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海底盾构隧道纵向地震反应特征的子模型分析
被引量:
16
1
作者
陈国兴
孙瑞瑞
+1 位作者
赵丁凤
阮滨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983-1991,共9页
考虑海床土体的空间不均匀性、动力非线性特性和海底盾构隧道管环间纵向螺栓连接等因素,提出了基于子模型技术的长大隧道纵向地震反应广义反应位移法,研究了不同地震动作用下隧道管环间的张开量和地震应力分布特征。结果表明:①基于子...
考虑海床土体的空间不均匀性、动力非线性特性和海底盾构隧道管环间纵向螺栓连接等因素,提出了基于子模型技术的长大隧道纵向地震反应广义反应位移法,研究了不同地震动作用下隧道管环间的张开量和地震应力分布特征。结果表明:①基于子模型技术的广义反应位移法建模简单,能合理地考虑土与隧道结构的动力相互作用效应对长大隧道结构纵向地震反应的影响;采用压力–过盈模型和黏结模型表征管环间纵向连接螺栓的作用,可较合理地描述相邻管环间的非连续变形特性。②隧道穿越软硬土层交界处的管环张开量较大;基岩峰值加速度相同时,低频发育的Darfield地震动作用引起的管环张开量明显较之高频发育的Iwate地震动作用时的大,且基岩峰值加速度为0.2g和0.4g的Darfield地震动作用下局部位置的管环间张开量超过防水允许限值。③不同频谱特性的基岩地震动作用下管环地震应力分布差异较大,Iwate地震动作用时基岩隆起区域靠近管环顶部处的地震应力较大;Darfield地震动作用时隧道穿越软硬土层交界处及砂土透镜体附近的管环地震应力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模型技术
广义反应位移法
海底盾构隧道
纵向地震反应
管环间张开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海底盾构隧道-竖井连接部位三维非线性地震反应特性
被引量:
13
2
作者
陈国兴
卢艺静
+1 位作者
王彦臻
阮滨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382-1390,I0004,I0005,共11页
海底盾构隧道-竖井连接部位在地震作用下易发生损坏。以汕头海湾海底隧道为例,考虑海床土体和混凝土的非线性,利用多点约束与连接单元模拟管环间的螺栓连接,经幅值标定的不同特性的强震记录作为输入基岩地震动,采用动力时程法(纵轴向+横...
海底盾构隧道-竖井连接部位在地震作用下易发生损坏。以汕头海湾海底隧道为例,考虑海床土体和混凝土的非线性,利用多点约束与连接单元模拟管环间的螺栓连接,经幅值标定的不同特性的强震记录作为输入基岩地震动,采用动力时程法(纵轴向+横向+竖向震动、纵轴向+竖向震动)与广义反应位移法(纵轴向+横向+竖向震动)对比分析了盾构隧道-竖井连接部位的三维非线性地震反应特性。不同特性的地震动作用下,多点约束与连接单元能有效模拟盾构隧道管环间的变形特性,管环拱顶与外拱肩处的张开量较大;竖井在与竖轴共轭45°方向上的损伤严重、应力集中显著;低频丰富的地震记录激励比高频发育的地震记录激励对该连接部位的影响更大。隧道-竖井接头处的地震变形与应力远大于距离接头较远处隧道管环的地震变形与应力,且横向地震激励的影响不容忽视。两种方法计算的连接部位沿隧道纵向的地震反应特征一致,但广义反应位移法计算的隧道、竖井的地震反应明显大于动力时程法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竖井连接部位
动力时程法
广义反应位移法
管环间张开量
地震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海底盾构隧道纵向地震反应特征的子模型分析
被引量:
16
1
作者
陈国兴
孙瑞瑞
赵丁凤
阮滨
机构
南京工业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
江苏省土木工程防震技术研究中心
华中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
出处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983-1991,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438004)
文摘
考虑海床土体的空间不均匀性、动力非线性特性和海底盾构隧道管环间纵向螺栓连接等因素,提出了基于子模型技术的长大隧道纵向地震反应广义反应位移法,研究了不同地震动作用下隧道管环间的张开量和地震应力分布特征。结果表明:①基于子模型技术的广义反应位移法建模简单,能合理地考虑土与隧道结构的动力相互作用效应对长大隧道结构纵向地震反应的影响;采用压力–过盈模型和黏结模型表征管环间纵向连接螺栓的作用,可较合理地描述相邻管环间的非连续变形特性。②隧道穿越软硬土层交界处的管环张开量较大;基岩峰值加速度相同时,低频发育的Darfield地震动作用引起的管环张开量明显较之高频发育的Iwate地震动作用时的大,且基岩峰值加速度为0.2g和0.4g的Darfield地震动作用下局部位置的管环间张开量超过防水允许限值。③不同频谱特性的基岩地震动作用下管环地震应力分布差异较大,Iwate地震动作用时基岩隆起区域靠近管环顶部处的地震应力较大;Darfield地震动作用时隧道穿越软硬土层交界处及砂土透镜体附近的管环地震应力较大。
关键词
子模型技术
广义反应位移法
海底盾构隧道
纵向地震反应
管环间张开量
Keywords
submodeling technique
generalized response displacement method
seabed shield tunnel
longitudinal seismic response
intersegment opening width
分类号
TU435 [建筑科学—岩土工程]
U452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海底盾构隧道-竖井连接部位三维非线性地震反应特性
被引量:
13
2
作者
陈国兴
卢艺静
王彦臻
阮滨
机构
南京工业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
江苏省土木工程防震技术研究中心
华中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
出处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382-1390,I0004,I0005,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438004)。
文摘
海底盾构隧道-竖井连接部位在地震作用下易发生损坏。以汕头海湾海底隧道为例,考虑海床土体和混凝土的非线性,利用多点约束与连接单元模拟管环间的螺栓连接,经幅值标定的不同特性的强震记录作为输入基岩地震动,采用动力时程法(纵轴向+横向+竖向震动、纵轴向+竖向震动)与广义反应位移法(纵轴向+横向+竖向震动)对比分析了盾构隧道-竖井连接部位的三维非线性地震反应特性。不同特性的地震动作用下,多点约束与连接单元能有效模拟盾构隧道管环间的变形特性,管环拱顶与外拱肩处的张开量较大;竖井在与竖轴共轭45°方向上的损伤严重、应力集中显著;低频丰富的地震记录激励比高频发育的地震记录激励对该连接部位的影响更大。隧道-竖井接头处的地震变形与应力远大于距离接头较远处隧道管环的地震变形与应力,且横向地震激励的影响不容忽视。两种方法计算的连接部位沿隧道纵向的地震反应特征一致,但广义反应位移法计算的隧道、竖井的地震反应明显大于动力时程法的结果。
关键词
隧道-竖井连接部位
动力时程法
广义反应位移法
管环间张开量
地震损伤
Keywords
tunnel-shaft junction
dynamic time-history analysis method
generalized response displacement method
opening width of ring intersegment
seismic damage
分类号
TU43 [建筑科学—岩土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海底盾构隧道纵向地震反应特征的子模型分析
陈国兴
孙瑞瑞
赵丁凤
阮滨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1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海底盾构隧道-竖井连接部位三维非线性地震反应特性
陈国兴
卢艺静
王彦臻
阮滨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