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管流模型概算法识别大孔道 被引量:4
1
作者 杨艳 王业飞 +2 位作者 郑家朋 骆洪梅 张鹏 《断块油气田》 CAS 2013年第2期213-215,共3页
在疏松砂岩油藏注水开发中后期,大孔道的存在是进一步提高采收率的主要制约因素。文中针对边底水驱油藏特点,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管道流动模型;结合流体的不同流动形态,推导得出了相应的大孔道孔喉直径及渗透率概算公式。在冀东... 在疏松砂岩油藏注水开发中后期,大孔道的存在是进一步提高采收率的主要制约因素。文中针对边底水驱油藏特点,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管道流动模型;结合流体的不同流动形态,推导得出了相应的大孔道孔喉直径及渗透率概算公式。在冀东油田高浅北区高104-5区块的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计算结果与井间示踪剂监测及油田开发动态资料均能较好地吻合,具有使用简便、结果可靠、成本低的特点。其对大孔道参数的定量识别,为大孔道封堵技术应用过程中堵剂的选择及用量的确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孔道 定量识别 管流模型 概算法 边底水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泡沫流体管流模型的速度管柱排采工艺优化——以川西坳陷中浅层气藏为例 被引量:7
2
作者 符东宇 李祖友 +3 位作者 鲁光亮 傅春梅 王峻峰 唐雷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72-79,共8页
基于川西坳陷中浅层气藏下有速度管柱气井介入泡沫排液采气工艺后出现的生产异常,建立了速度管柱气井井筒泡沫流模型,模拟了气井速度管柱内气液同产的过程。模型求解结果表明,泡沫流体的黏度会随着泡沫干度的增加而增大,当流态为均质泡... 基于川西坳陷中浅层气藏下有速度管柱气井介入泡沫排液采气工艺后出现的生产异常,建立了速度管柱气井井筒泡沫流模型,模拟了气井速度管柱内气液同产的过程。模型求解结果表明,泡沫流体的黏度会随着泡沫干度的增加而增大,当流态为均质泡沫流时,黏度的增大幅度会加剧,从而引起速度管柱内部流体摩阻增大;速度管柱入口处的压损明显大于上部井段,且管柱尺寸越小该现象越明显。通过参数敏感性分析发现,泡沫流体所受热阻力导致的压损在速度管柱入口处占总压损比例较大,气液比的上升导致热阻力压损占比也随之上升,对于高气液比的速度管柱气井可适度降低泡沫排水采气工艺强度,从而提升气井排液效率。通过对川西气田中浅层气井速度管柱工艺效果进行评价分析以及后期气井维护工艺优化研究,为该区块速度管柱气井后期生产维护措施提供一定的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度管柱 排水采气 泡沫流体 管流模型 川西气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渗流-管流耦合模型”的物理模拟及其数值模拟 被引量:43
3
作者 陈崇希 万军伟 +1 位作者 詹红兵 沈仲智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2004年第1期1-8,共8页
井孔 -含水系统问题是当今水文地质学最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长期以来 ,水文地质模型中对井孔的刻画基本上都是引用“热传导”中的“线汇”理论 ,需要人工预先给定线汇 线源的流量或水头的分配 ,其正确性或适用性至今没有得到理论证明... 井孔 -含水系统问题是当今水文地质学最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长期以来 ,水文地质模型中对井孔的刻画基本上都是引用“热传导”中的“线汇”理论 ,需要人工预先给定线汇 线源的流量或水头的分配 ,其正确性或适用性至今没有得到理论证明。陈崇希 (1993 )提出的“渗流 -管流耦合模型”和“等效渗透系数”在理论上已解决多个水文地质问题 ,也用于几个实例 ,本文再用物理模拟检验其可靠性。论文针对具有典型意义的河床下水平井或傍河垂直井地下水流问题做了砂槽物理模拟 ,并用基于“渗流 -管流耦合模型”和“等效渗透系数”的数值方法仿真模拟了此条件下地下水流的规律。成果表明 ,数值模拟观测孔水头动态相当好地再现了物理模拟结果。论文指出了“渗流 -管流耦合模型”和“等效渗透系数”在井孔 -含水系统问题上的广泛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流-管流耦合模型 数值模拟 物理模拟 井孔-含水系统 等效渗透系数 非线性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渗流-管流耦合模型及其应用综述 被引量:55
