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能量法的隧道穿越引起既有管线变形研究
1
作者 罗文俊 刘天宇 +1 位作者 郝结平 江学辉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8-136,共9页
针对隧道穿越引起既有管线变形的问题,本文出发点并非沿用力学平衡,而是从系统能量入手。将既有管线视为Euler-Bernoulli梁,并搁置于可考虑地基连续变形的Pasternak地基上。参考Rayleigh-Ritz法给出位移函数,写出地基梁系统各部分的功... 针对隧道穿越引起既有管线变形的问题,本文出发点并非沿用力学平衡,而是从系统能量入手。将既有管线视为Euler-Bernoulli梁,并搁置于可考虑地基连续变形的Pasternak地基上。参考Rayleigh-Ritz法给出位移函数,写出地基梁系统各部分的功能表达式,建立关于管线变形的总势能方程。依据最小势能原理对其进行变分运算并求解,推导得到计算管线变形的理论解析。分别利用有限元软件的模拟结果和已发表文献中实际工程的监测数据验证所提方法的合理性。进一步对既有管线抗弯刚度、新旧结构穿越角度以及地层损失率展开参数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既有管线抗弯刚度和新旧结构穿越角度的增大,既有管线的变形减小;而随着地层损失率的增大,既有管线的变形也随之增大。所提方法可快速评估隧道开挖对既有管线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穿越 管线变形 能量法 弹性地基梁理论 理论解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管线变形与破坏的实验与监测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赵文 孙海霞 +1 位作者 刘立健 王钊宇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485-1489,共5页
文章通过对取自现场的承插式煤气铸铁管在实验室进行加载实验,对管线的变形和受力状态进行研究,得到了管线变形曲率的极限值。并结合地铁盾构隧道施工的监测数据分析,研究了沈阳地区采用盾构隧道开挖方法所引起地表变形的一些规律和对... 文章通过对取自现场的承插式煤气铸铁管在实验室进行加载实验,对管线的变形和受力状态进行研究,得到了管线变形曲率的极限值。并结合地铁盾构隧道施工的监测数据分析,研究了沈阳地区采用盾构隧道开挖方法所引起地表变形的一些规律和对地下管线变形的影响,并论证沈阳地区煤气管线变形监控值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施工 地表变形 管线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隧道开挖引起地下管线变形的数值分析及其应用 被引量:7
3
作者 向卫国 胡云龙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80-85,共6页
利用FLAC3D有限差分程序,针对隧道开挖过程中不同材质、不同埋深的地下管线在不同地层损失率情况下的变形进行了三维模拟。分析了土体与管线垂直位移特性,探讨了地表与管线沉降槽曲线相互关系特性,得出了管线沉降分布拟合公式,并结合工... 利用FLAC3D有限差分程序,针对隧道开挖过程中不同材质、不同埋深的地下管线在不同地层损失率情况下的变形进行了三维模拟。分析了土体与管线垂直位移特性,探讨了地表与管线沉降槽曲线相互关系特性,得出了管线沉降分布拟合公式,并结合工程实例阐述其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开挖 地表沉降 地下管线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岩跨比软岩地铁隧道上覆管线变形规律 被引量:1
4
作者 于远祥 肖迪 +1 位作者 邵红旗 胡梦玲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53-165,共13页
为科学预测低岩跨比条件下软岩地铁隧道开挖后上覆岩土层及其管线的变形规律,针对隧道上覆岩层与土层客观移动规律的差异,考虑开挖时隧道围岩的施工扰动,构建低岩跨比隧道上覆岩土层的“类双曲”移动模型,据此提出地表沉降槽宽度的计算... 为科学预测低岩跨比条件下软岩地铁隧道开挖后上覆岩土层及其管线的变形规律,针对隧道上覆岩层与土层客观移动规律的差异,考虑开挖时隧道围岩的施工扰动,构建低岩跨比隧道上覆岩土层的“类双曲”移动模型,据此提出地表沉降槽宽度的计算式,并基于Hoek-Brown强度准则给出隧道上覆地层损失率的确定方法,在此基础上运用弹性地基梁理论分析隧道上覆管线的变形规律。以南宁某上覆排水管、天然气管和给水管3种不同材质管线的地铁区间隧道工程为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地表沉降槽宽度随上覆岩层厚度增加而减小,随上覆土层厚度增加而增大;管线竖向挠曲位移、转角、弯矩及剪力与扰动程度正相关;管线转角、弯矩及剪力随其埋深和管隧夹角增加而增大,但竖向挠曲位移却随管隧夹角增加而减小;各管线沉降区域均主要集中于距隧道中轴线12 m范围内,竖向挠曲位移理论计算与现场监测结果误差均小于10%,且对天然气管和给水管的预测精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岩地铁隧道 低岩跨比 开挖扰动 地表沉降 管线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隧道暗挖施工引起刚性接口管线变形的理论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高丙丽 陈立成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88-293,共6页
