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用电数据的潍坊市工业污染源冬奥会管控效果评估
1
作者 李政 陈建华 +2 位作者 刘翰青 高健 杨艳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7-42,48,共7页
利用潍坊市安装用电监控的工业企业在冬奥会前和会中的生产用电数据及部分企业大气污染物排放在线监测数据,分析企业生产用电量和排放量的变化特征及潜在的相关性,评估管控措施落实状况及减排效果。结果表明:管控期间,潍坊市工业企业用... 利用潍坊市安装用电监控的工业企业在冬奥会前和会中的生产用电数据及部分企业大气污染物排放在线监测数据,分析企业生产用电量和排放量的变化特征及潜在的相关性,评估管控措施落实状况及减排效果。结果表明:管控期间,潍坊市工业企业用电量相比管控前平均下降57.96%;完全停产类企业用电量下降75%以上,大气污染物(SO_(2)、NO_(x)、烟粉尘)排放量下降100%;限产类企业用电量降幅呈现随管控措施加严而增大的趋势;延迟复产类企业延迟复产率为47.83%~96.00%,用电量下降50.76%。根据管控期间各行业企业的用电量变化状况,判定各企业基本落实了减排要求。可见,企业用电数据在一定情况下,可以替代或辅助工业企业排放数据,反映企业管控措施落实状况及减排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污染源 用电量数据 管控效果评估 K-MEANS聚类算法 北京冬奥会期间 潍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20峰会期间长三角区域臭氧变化及管控效果评估 被引量:13
2
作者 周德荣 田旭东 +4 位作者 蔡哲 王晓元 李颖 刘祎 江飞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1-49,共9页
为了研究2016年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G20峰会)期间长三角区域臭氧(O3)变化特征,评估管控措施对O3浓度的影响,利用2016年8月10日至9月20日杭州及周边地区的空气质量监测数据、气象数据以及排放清单数据,分析了O3和NO2浓度及气象条件的... 为了研究2016年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G20峰会)期间长三角区域臭氧(O3)变化特征,评估管控措施对O3浓度的影响,利用2016年8月10日至9月20日杭州及周边地区的空气质量监测数据、气象数据以及排放清单数据,分析了O3和NO2浓度及气象条件的时空分布特征,研究了不同管控区域不同保障时期O3浓度的时空变化和O3敏感控制区的改变。结果表明:峰会保障期间对于一次排放污染物和细颗粒物的管控措施效果明显,但核心区的O3质量浓度高于严控区和管控区,分别高出11. 2、9. 2μg/m^3。日间的NOx管控导致O3日变化幅度增高接近50μg/m^3。在峰会保障期间,卫星数据和站点观测结果显示核心区O3由VOCs控制区转为NOx-VOCs协同控制区,整个长三角区域的O3生成对于NOx排放量更为敏感。管控措施越强,核心区的O3生成对于NOx排放越敏感,且O3浓度与NOx浓度的相关性越强。对NOx和VOCs的协同控制降低排放,是关系O3浓度管控的一项重要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20峰会 长三角区域 臭氧 氮氧化物 管控效果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