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1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发射率对红外温度传感器测量精度的算法补偿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魏绍亮 邱孟庆 程奉玉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9-41,共3页
在实际的工况环境下,红外温度传感器所设置的材料发射率不同将会使得红外温度测量结果产生偏差,影响铝板材的板形质量。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构建了一种基于不同发射率作用下的温度补偿模型,修正待测物体在不同发射率下的温度测量值。结果... 在实际的工况环境下,红外温度传感器所设置的材料发射率不同将会使得红外温度测量结果产生偏差,影响铝板材的板形质量。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构建了一种基于不同发射率作用下的温度补偿模型,修正待测物体在不同发射率下的温度测量值。结果表明:该补偿模型能有效降低发射率数值偏离对于轧辊红外温度测量结果的误差影响,温度误差值控制在1℃以内,对于提高红外温度传感器的测温精度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射率 红外温度传感器 测量精度 算法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NMF与相位补偿的胎心音降噪算法 被引量:2
2
作者 傅晓雯 李霞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56-261,共6页
在孕妇体表,通过声音传感器对胎儿心音信号进行采集,结果通常包含多种噪声,常用的滤波方法无法取得满意的降噪效果。为了能够更好地滤除与胎儿心音信号同频的噪声信号,提出改进的非负矩阵分解算法(NMF),对短时幅度谱利用奇异值分解得到... 在孕妇体表,通过声音传感器对胎儿心音信号进行采集,结果通常包含多种噪声,常用的滤波方法无法取得满意的降噪效果。为了能够更好地滤除与胎儿心音信号同频的噪声信号,提出改进的非负矩阵分解算法(NMF),对短时幅度谱利用奇异值分解得到用于NMF的特征数和初始化矩阵,对NMF增加L2,1稀疏限制,使分解得到的胎心音特征呈现更多细节;对短时相位谱采用了增加稀疏限制的相位补偿算法(PSC)。实验结果表明:与常用降噪方法相比,该方法的信噪比至少提升0.52 dB,能更好保留胎儿心音信号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心音 降噪 非负矩阵分解 相位补偿算法 稀疏限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电探测器暗电流宽温拟合算法研究
3
作者 袁国振 任海兰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7-82,共6页
【目的】为了消除光电探测器(PD)内正负(PN)结固有暗电流物理特性的影响,在提升探测器功率探测范围和扩宽探测器工作环境温度范围的同时提高PD探测精度,文章设计了一套在标定PD时应用的暗电流补偿算法。【方法】首先,通过分析光电二极... 【目的】为了消除光电探测器(PD)内正负(PN)结固有暗电流物理特性的影响,在提升探测器功率探测范围和扩宽探测器工作环境温度范围的同时提高PD探测精度,文章设计了一套在标定PD时应用的暗电流补偿算法。【方法】首先,通过分析光电二极管物理特性及PD内的硬件电路设计,建立光生电流与光功率间的数学模型,基于数学模型修正光功率与光生电压模数转换(ADC)值的曲线关系,实现在具体温度点下去除暗电流功率影响并补偿功率;其次,研究暗电流的温度特性,计算出少数温度条件下所需补偿暗电流的功率大小,利用少数温度点拟合扩展至宽温范围实现暗电流温度补偿;最后,搭建温控测试平台,利用光开关(OS)控制光电二极管入光功率大小,通过光功率探测仪记录PD实时入光功率大小,测试在不同温度条件以及入光功率下的PD精度值。【结果】实验表明,利用算法标定PD后,工作温度范围可从-5~55℃扩宽至-40~80℃,最低探测功率从-40下降至-68 dBm。在上述工作温度和探测范围下,软件算法计算上报的光功率与实际探测光功率的精度误差在±1 dB以内。【结论】采用文章所提算法对PD校准后能消除暗电流及噪声的影响,在宽温范围下能提高探测功率范围及探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暗电流 光电探测器 宽温范围 低功探测 补偿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惯导信息的太赫兹SAR成像运动补偿方法研究
4
作者 吴文彬 曾丹 +1 位作者 李晋 邓贵文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2-49,共8页
