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CFD的中浓纸浆悬浮液在变径管内流动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3
1
作者 陈奇峰 陈克复 +1 位作者 杨仁党 李军 《中国造纸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96-98,共3页
中浓纸浆悬浮液 (浆浓大于 1 0 %时 )的纤维网络具有明显的强度 ,表观粘度值较高 ,其在管道内低速流动时 ,流场分为 2个区域 ,文中根据CFD(计算流体动力学 )的数值模拟研究了中浓纸浆在变径管内的塞流流动 ,模拟结果和实验结果同时表明 ... 中浓纸浆悬浮液 (浆浓大于 1 0 %时 )的纤维网络具有明显的强度 ,表观粘度值较高 ,其在管道内低速流动时 ,流场分为 2个区域 ,文中根据CFD(计算流体动力学 )的数值模拟研究了中浓纸浆在变径管内的塞流流动 ,模拟结果和实验结果同时表明 ,对于中浓纸浆 ,当在变径管道内流动时的初始流速较小时 ,整个流场分为近壁面的环形区域和除环形区外的主流区域 ;如果流速太低 ,极可能造成管道内近壁区的浆料滞流 ,而管道中心处的纸浆流动呈“沟流”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浓纸浆 浆流 浆料 表观粘度 纤维网 主流 管内流动 悬浮液 滞流 管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头螺旋槽纹管管内流动和换热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8
2
作者 韩占忠 姚仲鹏 +1 位作者 张军 刘耀峰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92-295,共4页
根据对单头螺旋槽纹管内流动和换热的实验研究 ,将单头螺旋槽纹管内的三维流动简化为二维轴对称流动 ;采用 SIMPLE算法 ,对螺旋槽纹管内流动和换热进行数值模拟 ,紊流模型采用 k-ε模型。并对模拟计算数据和实验数据进行对比 ,结果表明 ... 根据对单头螺旋槽纹管内流动和换热的实验研究 ,将单头螺旋槽纹管内的三维流动简化为二维轴对称流动 ;采用 SIMPLE算法 ,对螺旋槽纹管内流动和换热进行数值模拟 ,紊流模型采用 k-ε模型。并对模拟计算数据和实验数据进行对比 ,结果表明 ,平均努塞尔数 Nu和平均摩擦因数 f与实验结果基本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槽纹管 数值模拟 传热 阻力特性 管内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烯裂解炉管内流动反应历程的数值模拟(Ⅰ)二维流动反应数学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3
3
作者 沙利 张红梅 +1 位作者 高金森 徐春明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92-397,共6页
In the present paper,a two-dimensional flow-reaction mathematical model is developed by integrating a deliberate kinetic and coking model with the k-ε turbulence model and heat transfer model that contains the conduc... In the present paper,a two-dimensional flow-reaction mathematical model is developed by integrating a deliberate kinetic and coking model with the k-ε turbulence model and heat transfer model that contains the conduction within the laminar layer near the tubular wall. Numerical simulation on a naphtha cracker and an ethane cracker in Yanshan Petrochemical company utilizing the developed flow-reaction model showed that the predicted exit composition is in agreement with the production data. Reasonable distributions of some product yields and engineering parameters are also obtained in the radial and axial directions. This suggests that the established flow-reaction model can be used for performance simulation in commercial tubular reactor of steam crack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内流动反应 二维流动反应 数学模型 乙烯 管式裂解炉 反应历程 数值模拟 生产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冰浆管内流动的絮网结构设想及阻力计算模型 被引量:14
4
作者 明岗 陈沛霖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47-351,共5页
通过对冰浆在水平光滑管内流动与传热的试验研究 ,提出了冰浆流动的絮网结构机理和阻力计算模型 .模型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的比较显示该模型能较好地描述冰浆的流动工况 ;模型机理的提出也为冰浆流动时的传热研究提供了新的依据 .
