需矛盾短缺日趋严重,而城市供水管网漏损,是目前困扰节水的难题之一,供水管网漏损控制已成为“十四五”城市供水行业的重点工作之一。文章简要介绍了供水管网漏损的原因和主要控制方法。重点结合水司自身特点,分析了实际工程应用成效,主要包括:推进独立计量区(DMA)进行的夜间最小流量监控;开展日常巡检及周期性检漏;定期开展水表轮换;改造老旧管网;布设管网压力监测点;加装水池水箱远程监控。而通过各种不同控制手段的结合使用,有效地控制了管网漏损,2023年综合漏损率降低为10%,研究成果以期为各水司供水管网的漏损控制提供指导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水管网 独立计量区(DMA) 管网检漏 水表轮换 管网改造 管网压力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管网关阀优化方案及阀门开度扰动对流量均匀性影响
10
作者 杨国苗 李小芹 +4 位作者 唐学林 崔春亮 彭致功 张兴峰 封顶梁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1-108,共8页
为解决新疆克拉玛依市大型灌溉管网关阀过程中的水锤和灌溉出流流量不均匀等问题,基于一维特征线法,利用Flowmaster软件建立管网水力模型,研究管网在不同阀门关闭规律下的瞬变流特性以及阀门开度扰动对管网流量均匀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 为解决新疆克拉玛依市大型灌溉管网关阀过程中的水锤和灌溉出流流量不均匀等问题,基于一维特征线法,利用Flowmaster软件建立管网水力模型,研究管网在不同阀门关闭规律下的瞬变流特性以及阀门开度扰动对管网流量均匀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模型预测的相关水力特性与管网设计参数对比误差不超过8%,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针对管网运行的瞬变水力特性,总阀采用20至60 min的不同总历时一阶段线性关闭规律,即使关阀时间长达60 min,管网管段仍发生空化现象;开展关阀总历时30 min和快关10 min、快关开度分别为65%,75%,85%等不同组合的先快后慢两段关闭规律,其中快关85%、慢关15%的关闭规律下,管网管段不会产生空化,且管道内最大水锤压力小于管道设计压力.针对管网压力波动引起的流量均匀性变化,通过阀门开度扰动仿真压力波动,阀门开度由100%到90%调节后,各支管流量下降比例平均值为0.079%,流量波动较小;各出水桩流量下降比例平均值为0.074%,克里斯琴森系数为0.9899,灌溉均匀性较好.研究结果可为大型灌溉管网的水锤防护及阀门开度扰动对管网流量均匀性分析提供一定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管网 特征线法 水锤 关阀规律 瞬变特性 灌溉均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目标进化和逻辑回归的供水管网水质传感器优化布置
11
作者 王宏玉 徐腾 +3 位作者 鲁春辉 谢一凡 叶逾 杨杰 《水资源保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8-204,共7页
针对利用有限传感器监测数据无法高效识别供水管网中污染事件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目标进化算法(MOEA)和逻辑回归模型(LRM)优化供水管网水质传感器布置的方法——MOEA-LRM算法,并通过Anytown和Fosspoly1管网系统对该算法进行了验证。MO... 针对利用有限传感器监测数据无法高效识别供水管网中污染事件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目标进化算法(MOEA)和逻辑回归模型(LRM)优化供水管网水质传感器布置的方法——MOEA-LRM算法,并通过Anytown和Fosspoly1管网系统对该算法进行了验证。MOEA-LRM算法以最小化传感器数量、平均和最坏情况冲击风险为主要目标构建MOEA算法的数学模型以实现Pareto均衡,从而降低对管网系统带来的风险;在此基础上,MOEA-LRM算法再利用LRM筛选出传感器的最优布局,进一步提高管网全域内污染源识别的准确性。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确定的最佳传感器布置方案能够较准确地保证管网全域内识别污染源的准确性,降低外源性突发水污染事件对用户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水管网 多目标进化算法 逻辑回归模型 水质传感器优化布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VCOM模型的无管网资料地区暴雨内涝模拟研究
