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财税政策结构化调整、管理层语调操纵与企业创新策略
1
作者 任妙丹 《财会通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3-68,共6页
基于2012—2021年沪深两市非金融上市企业财务数据,实证检验财税政策结构化调整、管理层语调操纵与企业创新策略三者关系。研究表明:管理层异常积极的语调操纵会促使企业更多采取策略性创新,并对实质性创新产生抑制作用;财税政策结构化... 基于2012—2021年沪深两市非金融上市企业财务数据,实证检验财税政策结构化调整、管理层语调操纵与企业创新策略三者关系。研究表明:管理层异常积极的语调操纵会促使企业更多采取策略性创新,并对实质性创新产生抑制作用;财税政策结构化调整与实质性创新和策略性创新均显著正相关;财税政策结构化调整显著增强管理层语调操纵对策略性创新的促进作用,削弱对实质性创新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理层语调操纵 创新策略 财税政策结构化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与年报风险信息披露--基于管理层信息操纵视角 被引量:7
2
作者 池国华 苍正伟 《审计与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3-43,共11页
上市公司年报风险信息是了解公司经营现状与预测未来发展的重要信息来源,它具有信息增量价值,但容易受到管理层信息操纵的影响。审计委员会作为公司治理的独立机制,对管理层具有内部监督作用。基于此,利用2010—2021年上市公司风险信息... 上市公司年报风险信息是了解公司经营现状与预测未来发展的重要信息来源,它具有信息增量价值,但容易受到管理层信息操纵的影响。审计委员会作为公司治理的独立机制,对管理层具有内部监督作用。基于此,利用2010—2021年上市公司风险信息披露数据,实证检验了审计委员会对管理层信息操纵的治理作用。研究发现,审计委员会独立性、勤勉性和专业性越强,年报风险信息披露水平越高,且在不同性质市场环境中审计委员会的治理作用存在差异。机制检验结果表明,内部控制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此外,在内部治理环境较弱与外部监督压力较大时,审计委员会的治理作用更加显著。结论拓展了年报风险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研究,并通过构建不同维度的风险信息指标来综合衡量披露水平,证实了审计委员会对管理层信息操纵的治理效应,为审计委员会更好发挥监督效果以及监管部门进一步完善上市公司风险信息披露制度提供了重要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计委员会 管理层信息操纵 年报风险信息披露 市场环境 内部控制 治理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董事会非正式层级如何影响管理层年报语调操纵? 被引量:4
3
作者 贺宏 熊健 史璐寒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5-144,共20页
非正式层级是董事会发挥监督及治理作用的隐性因素,而这一隐性治理机制对于年报文本信息披露的影响及作用机理仍鲜有研究。本文利用2010—2021年沪深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数据,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实证检验董事会非正式层级对管理层年报文... 非正式层级是董事会发挥监督及治理作用的隐性因素,而这一隐性治理机制对于年报文本信息披露的影响及作用机理仍鲜有研究。本文利用2010—2021年沪深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数据,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实证检验董事会非正式层级对管理层年报文本语调操纵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更为清晰的非正式层级有助于董事会高效行使治理与监督职能,进而能够对管理层操纵年报文本语调发挥抑制效应;从作用机理上看,抑制效应可能通过协调代理关系、增强披露意愿及扩大资源掌控等作用路径得以实现;此外,从横截面检验结果看,抑制效应因受到来自董事会及企业特质层面的一系列异质性因素影响而呈现出差异化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董事会非正式层级 年报文本 管理层年报语调操纵 文本信息披露 董事会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赋能下股东监督对管理层语调操纵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李懿行 李政 郭建学 《证券市场导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41-56,共16页
本文将股东大会全面网络投票制度作为“准自然实验”,采用2010—2020年沪深A股数据实证检验数字赋能下股东监督对管理层操纵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1)股东大会全面网络投票制度能够有效约束管理层操纵语调行为,表现出“成本效应”强于... 本文将股东大会全面网络投票制度作为“准自然实验”,采用2010—2020年沪深A股数据实证检验数字赋能下股东监督对管理层操纵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1)股东大会全面网络投票制度能够有效约束管理层操纵语调行为,表现出“成本效应”强于“收益效应”的特征,该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2)股东大会全面网络投票制度具有数字监督特性,能够通过畅通信息传递、提升治理效率增加管理层操纵语调的成本,进而限制其语调操纵行为;(3)对审计质量较差、融资约束较大、政治关联度较低、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较小的企业,以及地方国企和非国企,股东大会全面网络投票制度对管理层语调操纵行为的约束更明显;(4)数字赋能股东监督的长期效应表现为先“收益效应”主导、后“成本效应”主导的规律。本文结论对积极创新数字监督模式、有效防范企业违规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赋能 股东监督 全面网络投票制度 管理层语调操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经营审计意见能提升文本信息披露质量吗?——基于管理层语调操纵的视角 被引量:6