关键词 冰浆 管内流动 传热 絮网结构 蓄冷空调 阻力计算模型 摩擦阻力 含冰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煤膏管内流动的相似准数及阻力特性 被引量:5
5
作者 卢平 章名耀 徐跃年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2002年第1期55-58,共4页
在分析非牛顿流体滑移流动的基础上 ,导出了表征其流动状态的相似准数——广义雷诺数 Reg。不同流型的分析结果表明 :广义雷诺数不仅适用于管内存在滑移的非牛顿流体流动 ,同样适用于无滑移的非牛顿和牛顿流体流动。采用广义雷诺数的沿... 在分析非牛顿流体滑移流动的基础上 ,导出了表征其流动状态的相似准数——广义雷诺数 Reg。不同流型的分析结果表明 :广义雷诺数不仅适用于管内存在滑移的非牛顿流体流动 ,同样适用于无滑移的非牛顿和牛顿流体流动。采用广义雷诺数的沿程阻力系数计算公式类似于牛顿流体的简单形式 ,即λ=6 4 / Reg。试验结果表明 ,水煤膏管内流动存在滑移现象 ,其管内层流流动的沿程阻力损失系数的计算公式与牛顿流体具有相同的形式 ,且计算精度比较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煤膏 广义雷诺数 阻力特性 壁面滑移 非牛顿流体 煤水混合物 相似准数 管内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32/R134a混合工质水平管内流动凝结换热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陈民 王秋旺 陶文铨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834-837,共4页
R32/R134a非共沸混合工质是近期比较理想的R22替代物之一。但迄今为止,报道其管内凝结换热性能研究的实验和数据都很少。在已有的报道中,Torikoshi和Ebisu以及Ro等人都只对R32质量分数为30%这种浓度配比下的R32/R134a混合物进行了管内... R32/R134a非共沸混合工质是近期比较理想的R22替代物之一。但迄今为止,报道其管内凝结换热性能研究的实验和数据都很少。在已有的报道中,Torikoshi和Ebisu以及Ro等人都只对R32质量分数为30%这种浓度配比下的R32/R134a混合物进行了管内凝结换热实验。Doerr等人则对R32质量分数为10%和25%时的R32/R134a混合工质的水平管内流动凝结换热系数进行实验测量。可以说已研究过的浓度配比和已获得的实验数据都还很少。本文对R32质量分数分别为10%,19.9%,30%,40%,51.9%和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冷剂 R32 R134A 凝结换热 混合工质 管内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内流动结霜几个重要参数的测定 被引量:3
7
作者 程惠尔 杨程 徐建新 《低温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0-15,共6页
利用液氮作冷媒,研究管内含湿空气流动结霜现象。深冷壁面的温度tw=77K,管内流速u=5~30m/s。获得了霜层厚度xs、霜层密度ρf、霜层综合热导率kf及热阻rf、霜层表面温度ts以及流动阻力系数f等参数的变化规律... 利用液氮作冷媒,研究管内含湿空气流动结霜现象。深冷壁面的温度tw=77K,管内流速u=5~30m/s。获得了霜层厚度xs、霜层密度ρf、霜层综合热导率kf及热阻rf、霜层表面温度ts以及流动阻力系数f等参数的变化规律。还观察到了霜体吹动和霜层崩塌现象。本文结果可为结霜理论模型评定和工程设计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内流动 结霜 低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玻璃真空管空气集热器管内流动与换热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25
8
作者 王志峰 Sun Hongwei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35-39,共5页
目前 ,对于太阳能集热器的数值模拟大多是基于一维、非稳态的简化模型之上。该文采用三维数学及物理模型对插管提热系统的流动与换热情况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对模拟结果进行了实验验证。
关键词 太阳能空气集热器 数值模拟 管内流动 换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管管内流动参数的嵌入式智能测试系统 被引量:1
9
作者 单春贤 夏云铧 房德康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2002年第2期50-54,共5页
在原喷管试验台的基础上 ,引入嵌入式微控制器控制的实时智能测量系统 ,以AT89C5 2单片微控制器为主控芯片 ,集成了压力 (负压、差压 )、流量、温度、位移等高精度测量模块 ,增加了探针位移的自动调节和闭环控制 ,提高了测量精度和位移... 在原喷管试验台的基础上 ,引入嵌入式微控制器控制的实时智能测量系统 ,以AT89C5 2单片微控制器为主控芯片 ,集成了压力 (负压、差压 )、流量、温度、位移等高精度测量模块 ,增加了探针位移的自动调节和闭环控制 ,提高了测量精度和位移控制精度 测试结果表明 :该系统测试精度高、离散度小 ,不但能满足喷管管内流动参数实时、高精度测量的要求 ,有助于管内流动过程热力学状态参数基本变化规律的研究 ,也能应用于需要进行压力、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管 试验台 微控制器 嵌入式智能测试系统 管内流动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penFOAM的周期性管内流动边界处理方法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鹏 凡凤仙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17-222,共6页