4
作者 陈崇希 胡立堂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70-75,共6页
含水层-井孔水流问题是水文地质学中最重要的基础性研究课题之一。长期以来水文地质模型中对井孔的刻画基本上都是引用"热传导"中的"线汇"理论,需要人工预先给定线汇的流量或水头分配,其普适性至今没有得到证明。... 含水层-井孔水流问题是水文地质学中最重要的基础性研究课题之一。长期以来水文地质模型中对井孔的刻画基本上都是引用"热传导"中的"线汇"理论,需要人工预先给定线汇的流量或水头分配,其普适性至今没有得到证明。针对地下水混合井流模拟提出的"渗流-管流耦合模型"和"等效渗透系数"的概念、方法,不仅解决了混合抽水试验求取分层水文地质参数、预测分层地下水降落漏斗等问题,更重要的是提出的模型和方法具有一定的通用性,已被用于模拟水平井、自流井、观测孔等,并发展为岩溶管道-裂隙-孔隙三重空隙介质地下水流模型。"渗流-管流耦合模型"和"等效渗透系数"方法不仅得到现场试验的应用性验证,也通过物理模拟得到了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流-管流耦合模型 等效渗透系数 数值模拟 混合观测孔 水平井 自流井 岩溶管道 三重空隙介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渗流-管流耦合模型的辐射井取水效果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高文冰 夏岩 +2 位作者 喻晓琳 郭路 胡海洋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2020年第6期54-59,66,共7页
辐射井广泛应用于中国西北干旱地区,能够有效解决傍河地区的取水问题。通过大型砂槽物理实验,对现有辐射井取水的数值计算模型进行拟合。在模型合理可靠的基础上,以洛河金鼎水源地为研究区,设计了不同的方案,对辐射管的仰角、长度、竖... 辐射井广泛应用于中国西北干旱地区,能够有效解决傍河地区的取水问题。通过大型砂槽物理实验,对现有辐射井取水的数值计算模型进行拟合。在模型合理可靠的基础上,以洛河金鼎水源地为研究区,设计了不同的方案,对辐射管的仰角、长度、竖井位置、河流深度、辐射管埋深等影响因素进行模拟,讨论了不同影响因素下辐射井取水量的变化,并给出了辐射井结构的优化建议,这对辐射井的实际施工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井 砂槽实验 渗流-管流耦合模型 取水机理 结构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城市高架路实测数据分析与交通流模型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吴正 郭明旻 +4 位作者 郑贤清 林展熙 吴胜春 赵昀杰 张英莹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89-797,共9页
对上海市中心延安高架路一个路段交通流进行长时间录像拍摄,提取到"车速-车头间距"有效数据26000余对.应用该批实测数据,对多种常见交通流速密关系模型进行比较研究后发现,一维管流模型在我国高速道路交通流参数计算中具有优... 对上海市中心延安高架路一个路段交通流进行长时间录像拍摄,提取到"车速-车头间距"有效数据26000余对.应用该批实测数据,对多种常见交通流速密关系模型进行比较研究后发现,一维管流模型在我国高速道路交通流参数计算中具有优势.提出采用变参数一维管流模型刻画交通流非线性特征的基本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流模型 实测数据 一维管流模型 交通状态指数 非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酸盐岩缝洞储集层电成像测井产量预测 被引量:11
7
作者 谢芳 张承森 +1 位作者 刘瑞林 肖承文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49-356,共8页