地铁施工造成邻近管线危害及其保护是一个重要问题。研究地铁隧道暗挖施工引起管线变形有助于在保证地铁暗挖施工的同时,确保管线的变形满足管线的正常使用,为地铁隧道的安全高效施工提供技术支撑。基于Winkler弹性地基梁理论模型,分别... 地铁施工造成邻近管线危害及其保护是一个重要问题。研究地铁隧道暗挖施工引起管线变形有助于在保证地铁暗挖施工的同时,确保管线的变形满足管线的正常使用,为地铁隧道的安全高效施工提供技术支撑。基于Winkler弹性地基梁理论模型,分别推导出与隧道轴线平行和垂直情况下的刚性接口地下管线由于隧道暗挖施工引起的变形计算公式,结果表明:隧道直径、管隧距离、沉降槽宽度系数、管径、管壁厚、管材弹性模量、下卧岩土体弹性模量、特征系数、泊松比、地层损失率等参数是管线变形的主要影响因素。以西安地铁三号线通—胡区间施工工程为例,制定了管线变形监测方案,工程实践表明理论预测公式计算结果与实际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暗挖施工 管线变形 监测 刚性接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水圆砾地层地铁盾构隧道施工对既有管线变形影响规律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高涛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16-119,共4页
以南宁轨道交通2号线某区间盾构双线隧道先后通过与隧道间距不同的管线为工程背景,通过FLAC软件数值计算和现场监测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富水圆砾地层地铁盾构隧道施工对既有临近管线变形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地层深度增加,沉降槽宽... 以南宁轨道交通2号线某区间盾构双线隧道先后通过与隧道间距不同的管线为工程背景,通过FLAC软件数值计算和现场监测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富水圆砾地层地铁盾构隧道施工对既有临近管线变形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地层深度增加,沉降槽宽度减小;管线最大沉降量出现在左线隧道中线上方;盾构刀盘通过2倍盾构外径范围后,管线沉降逐渐趋于稳定;管线沉降曲线受右线隧道开挖影响不再符合高斯曲线,同时管线最大拉应力呈增加趋势,而最大压应力呈减小趋势。研究结果可为类似工况下地铁盾构隧道的安全施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盾构隧道施工 富水圆砾地层 既有管线变形 现场监测 数值模拟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线盾构扭矩分析及邻近管线变形影响研究
7
作者 丁智 洪哲浩 +2 位作者 张航基 冯丛烈 张转转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67-71,88,共6页
研究目的:为研究双线盾构隧道施工引起的管线横向及纵向变形规律,本文依托杭州地铁2号线某盾构区间段工程,采用适合杭州软土地区的土压平衡盾构刀盘扭矩计算方法,计算本工程对应的各种刀盘扭矩因子并得出最大理论扭矩值,将计算得到的刀... 研究目的:为研究双线盾构隧道施工引起的管线横向及纵向变形规律,本文依托杭州地铁2号线某盾构区间段工程,采用适合杭州软土地区的土压平衡盾构刀盘扭矩计算方法,计算本工程对应的各种刀盘扭矩因子并得出最大理论扭矩值,将计算得到的刀盘扭矩因子与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进行对比分析,并研究盾构掘进时管线变形与刀盘扭矩的相关性。研究结论:(1)软土区双线盾构引起的管线横向变形在研究断面上呈现"W双峰"形状,且后行线施工引起的变形量大于先行线;(2)对于双线盾构施工引起的管线纵向变形,测得盾构接近时与刚通过时对管线变形影响较大,盾尾通过研究断面4 d左右纵向变形趋于稳定;(3)通过对比不同案例下刀盘扭矩计算因子得出影响盾构施工刀盘扭矩的主要因子是T4与T5;(4)分析得出管线变形与刀盘扭矩和单环排土量的比值呈现正相关的趋势;(5)本研究成果对控制杭州软土区双线盾构施工引起的管线变形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线盾构 盾构施工 刀盘扭矩 管线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岩复合地层中深基坑开挖对邻近管线变形影响分析 被引量:26
