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絃上万古意 樽中千日醇——忆管平湖老师
1
作者
许健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1988年第1期36-39,共4页
为寻求天外知音,1977年8月美国发射的太空船“航行者”号上录制了一批世界名曲,我国古琴曲《流水》作为东方音乐的代表入选,从此。
关键词
管平湖
古琴
拨弦乐器
古代音乐
音乐作品
古意
黄勉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建国初期之琴曲《广陵散》打谱研究——以管平湖、顾梅羹谱本为例
被引量:
1
2
作者
丁霓裳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1-52,161,共13页
20世纪50年代中国音乐家协会组织琴家对《广陵散》一曲的打谱工作,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具代表性且影响深远的打谱活动。文章选取具有开创意义的管平湖经典打谱本与以学术严谨著称并带有总结意味的顾梅羹打谱本为研究对象,分析、比较二谱...
20世纪50年代中国音乐家协会组织琴家对《广陵散》一曲的打谱工作,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具代表性且影响深远的打谱活动。文章选取具有开创意义的管平湖经典打谱本与以学术严谨著称并带有总结意味的顾梅羹打谱本为研究对象,分析、比较二谱的特色、成就与得失。该文认为围绕《广陵散》有组织的群体打谱活动,不但打破了传统按谱鼓琴的格局,进入了科学打谱的新纪元,也由于其激越雄壮的特色开创了一代新的琴风。《广陵散》打谱的巨大成就与深远影响,对琴乐发展实具有着划时代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陵散
打谱
管平湖
顾梅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漫谈《流水》
被引量:
2
3
作者
齐毓怡
王迪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1984年第1期107-110,共4页
《列子·汤问篇》记载:"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巍巍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汤之。"《吕氏春秋》也记载:"钟子期死,伯牙擗琴绝弦...
《列子·汤问篇》记载:"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巍巍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汤之。"《吕氏春秋》也记载:"钟子期死,伯牙擗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奇秘谱
朱权
琴谱
天闻
宁献王
《流水》
管平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古琴曲《幽兰》的音乐分析
被引量:
3
4
作者
庄曜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1991年第1期26-33,共8页
古琴曲《幽兰》原名《碣石调·幽兰》,是目前已知我国最早的曲谱,它用文字形式描述了古琴演奏中的一些具体手法,指法及音高位置等。传谱人是南朝至隋初的丘明(494—590),抄写成文字谱的年代大约在唐初。后来文字谱流入日本而在国内...
古琴曲《幽兰》原名《碣石调·幽兰》,是目前已知我国最早的曲谱,它用文字形式描述了古琴演奏中的一些具体手法,指法及音高位置等。传谱人是南朝至隋初的丘明(494—590),抄写成文字谱的年代大约在唐初。后来文字谱流入日本而在国内已失传,直到清末才被我国考据学家杨守敬发现,后编入古琴曲集《古逸丛书》(1884)。自这首古谱重新问世以来,国内很多人对此进行了研究,被一些琴家进行了初步的打谱,并录了音,有四种简字谱和五线谱的对照谱发表在音乐出版社的《古琴曲集》第一集中(1962)。由于打谱的初步成果,使我们能进一步了解和研究唐以前的音乐面貌,也使我们进行进一步的音乐分析成为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琴曲
音乐分析
文字谱
碣石调
琴家
管平湖
古逸丛书
古琴音乐
清乐音阶
调式调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漫谈《流水》
5
作者
齐毓怡
王迪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1984年第1期107-110,共4页
《列子·汤问篇》记载:“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巍巍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汤之。”《吕氏春秋》也记载:“钟子期死,伯牙擗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
《列子·汤问篇》记载:“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巍巍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汤之。”《吕氏春秋》也记载:“钟子期死,伯牙擗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知音者也”。这一对知音朋友的故事,传为千古佳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奇秘谱
朱权
天闻
宁献王
《流水》
管平湖
琴谱
指法
琴曲
音乐作品
乐曲
奏法
泛音
引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黄勉之兴办“金陵琴社”
6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1990年第3期51-51,共1页
清朝末年,北京有一位从南方来的琴师,门口挂着“金陵琴社”的招牌,召收入门弟子传授琴艺,他就是黄勉之。黄勉之生于1853年,原籍江苏江宁。为什么孤身一人到北方落户呢?对此,传说纷纭,有人说他本来不姓黄而是姓童,后来因为什么事情犯了案...
