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管状纺织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张淑洁 王瑞 +1 位作者 徐磊 王欢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1-54,58,共5页
在翻衬过程中,由于管状纺织复合材料的管径小于原管道的内径,或原管道存在变形,要求管状纺织复合材料受压后在环向有一定的应变,从而使其紧贴在管壁上。通过有限元方法对管状纺织复合材料翻衬时的应力与应变情况进行了分析,用计算机模... 在翻衬过程中,由于管状纺织复合材料的管径小于原管道的内径,或原管道存在变形,要求管状纺织复合材料受压后在环向有一定的应变,从而使其紧贴在管壁上。通过有限元方法对管状纺织复合材料翻衬时的应力与应变情况进行了分析,用计算机模拟的应力应变值来评判管状纺织复合材料在一定翻衬压力下是否达到了工程要求的应变,当管状纺织复合材料几何参数和材料参数一定时,通过有限元分析修复管道管径的范围。采用定负荷拉伸试验对有限元分析的结果进行了验证,其试验值与有限元模拟值基本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道修复 管状纺织复合材料 应力 应变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状复合材料拉伸性能测试及夹具原型系统 被引量:3
2
作者 单鸿波 徐方 +1 位作者 孙志宏 于海燕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34-138,共5页
针对目前高强度管状复合材料测试方法和手段不成熟的问题,提出了管状复合材料拉伸强度的测试方法——整体拉伸法。通过对基础试验进行对比分析,研制出了一套整体拉伸专用夹具,并通过试验验证了夹具的可行性和优越性,从而突破了高强度管... 针对目前高强度管状复合材料测试方法和手段不成熟的问题,提出了管状复合材料拉伸强度的测试方法——整体拉伸法。通过对基础试验进行对比分析,研制出了一套整体拉伸专用夹具,并通过试验验证了夹具的可行性和优越性,从而突破了高强度管状复合材料强度测试时夹持困难的瓶颈。基于VB语言在Windows环境下,开发了适用于管状复合材料拉伸夹具设计的原型系统。该系统具有4个模块分别对应夹具的4个主要零件,能够根据用户需求生成相应的设计参数,适应各种尺寸复合材料圆管拉伸夹具的设计,具有简单、实用、高效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状复合材料 拉伸强度 整体拉伸 夹具 原型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织三维管状碳纤维复合材料弹性性能预测 被引量:3
3
作者 孙志宏 陈阳 周申华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56-61,共6页
为给圆织复合材料的工程应用提供参考依据,建立适当的单元胞体力学模型来预测其工程弹性常数。该模型采用跑道型纤维束截面假设,基于可设计几何参数和单元胞体的组织结构,合理预测了圆织三维管状复合材料纤维体积分数和弹性常数。并采... 为给圆织复合材料的工程应用提供参考依据,建立适当的单元胞体力学模型来预测其工程弹性常数。该模型采用跑道型纤维束截面假设,基于可设计几何参数和单元胞体的组织结构,合理预测了圆织三维管状复合材料纤维体积分数和弹性常数。并采用有限元方法对该模型进行了拉伸载荷下的力学分析,合理确定了复合材料的应力分布。结果表明,采用有限元方法所得的预测值与理论计算数值具有很好的一致性,证明了细观几何模型以及弹性常数分析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圆织 管状复合材料 细观结构 弹性性能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管状复合材料整体拉伸强度测试方法优化 被引量:2
4
作者 王礼法 李雪清 +1 位作者 孙志宏 单鸿波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60-364,共5页
针对目前碳纤维管状复合材料测试方法单一、整体拉伸测试方法存在不足的现状,提出一种新的碳纤维管状复合材料试样处理方法,优化改进整体拉伸强度测试方法,设计制备了试样处理模具和整体拉伸专用夹具,并通过试验验证了新测试方法的优越... 针对目前碳纤维管状复合材料测试方法单一、整体拉伸测试方法存在不足的现状,提出一种新的碳纤维管状复合材料试样处理方法,优化改进整体拉伸强度测试方法,设计制备了试样处理模具和整体拉伸专用夹具,并通过试验验证了新测试方法的优越性,从而解决了管状复合材料整体拉伸测试中夹持困难、失败率高、耗时长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 管状复合材料 整体拉伸 强度 灌胶模具 夹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道修复用管状纺织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被引量:1
5
作者 王瑞 张淑洁 +1 位作者 高艳章 王欢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0-74,共5页
管状纺织复合材料用于修复管道的内衬管,受到管道内输送介质的压力作用,其承压性能直接影响修复效果。为此基于对管状纺织复合材料特殊力学性能的要求及其自身结构特点,通过对其拉伸性能进行测试,建立了计算管状纺织复合材料拉伸断裂强... 管状纺织复合材料用于修复管道的内衬管,受到管道内输送介质的压力作用,其承压性能直接影响修复效果。为此基于对管状纺织复合材料特殊力学性能的要求及其自身结构特点,通过对其拉伸性能进行测试,建立了计算管状纺织复合材料拉伸断裂强力/宽度与破裂压强间关系的数学模型。通过实验证实,该数学模型精度较高;当待修复管道管径发生变化或腐蚀孔尺寸发生变化时,可计算管状纺织复合材料的耐压性能,对管状纺织复合材料的应用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道修复 管状纺织复合材料 拉伸性能 破裂压强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原/壳聚糖管状支架材料的改性及物理特性