8
作者 焦宁 丁建文 +2 位作者 吉锋 郭康 廖赵胜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29-236,共8页
为探究土岩复合地层中深基坑开挖对邻近管线变形的影响规律,开展了土岩复合地层中深基坑开挖的现场监测和数值模拟研究.以南京地铁一号线北延工程二桥公园站车站基坑为工程依托,基于现场实测数据进行了管线沉降变形分析,并使用PLAXIS 3... 为探究土岩复合地层中深基坑开挖对邻近管线变形的影响规律,开展了土岩复合地层中深基坑开挖的现场监测和数值模拟研究.以南京地铁一号线北延工程二桥公园站车站基坑为工程依托,基于现场实测数据进行了管线沉降变形分析,并使用PLAXIS 3D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数值模拟,揭示了管线与基坑间距、管线埋深等因素对管线变形的影响规律,并定量分析了各种因素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管线的不均匀变形主要发生在基坑端角部20%开挖长度范围内;与单一土层相比,在上土下岩的土岩复合地层中进行基坑开挖对邻近管线沉降变形影响相对较小;管线竖向位移和水平位移与管线埋深、管线与基坑间距成负相关,与基坑开挖深度成正相关;相对而言管线与基坑的间距对管线变形影响最大,管线埋深次之,基坑开挖深度影响相对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基坑开挖 土岩复合地层 管线变形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侧向土体影响下盾构隧道引起上覆管线变形 被引量:25
9
作者 冯国辉 徐长节 +3 位作者 郑茗旺 薛齐 杨开放 管凌霄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453-1463,共11页
目前盾构隧道开挖对邻近管线影响的理论研究一般基于Winkler地基模型和Pasternak地基模型,较少考虑精度更高的Kerr地基模型及管线侧向土体影响对管线变形的约束作用.将管线简化成Euler-Bernoulli梁搁置在Kerr地基模型上,利用差分法得到... 目前盾构隧道开挖对邻近管线影响的理论研究一般基于Winkler地基模型和Pasternak地基模型,较少考虑精度更高的Kerr地基模型及管线侧向土体影响对管线变形的约束作用.将管线简化成Euler-Bernoulli梁搁置在Kerr地基模型上,利用差分法得到盾构隧道引起上覆管线竖向位移半解析解,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导考虑管线侧向土体影响的Kerr地基模型差分解.通过与已有工程案例和离心机数据对比,验证Kerr地基模型相比于其他地基模型的优越性,也验证了考虑管线侧向土体影响的Kerr地基模型计算结果更加符合实测数据.参数分析表明,随着隧道开挖地层损失率和土体弹性模量的增大,管线的竖向位移和弯矩均增大;随着管线与隧道夹角的增大,管线的竖向位移和弯矩均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开挖 Kerr地基模型 侧向土体影响 管线变形 有限差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隧道施工对邻近垂直于地铁线路管线的变形影响规律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高丙丽 蔡智云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59-64,共6页
地铁隧道施工对周围管线的影响已成为地铁工程中的重点和难点。研究地铁隧道盾构施工对周围邻近管线的变形影响规律,并据此对管线进行合理保护是地铁等隧道建设中面临的普遍任务。以西安地铁3号线为研究背景,通过FLAC数值模拟,得到了多... 地铁隧道施工对周围管线的影响已成为地铁工程中的重点和难点。研究地铁隧道盾构施工对周围邻近管线的变形影响规律,并据此对管线进行合理保护是地铁等隧道建设中面临的普遍任务。以西安地铁3号线为研究背景,通过FLAC数值模拟,得到了多种工况下地铁隧道盾构施工对邻近垂直于地铁线路的管线变形影响规律。研究表明,地铁盾构施工时,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大小是不一样的,管线的沉降最大值处均位于隧道轴线正上方,且随着管隧距离的缩短,管线沉降最大值不断增大,因隧道盾构施工而对管线的变形影响范围逐渐减小,沉降曲线的沉降槽宽度逐渐减小;管线在距隧道轴线±1.6倍洞径范围内随管隧距离的减小沉降值逐渐增大,反之,其变形减小;随着土仓压力的增大,地下管线的变形越来越小,甚至可能产生向上隆起。工程实践表明,预测结果和监测结果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施工 管线变形 FLAC模拟 现场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盾构隧道开挖引起既有管线的竖向变形 被引量:65
