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路堤深厚软基管桩复合地基数值模拟 被引量:26
1
作者 姜彦彬 何宁 +2 位作者 林志强 姚明帅 李文轩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3-51,共9页
结合高速公路桥头深厚软基现场试验段工程,对比了几种管桩复合地基单桩有限元数值建模方法,认为轴对称接触有限元模型可以较准确地反映路堤下管桩复合地基的基本性状。基于数值分析结果,详细探讨了管桩复合地基的受力特性和变形分布。... 结合高速公路桥头深厚软基现场试验段工程,对比了几种管桩复合地基单桩有限元数值建模方法,认为轴对称接触有限元模型可以较准确地反映路堤下管桩复合地基的基本性状。基于数值分析结果,详细探讨了管桩复合地基的受力特性和变形分布。结果表明:填土越高,桩顶承台应力集中越显著;桩土应力比与高距比、桩土沉降差之间均存在较好的正相关线性关系。填筑结束,带承台管桩承担了80%的路堤荷载,管桩外侧摩阻力承担了超过90%的承台受荷;与在天然地基上堆载相比,大部分荷载通过管桩传递到压缩性相对较小的深层地基中,管桩复合地基的附加应力分布得到了优化,桩长范围内地基的压缩率及压缩量大幅减小,管桩复合地基的总沉降量仅为相应天然地基堆载沉降量的18.5%,深厚软基的总沉降减幅为435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桩复合地基 轴对称模型 荷载分配 荷载传递 压缩变形 压缩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垫层下管桩复合地基现场对比试验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邵国霞 苏谦 +3 位作者 尹紫红 李婷 谢康 曹政国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79-285,共7页
为比较管桩+钢筋混凝土板复合地基、管桩+桩帽+土工格室复合地基、管桩+桩帽+土工格栅复合地基的受力和沉降控制效果,开展了3种复合地基处理深厚软土路基的现场试验,分析研究了不同垫层条件下管桩复合地基受力和变形规律,结果表明:路堤... 为比较管桩+钢筋混凝土板复合地基、管桩+桩帽+土工格室复合地基、管桩+桩帽+土工格栅复合地基的受力和沉降控制效果,开展了3种复合地基处理深厚软土路基的现场试验,分析研究了不同垫层条件下管桩复合地基受力和变形规律,结果表明:路堤荷载作用下,桩顶和桩间土应力由路基中心向路肩、坡脚处逐渐减少,土工格栅垫层时桩土应力比为2.47~5.42,土工格室垫层加固桩土应力比为2.30~6.25;钢筋混凝土板垫层时桩土应力比为8.05~14.81;随着路基填土荷载的增大,土工格栅、土工格室拉力逐渐增大,路肩位置拉力最大,相同荷载作用下土工格室所受拉力大于土工格栅;3种复合地基加固措施中管桩+钢筋混凝土板对路基沉降的加固效果最好,稳定后地基面沉降分别为土工格栅和土工格室桩网复合地基地基面沉降的68.46%和72.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工格室 土工格栅 管桩复合地基 沉降 桩土应力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路堤荷载下浅层就地固化联合管桩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及沉降计算 被引量:13
3
作者 周杨 陈永辉 +2 位作者 孔纲强 陈龙 陈庚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88-696,共9页
浅层就地固化联合管桩复合地基是超软土地基加固的有效方法之一。基于复合地基荷载传递法理论,将路堤填料、固化层、基桩、桩间土和下卧层作为一个系统,建立考虑应力、沉降变形连续性的浅层就地固化联合管桩复合地基的理论计算方法,探... 浅层就地固化联合管桩复合地基是超软土地基加固的有效方法之一。基于复合地基荷载传递法理论,将路堤填料、固化层、基桩、桩间土和下卧层作为一个系统,建立考虑应力、沉降变形连续性的浅层就地固化联合管桩复合地基的理论计算方法,探讨浅层固化层对管桩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及地基沉降的影响规律。通过与浅层就地固化联合管桩复合地基现场试验结果的比较分析,并与传统管桩复合地基现场试验结果对比,验证了所建立的理论计算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研究结果表明,浅层固化层的设置能够充分发挥管桩复合地基中基桩的承载性能,桩-土应力比随着浅层固化层模量的增大而呈线性增加(斜率约为1.6MPa^(-1));现场工况下,桩体中性点位置随浅层固化层模量的增大而上移(介于0.12~0.45之间);考虑到发挥固化剂材料性能及加固效果,选取水泥掺量不超过11%的固化剂较为合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层就地固化 管桩复合地基 荷载传递 桩-土应力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帽PTC管桩复合地基荷载传递试验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雷金波 徐泽中 +1 位作者 黄玲 况森保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S1期232-236,共5页
根据控制沉降设计理论,采用疏化桩间距的方法,在某公路深厚软基处理中设计并采用了带帽PTC(预应力薄壁混泥凝土)管桩。为了了解路堤下带帽PTC型刚性桩复合地基作用机理,更好地研究带帽PTC管桩复合地基沉降变形、荷载传递、桩土荷载分担... 根据控制沉降设计理论,采用疏化桩间距的方法,在某公路深厚软基处理中设计并采用了带帽PTC(预应力薄壁混泥凝土)管桩。为了了解路堤下带帽PTC型刚性桩复合地基作用机理,更好地研究带帽PTC管桩复合地基沉降变形、荷载传递、桩土荷载分担比及桩土应力比等力学性状,在两种地质条件下进行了带帽PTC管桩复合地基现场足尺试验研究,得到了试验资料和一系列有益的结论。试验结果能够为带帽PTC管桩复合地基理论研究提供合理依据,并对其优化设计起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沉降设计理论 带帽PTC管桩复合地基 桩土应力比 荷载分担比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浇混凝土薄壁管桩复合地基动力反应特性分析