5
作者 苗霞 《财会通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29-35,共7页
该研究旨在探讨持续经营审计意见对文本信息的治理效应。聚焦于前瞻性文本信息,运用文本分析法构建管理层语调操纵指标,以2012—2017年A股财务困境公司为样本进行回归分析,研究发现持续经营审计意见能够抑制前瞻性信息中管理层语调操纵... 该研究旨在探讨持续经营审计意见对文本信息的治理效应。聚焦于前瞻性文本信息,运用文本分析法构建管理层语调操纵指标,以2012—2017年A股财务困境公司为样本进行回归分析,研究发现持续经营审计意见能够抑制前瞻性信息中管理层语调操纵行为,且这种效应在非国有企业中更显著。进一步考虑内外部监督机制的影响,发现持续经营审计意见对管理层语调操纵的抑制作用在分析师跟踪关注度高、企业内部控制质量低时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经营审计意见 管理层语调操纵 文本信息披露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战略激进度影响管理层语调操纵吗
6
作者 尚航标 李宁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39-46,共8页
以2013~2020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企业战略激进度对管理层语调操纵的影响,探究战略如何影响企业与外界的沟通方式。实证结果表明:企业战略越激进,管理层语调操纵水平越高;战略激进度可以通过融资约束影响管理层语调操纵,且... 以2013~2020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企业战略激进度对管理层语调操纵的影响,探究战略如何影响企业与外界的沟通方式。实证结果表明:企业战略越激进,管理层语调操纵水平越高;战略激进度可以通过融资约束影响管理层语调操纵,且融资约束发挥中介作用;机构投资者与分析师跟踪会抑制战略激进度对管理层语调操纵的影响。本文为企业建立完善的内部审计制度和监管部门加强监督与审查提供了依据,对外部投资者合理地进行投资决策具有一定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略激进度 管理层语调操纵 融资约束 机构投资者持股 分析师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理层语调操纵会影响政府补助吗?——基于MD&A的文本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董小红 刘博 《商业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3-65,共13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国治理体系的现代化水平得到显著提高,作为治理体系的重要部分,政府补助具有“信号效应”,成为企业竞相争取的重要资源,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巨大动力。管理层语调具有信息增量作用,企业是否可以获得政府补助与其传递...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国治理体系的现代化水平得到显著提高,作为治理体系的重要部分,政府补助具有“信号效应”,成为企业竞相争取的重要资源,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巨大动力。管理层语调具有信息增量作用,企业是否可以获得政府补助与其传递的信息息息相关,文章利用2008—2020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管理层语调操纵与政府补助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管理层语调操纵有助于企业获得政府补助,即管理层语调操纵具有资源获取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分析师、媒体与机构投资者均具有一定的监督作用,能抑制管理层语调操纵,削弱其资源获取效应。文章研究为提高政府补助的公平性和效率性,加强文本信息披露的规范性,完善信息披露制度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和经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补助 管理层语调操纵 外部监督 文本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同机构投资者对管理层语调操纵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牛彪 王建新 于翔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4-23,共10页
持续提高信息披露质量是实现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以2011—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以管理层语调操纵为研究视角,检验共同机构投资者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的作用效果。研究结果显示,共同机构投资者有效抑制了管... 持续提高信息披露质量是实现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以2011—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以管理层语调操纵为研究视角,检验共同机构投资者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的作用效果。研究结果显示,共同机构投资者有效抑制了管理层语调操纵。作用机制研究表明,共同机构投资者通过改善信息环境和优化公司治理进而抑制管理层语调操纵。此外,拓展性分析表明,共同机构投资者对管理层语调操纵的抑制作用在国有性质、分析师跟踪人数多以及内部控制质量低的企业中更为显著。研究结论为进一步深化共同机构投资者以及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监管提供了实证依据和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机构投资者 信息披露 管理层语调操纵 代理问题 文本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治关联与管理层语调操纵——声誉约束观还是资源支持观? 被引量:26