11
作者 张桓 张子新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172-1178,共7页
建立了基于双参数Pasternak地基模型的管线竖向变形计算方法,第一阶段采用Loganathan和Poulos提出的解析方法计算盾构隧道开挖引起的既有管线轴线位置处的土体自由位移场;第二阶段将既有管线视为Pasternak弹性地基上的无限长梁,将土体... 建立了基于双参数Pasternak地基模型的管线竖向变形计算方法,第一阶段采用Loganathan和Poulos提出的解析方法计算盾构隧道开挖引起的既有管线轴线位置处的土体自由位移场;第二阶段将既有管线视为Pasternak弹性地基上的无限长梁,将土体自由位移施加于管线,推导并求解了管线的平衡微分方程,得到了管线竖向位移和内力的表达式.进一步推导并求解了考虑侧向土体作用时的管线平衡微分方程,得到了更符合实际的管线变形.基于简化弹性空间法获得的地基参数,将Pasternak地基和Winkler地基的解析计算结果与数值计算结果以及工程实例监测数据进行对比验证,证明了Pasternak地基模型的优越性和本文计算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开挖 地下管线 Pasternak地基模型 管线竖向变形 解析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70抗大变形管线钢管的组织结构和形变硬化性能分析 被引量:16
12
作者 吉玲康 李鹤林 +3 位作者 赵文轸 王海涛 陈宏远 李洋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08-113,共6页
采用金相和电子背散射衍射分析、准静态拉伸及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X70抗大变形管线钢管的组织结构、形变硬化性能及其可采用的表征方法.结果表明:X70抗大变形管线钢在整个塑性应变区域内不符合Hollomon公式,不具有确定的形变硬化指数n;... 采用金相和电子背散射衍射分析、准静态拉伸及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X70抗大变形管线钢管的组织结构、形变硬化性能及其可采用的表征方法.结果表明:X70抗大变形管线钢在整个塑性应变区域内不符合Hollomon公式,不具有确定的形变硬化指数n;在管线钢塑性变形的起始阶段n较大,但随着应变增大n快速减小;当总应变达到2.0%之后,形变硬化能力趋于稳定.工程应用中利用Rt1.5/Rt0.5、Rt2.0/Rt1.0和Rt5.0/Rt1.0三个应力比可以较好地描述抗大变形管线钢的形变硬化性能.当Rt1.5/Rt0.5≥1.070、Rt2.0/Rt1.0≥1.025、Rt5.0/Rt1.0≥1.050时,可使钢管压缩侧2倍管径长度上的平均压缩应变大于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大变形管线 组织结构 形变硬化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大变形管线钢热影响区软化问题的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贾璐 刘意春 +2 位作者 贾书君 李拔 刘清友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7-44,共8页
为了研究抗大变形管线钢热影响区出现软化区的具体原因,本文采用焊接热模拟实验研究了X80级抗大变形管线钢的焊接热循环过程,结合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EBSD、透射电镜和冲击实验,分析了热影响区软化区的组织变化、晶体学特征和冲击韧... 为了研究抗大变形管线钢热影响区出现软化区的具体原因,本文采用焊接热模拟实验研究了X80级抗大变形管线钢的焊接热循环过程,结合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EBSD、透射电镜和冲击实验,分析了热影响区软化区的组织变化、晶体学特征和冲击韧性.结果表明:当母材组织为多边形铁素体+贝氏体时,焊接热影响区的软化区出现在峰值温度600~700℃的高温回火区,此时组织转变成硬度较低的粗大铁素体+回火贝氏体,并且回复过程加快,组织中亚结构的大幅度减少和位错密度的显著降低是产生软化区的主要原因;软化区的韧性较好,但是在800℃的临界区,M/A组元发生了聚集和粗化,并且大角度晶界比例降低,导致了韧性低谷的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大变形管线 软化区 焊接热模拟 位错密度 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终冷温度对大变形管线钢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4
作者 李振华 张骁勇 +1 位作者 高惠临 史维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6期164-166,169,共4页