针对碳酸盐岩缝洞储集层中流体流动的非达西渗流特点,应用电成像测井资料图像分割技术,提出一种新的碳酸盐岩缝洞储集层电成像多尺度管流模型产量预测方法。该方法以描述细管中不可压缩流体流动的Hagen-Poiseuille定律为基础,根据碳酸... 针对碳酸盐岩缝洞储集层中流体流动的非达西渗流特点,应用电成像测井资料图像分割技术,提出一种新的碳酸盐岩缝洞储集层电成像多尺度管流模型产量预测方法。该方法以描述细管中不可压缩流体流动的Hagen-Poiseuille定律为基础,根据碳酸盐岩缝洞储集层井筒内单个缝洞横截面积大小不同这一特征,建立碳酸盐岩缝洞储集层多尺度管流模型,给出碳酸盐岩缝洞储集层多尺度细管平面径向流流量计算公式;引入管流模型产量指数的概念,应用电成像测井资料图像分割结果提取的缝洞面积参数计算管流模型产量指数,最终实现碳酸盐岩缝洞储集层电成像测井资料产量预测。将此方法应用于塔里木盆地北部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缝洞储集层,预测结果与实际试油资料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奥陶系 碳酸盐岩 缝洞储集层 电成像测井 管流模型 产量指数 产量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井孔-含水层系统数值模拟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8
8
作者 徐亚 胡立堂 仪彪奇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6-31,共6页
目前"井孔-含水层"系统处理的三种主要方法:基于线汇理论的井孔模拟、高渗透系数法和渗流-管流耦合模型,评述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重点指出了传统线源(汇)法理论上的缺陷及实际应用中的局限性。概括了MODFLOW,TOUGH2,FEFLOW等... 目前"井孔-含水层"系统处理的三种主要方法:基于线汇理论的井孔模拟、高渗透系数法和渗流-管流耦合模型,评述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重点指出了传统线源(汇)法理论上的缺陷及实际应用中的局限性。概括了MODFLOW,TOUGH2,FEFLOW等地下水数值模拟软件对井孔含水层模拟的方法;应加强井周小尺度水流水质的精细研究,并研究井周水流运动对水质的作用,以及对大尺度地下水模拟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孔-含水层系统 数值模拟 线汇 等效渗透系数 渗流-管流耦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河中游盆地地下水流建模的若干问题 被引量:6
9
作者 胡立堂 陈崇希 钱云平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1-13,共3页
针对建立地下水流概念模型和数学模型时往往忽视井孔描述和井流特征分析等问题,以黑河中游盆地地下水流建模为例,重点剖析了目前国际上应用最广的MODFLOW软件在模拟混合抽水井时的不妥之处,并采用符合地下水流机理的“渗流-管流耦合模... 针对建立地下水流概念模型和数学模型时往往忽视井孔描述和井流特征分析等问题,以黑河中游盆地地下水流建模为例,重点剖析了目前国际上应用最广的MODFLOW软件在模拟混合抽水井时的不妥之处,并采用符合地下水流机理的“渗流-管流耦合模型”来解决混合抽水井和观测孔的模拟问题;采用分别对“点泉”、“面泉”进行描述的方法来解决泉流量的模拟问题;提出了“滞后入渗补给权系数”及各时段入渗补给量的确定方法来解决河流、渠系、降雨滞后补给潜水的描述问题。同时,建立了包含达西流-非达西流的地下水三维不稳定流数学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DFLOW软件 渗流-管流耦合模型 数值模拟 地下水流 盆地 黑河中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平井开采地下水方案优选的实例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郭倩 牟海斌 +1 位作者 徐嘉璐 陈枭萌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05-108,113,共5页
为了合理有效地开采地下水,科学地设计地下水开采方案非常关键。在陕西省北部神木县境内的合河水源地选择了廊道、辐射井和渗流井3种水平井开采地下水方式,每种方式设计了多种开采方案,其中廊道有20种方案,辐射井有2种,渗流井有2种。利... 为了合理有效地开采地下水,科学地设计地下水开采方案非常关键。在陕西省北部神木县境内的合河水源地选择了廊道、辐射井和渗流井3种水平井开采地下水方式,每种方式设计了多种开采方案,其中廊道有20种方案,辐射井有2种,渗流井有2种。利用Visual MODFLOW软件,以"等效渗透系数"及"渗流-管流耦合模型"为理论基础,对不同方案进行地下水流数值模拟,并分别计算其平水期和枯水期的取水量。考虑枯水期的衰减程度、施工难度、造价及管理的难易程度等多种因素,最终确定"4眼渗流井开采"为最佳方案,其平水期总开采量为35 400m3/d,枯水期总开采量为27 500m3/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水平井 开采方式 等效渗透系数 渗流-管流耦合模型 最佳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渗流井取水数值模拟及应用 被引量:5