6
作者 王香梅 张菁 +1 位作者 陈浩 王庆瑞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99-202,共4页
用冷冻干燥-蒸汽挤压法制备了猪胶原/壳聚糖管状支架,并用戊二醛对其进行改性。扫描电镜(SEM)观察到改性后的支架为多孔-三维网络结构;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表明改性对胶原的三股螺旋结构影响不大;细胞增殖实验证明,改性后的材料基本... 用冷冻干燥-蒸汽挤压法制备了猪胶原/壳聚糖管状支架,并用戊二醛对其进行改性。扫描电镜(SEM)观察到改性后的支架为多孔-三维网络结构;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表明改性对胶原的三股螺旋结构影响不大;细胞增殖实验证明,改性后的材料基本保持了胶原生物活性优点,而其力学性能和吸水性大大改善。说明GTA交联改性方法,在保持胶原/壳聚糖支架材料优点的基础上,使导管承受外力作用时抵抗变形能力大大提高,但同时使材料的弹性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原 壳聚糖 管状支架材料 力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延法制备管状ZrO_2/SUS316L功能梯度材料 被引量:2
7
作者 沈意斌 汤玉斐 +2 位作者 李大玉 徐雷 赵康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7期17130-17135,共6页
结合流延法和辊压成型技术制备梯度变化为10%和20%(体积分数)的管状ZrO2/SUS316L梯度材料,优化了管状梯度材料的制备工艺,对其截面形貌进行了表征,利用有限元模拟其应力分布,并结合压缩和循环热震实验对管状梯度材料的径向力学性能和... 结合流延法和辊压成型技术制备梯度变化为10%和20%(体积分数)的管状ZrO2/SUS316L梯度材料,优化了管状梯度材料的制备工艺,对其截面形貌进行了表征,利用有限元模拟其应力分布,并结合压缩和循环热震实验对管状梯度材料的径向力学性能和热冲击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所制备的管状ZrO2/SUS316L梯度材料成分梯度过渡良好;径向压缩时最大拉应力产生于外壁不锈钢层,20%(体积分数)管状梯度材料的抗压缩变形的能力较高,但是断裂功较低,而10%(体积分数)管状梯度材料接近于塑性断裂方式;随着梯度变化降低,管状梯度材料的热冲击性能提高,梯度变化10%(体积分数)时500~25℃最大循环热震次数为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状梯度材料 氧化锆/不锈钢 流延法 径向压缩性能 热冲击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状铜掺杂ZnO双晶结构材料的形貌控制合成及荧光性质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梁晓韵 梁威威 +3 位作者 李旭仙 许海珊 万霞 铁绍龙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5-50,共6页
采用直接沉淀法合成了具有六棱柱形貌的Cu2+掺杂ZnO双晶结构材料,研究了Cu2+的存在对ZnO双晶的形成及形貌的影响,发现溶液中存在的Cu2+物质的量浓度越高,获得的Zn(Cu)O材料粒径越大,形貌从细长棒形逐步变为短粗六方柱体,长径比也从10∶... 采用直接沉淀法合成了具有六棱柱形貌的Cu2+掺杂ZnO双晶结构材料,研究了Cu2+的存在对ZnO双晶的形成及形貌的影响,发现溶液中存在的Cu2+物质的量浓度越高,获得的Zn(Cu)O材料粒径越大,形貌从细长棒形逐步变为短粗六方柱体,长径比也从10∶1变到1.2∶1.采用简单的碱腐蚀法获得了管状结构的Cu2+掺杂Zn(Cu)O材料,并探讨了管状结构的形成机理.Cu掺杂使得Zn(Cu)O样品的绿光发射由550 nm蓝移至520 nm附近,且强度大幅增加.形成管状结构使绿光发射进一步增强,该发射由Cu2+掺杂引起的样品内部的Cu2+与Cu+之间的相互转变引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掺杂ZnO 管状Zn(Cu)O材料 碱腐蚀法 光致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管状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及测试方法--评《材料力学性能》
9
作者 王建伟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I0002-I0002,共1页