为探究开源计算流体力学软件OpenFOAM中不同周期性边界条件处理方法的适用性,针对圆管内泊肃叶流动,分别在mapped,cyclicAMI,cyclic fan边界条件下开展数值模拟,对模拟得到的速度分布和压力分布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种边界条件设置下,数... 为探究开源计算流体力学软件OpenFOAM中不同周期性边界条件处理方法的适用性,针对圆管内泊肃叶流动,分别在mapped,cyclicAMI,cyclic fan边界条件下开展数值模拟,对模拟得到的速度分布和压力分布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种边界条件设置下,数值模拟得到的速度分布均与解析解吻合,其中mapped和cyclicAMI边界条件下的数值解非常接近,且与解析解吻合更好;采用mapped边界能够得到与解析解符合的压力场,采用cyclic fan边界时在模拟区域进、出口存在很大的压力梯度,采用cyclicAMI边界得到的压力则恒为0.基于此,探讨了mapped边界条件下,数值模拟结果对计算网格的敏感性.研究发现:随着径向网格数目的增加,速度的计算精度先迅速提高而后趋于稳定;边界层层数的增加能够有效提高近壁区速度的计算精度;数值模拟时径向网格数目采用16个以上为宜,边界层层数不宜少于3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内流动 周期性边界条件 泊肃叶流动 计算流体力学 OPENFOA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均质流管内流动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许振良 孙宝铮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8年第2期113-118,共6页
从水平管道内非均质流中固体粒子处于悬移流动状态下的浓度分布与速度分布之间的关系分析出发,提出了预计水平管道内固体粒子处于悬移流动状态下非均质流速度断面的新模型和方法。
关键词 非均质流 水力坡度 附加压力 管内流动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冷剂混合物水平微翅管内流动沸腾研究综述 被引量:2
12
作者 马虎根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9-34,共6页
本文对目前国内外制冷剂混合物在水平微翅管内流动沸腾特性的实验研究进行了综述。讨论了混合物在微翅管内流动沸腾的强化特性、替代制冷剂换热性能的比较和润滑油对换热的影响。同时 ,对进一步的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 管内流动 混合物 替代 特性 沸腾 制冷剂 国内外 水平微翅管 换热性能 润滑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内流动传热传质的熵产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童钧耕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1991年第1期33-37,共5页
本文基于不可逆过程热力学的基本概念,导出了管内流动热、质同时传递过程的熵产率的一般表达式,推导中考虑了由于存在传热温差、传质化学势差及流体粘性阻力造成的不可逆性。当质量传递趋于零时,由该式得到的仅考虑温差及流体粘性的不... 本文基于不可逆过程热力学的基本概念,导出了管内流动热、质同时传递过程的熵产率的一般表达式,推导中考虑了由于存在传热温差、传质化学势差及流体粘性阻力造成的不可逆性。当质量传递趋于零时,由该式得到的仅考虑温差及流体粘性的不可逆性时管内流动传热过程熵产率计算式与文献[3]提供的一致。由该一般式导得了一定条件下光滑圆管内充分发展的系统与壁面进行热、质交换的熵产率计算式。通过求熵产率极小可帮助确定基于第二定律分析的优化运行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内流动热质 熵产率 不可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壁导热对管内流动流体热边界条件的影响
14
作者 刘中良 韩同方 刘安源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2000年第3期85-89,共5页
对层流管内受迫流动热入口段内流体与管壁间耦合传热进行了计算 ,研究了试件几何尺寸、试件与流体物性参数及流体流动状态对内管壁处流体热边界条件均匀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即使在管外壁均匀加热 (或冷却 )的情况下 ,管壁导热也使... 对层流管内受迫流动热入口段内流体与管壁间耦合传热进行了计算 ,研究了试件几何尺寸、试件与流体物性参数及流体流动状态对内管壁处流体热边界条件均匀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即使在管外壁均匀加热 (或冷却 )的情况下 ,管壁导热也使得内管壁处流体的热边界条件出现明显的不均匀性。影响这种不均匀性的主要因素是Peclet数、管壁材料的相对导热系数、实验段相对加热长度及管壁相对厚度等无量纲参数。为了改善管内壁处流体的热边界条件以提高对流换热实验结果的精度和可靠性 ,在保证管外壁加热 (或冷却 )均匀性的前提下 ,一定要尽可能采用足够长的薄壁管做对流换热实验的加热段。此外 ,试件的材料与拟采用的加热方式有关。恒壁温加热时要选用导热系数大的材料 ,而恒热流加热时 (如外绕加热丝加热或管壁直接通电加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壁 导热 层流管流 边界条件 流体热 管内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假塑性高粘流体垂直管内流动沸腾CHF
15
作者 刘均洪 叶林 +2 位作者 柳和生 任建勋 丁海德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68-72,共5页