11
作者 徐嘉璐 陈枭萌 +1 位作者 郭倩 王玮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97-100,共4页
天然滤床渗流井取水工程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集取河流渗漏补给量的新技术,利用河床砂砾石层的净化作用,将河水转化为地下水以获得水资源。渗流井取水时,"渗流井—含水层"多种流态并存,水力条件复杂,边界条件很难确定。现... 天然滤床渗流井取水工程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集取河流渗漏补给量的新技术,利用河床砂砾石层的净化作用,将河水转化为地下水以获得水资源。渗流井取水时,"渗流井—含水层"多种流态并存,水力条件复杂,边界条件很难确定。现以等效渗透系数为纽带将"井管"内外不同介质不同流态耦合起来,建立起渗流井取水的"渗流—管流"耦合模型。将所建模型应用于陕西省绥德县枣林坪水源地渗流井取水工程,计算了当地渗流井取水平水期、枯水期的出水量,最终确定允许开采量为47 600m3/d。计算结果表明建立的模型能够较好地反映渗流井取水时的井流特征,对于指导渗流井取水工程的勘探、设计、施工有着积极的理论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流井 等效渗透系数 “渗流一管流”耦合模型 允许开采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辐射井取水方式数值模拟方法 被引量:6
12
作者 陈鹏 王玮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8-50,共3页
简要分析了辐射井的井流特征,将辐射井的井管刻画为由一系列离散的管道和节点组成的井管,以辐射井井管与所在含水层之间的交换量作为耦合点,将离散的井管和有限差分网格耦合起来,建立辐射井取水计算模型。以陕西府谷墙头水源地为例,通... 简要分析了辐射井的井流特征,将辐射井的井管刻画为由一系列离散的管道和节点组成的井管,以辐射井井管与所在含水层之间的交换量作为耦合点,将离散的井管和有限差分网格耦合起来,建立辐射井取水计算模型。以陕西府谷墙头水源地为例,通过水文地质条件分析,提出黄河墙头段河谷区地下水辐射井开采方式。结合具体的水文地质结构及有关参数,利用已建立的辐射井取水的渗流-管流耦合模型计算了各方案下各个辐射井的出水量,最终确定了辐射井的允许开采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开采 辐射井 渗流-管流耦合模型 交换量 允许开采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河底水源地取水方式选取对比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陈鹏 王玮 +1 位作者 刘基 陈立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1-14,共4页
在简要介绍研究区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初步选定了3种开采方案:管井、廊道和渗流井。其中管井开采量采用纯渗流模型计算,廊道、渗流井开采量采用"渗流-管流"耦合模型计算。通过对比分析这3种取水方式的取水效果,最终确定了... 在简要介绍研究区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初步选定了3种开采方案:管井、廊道和渗流井。其中管井开采量采用纯渗流模型计算,廊道、渗流井开采量采用"渗流-管流"耦合模型计算。通过对比分析这3种取水方式的取水效果,最终确定了南河底水源地地下水开采方式和允许开采量,对研究区地下水的合理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开采方式 允许开采量 “渗流-管流”耦合模型 对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架路匝道附近的交叉口交通流分析 被引量:8
14
作者 戴世强 雷丽 董力耘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13-518,共6页
