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部控制、研发强度与管理短视——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17
1
作者 时现 吴厚堂 《南京审计大学学报》 2016年第5期19-29,共11页
研发投入具有长期性和不确定性等特征,企业的研发行为会降低当期会计盈余。在研究内部控制质量对企业研发强度影响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内部控制作用于企业研发活动的两个路径——抑制管理机会主义风险和抑制研发项目运营风险,结果表明:企... 研发投入具有长期性和不确定性等特征,企业的研发行为会降低当期会计盈余。在研究内部控制质量对企业研发强度影响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内部控制作用于企业研发活动的两个路径——抑制管理机会主义风险和抑制研发项目运营风险,结果表明:企业内部控制质量与研发投入强度正相关,内部控制能够显著降低企业的管理机会主义风险和研发项目运营风险,最终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研发强度,这不仅揭示了内部控制在研发投入方面发挥作用的内在机制,也为我国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及研发活动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发强度 内部控制质量 管理短视 机会主义风险 项目运营风险 股权集中度 资本密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理者短视主义、机构持股与企业投资效率 被引量:1
2
作者 叶昌隆 刘雪飞 罗春华 《财会通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9-32,43,共5页
文章选取2013—2022年上市公司数据,通过词频统计法测度管理者短视化水平,分析了管理者短视主义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及传导机制。研究发现:管理者短视主义会显著降低企业的投资效率,不仅表现为提高过度投资,还表现为增加投资不足;管理... 文章选取2013—2022年上市公司数据,通过词频统计法测度管理者短视化水平,分析了管理者短视主义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及传导机制。研究发现:管理者短视主义会显著降低企业的投资效率,不仅表现为提高过度投资,还表现为增加投资不足;管理者短视主义会加剧代理关系,进而引发过度投资,同时还会减少研发创新投入,进而引致投资不足;机构投资者对管理者短视主义与投资效率的关系存在调节效应,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高,管理者短视主义对企业非效率投资的正向作用越大,且这一调节机制仅在过度投资中成立,在投资不足时未成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理短视主义 投资效率 机构投资者 代理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SG评级分歧与管理层短视行为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冲 程潘悦 唐艺轩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9-64,共6页
不同评级机构出具的ESG评级结果存在差异是否会对企业管理层的决策产生影响?本文选取2013~2022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研究样本,通过文本分析方法构建衡量企业管理层短视行为的指标,并探讨ESG评级分歧对企业管理层短视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 不同评级机构出具的ESG评级结果存在差异是否会对企业管理层的决策产生影响?本文选取2013~2022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研究样本,通过文本分析方法构建衡量企业管理层短视行为的指标,并探讨ESG评级分歧对企业管理层短视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当不同的ESG评级机构对同一上市公司的ESG评级存在较大分歧时,会加剧企业管理层的短视行为。机制检验发现,信息不对称和融资约束是ESG评级分歧影响企业管理层短视行为的重要机制。ESG评级分歧加剧了信息不对称,导致管理层难以获取准确的外部反馈信息,从而更倾向于采取短视行为;融资约束的加剧迫使管理层在财务压力下采取短视行为以维持企业的现金流和股东利益。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在非国有企业、东部地区以及非高科技行业的样本中,ESG评级分歧与企业管理层短视行为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更为显著。研究结论不仅丰富了ESG评级分歧经济后果和管理层短视行为影响因素的相关文献,还为我国完善ESG评级体系提供了经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SG评级分歧 管理短视行为 信息不对称 融资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转型与涉农企业金融化:管理者短视的中介作用
4
作者 李民 戴永务 《农业经济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9-81,共13页
过度金融化可能影响涉农企业高质量发展。数字经济快速发展背景下,数字化转型如何影响涉农企业金融化水平是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文章基于2009—2022年中国A股涉农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在剖析数字化转型对涉农企业金融化的直接影响及管... 过度金融化可能影响涉农企业高质量发展。数字经济快速发展背景下,数字化转型如何影响涉农企业金融化水平是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文章基于2009—2022年中国A股涉农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在剖析数字化转型对涉农企业金融化的直接影响及管理者短视在其中的中介机制基础上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显著降低了涉农企业金融化水平,该结论通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和控制内生性问题后仍然成立;这种影响效应在产权性质、行业类型、生命周期及融资约束等层面存在异质性;机制检验结果表明,数字化转型能够有效缓解管理者短视问题,进而降低涉农企业金融化水平。据此,地方政府要充分发挥其基础性作用,为涉农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基础设施支撑和政策引导支持;涉农企业应积极推动数字化转型进程,以此提高企业资产配置质量;资本市场监管部门应及时关注涉农企业数字化转型进程,防止出现实体涉农企业“脱实向虚”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管理短视 金融化 脱实向虚 涉农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理者短视与企业人力资本配置——基于劳动投资效率视角