5
作者 周云东 朱小春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1期719-723,729,共6页
针对目前现浇混凝土薄壁管桩复合地基动力特性分析中二维计算模型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等效刚度原理的简化模型。基于河海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开发的二维动力有限元计算程序,并通过工程实例,分析了这种新型复合地基的动力特性。研究结... 针对目前现浇混凝土薄壁管桩复合地基动力特性分析中二维计算模型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等效刚度原理的简化模型。基于河海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开发的二维动力有限元计算程序,并通过工程实例,分析了这种新型复合地基的动力特性。研究结果表明,现浇混凝土薄壁管桩复合地基在地震作用下,与原天然地基相比,地表水平向绝对加速度增大,竖直向绝对加速度显著减小;地基内部水平向受力的整体性较好,而竖直向较差。从地基的动剪应力计算结果可知,现浇混凝土薄壁管桩复合地基对抗震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浇混凝土薄壁管桩复合地基 简化模型 地震作用 动力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C管桩复合地基应力扩散效应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郎瑞卿 孙立强 +3 位作者 闫澍旺 林澍 陈浩 任宇晓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2期394-400,共7页
预应力混凝土薄壁(PTC)管桩复合地基作为常见的基础型式在软土地区具有良好的实用价值和应用前景。在实际工程中,复合地基下卧层附加应力的确定一直是重点和难点,因此对PTC管桩复合地基应力扩散效应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针对天津... 预应力混凝土薄壁(PTC)管桩复合地基作为常见的基础型式在软土地区具有良好的实用价值和应用前景。在实际工程中,复合地基下卧层附加应力的确定一直是重点和难点,因此对PTC管桩复合地基应力扩散效应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针对天津软土地区进行了3组不同垫层厚度的复合地基现场静载试验,基于现场试验建立并验证了数值模拟方法,对比研究了该型式复合地基的承载特性;通过已建立的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不同工况下PTC管桩复合地基的应力扩散现象,结合复合地基应力扩散理论确定了扩散角的取值范围,分析了土质、加固深度和外荷载对扩散角的影响规律。计算结果可为工程设计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C管桩复合地基 现场试验 应力扩散 承载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桩在津滨高速改扩建工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3
7
作者 马文生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138-141,共4页
依托津滨高速改扩建工程,计算了管桩复合地基的地基承载力,重点对太沙基理论公式进行推导验算,并对太沙基理论公式在管桩复合基础应用中做了修正,通过对典型单元体的分析,推导了表征刚性基础下复合地基性状的桩土应力模型,最后将工程设... 依托津滨高速改扩建工程,计算了管桩复合地基的地基承载力,重点对太沙基理论公式进行推导验算,并对太沙基理论公式在管桩复合基础应用中做了修正,通过对典型单元体的分析,推导了表征刚性基础下复合地基性状的桩土应力模型,最后将工程设计方案和本文方法分析的结果进行对比,二者基本一致,说明本文方法能较好反映天津地区管桩处理地基的工作性状。进一步补充了管桩在复合地基中的应用,并对此模型做进一步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津滨高速 太沙基理论公式 管桩复合地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空-堆载预压联合管桩-土工格室在堆场深厚软基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21
8
作者 陈维家 刘维正 林震宇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699-1709,共11页
以珠海某堆场深厚软土地基处理工程为依托,针对传统的地基处理方法难以满足该重载堆场工程对深厚软土地基处理的高承载力与稳定性、高标准工后与差异沉降控制、大面积快速高效经济处理的要求,提出先对整个场地进行真空联合堆载预压,再... 以珠海某堆场深厚软土地基处理工程为依托,针对传统的地基处理方法难以满足该重载堆场工程对深厚软土地基处理的高承载力与稳定性、高标准工后与差异沉降控制、大面积快速高效经济处理的要求,提出先对整个场地进行真空联合堆载预压,再采用“预应力管桩-土工格室加筋土”处理料条区、采用土工格栅加筋土处理堆取料机区的综合处治方案。通过承载力、沉降和侧向位移现场监测对处治效果进行分析,深入探讨综合处治技术的加固机理:管桩桩顶上部加筋土的“土拱效应”可有效扩散应力,同时土工格室起到水平向约束管桩、协调不均匀沉降作用,充分发挥桩筏基础中的柔性筏板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真空-堆载预压联合预应力管桩-土工格室能够大幅度提升地基承载力、限制地基水平位移和减小地基不均匀沉降,有效解决堆场软基过量沉降与稳定性不足的问题。研究结果可为类似工程的深厚软基处理借鉴和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厚软土 大面积堆场 管桩-土工格室复合地基 真空-堆载预压 处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