考虑高架路匝道附近的交叉口交通流问题.所采用的模型是经修正的一维管流交通流模型,在运动方程中引入了弛豫项.基于该模型,对上海市内环线的武宁路匝道附近的交通流进行了案例分析,着重对主干道上的右转车辆干扰效应进行了数值模拟,所... 考虑高架路匝道附近的交叉口交通流问题.所采用的模型是经修正的一维管流交通流模型,在运动方程中引入了弛豫项.基于该模型,对上海市内环线的武宁路匝道附近的交通流进行了案例分析,着重对主干道上的右转车辆干扰效应进行了数值模拟,所得结果与实测数据相当符合.分析表明,右转车辆对主干道的“挤压”效应是引起某些交叉口交通拥塞的重要原因,而设置在繁华路口的高架路匝道加剧了这种拥塞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架路 匝道 交叉口 交通流 一维管流交通流模型 弛豫项 右转车辆干扰效应 数值模拟 交通拥塞 交通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盘塘水源地渗流井取水方式下地下水允许开采量计算 被引量:3
15
作者 陈枭萌 杨海瑞 +3 位作者 王玮 徐嘉璐 郭倩 牟海斌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90-194,共5页
介绍了渗流井的结构和井流特征,通过引入等效渗透系数,构建"渗流—管流"耦合模型,建立了渗流井取水的数学模型。以陕西省神木县盘塘水源地为例,用地下水流三维有限差分法对水源地地下水允许开采量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盘塘... 介绍了渗流井的结构和井流特征,通过引入等效渗透系数,构建"渗流—管流"耦合模型,建立了渗流井取水的数学模型。以陕西省神木县盘塘水源地为例,用地下水流三维有限差分法对水源地地下水允许开采量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盘塘水源地渗流井开采方式下,地下水允许开采量为92 400m3/d,枯水期允许开采量为56 200m3/d。通过对比不同取水方式下的允许开采量,认为渗流井取水方式较管井、辐射井等取水方式具有出水量大,易管理等优势。在干旱半干旱的地区,渗流井具有明显优于其他取水结构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流井 允许开采量 等效渗透系数 “渗流-管流”耦合模型 盘塘水源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渗流井理论的放水试验数值模拟及水文地质参数不确定性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孙启明 柯贤敏 +1 位作者 田国林 王玮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2017年第3期290-294,301,共6页
[目的]建立可靠的地下水数值模型,为煤矿矿坑涌水的预测提供参考。[方法]采用Modflow-2005中的Conduit Flow Process(CFP)方法对某煤矿放水试验进行模拟,并用局部灵敏度分析方法进行水文地质参数不确定性分析。[结果]建立了"渗流... [目的]建立可靠的地下水数值模型,为煤矿矿坑涌水的预测提供参考。[方法]采用Modflow-2005中的Conduit Flow Process(CFP)方法对某煤矿放水试验进行模拟,并用局部灵敏度分析方法进行水文地质参数不确定性分析。[结果]建立了"渗流—管流耦合模型",经过反复调参,分析拟合结果,求得最佳拟合的水文地质参数。通过灵敏度分析,获得最大的灵敏度参数。[结论]研究区内含水层渗透性差异比较大,在疏放水过程中要做好预防措施;灵敏度分析结果表明,井管C值对放水试验影响最大,纵向上侏罗系下统延安组渗透系数的影响大于其他含水岩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流井理论 渗流—管流耦合模型 Modflow-2005 CFP 水文地质参数 局部灵敏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渗流井取水方式地下水允许开采量计算 被引量:20
17
作者 王玮 畅俊斌 王俊杰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5-39,43,共6页