12
作者 李陪然 刘非 +2 位作者 陈垚 魏书仪 代晟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1-39,共9页
为实现无管网资料地区内涝风险模拟,以重庆市渝北区悦来新城排水片区为研究区域,采用降雨率折现法、全域等效排水法、道路等效排水法、雨水井等效排水法等4种方法等效替代管网排水能力,并构建基于Finite Volume Coastal Ocean Model(FVC... 为实现无管网资料地区内涝风险模拟,以重庆市渝北区悦来新城排水片区为研究区域,采用降雨率折现法、全域等效排水法、道路等效排水法、雨水井等效排水法等4种方法等效替代管网排水能力,并构建基于Finite Volume Coastal Ocean Model(FVCOM)的全水动力雨洪模型,采用理想算例与实测降雨验证模型,选取最合适的等效模型对研究区不同雨型下的内涝积水特征进行模拟分析,并基于洪水危险率分析内涝风险。结果表明:降雨率折现法、全域等效排水法、道路等效排水法和雨水井等效排水法模拟所得易涝点积水面积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36.49%,43.31%,8.18%和4.42%,相比之下雨水井等效排水法模拟效果最好,但在无街景区域可能存在一定限制;相同重现期下,雨峰靠前的降雨初期积水增加更快,雨峰靠后的降雨导致的内涝风险相对更高;相同雨峰系数下,重现期越大,积水面积和积水量均越大,整体内涝风险越高。研究成果可为管网资料缺乏地区城市内涝模拟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雨型 内涝风险 等效排水方法 FVCOM 管网资料地区 重庆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G接收站与天然气管网协同运行优化策略
13
作者 卓海森 赵思睿 +4 位作者 孙博 侯浩远 董龙伟 崔婧 左丽丽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5-142,共8页
随着天然气管网互联互通一体化格局的形成,各资源和市场纳入管网系统统一调度运营。基于LNG资源入网后存在站场和已有管道间压力匹配以及多资源间的气量协调问题,针对冬季保供期某LNG资源聚集区域,借助TGNET软件建立LNG接收站与天然气... 随着天然气管网互联互通一体化格局的形成,各资源和市场纳入管网系统统一调度运营。基于LNG资源入网后存在站场和已有管道间压力匹配以及多资源间的气量协调问题,针对冬季保供期某LNG资源聚集区域,借助TGNET软件建立LNG接收站与天然气管网协同运行仿真模型,研究不同边界条件下管网系统多资源调度供气方案,并重点针对可控的LNG资源,从管输费、能耗费以及总利润等角度开展了不同接收站间气量匹配方案的经济性比选。结合经济比选及方案模拟结果,提出了LNG资源入网供气能力提升的优化手段。研究结果表明:外输管道较长、管径小、沿线分输量小是制约LNG接收站气化能力释放的关键因素,通过增设压气站和增设复线2个优化手段可充分释放接收站气化能力,以此提升管网整体运行压力和输送能力。研究成果对冬供期天然气管网多资源以及各接收站间的调度管理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所形成的LNG接收站与天然气管网的协同运行优化机制可为下游用户提供充足的供气保障,实现LNG接收站与天然气管网一体化高效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NG接收站 互联互通 天然气管网 协同运行优化 压气站 阶梯气量 冬季保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raphSAGE的供水管网压力监测点布置优化
14
作者 李维轲 蒋白懿 +1 位作者 牟天蔚 张蕊 《山西建筑》 2025年第7期100-104,共5页