5
作者 王烨烨 施雪如 王焰辉 《武汉金融》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9-69,88,共12页
本文从企业劳动投资效率的视角,结合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探讨了管理者短视与企业人力资本配置效率的关系。研究结论显示,管理者短视显著降低了企业劳动投资效率,即对企业的人力资本配置造成损害。作用机制检验发现,管理者短视通过降低公... 本文从企业劳动投资效率的视角,结合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探讨了管理者短视与企业人力资本配置效率的关系。研究结论显示,管理者短视显著降低了企业劳动投资效率,即对企业的人力资本配置造成损害。作用机制检验发现,管理者短视通过降低公司治理水平、提高第一类和第二类代理成本,进而抑制企业劳动投资效率。进一步分析表明,管理者短视对企业人力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具有非对称性,即管理者短视显著促进了雇佣不足,而对雇佣冗余的影响则不明显;同时,管理者短视导致的非效率劳动投资主要存在于管理层持股比例较高、融资约束较高的企业中。本文丰富了管理者短视和企业劳动投资效率研究领域的相关文献,有助于厘清管理者短视特质在人力资本配置过程中扮演的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理短视 劳动投资效率 代理成本 雇佣冗余 融资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理者短视研究综述:形成原因、经济后果与治理策略
6
作者 代飞 郝韵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116-122,共7页
管理者短视是指管理者更加关注短期内可获得的回报而不顾企业长期发展的一种心理倾向。本文在梳理不同时期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厘清管理者短视的概念和研究趋势;从内外部层面出发,系统总结管理者短视的形成原因;从社会、公司与管理者自身... 管理者短视是指管理者更加关注短期内可获得的回报而不顾企业长期发展的一种心理倾向。本文在梳理不同时期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厘清管理者短视的概念和研究趋势;从内外部层面出发,系统总结管理者短视的形成原因;从社会、公司与管理者自身三个层面,总结管理者短视的经济后果;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提出管理者短视的治理策略。在此基础上,形成现有管理者短视在形成原因、经济后果、治理策略三方面的研究结论,并提出未来研究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理短视 短期主义 ESG 数字化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技术、管理者短视主义与企业新质生产力
7
作者 马晶梅 吴杰 李志清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6-125,共20页
“十四五”规划指出,到2025年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将加速推动企业生产力向创新驱动跃迁。本文以2012—2022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借助《关键数字技术专利分类体系(2023)》中IPC分类号,匹配识别企业人工智能技术专利以测度人工智... “十四五”规划指出,到2025年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将加速推动企业生产力向创新驱动跃迁。本文以2012—2022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借助《关键数字技术专利分类体系(2023)》中IPC分类号,匹配识别企业人工智能技术专利以测度人工智能技术水平,探究人工智能技术对企业新质生产力的直接影响和间接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人工智能技术显著提升企业新质生产力水平,且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旧成立。(2)人工智能技术通过缓解管理者短视主义正向作用于企业新质生产力。并且,企业创新文化水平越高,人工智能技术对新质生产力的促进效果越显著。(3)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位于高水平数字基础设施城市的企业,人工智能技术对新质生产力的促进效果优于低水平数字基础设施城市的企业。与高科技行业相比,非高科技行业企业的人工智能技术对新质生产力的提升效果更为显著。相较于低水平智能化投资的企业,高水平智能化投资的企业在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后,新质生产力得到更显著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技术 企业新质生产力 管理短视主义 创新文化 专利IPC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数字化转型与管理者短视行为 被引量:3
8
作者 李卫兵 张星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1-62,共12页
基于机器学习的文本分析方法构建企业数字化转型指标,使用研发支出削减度量管理者短视行为,检验企业数字化转型对管理者短视行为的影响程度以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能有效抑制管理者短视行为,且这种抑制作用主要通过提高... 基于机器学习的文本分析方法构建企业数字化转型指标,使用研发支出削减度量管理者短视行为,检验企业数字化转型对管理者短视行为的影响程度以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能有效抑制管理者短视行为,且这种抑制作用主要通过提高信息透明度和增加企业利润两个机制而实现。此外,企业数字化转型对管理者短视行为的影响因管理团队特征和企业特征的差异而有所不同。具体而言,企业数字化转型对管理者短视行为的抑制作用在管理团队规模较小、年龄较小、任职时间较长且具有研发背景的企业以及高新技术企业和非国有控股企业中更明显。因此,企业应综合考虑资金、技术、人力资源等多元投入,加快数字化转型的进程,适当调整管理团队成员以符合企业的发展目标,建立以长期绩效为基础的考核评估机制,同时纳入创新能力等非财务指标,以更加全面地反映企业的价值创造和可持续经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公司治理 管理短视 企业属性 管理团队 研发支出 信息透明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理者短视影响审计收费吗?——来自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3