合成孔径雷达(SAR)成像的一个关键在于合成孔径时间内雷达天线的位置数据以达到高分辨率成像。载平台的运动轨迹通常不是理想的直线或稳定的,因此在合成过程中,任何微小的运动误差都会导致图像模糊或者失真。对于小范围的成像场景,传统... 合成孔径雷达(SAR)成像的一个关键在于合成孔径时间内雷达天线的位置数据以达到高分辨率成像。载平台的运动轨迹通常不是理想的直线或稳定的,因此在合成过程中,任何微小的运动误差都会导致图像模糊或者失真。对于小范围的成像场景,传统采用全球定位系统(GPS)和信息网络系统(INS)数据联合的运动补偿方法,由于GPS容易受到信号干扰、多径效应的影响,运动补偿的效果总是不太理想。基于此场景问题提出了一种仅利用惯导信息的太赫兹SAR成像运动补偿方法,充分使用惯导系统提供的速度信息,通过对载平台的运动轨迹进行建模,有效地估计了雷达视线方向的回波相位误差,从而实现对太赫兹SAR成像目标的聚焦。实验采用0.2 THz中心频率的SAR系统进行运动补偿,对补偿前后SAR的图像强散射点进行分析,相较与现有技术基于GPS和INS联合的运动补偿方法,运动补偿方法在PSLR和ISLR上分别提升了0.7和0.8 dB,在成像速度上,运动补偿方法也提升了0.2%,实验结果表明,对于小范围成像场景该方法的聚焦效果更好,进一步验证所提到运动补偿算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运动补偿算法 太赫兹成像 航向速度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PI算法力矩反馈的采摘机器人抓取力柔顺控制方法
5
作者 姚江云 王宽田 +1 位作者 覃溪 梁世华 《机电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01-1308,共8页
采摘机器人抓取空间轨迹复杂,导致了抓取力柔顺控制及轨迹规划具有很大的非线性特征。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广义策略迭代(GPI)算法力矩反馈下的采摘机器人抓取力柔顺控制方法。首先,考虑了采摘机器人动力学模型的动态补偿惯性力... 采摘机器人抓取空间轨迹复杂,导致了抓取力柔顺控制及轨迹规划具有很大的非线性特征。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广义策略迭代(GPI)算法力矩反馈下的采摘机器人抓取力柔顺控制方法。首先,考虑了采摘机器人动力学模型的动态补偿惯性力、重力、抓取力的联合作用,建立了机器人力学模型;其次,采用反馈控制器、内环力控制器联合控制方法设计了力矩反馈算法,采用GPI算法对机器人柔性力矩反馈控制过程进行了寻优计算;然后,采用逆运动学解析和运动任务规划的方法,建立了力矩反馈下抓取力柔顺控制规划补偿算法,采用模型前馈补偿提高了力矩柔性控制能力;最后,搭建了实验平台,对力矩反馈及轨迹跟踪性能进行了测试,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其他方法,GPI力矩反馈方法在3个支链上的力矩误差平均减小了9.51%、6.82%和4.46%,在采摘自由空间运动位置的跟踪精度分别提升了24.12%和42.86%,提高了机器人抓取力的柔顺控制和轨迹跟踪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臂 广义策略迭代 力矩反馈控制模型 抓取力 柔顺控制补偿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气流量计温度流量耦合效应的补偿算法 被引量:4
6
作者 王渊 孔延梅 +4 位作者 焦斌斌 叶雨欣 云世昌 赖俊桦 陈大鹏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40-44,共5页
恒温差工作热膜式空气流量计采用衬底集成电阻检测环境温度,并抑制流量信号的温度漂移。但是加热丝的热扩散使得检测到的环境温度偏高,导致空气流量计存在着温度流量耦合效应。空气流量输出信号随环境温度变化,环境温度检测电阻的输出... 恒温差工作热膜式空气流量计采用衬底集成电阻检测环境温度,并抑制流量信号的温度漂移。但是加热丝的热扩散使得检测到的环境温度偏高,导致空气流量计存在着温度流量耦合效应。空气流量输出信号随环境温度变化,环境温度检测电阻的输出信号随空气流量变化而变化,致使测量存在较大的误差。因此针对空气流量计的温度流量耦合特性,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分别对环境温度检测电阻以及空气流量的输出信号进行补偿,进而采用决定系数评估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空气流量计温度流量耦合效应进行补偿。测试结果表明补偿后空气流量温漂、环境温度检测误差分别减小到1.5%和2%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量传感器 温度漂移 温度流量耦合效应 算法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工频量补偿算法的长线距离保护 被引量:21