以CMC水溶液为介质,对高粘幂律流体进行了垂直管内流动沸腾超临界热流的研究。测定了31组临界热流数据,建立了临界热流关联式。计算值与实验值的偏差为17.7%。
关键词 临界热流 流动沸腾 高粘流体 垂直管 管内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O2-R123纳米制冷剂管内流动沸腾传热特性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凇源 龙晓波 +3 位作者 范兴祥 黄卉 刘振楠 葛众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3959-3969,共11页
目前对纳米制冷剂流动沸腾传热的研究较少且存在矛盾的结论。为促进纳米制冷剂的开发应用,通过"两步法"制备体积浓度0.02%,0.04%和0.08%的TiO2-R123纳米制冷剂,在验证其悬浮稳定性的基础上,考察粒子浓度、干度和质流密度对纳... 目前对纳米制冷剂流动沸腾传热的研究较少且存在矛盾的结论。为促进纳米制冷剂的开发应用,通过"两步法"制备体积浓度0.02%,0.04%和0.08%的TiO2-R123纳米制冷剂,在验证其悬浮稳定性的基础上,考察粒子浓度、干度和质流密度对纳米制冷剂水平管内流动沸腾传热系数的影响,分析其内在机理,结合实验数据建立纳米影响因子和传热系数的关联式。结果表明:添加TiO2纳米粒子提高了R123的流动沸腾传热系数,当粒子浓度为0.08%、质流密度为200kg/(m2·s)、干度为0.507时,传热系数最多可提高27.3%。纳米粒子的强化作用随粒子浓度非线性增加、随质流密度的增加而降低,不同质流密度下存在对应的最优干度使粒子强化传热作用最强。现有的纯工质传热模型无法有效预测纳米制冷剂传热系数,提出的纳米影响因子无量纲关联式的计算值与实验值偏差在±15%以内,关联式与Liu-Winterton模型组合计算得到的纳米制冷剂传热系数与实验值的平均绝对误差为14.16%,计算精度满足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粒子 制冷剂 水平管内流动 沸腾 传热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134a闪蒸喷雾过程中喷管内流动形态对喷雾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8
17
作者 王新升 陈斌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4929-4935,共7页
闪蒸喷雾过程中喷管内流动状态对喷雾形态及雾化效果具有重要的影响。为了观察喷管内流动状态及其对应的喷雾形态,使用高速相机对不同喷射压力条件下制冷剂R134a在石英玻璃直喷管中的流动状态及喷雾形态进行可视化研究,同时分析不同喷... 闪蒸喷雾过程中喷管内流动状态对喷雾形态及雾化效果具有重要的影响。为了观察喷管内流动状态及其对应的喷雾形态,使用高速相机对不同喷射压力条件下制冷剂R134a在石英玻璃直喷管中的流动状态及喷雾形态进行可视化研究,同时分析不同喷射压力条件下喷雾半径的动态变化情况。研究发现,喷管内的气化可以促进喷管出口处喷雾半径的迅速扩大,但同时限制了喷雾半径在喷雾过程中的进一步发展。喷管内流动状态在一定喷射压力下具有极强的不稳定性,在喷管内形成均匀的泡状流有利于形成均匀、稳定的喷雾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闪蒸喷雾 可视化 管内流动 喷雾形态 气液两相流 成核 相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细抽吸两相回路蒸发器管内流动的理论分析
18
作者 牟其峥 屠传经 《浙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2000年第3期253-256,共4页
在建立物理模型的基础上,采用了一个二维计算模型对CPL的单个蒸发器的管内两相流动状态进行了数值计算,分别得出汽、液相流体的速度、压力的分布,并对系统过程进行了理论分析,为试验 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毛细抽吸两相回路 蒸发器 管内流动 汽液两相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B方法的管内流动沸腾传热模拟
19
作者 孙挺臻 刘倩 +4 位作者 桂南 杨星团 屠基元 孔海志 姜胜耀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76-781,共6页
为研究竖直管内流动沸腾的传热情况及气泡行为学,采用格子玻尔兹曼(LB)方法,利用改进后的伪势模型和热模型分别模拟流动和传热过程。为验证模型的合理性,对模拟结果与经验关系式进行了定量对比。之后对气泡行为对沸腾传热系数的影响进... 为研究竖直管内流动沸腾的传热情况及气泡行为学,采用格子玻尔兹曼(LB)方法,利用改进后的伪势模型和热模型分别模拟流动和传热过程。为验证模型的合理性,对模拟结果与经验关系式进行了定量对比。之后对气泡行为对沸腾传热系数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气泡的核化、生长、滑移和脱离,传热系数呈现周期性波动。最后考察了重力加速度对气泡行为和沸腾传热的影响,重力越大,气泡生长周期越短,沸腾传热系数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子玻尔兹曼 管内流动沸腾 沸腾传热 气泡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求解管内非耦合湍流流动对流换热系数的有限差分法 被引量:1
20
作者 郑涛 杨勇 +1 位作者 张恒 史晓东 《洛阳工学院学报》 1999年第1期62-65,共4页
给出了基于有限差分理论的一种数值方法,可用以计算非耦合湍流管内流动及其对流换热状况。数值计算结果收敛,和实验结果基本相符,证实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关键词 湍流 边界层 对流换热 差分法 管内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