9
作者 许宁宁 王书睿 宋佳莹 《审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9-101,共13页
在可持续发展战略导向下,管理者短视在对企业决策产生不利影响的同时,如何影响审计费用值得关注。研究发现,管理者短视程度越高,审计费用越高,经营风险、控制风险以及盈余管理在管理者短视对审计费用的影响中发挥了中介作用。进一步研... 在可持续发展战略导向下,管理者短视在对企业决策产生不利影响的同时,如何影响审计费用值得关注。研究发现,管理者短视程度越高,审计费用越高,经营风险、控制风险以及盈余管理在管理者短视对审计费用的影响中发挥了中介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董事长与总经理间权力距离较大时,管理者短视对审计费用的影响更显著,而较高的监督型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可以抑制管理者短视与审计费用间的正向关系。拓展分析发现,管理者短视程度越高,审计报告中关键审计事项披露数量越多,且高声誉会计师事务所出具非标审计意见的概率越高。研究将管理者短视产生的影响拓展至审计领域,对企业高管聘任和事务所优化风险评估程序均有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理短视 审计风险 审计费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理者短视是否抑制企业ESG表现 被引量:3
10
作者 彭小珈 王亚蕾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120-127,共8页
文章利用2009—2021年A股上市公司为初始研究样本,研究管理者短视与企业ESG表现存在的关系及其潜在影响路径。研究发现,管理者短视与企业ESG表现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即管理者越短视,企业ESG表现越不尽如人意。进一步研究发现,在重污... 文章利用2009—2021年A股上市公司为初始研究样本,研究管理者短视与企业ESG表现存在的关系及其潜在影响路径。研究发现,管理者短视与企业ESG表现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即管理者越短视,企业ESG表现越不尽如人意。进一步研究发现,在重污染行业中管理者短视对企业ESG表现的抑制作用更明显;同时年龄越高、缺乏学术经历的管理者,其短视程度更高,从而显著降低企业ESG表现。文章拓展了关于管理者短视和企业ESG表现的相关研究,揭示了管理者短视给企业带来的不利影响,对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理短视 ESG 重污染企业 管理者年龄 学术经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管理者短视对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田力 《财会通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6-41,共6页
本文选取2007—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管理者短视对企业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通过实证检验发现,管理者短视主义显著提高了企业的真实盈余管理程度。从外部治理机制检验发现,管理者短视对企业带来的负面影响会受到外... 本文选取2007—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管理者短视对企业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通过实证检验发现,管理者短视主义显著提高了企业的真实盈余管理程度。从外部治理机制检验发现,管理者短视对企业带来的负面影响会受到外部治理机制的制约,具体而言,当企业的机构投资者持股较高时,可以抑制管理者短视对企业真实盈余管理的正向影响;同时更高的分析师关注也可以有效抑制管理者短视和企业真实盈余管理的正向关系。最后,本文考察了这一真实盈余管理提高带来的经济后果,研究发现管理者短视下的盈余管理提高主要体现为自利动机,其降低了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理短视 真实盈余管理 机构投资者持股 分析师关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理者短视、分析师关注与企业数字化转型 被引量:2
12
作者 罗喜英 许博华 刘伟 《武汉金融》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1-68,共8页
本文以2012—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探究管理者短视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以及分析师关注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管理者短视抑制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并且较高的分析师关注加剧了管理者短视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抑制效应。影响机... 本文以2012—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探究管理者短视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以及分析师关注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管理者短视抑制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并且较高的分析师关注加剧了管理者短视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抑制效应。影响机制分析结果表明,管理者短视通过减少企业研发投入、降低企业财务柔性来抑制企业数字化转型。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管理者短视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抑制效应在非国有企业、内部监督程度较低的企业中影响更强。本文研究结论对促进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以及高层次管理人才聘任提供了一定的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理短视 数字化转型 分析师关注 研发投入 财务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理者短视对审计费用影响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许金叶 樊淑贞 《中国注册会计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3-39,共7页