文章在分析渗流井井流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引入等效渗透系数,构建渗流井取水的"渗流—管流"耦合模型,建立了渗流井取水的数学模型,提出了渗流井取水计算模型。以陕西省悖牛川水源地为例,通过水文地质条件的分析,提出悖牛川陕西... 文章在分析渗流井井流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引入等效渗透系数,构建渗流井取水的"渗流—管流"耦合模型,建立了渗流井取水的数学模型,提出了渗流井取水计算模型。以陕西省悖牛川水源地为例,通过水文地质条件的分析,提出悖牛川陕西段河谷区地下水渗流井的开采方式。结合具体的水文地质结构及有关参数,采用地下水流三维有限差分法计算了各渗流井的出水量及其组成。在考虑河流持续断流45d的情况下,计算了断流条件下渗流井出水量的衰减过程,在此基础上,确定了悖牛川陕西段河谷区地下水渗流井开采方式新增允许开采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流井 等效渗透系数 “渗流-管流”耦合模型 允许开采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头峪水源地廊道取水允许开采量计算 被引量:7
18
作者 陈鹏 张娟 王玮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54-56,共3页
简要分析了廊道的水流特征,通过引入等效渗透系数,构建廊道取水的"渗流-管流"耦合模型,并用之于陕北佳县木头峪水源地廊道取水工程,确定了开采方案,同时计算了开采方案枯水期廊道取水的允许开采量,最终确定木头峪地下水廊道... 简要分析了廊道的水流特征,通过引入等效渗透系数,构建廊道取水的"渗流-管流"耦合模型,并用之于陕北佳县木头峪水源地廊道取水工程,确定了开采方案,同时计算了开采方案枯水期廊道取水的允许开采量,最终确定木头峪地下水廊道开采方式允许开采量为16 900 m3/d。建立的廊道取水数学模型能较好地反映廊道的水流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开采 “渗流-管流”耦合模型 等效渗透系数 允许开采量 木头峪水源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木县刘家湾水源地不同取水方式对比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徐嘉璐 陈枭萌 +2 位作者 郭倩 牟海斌 王玮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3年第3期14-17,共4页
在对研究区的水文地质条件进行分析后,设计了3种常用开采方案:廊道、辐射井和渗流井。通过引入等效渗透系数的概念构建3种取水建筑物的"渗流-管流"耦合模型,从而进行开采量的计算。计算出研究区在廊道、辐射井、渗流井的作用... 在对研究区的水文地质条件进行分析后,设计了3种常用开采方案:廊道、辐射井和渗流井。通过引入等效渗透系数的概念构建3种取水建筑物的"渗流-管流"耦合模型,从而进行开采量的计算。计算出研究区在廊道、辐射井、渗流井的作用下允许开采量分别1.49、1.9、2.87万m3/d。计算结果表明:渗流井与相同技术条件下的廊道及辐射井相比,取水结构的出水量大,供水保证率高,并且在建议开采量下含水层的水位降深在允许范围内。最终以取水效率高为目标,确定神木县刘家湾水源地采用渗流井方式开采地下水,对研究区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允许开采量 “渗流-管流”耦合模型 廊道 辐射井 渗流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渗流井辐射管-含水层间水量交换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畅俊斌 柯贤敏 +2 位作者 王玮 葛佳亮 田国林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8,共8页
渗流井取水工程因其高产、高效、低耗、供水成本相对较低等优点被广泛运用,但目前的渗流井取水工程对取水量关注较多,对辐射管-含水层间水量交换系数缺乏研究。为此,通过大型砂槽物理模拟试验,设计不同辐射管仰角、不同辐射管长度、不... 渗流井取水工程因其高产、高效、低耗、供水成本相对较低等优点被广泛运用,但目前的渗流井取水工程对取水量关注较多,对辐射管-含水层间水量交换系数缺乏研究。为此,通过大型砂槽物理模拟试验,设计不同辐射管仰角、不同辐射管长度、不同渗漏补给能力河流及不同竖井降深共101种试验方案,分析渗流井取水效果的影响因素。对辐射管-含水层间的水量交换系数C1的计算公式进行推导,并利用MODFLOW软件建立数值模型,对部分试验方案进行模拟,并将C1值计算公式应用于模型中,利用试验数据对模型识别验证,并对辐射管-含水层间的水量交换系数C1的计算公式进行验证。最终,确定出辐射管-含水层间的水量交换系数C1的计算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槽试验 渗流井 数值模拟 渗流-管流耦合模型 水量交换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