清朝末年,北京有一位从南方来的琴师,门口挂着“金陵琴社”的招牌,召收入门弟子传授琴艺,他就是黄勉之。黄勉之生于1853年,原籍江苏江宁。为什么孤身一人到北方落户呢?对此,传说纷纭,有人说他本来不姓黄而是姓童,后来因为什么事情犯了案,于是隐姓埋名到南京削发为僧。不久,又与人打起官司,在南京无法存身,背井离乡千里迢迢来到北京。当时杨宗稷的《黄勉之传》、王树枬的《琴师黄勉之墓碑文》中都提到这件事。而黄勉之本人虽承认出家当过和尚,却另有道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勉之
墓碑文
广陵琴
管平湖
五知斋琴谱
自远堂
广陵派
宗稷
门弟子
枯木禅琴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琵琶演奏家李廷松
7
作者
郑汝中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1991年第2期58-59,共2页
李廷松先生是我国著名琵琶演奏家、教育家,他的艺术成就、教育事业、对国家和人民的奉献,将永载史册。李廷松先生祖籍苏州,出身于普通劳动人民家庭,1906年生于上海(原属江苏)。他自幼聪颖,爱读书,并受过良好的教育。
关键词
李廷松
琵琶演奏
艺术成就
教育事业
艺术造诣
冯子存
管平湖
演奏实践
中国音乐家协会
中央音乐学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絃上万古意 樽中千日醇——忆管平湖老师
1
作者
许健
机构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
出处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1988年第1期36-39,共4页
文摘
为寻求天外知音,1977年8月美国发射的太空船“航行者”号上录制了一批世界名曲,我国古琴曲《流水》作为东方音乐的代表入选,从此。
关键词
管平湖
古琴
拨弦乐器
古代音乐
音乐作品
古意
黄勉之
分类号
G6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建国初期之琴曲《广陵散》打谱研究——以管平湖、顾梅羹谱本为例
被引量:
1
2
作者
丁霓裳
机构
武汉音乐学院中乐系
出处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1-52,161,共13页
文摘
20世纪50年代中国音乐家协会组织琴家对《广陵散》一曲的打谱工作,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具代表性且影响深远的打谱活动。文章选取具有开创意义的管平湖经典打谱本与以学术严谨著称并带有总结意味的顾梅羹打谱本为研究对象,分析、比较二谱的特色、成就与得失。该文认为围绕《广陵散》有组织的群体打谱活动,不但打破了传统按谱鼓琴的格局,进入了科学打谱的新纪元,也由于其激越雄壮的特色开创了一代新的琴风。《广陵散》打谱的巨大成就与深远影响,对琴乐发展实具有着划时代的意义。
关键词
广陵散
打谱
管平湖
顾梅羹
Keywords
Guang Ling San
Da pu
GUAN Pinghu
GU Meigeng
分类号
J609.2 [艺术—音乐]
J632.31 [艺术—音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漫谈《流水》
被引量:
2
3
作者
齐毓怡
王迪
机构
不详
出处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1984年第1期107-110,共4页
文摘
《列子·汤问篇》记载:"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巍巍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汤之。"《吕氏春秋》也记载:"钟子期死,伯牙擗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
关键词
神奇秘谱
朱权
琴谱
天闻
宁献王
《流水》
管平湖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古琴曲《幽兰》的音乐分析
被引量:
3
4
作者
庄曜
出处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1991年第1期26-33,共8页
文摘
古琴曲《幽兰》原名《碣石调·幽兰》,是目前已知我国最早的曲谱,它用文字形式描述了古琴演奏中的一些具体手法,指法及音高位置等。传谱人是南朝至隋初的丘明(494—590),抄写成文字谱的年代大约在唐初。后来文字谱流入日本而在国内已失传,直到清末才被我国考据学家杨守敬发现,后编入古琴曲集《古逸丛书》(1884)。自这首古谱重新问世以来,国内很多人对此进行了研究,被一些琴家进行了初步的打谱,并录了音,有四种简字谱和五线谱的对照谱发表在音乐出版社的《古琴曲集》第一集中(1962)。由于打谱的初步成果,使我们能进一步了解和研究唐以前的音乐面貌,也使我们进行进一步的音乐分析成为可能。
关键词
古琴曲
音乐分析
文字谱
碣石调
琴家
管平湖
古逸丛书
古琴音乐
清乐音阶
调式调性
分类号
J6 [艺术—音乐]
J912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漫谈《流水》
5
作者
齐毓怡
王迪
机构
不详
出处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1984年第1期107-110,共4页
文摘
《列子·汤问篇》记载:“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巍巍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汤之。”《吕氏春秋》也记载:“钟子期死,伯牙擗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知音者也”。这一对知音朋友的故事,传为千古佳话。
关键词
神奇秘谱
朱权
天闻
宁献王
《流水》
管平湖
琴谱
指法
琴曲
音乐作品
乐曲
奏法
泛音
引子
分类号
I26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黄勉之兴办“金陵琴社”
6
出处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1990年第3期51-51,共1页
文摘
清朝末年,北京有一位从南方来的琴师,门口挂着“金陵琴社”的招牌,召收入门弟子传授琴艺,他就是黄勉之。黄勉之生于1853年,原籍江苏江宁。为什么孤身一人到北方落户呢?对此,传说纷纭,有人说他本来不姓黄而是姓童,后来因为什么事情犯了案,于是隐姓埋名到南京削发为僧。不久,又与人打起官司,在南京无法存身,背井离乡千里迢迢来到北京。当时杨宗稷的《黄勉之传》、王树枬的《琴师黄勉之墓碑文》中都提到这件事。而黄勉之本人虽承认出家当过和尚,却另有道理,
关键词
黄勉之
墓碑文
广陵琴
管平湖
五知斋琴谱
自远堂
广陵派
宗稷
门弟子
枯木禅琴谱
分类号
J6 [艺术—音乐]
J912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琵琶演奏家李廷松
7
作者
郑汝中
出处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1991年第2期58-59,共2页
文摘
李廷松先生是我国著名琵琶演奏家、教育家,他的艺术成就、教育事业、对国家和人民的奉献,将永载史册。李廷松先生祖籍苏州,出身于普通劳动人民家庭,1906年生于上海(原属江苏)。他自幼聪颖,爱读书,并受过良好的教育。
关键词
李廷松
琵琶演奏
艺术成就
教育事业
艺术造诣
冯子存
管平湖
演奏实践
中国音乐家协会
中央音乐学院
分类号
J6 [艺术—音乐]
J912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絃上万古意 樽中千日醇——忆管平湖老师
许健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198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建国初期之琴曲《广陵散》打谱研究——以管平湖、顾梅羹谱本为例
丁霓裳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漫谈《流水》
齐毓怡
王迪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198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古琴曲《幽兰》的音乐分析
庄曜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1991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漫谈《流水》
齐毓怡
王迪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198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黄勉之兴办“金陵琴社”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199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琵琶演奏家李廷松
郑汝中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199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