本文依据时间导向理论和高阶梯队理论,研究管理者短视主义的心理特质对审计费用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发现,管理者短视通过金融化和管理会计应用两条途径提高审计费用。进一步分析显示:股权制衡度的提高会抑制管理者短视对审计费用的促... 本文依据时间导向理论和高阶梯队理论,研究管理者短视主义的心理特质对审计费用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发现,管理者短视通过金融化和管理会计应用两条途径提高审计费用。进一步分析显示:股权制衡度的提高会抑制管理者短视对审计费用的促进作用;而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和审企紧密度的提高会增强管理者短视造成的审计费用的增加。本研究从管理者心理特质视角拓展了审计费用的影响因素研究,同时对企业完善内部治理机制具有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理短视 审计费用 机制研究 公司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行业信息披露能抑制管理层短视吗——基于行业信息披露指引发布的准自然实验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东升 李鹏伟 薛海燕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63-71,共9页
如何在注册制下通过信息披露激励企业树立长期经营理念是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重点。文章以2009—2021年沪深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考察分行业信息披露对管理层短视的影响。研究发现,分行业信息披露能有效抑制管理层短视。机制... 如何在注册制下通过信息披露激励企业树立长期经营理念是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重点。文章以2009—2021年沪深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考察分行业信息披露对管理层短视的影响。研究发现,分行业信息披露能有效抑制管理层短视。机制分析表明,增加监管压力、行业竞争压力和缓解资金压力是分行业信息披露约束管理层短视的实现机制。异质性检验发现,分行业信息披露对管理层短视的抑制作用在高科技行业企业和分析师关注较少的企业中更为显著。研究结论有助于深入理解分行业信息披露影响管理层行为的内在逻辑,对完善行业信息披露指引、缓解第一类代理问题具有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行业信息披露 管理短视 行业信息披露指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向降准政策、管理者短视和涉农企业财务风险
15
作者 张德元 张耀文 《武汉金融》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60-69,共10页
农业是国家的基础性产业,如何抵御或降低涉农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对于我国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是极其重要的问题。本文基于2010—2021年的A股上市公司数据,利用双重差分模型来分析定向降准政策对于涉农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农业是国家的基础性产业,如何抵御或降低涉农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对于我国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是极其重要的问题。本文基于2010—2021年的A股上市公司数据,利用双重差分模型来分析定向降准政策对于涉农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对比非农企业,定向降准政策更有助于降低涉农企业的财务风险;机制检验表明,定向降准政策可以通过减少融资约束和改善“短贷长投”这两个渠道来降低涉农企业的财务风险;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定向降准政策对于成长期、国有和县域涉农企业财务风险的缓解作用更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管理者短视会抑制定向降准政策发挥降低涉农企业财务风险的作用。本文的结论有助于完善我国定向降准政策,帮助降低涉农企业财务风险,推动农业及其相关领域健康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向降准 财务风险 涉农企业 管理短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理者短视都是负面效应吗?--基于股价波动的考察
16
作者 黄炯 《财会通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46-50,共5页
管理者短视反映了高管比较关注短期目标,趋于风险规避。然而在不考虑自利动机下,管理者的短视都会带来负面效应吗?本文从股价波动视角给出了不一样的证据。文章选取2010-2021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管理者短视对股价... 管理者短视反映了高管比较关注短期目标,趋于风险规避。然而在不考虑自利动机下,管理者的短视都会带来负面效应吗?本文从股价波动视角给出了不一样的证据。文章选取2010-2021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管理者短视对股价波动的影响,研究发现当管理者更加关注短期目标时,企业的股价波动程度更低,即管理者短视能够起到股价稳定性的作用。进一步检验发现,管理者短视会使得企业降低诸如创新的风险投资决策,从而抑制了股价波动程度。考察外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发现,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程度越高时,管理者短视对股价波动率的抑制作用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理短视 股价波动率 创新投资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TF持股、股票流动性与管理层短视 被引量:4
17
作者 郭佳 王克明 《南开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6-148,共13页
