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钻井管柱振动信号系统仿真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宋一晨 吕苗荣 陆健 《石油机械》 2015年第10期34-41,共8页
为了了解管柱内部信号传递的过程与规律以及各种信号的组成,通过建立信号传递过程模型,基于Windows平台,利用Delphi开发工具开发了管柱振动系统仿真软件,对管柱振动信号进行了仿真分析,提出了开展管柱振动信号测试分析的步骤和方法,同... 为了了解管柱内部信号传递的过程与规律以及各种信号的组成,通过建立信号传递过程模型,基于Windows平台,利用Delphi开发工具开发了管柱振动系统仿真软件,对管柱振动信号进行了仿真分析,提出了开展管柱振动信号测试分析的步骤和方法,同时利用室内管柱振动试验对该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分析结果表明,管柱振动信号波形大体上分为结构类信号和传递类信号,结构类信号在时域上往往在特定的时刻出现,传递类信号往往随测量系统的变化而相应变化;在管柱物理参数不变的情况下,可以利用结构类信号来确定管柱的几何结构以及撞击信号的源特征;通过分析传递类信号的变化规律可以获得管柱长度、敲(撞)击位置、传播速度、透射系数及反射系数等各种有用信息。研究结果为新的管柱振动信号解释方法的创立创造了一定条件,也为井下管柱的故障诊断、定位,管柱系统特性参数的确定以及信号分析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柱振动 信号分析 结构类信号 信号仿真 反射 振动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高压天然气开采用钛合金油管柱力学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胡芳婷 刘强 +4 位作者 赵密锋 郭文婷 张伟福 张强 练章华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15-122,共8页
我国油气开发环境较为恶劣,油井管在井下面临高温高压、硫化氢、二氧化碳、高浓度盐水/完井液、单质硫和强酸等腐蚀环境的作用。钛合金材料以其高强度低密度、低弹性模量、优异的韧性、疲劳性能和耐蚀性,成为油井管和海洋开发工具的热... 我国油气开发环境较为恶劣,油井管在井下面临高温高压、硫化氢、二氧化碳、高浓度盐水/完井液、单质硫和强酸等腐蚀环境的作用。钛合金材料以其高强度低密度、低弹性模量、优异的韧性、疲劳性能和耐蚀性,成为油井管和海洋开发工具的热门材料,但其在高温高压气井开采过程中的受力状态和安全可靠性研究尚不足。为此,以我国西部某油田典型高温、高压、高产量气井开采工况为典型参考环境,设计了3种油管柱结构方案,使用有限元模拟方法,计算分析3种方案下的管柱力学情况。分析结果表明,使用钛合金油管可使气井生产中的油管柱载荷减小、安全系数增大,部分时刻管柱内无中和点;使井筒与套管之间轻度接触甚至不接触,可以有效改善生产过程中管柱的振动状态。研究结果为钛合金油管柱在气井中的使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合金油管 管柱力学分析 高温高压天然气开发 管柱振动 屈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直井中连续管的纵向振动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周志宏 殷卓成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24-128,共5页
直井中连续管运动时的阻尼较小,如果激励频率与固有频率相同,在较小的周期性激励下就有可能产生较大幅度的振动,这种振动有可能导致连续管的表面损伤,或加速连续管的疲劳损伤。鉴于此,建立了直井中连续管的纵向振动微分方程,经过简化,... 直井中连续管运动时的阻尼较小,如果激励频率与固有频率相同,在较小的周期性激励下就有可能产生较大幅度的振动,这种振动有可能导致连续管的表面损伤,或加速连续管的疲劳损伤。鉴于此,建立了直井中连续管的纵向振动微分方程,经过简化,得到了连续管振动频率的特征方程,通过数值计算可以得到不同长度连续管纵向振动的固有频率。应用差分方法,计算了共振条件下振幅的增长趋势。研究结果表明:连续管下入越深,基频的频率越低;越高阶固有频率的共振,井口连续管应力振幅增加越快;激励力的频率与连续管起升或下降速度成正比,速度越大,共振时井口连续管应力振幅越大。研究结果可为连续管振动损伤预防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井 连续管 管柱振动 固有频率 共振 差分方法 应力振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振动工况下特殊螺纹接头密封性能仿真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于洋 屈展 +3 位作者 许富艳 曹银萍 窦益华 刘渝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24-131,共8页
因管柱振动导致特殊螺纹接头密封失效的问题,传统的静力学理论无法有效解释。为此,基于能量耗散理论,考虑密封面微观接触滑移的影响,建立了锥面-锥面特殊螺纹接头有限元模型,通过振动模态分析及摩擦接触分析,研究不同模态振型与上扣扭... 因管柱振动导致特殊螺纹接头密封失效的问题,传统的静力学理论无法有效解释。为此,基于能量耗散理论,考虑密封面微观接触滑移的影响,建立了锥面-锥面特殊螺纹接头有限元模型,通过振动模态分析及摩擦接触分析,研究不同模态振型与上扣扭矩下特殊螺纹接头的能量耗散与密封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基于能量耗散理论,利用力-位移迟滞特性分析密封面的接触滑移状态及能量耗散,可从微观层面解释因管柱振动引发特殊螺纹接头密封性能减弱的问题;模态振型下,特殊螺纹接头密封面间的摩擦力与能量耗散均随上扣扭矩的增大而增大,且3阶模态振型的能量耗散值大于1阶模态;特殊螺纹接头密封面的位移为微米级,密封面的摩擦力-位移迟滞曲线呈“针叶”形,处于黏着与滑移共存的微观滑移状态;长期振动工况下,易造成密封面磨损,导致特殊螺纹接头密封性能减弱甚至密封失效。研究成果可为特殊螺纹接头上扣扭矩控制及动载作用下密封性能评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柱振动 特殊螺纹接头 能量耗散 密封性能 接触压力 模态振型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