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GraphSAGE算法的供水管网压力监测点布置优化方法,利用GraphSAGE算法对管网节点进行特征表示,以准确提取节点间的拓扑关系及其属性特征,结合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Ⅱ(NSGA-Ⅱ),以优化未监测节点数量和布置成本为目标,... 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GraphSAGE算法的供水管网压力监测点布置优化方法,利用GraphSAGE算法对管网节点进行特征表示,以准确提取节点间的拓扑关系及其属性特征,结合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Ⅱ(NSGA-Ⅱ),以优化未监测节点数量和布置成本为目标,建立多目标优化模型,确定监测点的最优布置方案。以Q市某供水区域为例进行验证,经过优化后,所得到的多个方案相比经验法布置的原始方案,在总成本和未监测节点数量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改进,不仅有效降低了布置成本,还显著提高了监测区域的覆盖度。研究结果为供水管网监测系统的优化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水管网 GraphSAGE NSGA-Ⅱ 节点重要性评估 压力监测点 布置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排水体制下枣阳市某片区管网入河污染负荷及排水能力模拟评估
15
作者 高广灿 孙宇 +2 位作者 聂泽宇 成昌艮 孔宇 《净水技术》 2025年第2期158-165,共8页
【目的】为评估湖北省枣阳市行政密集区管网在不同排水体制下的入河污染负荷及排水能力,【方法】利用Info WorksICM模型建立了该片区“管网-河道”耦合模型,并采用多工况进行模拟。【结果】模拟结果表明,合流制排水体制对受纳河道的污... 【目的】为评估湖北省枣阳市行政密集区管网在不同排水体制下的入河污染负荷及排水能力,【方法】利用Info WorksICM模型建立了该片区“管网-河道”耦合模型,并采用多工况进行模拟。【结果】模拟结果表明,合流制排水体制对受纳河道的污染冲击最大,其中居民生活污水产生的污染负荷占比达到90%以上,而截流式合流制(源头)和完全分流制下排入受纳水体的污染负荷相差不大,但截流式合流制(源头)通过截流管收集到污水厂的水量是完全分流制的4.4倍,达到363.77万m^(3);采用重现期分别为1、3、5、10年,共4种工况作为降雨条件驱动,3种排水体制下该片区管网设计重现期均以<3年为主,占比均达到50%以上,排水能力不足的管段主要集中在书院街、人民路以及中兴大道。【结论】相比现状合流制,源头截流和完全分流制下全年污水入河化学需氧量(COD_(Cr))总量大大减小,后面两者排水体制下排入受纳水体的污染负荷以及对应的管网排水能力相差不大,但源头截流相对于完全分流将大大增加污水厂无效工作负荷。结合枣阳城区实际发展情况以及对受纳水体的影响程度,建议该地区近期采用截流式合流制(源头)改造模式,远期可逐步实现完全分流制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foWorks ICM 污染负荷 排水体制 管网排水能力 耦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供热管网沿曲折路线敷设的应力计算及设计技术 被引量:1
16
作者 马晓倩 《安装》 2025年第1期87-89,共3页
本文基于山西省孝义市某供热管网工程,使用有限元应力分析软件Start-Prof建立三维模型,通过模拟计算改变弯头壁厚、曲率半径,进行了几种设计方案比选,对复杂地形下供热管网沿曲折路线敷设的应力计算和设计技术进行了探讨研究。不同工况... 本文基于山西省孝义市某供热管网工程,使用有限元应力分析软件Start-Prof建立三维模型,通过模拟计算改变弯头壁厚、曲率半径,进行了几种设计方案比选,对复杂地形下供热管网沿曲折路线敷设的应力计算和设计技术进行了探讨研究。不同工况应力分析显示弯头处应力随弯头壁厚的增加而略有降低,但受工程成本及施工技术等因素制约,本工程中通过增加弯头壁厚使弯头处应力合格难以实现。同时显示弯头处应力随弯头曲率半径的增加而降低,提出在工程中使用大曲率弯管代替弯头,经计算应力全部合格。该设计方法可为同类型供热管网工程开拓设计思路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热管网 曲折敷设 有限元分析 大曲率弯管 壁厚 应力计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级供暖管网中可调式喷射泵的实验研究
17
作者 彭文翼 滕海峰 +2 位作者 袁永功 任桂芹 赵健 《暖通空调》 2025年第2期80-85,共6页