9
作者 贺康 万丽梅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7-27,158,159,共13页
本文借助文本分析技术,以2008~2017年我国A股民营上市公司年度报告为研究样本,考察政治关联与管理层语调操纵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政治关联与管理层语调操纵之间的关系显著为正,即政治关联类民营企业进行语调操纵的可能性更高;进一... 本文借助文本分析技术,以2008~2017年我国A股民营上市公司年度报告为研究样本,考察政治关联与管理层语调操纵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政治关联与管理层语调操纵之间的关系显著为正,即政治关联类民营企业进行语调操纵的可能性更高;进一步分析表明,对于资源效应较强、媒体关注较高以及诉讼风险较高的民营企业,政治关联与管理层语调操纵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更显著,并且政治关联类民营企业的管理层语调操纵与股票增发显著正相关,但与公司未来经营业绩无显著关系。本文不仅丰富了文本信息披露方面的文献,还有助于信息使用者更加合理地利用年报文本信息进行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关联 管理层语调操纵 文本分析 信息披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用评级机构利用管理层语调吗? --来自发债上市公司长期信用评级的证据 被引量:7
10
作者 李荣 王越凤 张玉明 《财经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69-78,共10页
本文研究上市公司年报中“管理层讨论与分析”部分的语调对长期信用评级的影响,并检验信用评级机构能否识别管理层的语调操纵行为。研究发现:信用评级机构在评级过程中利用了管理层语调信息,管理层语调越积极,发债公司长期信用评级越好... 本文研究上市公司年报中“管理层讨论与分析”部分的语调对长期信用评级的影响,并检验信用评级机构能否识别管理层的语调操纵行为。研究发现:信用评级机构在评级过程中利用了管理层语调信息,管理层语调越积极,发债公司长期信用评级越好;虽然系数差异检验表明正常语调对信用评级的影响更大,但无论是管理层正常语调还是异常语调都显著影响了信用评级结果,表明信用评级机构没有完全识别出管理层语调信息中的操纵部分。上述发现为信用评级机构有效发掘并合理利用发债公司年报中的文本信息以及谨慎地判断管理层的语言粉饰行为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用评级 管理层语调 文本信息 管理层语调操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问责风险与重污染企业审计费用——基于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的准自然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郭雪萌 马佳欣 《审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3-124,共12页
本文以2008-2017年我国A股上市制造业企业为样本,以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进驻为准自然实验,以重污染制造业企业为实验组、非重污染制造业企业为对照组,构建多期双重差分模型,检验环境问责制对重污染企业审计费用的影响。研究发现,环... 本文以2008-2017年我国A股上市制造业企业为样本,以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进驻为准自然实验,以重污染制造业企业为实验组、非重污染制造业企业为对照组,构建多期双重差分模型,检验环境问责制对重污染企业审计费用的影响。研究发现,环境问责制显著降低重污染企业的审计费用;机制检验发现,环境问责制通过提升重污染企业绿色治理水平、会计信息质量和管理层语调可靠度,来降低重污染企业审计费用;异质性检验发现,在政企关联强、风险承担水平低、地区公众环境关注高的企业,环境问责制对重污染企业审计费用的影响更显著。本研究拓展了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的微观后果,为规范环境风险挑战下重污染企业的审计定价、优化环境规制体系提供理论与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 审计费用 绿色治理水平 会计信息质量 管理层语调操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计异象、盈利质量与股票回报——中国大陆的经验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林树 胡亚霜 +1 位作者 佘名元 刘雅静 《审计与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8-77,共10页
以中国1998—2007年全部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研究对象,探究中国市场上的应计异象。在确认中国市场上存在应计异象的同时,将会计应计进行分解,具体探究关于会计应计的三种假设在中国的适用性,确定管理层操纵可以解释大部分现象,但要解释所... 以中国1998—2007年全部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研究对象,探究中国市场上的应计异象。在确认中国市场上存在应计异象的同时,将会计应计进行分解,具体探究关于会计应计的三种假设在中国的适用性,确定管理层操纵可以解释大部分现象,但要解释所有细节还必须结合其他两种假设。通过将应计各项目分为可操纵和不可操纵两个部分,研究发现,市场对管理层操纵这一现象的反应存在时滞。另外,对所有A股进行分行业检验发现,主要是管理层操纵导致了应计异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计异象 股票回报率 管理层操纵 市场反应不足 投资策略 会计应计 盈利质量 盈余操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