7
作者 索南加乐 顾嘉 +2 位作者 薛晓辉 刘东 焦在滨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3期57-60,78,共5页
特高压长线路的分布参数特性使传统距离保护的测量阻抗不与故障距离成正比,容易造成保护的超越或拒动。文中分析距离保护正确动作的条件:测距误差不大于故障距离与整定距离之差,提出将保护安装处的电流、电压补偿到距离Ⅰ段末端测距。... 特高压长线路的分布参数特性使传统距离保护的测量阻抗不与故障距离成正比,容易造成保护的超越或拒动。文中分析距离保护正确动作的条件:测距误差不大于故障距离与整定距离之差,提出将保护安装处的电流、电压补偿到距离Ⅰ段末端测距。仿真表明,该算法提高了距离Ⅰ段末端的测距精度,符合保护正确动作的条件,使保护正确动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距离保护 补偿算法 工频 分布电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铂电阻测温的非线性补偿算法分析 被引量:26
8
作者 文小玲 刘翠梅 +2 位作者 易先军 余飞 卢圣文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33-36,共4页
针对铂电阻测温时存在的本质非线性特征,分析了产生非线性误差的主要原因,阐明了反向分度函数法、牛顿迭代法、查表法等几种主要铂电阻非线性补偿算法的原理与特点,并利用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测控系统的实测数据作为样本,在Matlab仿真环境... 针对铂电阻测温时存在的本质非线性特征,分析了产生非线性误差的主要原因,阐明了反向分度函数法、牛顿迭代法、查表法等几种主要铂电阻非线性补偿算法的原理与特点,并利用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测控系统的实测数据作为样本,在Matlab仿真环境下,按不同的曲线拟合阶次和方式等条件,对这些算法的补偿误差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分段最小二乘曲线拟合法既简单又能有效地减少补偿误差;在相同条件下,牛顿迭代法的补偿精度高于反向分度函数法和查表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铂电阻 温度测量 非线性 补偿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故障限流器和故障过渡电阻的接地距离保护补偿算法 被引量:11
9
作者 邹亮 李庆民 +1 位作者 刘洪顺 田冬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6-60,共5页
针对串入氧化锌避雷器式故障限流器后的双端电源系统,在不改变姆欧继电器阻抗特性圆的前提下,提出了一种可消除限流电抗和故障过渡电阻双方面影响的接地距离保护补偿算法。该算法通过分析氧化锌避雷器式故障限流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得到其... 针对串入氧化锌避雷器式故障限流器后的双端电源系统,在不改变姆欧继电器阻抗特性圆的前提下,提出了一种可消除限流电抗和故障过渡电阻双方面影响的接地距离保护补偿算法。该算法通过分析氧化锌避雷器式故障限流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得到其暂态等效模型以补偿限流电抗的影响;通过将双端电源系统的故障过渡电阻分解为2个不同电阻的并联得到2个相对独立的单端电源故障系统的组合,并测量保护安装处的有功功率补偿故障过渡电阻对接地距离保护的影响。基于PSCAD/EMTDC软件的仿真结果表明,当相角差不大时发生接地故障,采用该算法能较准确反映故障点至保护安装处的距离,并可有效避免姆欧继电器的拒动现象,保持其良好的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限流器 故障过渡电阻 距离保护 仿真 补偿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对偶四元数的圆锥及划船误差补偿改进算法 被引量:5
10
作者 邢丽 熊智 +1 位作者 刘建业 杭义军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336-1347,共12页
