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乡镇企业环境管理区划研究
1
作者 徐海根 吴焕忠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62-65,共4页
研究了全国乡镇企业环境管理区划,选择了13个指标:(1)枯水年径流深,(2)降水量,(3)大气污染系数,(4)森林覆盖率,(5)人均耕地面积,(6)县级环境管理机构人数,(7)人口密度,(8)人均国民收入,(9)乡镇... 研究了全国乡镇企业环境管理区划,选择了13个指标:(1)枯水年径流深,(2)降水量,(3)大气污染系数,(4)森林覆盖率,(5)人均耕地面积,(6)县级环境管理机构人数,(7)人口密度,(8)人均国民收入,(9)乡镇企业经济密度,(10)乡镇企业行业结构的环境效应,(11)污径比,(12)原煤消耗密度,(13)乡镇企业技术进步。以模糊聚类数学方法作数量区划,把全国分为4个区、7个亚区。所作区划结果能基本满足国家级分区环境管理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镇企业 环境管理区划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阳市地下水源热泵系统建设水资源管理区划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朱文举 平建华 +2 位作者 侯俊山 宁艺武 耿文斌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00-208,共9页
为从赋存条件和水资源管理两个层面进行地下水源热泵系统建设的区划研究,实施技术与管理的结合,通过分析水文地质条件、水动力条件和水化学条件,结合水资源管理分区,建立了安阳市地下水源热泵系统水资源管理区划评价体系。采用云模型改... 为从赋存条件和水资源管理两个层面进行地下水源热泵系统建设的区划研究,实施技术与管理的结合,通过分析水文地质条件、水动力条件和水化学条件,结合水资源管理分区,建立了安阳市地下水源热泵系统水资源管理区划评价体系。采用云模型改进的层次分析法进行了一级评价,在此基础上结合水资源管理分区利用GIS空间分析功能完成二级评价,将研究区地下水源热泵系统划分了3个等级。结果表明:研究区范围内地下水源热泵系统适宜发展区面积为117.45 km2,主要分布在安阳河冲洪积扇扇体中心强富水区,部分分布在扇缘的外围区域;限制发展区面积为459.26 km2,分布在扇缘的西南和北部丘陵弱富水区以及扇体中心的地下水降落漏斗区;禁止发展区面积为24.02 km2,分布在水源地和南水北调保护区以及铁路和高速公路两旁,在研究区交错分布。在适宜性分区的基础上结合水资源管理的区划研究更全面合理,可为地下水源热泵系统科学布局及合理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源热泵 云模型 水资源管理区划 安阳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镇空间整合导向下的东莞行政区划管理体制创新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王登嵘 邓荣全 陈文胜 《规划师》 2006年第9期65-68,共4页
现行行政区划管理体制是造成东莞城镇空间非整合发展的最根本原因,因而创新行政区划管理体制是实现城镇空间整合的关键。在综合分析东莞市域社会、经济、空间背景及发展目标的基础上,全面衡量各种管治模式和手段,有针对性地制定行政区... 现行行政区划管理体制是造成东莞城镇空间非整合发展的最根本原因,因而创新行政区划管理体制是实现城镇空间整合的关键。在综合分析东莞市域社会、经济、空间背景及发展目标的基础上,全面衡量各种管治模式和手段,有针对性地制定行政区划管理体制创新方案,有序、有效地推进市域城镇空间的整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莞 空间整合 行政区划管理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诸城市实施畜禽养殖业区划管理 被引量:1
4
作者 孙继良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21年第3期75-75,共1页
近些年来我国的畜牧业发展迅猛,畜禽养殖走上了规模化、标准化、家庭农场发展模式已见成效,同时不利的因素也显现出来,畜禽粪污、废弃物等对环境带来了负面影响,不同程度的影响到了人居环境和畜牧业健康发展,因此,坚强畜禽养殖管理势在... 近些年来我国的畜牧业发展迅猛,畜禽养殖走上了规模化、标准化、家庭农场发展模式已见成效,同时不利的因素也显现出来,畜禽粪污、废弃物等对环境带来了负面影响,不同程度的影响到了人居环境和畜牧业健康发展,因此,坚强畜禽养殖管理势在必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禽 养殖业 区划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遵义县实施公益林区划建设的管理及对策 被引量:1
5
作者 杨晔 《农业与技术》 2014年第8期57-58,共2页
遵义县实施生态公益林区划建设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全县的生态建设和提高对公益林区划界定的认识。遵义县实施公益林区划建设的管理对策是比较符合遵义县公益林区划建设实际发展要求并值得推广。
关键词 遵义县 公益林区划管理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命共同体理念的农业文化遗产地生态保护修复格局识别
6
作者 廖常左 李睿达 吴彦灵 《中国城市林业》 2025年第2期107-114,共8页
【目的】构建基于生命共同体理念和生态安全格局的研究范式,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地哈尼梯田的精细化自然资源管理提供基础,助力实现生态保护和文化传承的协同发展。【方法】以元阳县为研究对象,整合生态系统服务重要性、生态敏感性... 【目的】构建基于生命共同体理念和生态安全格局的研究范式,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地哈尼梯田的精细化自然资源管理提供基础,助力实现生态保护和文化传承的协同发展。【方法】以元阳县为研究对象,整合生态系统服务重要性、生态敏感性和景观连通性分析识别生态源地,结合生境质量倒数构建生态阻力面,运用电路理论识别生态廊道及节点,构建其生态安全格局,提出整体性生态保护修复对策。【结果】1)元阳县共有180个生态源地,面积为552.8 km^(2),占研究区面积的24.98%,集中分布在南部和西部县国有林场,是生态系统服务热点区和敏感区。2)识别323条生态廊道,长度为717.93 km,保障生态源地间的连通性;识别生态夹点91个,总面积为5.49 km^(2),多位于生态廊道间,是未来优先保护区域;生态障碍点100个,总面积为3.45 km^(2),位于生态廊道周边或生态源地边缘,据此划分不同级别的未来重点修复区域。【结论】构建以“青山绿水林田为基础,一带两轴六区多核为一体”的生态保护与修复总体格局,量化“山-水-林-田”要素的协同关系,划定保护与修复区域、提出治理策略,为全球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提供可推广的“系统识别-空间优化-格局划定”技术框架。未来需结合区域特征优化参数体系,构建动态适应性管理模型,重点解决保护修复措施的空间适配性与时序协同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安全格局 农业文化遗产 整体性保护修复 生态环境区划管理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青龙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优化整合构想 被引量:1
