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管状复合材料拉伸性能测试及夹具原型系统 被引量:3
1
作者 单鸿波 徐方 +1 位作者 孙志宏 于海燕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34-138,共5页
针对目前高强度管状复合材料测试方法和手段不成熟的问题,提出了管状复合材料拉伸强度的测试方法——整体拉伸法。通过对基础试验进行对比分析,研制出了一套整体拉伸专用夹具,并通过试验验证了夹具的可行性和优越性,从而突破了高强度管... 针对目前高强度管状复合材料测试方法和手段不成熟的问题,提出了管状复合材料拉伸强度的测试方法——整体拉伸法。通过对基础试验进行对比分析,研制出了一套整体拉伸专用夹具,并通过试验验证了夹具的可行性和优越性,从而突破了高强度管状复合材料强度测试时夹持困难的瓶颈。基于VB语言在Windows环境下,开发了适用于管状复合材料拉伸夹具设计的原型系统。该系统具有4个模块分别对应夹具的4个主要零件,能够根据用户需求生成相应的设计参数,适应各种尺寸复合材料圆管拉伸夹具的设计,具有简单、实用、高效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状复合材料 拉伸强度 整体拉伸 夹具 原型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管状复合材料整体拉伸强度测试方法优化 被引量:2
2
作者 王礼法 李雪清 +1 位作者 孙志宏 单鸿波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60-364,共5页
针对目前碳纤维管状复合材料测试方法单一、整体拉伸测试方法存在不足的现状,提出一种新的碳纤维管状复合材料试样处理方法,优化改进整体拉伸强度测试方法,设计制备了试样处理模具和整体拉伸专用夹具,并通过试验验证了新测试方法的优越... 针对目前碳纤维管状复合材料测试方法单一、整体拉伸测试方法存在不足的现状,提出一种新的碳纤维管状复合材料试样处理方法,优化改进整体拉伸强度测试方法,设计制备了试样处理模具和整体拉伸专用夹具,并通过试验验证了新测试方法的优越性,从而解决了管状复合材料整体拉伸测试中夹持困难、失败率高、耗时长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 管状复合材料 整体拉伸 强度 灌胶模具 夹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管状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及测试方法--评《材料力学性能》
3
作者 王建伟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I0002-I0002,共1页
碳纤维管状复合材料具有纤细柔软以及抗压能力强的特点,是一种力学性能非常优秀的新型材料,被广泛应用到各类机械的生产制造中。基于此,本文从碳纤维管状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出发,对碳纤维管状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测试方法进行探讨分析。... 碳纤维管状复合材料具有纤细柔软以及抗压能力强的特点,是一种力学性能非常优秀的新型材料,被广泛应用到各类机械的生产制造中。基于此,本文从碳纤维管状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出发,对碳纤维管状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测试方法进行探讨分析。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时海芳、任鑫主编的《材料力学性能》一书,在化学材料的力学性能及测试方面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为相关工程技术人员提供了扎实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材料 北京大学出版社 材料的力学性能 工程技术人员 抗压能力 碳纤维 管状复合材料 测试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织三维管状碳纤维复合材料弹性性能预测 被引量:3
4
作者 孙志宏 陈阳 周申华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56-61,共6页
为给圆织复合材料的工程应用提供参考依据,建立适当的单元胞体力学模型来预测其工程弹性常数。该模型采用跑道型纤维束截面假设,基于可设计几何参数和单元胞体的组织结构,合理预测了圆织三维管状复合材料纤维体积分数和弹性常数。并采... 为给圆织复合材料的工程应用提供参考依据,建立适当的单元胞体力学模型来预测其工程弹性常数。该模型采用跑道型纤维束截面假设,基于可设计几何参数和单元胞体的组织结构,合理预测了圆织三维管状复合材料纤维体积分数和弹性常数。并采用有限元方法对该模型进行了拉伸载荷下的力学分析,合理确定了复合材料的应力分布。结果表明,采用有限元方法所得的预测值与理论计算数值具有很好的一致性,证明了细观几何模型以及弹性常数分析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圆织 管状复合材料 细观结构 弹性性能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状纺织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张淑洁 王瑞 +1 位作者 徐磊 王欢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1-54,58,共5页
在翻衬过程中,由于管状纺织复合材料的管径小于原管道的内径,或原管道存在变形,要求管状纺织复合材料受压后在环向有一定的应变,从而使其紧贴在管壁上。通过有限元方法对管状纺织复合材料翻衬时的应力与应变情况进行了分析,用计算机模... 在翻衬过程中,由于管状纺织复合材料的管径小于原管道的内径,或原管道存在变形,要求管状纺织复合材料受压后在环向有一定的应变,从而使其紧贴在管壁上。通过有限元方法对管状纺织复合材料翻衬时的应力与应变情况进行了分析,用计算机模拟的应力应变值来评判管状纺织复合材料在一定翻衬压力下是否达到了工程要求的应变,当管状纺织复合材料几何参数和材料参数一定时,通过有限元分析修复管道管径的范围。采用定负荷拉伸试验对有限元分析的结果进行了验证,其试验值与有限元模拟值基本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道修复 管状纺织复合材料 应力 应变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道修复用管状纺织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被引量:1
6
作者 王瑞 张淑洁 +1 位作者 高艳章 王欢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0-74,共5页
管状纺织复合材料用于修复管道的内衬管,受到管道内输送介质的压力作用,其承压性能直接影响修复效果。为此基于对管状纺织复合材料特殊力学性能的要求及其自身结构特点,通过对其拉伸性能进行测试,建立了计算管状纺织复合材料拉伸断裂强... 管状纺织复合材料用于修复管道的内衬管,受到管道内输送介质的压力作用,其承压性能直接影响修复效果。为此基于对管状纺织复合材料特殊力学性能的要求及其自身结构特点,通过对其拉伸性能进行测试,建立了计算管状纺织复合材料拉伸断裂强力/宽度与破裂压强间关系的数学模型。通过实验证实,该数学模型精度较高;当待修复管道管径发生变化或腐蚀孔尺寸发生变化时,可计算管状纺织复合材料的耐压性能,对管状纺织复合材料的应用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道修复 管状纺织复合材料 拉伸性能 破裂压强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径变纬密管状织物的控制模型及其算法实现
7
作者 周其洪 李青青 陈革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13-117,共5页
为满足管状织物变径变纬密的织造要求和自动化生产需要,建立其控制模型,分析并实现了控制算法。首先针对织物的变径特性,设计一种可无级变径机构,并据此推导出旋转角度与时间的变化关系。然后分析纬密变化方式,建立牵引速度与时间的关... 为满足管状织物变径变纬密的织造要求和自动化生产需要,建立其控制模型,分析并实现了控制算法。首先针对织物的变径特性,设计一种可无级变径机构,并据此推导出旋转角度与时间的变化关系。然后分析纬密变化方式,建立牵引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函数。基于广义回归神经网络来逼近织物的非线性形状曲线,采用Mat Lab进行仿真分析,验证模型和算法的可行性,通过编程实现控制参数的自动计算和输出。该控制模型和算法具有运算快、结构简单、精度高等优点,能很好满足碳纤维复合材料预成型体织造等领域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状复合材料 变径 变纬密 广义回归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