对传统X80管线钢进行在线配分热处理,得到一种新型的含有贝氏体+M/A双相组织的大变形管线钢。采用力学性能测试、显微组织分析等方法研究了终冷温度对双相大变形管线钢的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终冷温度的升高,贝氏体的含量降低,M/... 对传统X80管线钢进行在线配分热处理,得到一种新型的含有贝氏体+M/A双相组织的大变形管线钢。采用力学性能测试、显微组织分析等方法研究了终冷温度对双相大变形管线钢的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终冷温度的升高,贝氏体的含量降低,M/A的含量增加,实验钢的强度、硬度、冲击韧度和屈强比呈下降趋势;断后伸长率和均匀伸长率呈现增加的趋势。在终冷温度为350℃时,实验钢具有较高的强度、韧性和变形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氏体 M/A 变形管线 在线配分热处理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大变形管线钢的组织-性能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郝世英 高惠临 +3 位作者 闫凯鹃 张骁勇 吉玲康 李为卫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61-65,共5页
通过在线加热配分(HOP,Heating On-line Partitioning)技术获得贝氏体和马氏体/奥氏体(B+M/A)双相组织,研究了这种(B+M/A)双相管线钢的组织-性能特征。结果表明,在满足我国"西气东输二线"管道工程的强韧性要求前提下,这种(B+M... 通过在线加热配分(HOP,Heating On-line Partitioning)技术获得贝氏体和马氏体/奥氏体(B+M/A)双相组织,研究了这种(B+M/A)双相管线钢的组织-性能特征。结果表明,在满足我国"西气东输二线"管道工程的强韧性要求前提下,这种(B+M/A)双相管线钢还具有低的屈强比和大的均匀伸长率,表现出优良的大变形能力。多位向贝氏体基体、细小的M/A组元和弥散分布的碳、氮化合物析出是保证实验钢优良性能的组织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形管线 (B+M/A)双相组织 组织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100抗大变形管线钢焊接热影响区的显微组织与冲击功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光 李雪萍 +3 位作者 徐学利 张骁勇 高惠临 刘彦明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80-83,90,共5页
采用部分再结晶区加速冷却的方法获得了X100抗大变形管线钢,利用焊接热模拟技术制备了不同热影响区试样并研究了其冲击功和显微组织。结果表明:X100抗大变形管线钢具有较强的极限应变能力,其组织为粒状贝氏体和多边形铁素体;模拟热影响... 采用部分再结晶区加速冷却的方法获得了X100抗大变形管线钢,利用焊接热模拟技术制备了不同热影响区试样并研究了其冲击功和显微组织。结果表明:X100抗大变形管线钢具有较强的极限应变能力,其组织为粒状贝氏体和多边形铁素体;模拟热影响区试样的冲击功随热循环峰值温度的升高而下降,当峰值温度为1 300℃时,冲击功为247.9J,比母材的降低了17.3%,冲击断裂方式也从韧性断裂转为解理断裂;热循环峰值温度升高使热影响区组织发生再结晶,并且晶粒粗化,降低了其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大变形管线 焊接热模拟 热影响区 冲击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热温度对X70大变形管线钢热煨弯管组织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刘宇 冯斌 +1 位作者 李烨铮 李桂芝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1期22-24,28,共4页
采用热模拟方法,对两种不同的X70大变形管线钢进行热煨弯管工艺过程模拟,研究了不同加热温度对其组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当加热温度为750~850℃时,组织发生不完全相变,硬度下降;当加热温度为1000~1050℃时,组织为粒状贝氏体和板条... 采用热模拟方法,对两种不同的X70大变形管线钢进行热煨弯管工艺过程模拟,研究了不同加热温度对其组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当加热温度为750~850℃时,组织发生不完全相变,硬度下降;当加热温度为1000~1050℃时,组织为粒状贝氏体和板条状贝氏体铁素体。两种钢的化学成分、轧制工艺和原始组织不同,导致加热后显微组织、晶粒尺寸和硬度的变化趋势不同,二次热加工性存在差异。合理选择母管并将加热温度控制在1000~1050℃时,采用X70大变形管线钢制作热煨弯管可获得具有良好强韧性的显微组织,但其塑形和抗大应变性能难以达到原始母材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70大变形管线 热煨弯管 热模拟 加热温度 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临界区加速冷却的(B+F)X80大变形管线钢的组织和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马晶 张骁勇 +1 位作者 程时遐 高惠临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18-122,共5页