为提高高动态环境下的对偶四元数捷联惯性导航算法解算精度,将梯形数字积分算法应用于圆锥和划船误差补偿算法中,改进了姿态和速度解算算法,提高了对偶四元数捷联惯性导航算法的解算精度。在单个采样周期内,利用前一时刻采集的陀螺角速... 为提高高动态环境下的对偶四元数捷联惯性导航算法解算精度,将梯形数字积分算法应用于圆锥和划船误差补偿算法中,改进了姿态和速度解算算法,提高了对偶四元数捷联惯性导航算法的解算精度。在单个采样周期内,利用前一时刻采集的陀螺角速率信号和当前时刻采集的陀螺角速率信号,通过梯形积分方式计算角增量进行圆锥误差补偿;利用前一时刻采集的加速度计信号和当前时刻的加速度计信号,通过梯形积分方式计算速度增量并结合同一时刻的角增量进行划船误差补偿。通过设计的多组动态模拟仿真航迹验证表明,当角速率和比力作为圆锥和划船误差补偿算法输入时,梯形积分算法的精度高于传统的矩形积分算法,且航迹的动态性越高,改进算法的性能优势越显著。同时,通过动态跑车实验结果的分析对比,进一步验证了该改进算法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科学与技术 对偶四元数 捷联惯性导航算法 圆锥误差补偿算法 划船误差补偿算法 梯形积分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达低空目标跟踪的偏差补偿算法研究 被引量:20
11
作者 杨世海 胡卫东 杜小勇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1741-1744,共4页
在单脉冲测角体制下,由于多径效应的影响,极大地降低了雷达目标的跟踪精度,甚至丢失该目标.本文主要通过理论分析和对实际环境的计算仿真,分析了岸、海基雷达跟踪低空运动目标时俯仰角测量误差大小及其产生原因.针对固定偏差补偿法在实... 在单脉冲测角体制下,由于多径效应的影响,极大地降低了雷达目标的跟踪精度,甚至丢失该目标.本文主要通过理论分析和对实际环境的计算仿真,分析了岸、海基雷达跟踪低空运动目标时俯仰角测量误差大小及其产生原因.针对固定偏差补偿法在实际应用中的不足,提出了从复单脉冲比中估计反射路径与直接路径信号的相对相位的算法,从而实现联合相位的动态补偿,并在跟踪滤波中利用估计相位作为阀值来去除尖峰误差,在仿真中获得了良好的跟踪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 低空目标跟踪 偏差补偿算法 单脉冲比幅测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捷联惯导系统的圆锥误差补偿算法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刘危 解旭辉 李圣怡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48-352,共5页
非互易向量的确定与补偿是影响高动态、恶劣振动环境下捷联惯性导航系统姿态矩阵计算的重要问题。为了补偿由此引起的圆锥误差 ,本文对一些传统算法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由于以往各种算法一般都需要输入信息为角度信息 ,但对于高动态、恶... 非互易向量的确定与补偿是影响高动态、恶劣振动环境下捷联惯性导航系统姿态矩阵计算的重要问题。为了补偿由此引起的圆锥误差 ,本文对一些传统算法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由于以往各种算法一般都需要输入信息为角度信息 ,但对于高动态、恶劣振动环境 ,角速度信息更有工程意义 ,所以针对输入信息为角速度的情形 ,提出了一类新的姿态算法 ,通过对比传统的算法 ,新算法在同样计算量、存储量的情况下有较优的性能 ,算法的精度较传统的算法高。另外 ,对新的姿态算法进行了误差分析 ,为其参数选择提供了选择标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捷联惯性导航系统 姿态算法 圆锥补偿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IEEE 1588的配电网终端队列时延不对称通信路径的时钟同步补偿算法 被引量:4
13
作者 钱超 徐迅 +5 位作者 梅军 喻洁 郑建勇 王勇 稽文路 张明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3622-3626,共5页
随着配电网对设备之间的同步性要求日益增高,IEEE1588精确时间协议(precision time protocol,PTP)以及网络时间协议(network time protocol,NTP)等定时协议要求对客户和服务器之间的通信路径延迟进行精确的测量,从而实现时间的精确同步... 随着配电网对设备之间的同步性要求日益增高,IEEE1588精确时间协议(precision time protocol,PTP)以及网络时间协议(network time protocol,NTP)等定时协议要求对客户和服务器之间的通信路径延迟进行精确的测量,从而实现时间的精确同步。客户现场的精确时间估算是基于一种假设,即网络的物理传播时间的前向和后向时延是相等的,或者说它们之间的差异之前就已进行了相应的校准的。除了物理链路的延迟,通道上的交换/路由设备将引起定时分组排队时延。然而,该队列时延通常在前向和后向上一般并不同,因此引入了由排队引起的不对称(queue-induced asymmetry,QIA)算法作为解决主从时钟间时间误差不对称的方法。提出了一种易于应用于现有的网络设备中且不需要任何路径定时支持的基于QIA补偿的新算法,并基于OPNET仿真平台对该算法的路径时延和时间偏差进行了对比分析,充分证明了其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对称 时延估测 IEEE 1588 时钟同步 QIA补偿算法 OPNE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对偶原理的二子样划船补偿算法 被引量:5
