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隐丝藻科一新属──管形藻属 被引量:5
1
作者 李伟新 丁镇芬 《湛江海洋大学学报》 CAS 1998年第3期1-5,共5页
中空蜈蚣藻(Grateloupiaporracea(Mert.)W.X.LietZ.F.Ding)在幼苗期(0.2cm)已中空,成体的主枝与分枝亦中空。皮层细胞叉状排列或稍背斜形;生枝枝丛(ampullae)只有一条主枝或1分枝;果胞枝由1~3个细胞组成,有的果胞亦... 中空蜈蚣藻(Grateloupiaporracea(Mert.)W.X.LietZ.F.Ding)在幼苗期(0.2cm)已中空,成体的主枝与分枝亦中空。皮层细胞叉状排列或稍背斜形;生枝枝丛(ampullae)只有一条主枝或1分枝;果胞枝由1~3个细胞组成,有的果胞亦产生由1~4个细胞组成的侧枝。其特征与蜈蚣藻属(GrateloupiaC.Ag)不同。建议将其从蜈蚣藻属中移出另成立一个新属管形藻属SinotubimorphaW.X.LietZ.F.Dinggen,nov.该属模式种为管形藻S,porracea(Mert.)W.X.LietZ.F.Dingcomb.nov,采于青岛1984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丝藻科 管形藻 管形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蜈蚣藻和管形藻的RAPD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王茜 安利佳 +3 位作者 杨君 苏乔 王宏伟 康晓慧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506-510,共5页
于 1 997年 9月在大连石庙海区分株采集蜈蚣藻、管形藻和舌状蜈蚣藻 ,采用RAPD技术在分子水平上对属于红藻门的两种藻类———蜈蚣藻和管形藻进行了分析。所试 60个引物中 ,有 2 1个经扩增得到了 1 2 0个多态片段。应用PHYLIP软件 ,按照... 于 1 997年 9月在大连石庙海区分株采集蜈蚣藻、管形藻和舌状蜈蚣藻 ,采用RAPD技术在分子水平上对属于红藻门的两种藻类———蜈蚣藻和管形藻进行了分析。所试 60个引物中 ,有 2 1个经扩增得到了 1 2 0个多态片段。应用PHYLIP软件 ,按照UPGMA和Neighbor-Joining(N -J)法分别构建聚类图。分析结果表明 ,RAPD多态性提示蜈蚣藻和管形藻差异较大 ,应为两个不同的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蜈蚣藻 管形藻 分类 RAP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