7
作者 张亮 《绿色科技》 2021年第8期28-29,共2页
指出了凌源青龙河流域处在暖温带向温带、半湿润向半干旱的过渡地区,青龙河遍布全境,流域内设有辽宁青龙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省级自然保护区和国家湿地公园3个自然保护机构,分别行使各自职能。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核心,各职能部门主... 指出了凌源青龙河流域处在暖温带向温带、半湿润向半干旱的过渡地区,青龙河遍布全境,流域内设有辽宁青龙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省级自然保护区和国家湿地公园3个自然保护机构,分别行使各自职能。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核心,各职能部门主要保护对象相同或相近、保护措施基本一致、动植物资源保护的社会性相统一,为此,对原有区划不尽合理地块作出了适当调整,统一整合归并到辽宁青龙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并对下一步工作重点提出了合理规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龙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区划管理 优化整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流砂灾害的风险评价和分区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王克文 高广运 +1 位作者 岳中琦 张先林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50-958,共9页
本文基于上海市流砂的特征及分布,构建了流砂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流砂灾害的风险评价、分区及管理区划。首先,根据②3、⑤2和⑦层粉砂性土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危险性分析及分区;其次,基于行政区划、综合考虑社会经济统计类指标完成... 本文基于上海市流砂的特征及分布,构建了流砂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流砂灾害的风险评价、分区及管理区划。首先,根据②3、⑤2和⑦层粉砂性土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危险性分析及分区;其次,基于行政区划、综合考虑社会经济统计类指标完成了易损性分析及分区,在此基础上对上海流砂地质风险做了综合评价和分区;最后,结合上海市"十二五"规划中关于经济和城市重点项目建设内容,提出了"十二五"期间流砂地质风险防治管理区划方案。其成果将为上海市地下工程(含基坑工程、地铁隧道、地下商城等)的勘察、设计、施工和运行中可能的流砂灾害的监测、预报及防治等提供指导及地质依据,并为管理部门的监督和管理提供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砂 风险评价 分区 管理区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生物安全隔离区建设试点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8
9
作者 陈国胜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09年第7期1-3,共3页
动物疫病区划管理是当前国际通行的动物疫病管理措施,目的是实现动物疫病控制或净化,提高动物卫生水平,促进动物、动物产品的国际贸易。2003年,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提出了动物疫病区域化管理新模式--生物安全隔离区划,即在同一生物安... 动物疫病区划管理是当前国际通行的动物疫病管理措施,目的是实现动物疫病控制或净化,提高动物卫生水平,促进动物、动物产品的国际贸易。2003年,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提出了动物疫病区域化管理新模式--生物安全隔离区划,即在同一生物安全管理系统下,通过采取监测、控制和生物安全管理措施,建立并维持无一种或多种特定动物疫病状态的无疫生物安全隔离区。虽然该概念提出时间较短,但已引起了全世界范围的广泛关注,欧盟和澳大利亚、泰国等一些畜牧业发达国家都在进行积极地研究和探索。我国也在无疫示范区建设基础上,根据OIE有关标准和建议,研究制定生物安全隔离区建设和评价标准,并着手开展试点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划管理 无疫区 生物安全隔离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动性增强背景下区域合作治理模式的生成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兴成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46-157,共12页
20世纪后期以来,跨越地域边界的公共问题和公共事务日益增多,区域治理成为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不过,区域治理绝不仅仅是治理范围或空间尺度的放大,更不能满足于对具体的、个别的跨域公共问题的应激式解决,而是意味着流动性不断增强背... 20世纪后期以来,跨越地域边界的公共问题和公共事务日益增多,区域治理成为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不过,区域治理绝不仅仅是治理范围或空间尺度的放大,更不能满足于对具体的、个别的跨域公共问题的应激式解决,而是意味着流动性不断增强背景下社会治理模式的重大变革。在最直接的层面上,正是各种社会要素如人、物、资本和信息等跨越边界频繁流动导致了区域公共问题的发生。从流动性的历史变迁来看,在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过程中,流动性的生成和增强带来了个体的解放,与此同时也出现了运用边界管理手段控制流动性的各种制度安排。行政区划管理是对国家内部的地理空间进行划分,并在边界明确的空间范围内设置不同层级的行政建制、行政单位和行政区域,从而实施具体的治理活动。进入后工业社会,流动性加速增强,出现多元治理主体并存的局面,建立在行政区划管理基础上的传统模式面临多方面的挑战,亟需构建一种包括不同层级政府、非政府组织、私营企业和社会公众等在内的多元主体之间的区域合作治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性 行政区划管理 区域合作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