14
作者 余杨 张洪钺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26-329,共4页
划船补偿算法一般以典型划船运动为基础,利用最优化理论来进行推导.圆锥补偿算法不仅可利用最优化理论,还可利用Goodman-Robinson理论进行推导.利用对偶原理,将Goodman-Robinson理论下得到的二子样修正圆锥补偿算法推广至划船补偿算法... 划船补偿算法一般以典型划船运动为基础,利用最优化理论来进行推导.圆锥补偿算法不仅可利用最优化理论,还可利用Goodman-Robinson理论进行推导.利用对偶原理,将Goodman-Robinson理论下得到的二子样修正圆锥补偿算法推广至划船补偿算法设计中,得到一种改进的二子样划船补偿算法.在典型划船运动条件下,对得到的划船补偿算法进行了数字仿真,并与二子样优化划船补偿算法进行了对比研究.仿真结果表明,此改进二子样划船补偿算法能提高速度更新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划船运动 对偶原理 圆锥补偿算法 划船补偿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并联电抗器的时域电容电流补偿算法 被引量:9
15
作者 臧怀泉 林飞飞 +2 位作者 荣雅君 焦晋荣 张佳楠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3964-3971,共8页
电容电流使特高压输电线路电流差动保护性能变差,采用常规的电容电流补偿算法,虽对电容电流进行了补偿,但仍存在线路区内故障时受故障点影响导致补偿不精确的问题。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故障测距的时域电容电流补偿算法。该补偿算法利用... 电容电流使特高压输电线路电流差动保护性能变差,采用常规的电容电流补偿算法,虽对电容电流进行了补偿,但仍存在线路区内故障时受故障点影响导致补偿不精确的问题。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故障测距的时域电容电流补偿算法。该补偿算法利用了故障暂态特性,能补偿部分暂态电容电流,可在不提高动作电流门槛值的情况下保证电流差动保护的可靠性。对1 000 k V带并联电抗器的特高压输电线路采用该算法进行仿真,对电容电流进行了精确补偿,在保证区外故障可靠性的同时,大大提高了区内故障时的灵敏度,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和正确性,可作为特高压输电线路电流差动保护的补偿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输电线路 并联电抗器 电容电流 补偿算法 故障测距 电流差动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纤陀螺捷联系统划桨补偿算法的改进与优化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恒 张静远 +1 位作者 谌剑 罗轩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5-18,22,共5页
传统的划桨补偿算法采用陀螺和加速度计的增量信号来进行设计,当应用于输出为角速率的干涉型光纤陀螺构成的捷联系统时,需要通过角速率提取角增量,增加了系统设计难度,降低了速度解算精度。因此,优化设计了一种新的划桨补偿算法,它直接... 传统的划桨补偿算法采用陀螺和加速度计的增量信号来进行设计,当应用于输出为角速率的干涉型光纤陀螺构成的捷联系统时,需要通过角速率提取角增量,增加了系统设计难度,降低了速度解算精度。因此,优化设计了一种新的划桨补偿算法,它直接利用角速率/比力值以及惯组测量带宽,并给出了算法在划桨运动下的误差表达式。与传统算法比较,新算法具有较高的精度,为改进划桨补偿算法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捷联系统 光纤陀螺 划桨补偿算法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部分输入未知时求解动力复合反演问题的补偿算法 被引量:22
17
作者 李杰 陈隽 《计算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10-314,共5页