碳纤维管状复合材料具有纤细柔软以及抗压能力强的特点,是一种力学性能非常优秀的新型材料,被广泛应用到各类机械的生产制造中。基于此,本文从碳纤维管状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出发,对碳纤维管状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测试方法进行探讨分析。... 碳纤维管状复合材料具有纤细柔软以及抗压能力强的特点,是一种力学性能非常优秀的新型材料,被广泛应用到各类机械的生产制造中。基于此,本文从碳纤维管状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出发,对碳纤维管状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测试方法进行探讨分析。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时海芳、任鑫主编的《材料力学性能》一书,在化学材料的力学性能及测试方面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为相关工程技术人员提供了扎实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材料 北京大学出版社 材料的力学性能 工程技术人员 抗压能力 碳纤维 管状复合材料 测试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径变纬密管状织物的控制模型及其算法实现
10
作者 周其洪 李青青 陈革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13-117,共5页
为满足管状织物变径变纬密的织造要求和自动化生产需要,建立其控制模型,分析并实现了控制算法。首先针对织物的变径特性,设计一种可无级变径机构,并据此推导出旋转角度与时间的变化关系。然后分析纬密变化方式,建立牵引速度与时间的关... 为满足管状织物变径变纬密的织造要求和自动化生产需要,建立其控制模型,分析并实现了控制算法。首先针对织物的变径特性,设计一种可无级变径机构,并据此推导出旋转角度与时间的变化关系。然后分析纬密变化方式,建立牵引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函数。基于广义回归神经网络来逼近织物的非线性形状曲线,采用Mat Lab进行仿真分析,验证模型和算法的可行性,通过编程实现控制参数的自动计算和输出。该控制模型和算法具有运算快、结构简单、精度高等优点,能很好满足碳纤维复合材料预成型体织造等领域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状复合材料 变径 变纬密 广义回归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作用于圆管产生瞬态温度场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3
11
作者 何跃娟 朱日宏 +2 位作者 沈中华 陆建 倪晓武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86-388,428,共4页
用有限元方法数值模拟了脉冲激光作用于管状材料时产生的温升情况。有限元模型考虑了激光作用过程中的热物理参数随温度变化的特性,得到了材料中各个点的瞬态温度场,也得到了有温升的范围,并给出了温度随径向和周向的分布曲线,为热弹条... 用有限元方法数值模拟了脉冲激光作用于管状材料时产生的温升情况。有限元模型考虑了激光作用过程中的热物理参数随温度变化的特性,得到了材料中各个点的瞬态温度场,也得到了有温升的范围,并给出了温度随径向和周向的分布曲线,为热弹条件下激光激发管状材料中超声导波的研究提供了定量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激光 管状材料 瞬态温度场 有限元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撑共振法测量液体密度的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韩立立 曹旭 +3 位作者 王岍 王杰 齐凯 李书光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97-200,共4页
采用支撑共振法测量材料杨氏模量的实验装置,由分离变量法近似求解内部含液体管状材料横振动Housner方程,得到管状材料内部液体密度计算公式。通过实验测量并计算了蒸馏水及不同浓度蔗糖溶液的密度值,得到的实验值与理论值之间的相对误... 采用支撑共振法测量材料杨氏模量的实验装置,由分离变量法近似求解内部含液体管状材料横振动Housner方程,得到管状材料内部液体密度计算公式。通过实验测量并计算了蒸馏水及不同浓度蔗糖溶液的密度值,得到的实验值与理论值之间的相对误差在正常误差范围3%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液体密度 共振法 杨氏模量 管状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圆管管壁厚度对瑞利波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贵鑫 严刚 关建飞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8-64,共7页
为了探究管道中瑞利波信号的产生、传播规律,基于热弹激发机制,建立了激光线源在偏心圆管侧面激发超声波的有限元模型,研究了在不同激发源厚度下及不同曲率半径下铝质圆管中瑞利波的产生、传播规律。结果表明,均匀薄管中,管壁厚度在一... 为了探究管道中瑞利波信号的产生、传播规律,基于热弹激发机制,建立了激光线源在偏心圆管侧面激发超声波的有限元模型,研究了在不同激发源厚度下及不同曲率半径下铝质圆管中瑞利波的产生、传播规律。结果表明,均匀薄管中,管壁厚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所产生的超声信号的成分,并且在一定范围内,超声信号也会随着管壁厚度的变化而变化;在非均匀管道中,激发源处的管壁厚度对超声信号的产生有很大影响,能在一定程度上决定超声信号的成分。这一结果对激光超声在管状材料的无损检测中的进一步应用是有帮助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瑞利波 有限元方法 管状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