机构投资者是资本市场的重要参与主体,具有稳定金融市场和改善资金配置效率等作用。作为机构投资者的常用投资工具,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却尚未得到足够关注。本文以2011-2021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ETF独特的申购赎回机制检验ET... 机构投资者是资本市场的重要参与主体,具有稳定金融市场和改善资金配置效率等作用。作为机构投资者的常用投资工具,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却尚未得到足够关注。本文以2011-2021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ETF独特的申购赎回机制检验ETF持股对管理层短视的影响。研究发现:(1)ETF持股会加剧管理层短视倾向,表现为公司资本支出、新增固定资产比例和研发投入下降;(2)机制检验结果显示,ETF持股可显著提高股票流动性,进而吸引大量短期投资者套利交易,使管理层面临的短期业绩压力增加;(3)当企业内控质量差、两权分离度大、代理成本高、分析师关注度低以及市值规模小时,ETF持股对管理层短视的影响更加显著。本文旨在补充ETF持股的经济后果,并为监管层规范机构投资者的市场参与行为提供了政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TF持股 短期业绩压力 管理短视 股票流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理者短视如何影响企业双元创新?——基于上市公司年报文本挖掘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尹西明 母爽 汪涛 《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83-97,共15页
创新是新发展阶段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所在,然而由于创新的高风险性和长期性,作为企业掌舵人的管理者并非都能保持创新定力,但鲜有研究系统揭示管理者短视如何影响企业双元创新。本文基于高阶梯队理论,从双元... 创新是新发展阶段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所在,然而由于创新的高风险性和长期性,作为企业掌舵人的管理者并非都能保持创新定力,但鲜有研究系统揭示管理者短视如何影响企业双元创新。本文基于高阶梯队理论,从双元创新视角出发,构建了中国A股2139家制造业上市公司2007—2020年的面板数据,采用文本分析技术构建出管理者短视指标,实证探究管理者内在的短视对企业探索式创新和利用式创新绩效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企业双元创新投入的中介作用和管理层激励对这一过程的权变影响。研究发现:①管理者短视对企业双元创新绩效均有显著的负向影响;②管理者短视抑制探索式创新和利用式创新投入进而抑制双元创新绩效产出;③股权激励弱化了管理者短视对双元创新投入的负面影响;薪酬激励强化了管理者与探索式创新投入的负面影响,弱化了管理者短视对利用式创新投入的负面影响。本文研究拓展了管理者短视对企业创新的行为后果及其作用机制分析,对进一步优化企业创新治理机制,激励和引导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进而加快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重要理论和实践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自立自强 高阶梯队理论 管理短视 双元创新 股权激励 薪酬激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同机构投资者对管理者短视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王璟 陈胜蓝 《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26-632,共7页
基于2011~2020年中国上市公司的数据,通过文本分析的方法构建管理者短视指标,并考察共同机构投资者对管理者短视的影响。研究表明,共同机构投资者对管理者短视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共同机构投资者可以通过加强对公司的监督和提高公司治理... 基于2011~2020年中国上市公司的数据,通过文本分析的方法构建管理者短视指标,并考察共同机构投资者对管理者短视的影响。研究表明,共同机构投资者对管理者短视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共同机构投资者可以通过加强对公司的监督和提高公司治理水平来降低管理者短视,也可以降低大股东的退出威胁进而缓解管理者的外部压力来降低管理者短视。进一步研究发现,共同机构投资者主要影响非国有企业的管理者短视,而对国有企业的影响则不显著;长期型的共同机构投资者对公司管理者短视产生显著影响,而短期型的共同机构投资者对管理者短视的影响并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机构投资者 管理短视 公司治理 文本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SG评级分歧与管理层短视 被引量:6
20
作者 高延歌 马胜 《管理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6-185,共10页
ESG评级分歧在资本市场上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然而该分歧不仅困扰着投资者决策,还会影响企业管理层的行为决策。以2015-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了ESG评级分歧对管理层短视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发现,ESG评级分歧会... ESG评级分歧在资本市场上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然而该分歧不仅困扰着投资者决策,还会影响企业管理层的行为决策。以2015-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了ESG评级分歧对管理层短视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发现,ESG评级分歧会显著加剧管理层短视行为,且增加代理成本、提高投资者情绪不稳定性和管理层声誉风险是产生该加剧效应的重要传导路径。异质性检验发现,在重污染行业、内部控制质量差以及融资约束程度高的情境下,ESG评级分歧对管理层短视的加剧效应更显著。对企业价值的作用效果分析发现,ESG评级分歧对管理层短视的负向影响会降低企业长期价值,但随着时间推移,该负向影响会减弱。本研究结论为规范ESG评级标准体系提供了经验证据,同时也丰富了管理层短视驱动因素的相关文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SG评级分歧 管理短视 代理成本 投资者情绪 声誉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