将作者提出的全量补偿算法[8] 推广为一类适用于一般多自由度系统的时域补偿识别算法。该方法是基于最小二乘原则的一类迭代计算方法 ,对于结构上的部分作用力已知的情况 ,可用来同时识别结构的参数并反演输入。文中应用不同类型的结构... 将作者提出的全量补偿算法[8] 推广为一类适用于一般多自由度系统的时域补偿识别算法。该方法是基于最小二乘原则的一类迭代计算方法 ,对于结构上的部分作用力已知的情况 ,可用来同时识别结构的参数并反演输入。文中应用不同类型的结构分析实例说明了此方法适用于实际工程动力检测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识别 结构参数 未知输入 补偿算法 动力复合反演 桥梁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能量法的冲压回弹预测补偿算法 被引量:4
18
作者 周驰 刘强 阮锋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31-135,共5页
冲压零件的回弹会严重影响零件的形状和尺寸精度。通过对模具型面进行调整,从而去除回弹造成的形状误差是目前常用的一种手段。但是这种方法的模具型面设计工作量很大。文章在能量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预测任意截面形状的回转体零件回... 冲压零件的回弹会严重影响零件的形状和尺寸精度。通过对模具型面进行调整,从而去除回弹造成的形状误差是目前常用的一种手段。但是这种方法的模具型面设计工作量很大。文章在能量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预测任意截面形状的回转体零件回弹量的算法。该算法具有较快的计算速度,适用于多次迭代的补偿计算。利用该算法对半球形零件的拉深回弹进行了预测,所得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位移调整的算法,通过在回弹预测量的反方向对模具型面进行补偿,可以自动获得补偿后的模具型面。实际计算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较快的迭代速度,对一般形状的回转体零件可以在2次迭代后获得较高的零件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弹 能量法 补偿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子孔径拼接干涉系统的机械误差补偿算法 被引量:11
19
作者 张敏 隋永新 杨怀江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934-940,共7页
针对拼接干涉检测系统机械定位精度引起的各子孔径间的相对定位误差,提出了含定位误差补偿项的全局最优化拼接算法。介绍了该算法原理,从理论上分析了该算法拟合出的平移和旋转定位系数的精度。结合MetroPro和Matlab软件仿真模拟实验,... 针对拼接干涉检测系统机械定位精度引起的各子孔径间的相对定位误差,提出了含定位误差补偿项的全局最优化拼接算法。介绍了该算法原理,从理论上分析了该算法拟合出的平移和旋转定位系数的精度。结合MetroPro和Matlab软件仿真模拟实验,分析了机械定位误差对拼接检测精度的影响。实验表明:拟合出的平移定位系数精度高于旋转定位系数精度,与理论分析一致;相对于一般算法,该算法对机械误差有较强的免疫力。在搭建的拼接检测装置上检测了口径为150mm的平面镜,结果显示:拼接结果与干涉仪直接检测的全口径相位残差的分布峰谷值(PV)为0.015 30λ,均方根值(RMS)为0.001 570λ,得到的结果十分接近,验证了该算法稳定可靠,能够合理有效地补偿机械精度引起的子孔径定位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拼接干涉检测 子孔径拼接 机械定位误差 补偿算法 大口径平面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恒定姿态误差的磁罗差偏差补偿算法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曾庆化 刘建业 李荣冰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1-34,共4页
针对具有恒定俯仰角度载体的磁航向罗差标定和补偿问题,提出了一种用于磁罗差修正的偏差补偿算法(DCA)。通过DCA的原理分析和证明得出:该算法对具有恒定横滚角度和俯仰角度的磁航向罗差修正均有效,经过DCA补偿的磁航向角度误差在±0... 针对具有恒定俯仰角度载体的磁航向罗差标定和补偿问题,提出了一种用于磁罗差修正的偏差补偿算法(DCA)。通过DCA的原理分析和证明得出:该算法对具有恒定横滚角度和俯仰角度的磁航向罗差修正均有效,经过DCA补偿的磁航向角度误差在±0.3°以内,满足飞机的航向标定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差补偿算法 磁航向 磁传感器 误差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