采用热模拟、力学性能测试和材料显微分析等试验技术,对X80管线钢在临界区加速冷却工艺下的组织性能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通过临界区加速冷却,X80管线钢可获得贝氏体+铁素体(B+F)双相组织。随着始冷温度的上升,试验钢的贝氏体... 采用热模拟、力学性能测试和材料显微分析等试验技术,对X80管线钢在临界区加速冷却工艺下的组织性能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通过临界区加速冷却,X80管线钢可获得贝氏体+铁素体(B+F)双相组织。随着始冷温度的上升,试验钢的贝氏体含量增加,铁素体含量降低,导致屈服强度增高,塑性降低。当始冷温度为840℃时,显微组织以细小、多位向分布的贝氏体为主,辅以高密度位错的多边形铁素体。这种(B+F)双相组织使得试验钢的屈强比为0.80、均匀伸长率为10.0%、形变强化指数为0.12,满足了大变形管线钢的技术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80大变形管线 临界区加速冷却 始冷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大变形管线钢的动态再结晶行为 被引量:2
19
作者 谭峰亮 刘清友 +2 位作者 贾书君 雷霆 段琳娜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0-35,共6页
采用Gleeble-3800型热模拟试验机研究了抗大变形管线钢在不同压缩变形条件下的动态再结晶行为,采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了奥氏体的形貌,利用线性回归法对真应力-真应变数据进行分析,得到了试验钢的热变形方程。结果表明:ε=1s-1,... 采用Gleeble-3800型热模拟试验机研究了抗大变形管线钢在不同压缩变形条件下的动态再结晶行为,采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了奥氏体的形貌,利用线性回归法对真应力-真应变数据进行分析,得到了试验钢的热变形方程。结果表明:ε=1s-1,ε=0.30时,试验钢发生部分动态再结晶的温度区间为920~1 020℃;在980℃,ε=1s-1时,发生部分动态再结晶的应变为0.20~0.40,而且应变对再结晶晶粒尺寸的影响不大;ε=0.40时,动态再结晶基本完成,0.40<ε<0.60,发生了多轮动态再结晶,再结晶晶粒尺寸随应变的增大而减小;试验钢在950~1 100℃的热变形激活能为360.365kJ.mol-1,应力指数n为4.326 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大变形管线 动态再结晶 热压缩 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界区加速冷却始冷温度对X100大变形管线钢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马晶 张骁勇 高惠临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2-17,共6页
利用热模拟试验、力学性能测试和组织分析等方法,研究了X100大变形管线钢在临界区加速冷却(50℃·s-1)条件下始冷温度对其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临界区加速冷却,X100管线钢可获得贝氏体+铁素体(B+F)的双相组织;... 利用热模拟试验、力学性能测试和组织分析等方法,研究了X100大变形管线钢在临界区加速冷却(50℃·s-1)条件下始冷温度对其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临界区加速冷却,X100管线钢可获得贝氏体+铁素体(B+F)的双相组织;随着始冷温度的升高,试验钢中的贝氏体含量增多,铁素体含量降低,导致材料屈服强度上升,塑性下降;当始冷温度为840℃时,试验钢的强韧性较高,屈强比为0.69,均匀伸长率为15.5%,形变强化指数为0.14,可以满足大变形管线钢的使用要求;细小、多位向分布的贝氏体和较高位错密度的多边形铁素体是试验钢获得较高强韧性和优良大变形能力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100大变形管线 临界区 加速冷却 显微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