通过搭建喷射泵实验台,模拟了一种应用于二级供暖管网中的可调式喷射泵的实际工况,分析了工作流体压力、工作压差和用户阻力对可调式喷射泵运行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工作压差不变的情况下,随着工作流体压力的增大,喷射泵的最大... 通过搭建喷射泵实验台,模拟了一种应用于二级供暖管网中的可调式喷射泵的实际工况,分析了工作流体压力、工作压差和用户阻力对可调式喷射泵运行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工作压差不变的情况下,随着工作流体压力的增大,喷射泵的最大喷射系数和最高喷射效率变化幅度较小;喷射泵工作压差增大时,最大喷射系数显著增大;用户阻力增大时,喷射系数减小,用户阻力大于0.065 MPa时,喷射泵出现引射失效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射泵 供暖 二级管网 喷射系数 流体压力 工作压差 用户阻力 阀门开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供热管网设计探讨
18
作者 昝卓禹 《河南建材》 2025年第1期121-123,共3页
集中供热系统是将热水或蒸汽作为运行环境,通过热网为特定区域的生活和生产提供热量,能够为区域提供集中供暖服务。该系统由热源、热网和用户三大要素组成,能够向系统内不同用户提供热能,具有供应范围广的特点,可以满足多样化的供热需... 集中供热系统是将热水或蒸汽作为运行环境,通过热网为特定区域的生活和生产提供热量,能够为区域提供集中供暖服务。该系统由热源、热网和用户三大要素组成,能够向系统内不同用户提供热能,具有供应范围广的特点,可以满足多样化的供热需求。在供暖工程中,设计人员需要合理设计供热管网,以降低工程运行对资源的消耗,使供暖工程在社会领域发挥更高的价值。文章以集中供热管网设计为研究切入点,分析了集中供热管网的优势,并围绕集中供热管网的设计要点展开深入分析,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中供热 供热管网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输供热管网系统泵站设置优化方案探讨
19
作者 崔鑫 《河南建材》 2025年第1期67-69,共3页
文章结合案例探究了长输供热管网系统泵站设置优化方案,以中继泵站数量、加压方式、主干线管网联通、泵站联锁控制为优化重点,优化设计思路,进而形成优化方案。另外,文章还提出了中继泵站优化措施,旨在提高长输供热管网系统输送动力稳... 文章结合案例探究了长输供热管网系统泵站设置优化方案,以中继泵站数量、加压方式、主干线管网联通、泵站联锁控制为优化重点,优化设计思路,进而形成优化方案。另外,文章还提出了中继泵站优化措施,旨在提高长输供热管网系统输送动力稳定性、控制输送阻力,从而提高管网输送效率以及运行经济性、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输供热管网系统 中继泵站 设置 优化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慧管网监管系统:城市脉络的智能守护者
20
作者 李涛 常琳 +1 位作者 宋占钰 裴梓棋 《中国建设信息化》 2024年第16期4-6,共3页
智慧管网系统还具备辅助决策分析功能,通过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算法,为管理层提供精准的数据支持,助力科学决策,提升管网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确保城市地下管网安全、稳定、高效运行。在21世纪的现代化城市中,地下管网作为城市的“生命... 智慧管网系统还具备辅助决策分析功能,通过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算法,为管理层提供精准的数据支持,助力科学决策,提升管网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确保城市地下管网安全、稳定、高效运行。在21世纪的现代化城市中,地下管网作为城市的“生命线”,承担着供水、排水、燃气、电力等关键功能,它们是城市运转不可或缺的“血管”。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口的膨胀,传统管网管理方式逐渐暴露出效率低下、信息孤岛、维护成本高昂、应急响应迟缓等问题,难以满足城市日益增长的需求。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智慧管网监管系统应运而生,它集成了先进的信息技术和自动化控制技术,为城市基础设施的高效运维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管网 城市基础设施 地下管网 监管系统 大数据分析 管网运行 自动化控制技术 管网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