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支持密码逆向防火墙的基于SM9的属性基可搜索加密方案
1
作者 高改梅 段明博 +2 位作者 荀亚玲 刘春霞 党伟超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495-3502,共8页
针对属性基可搜索加密(ABSE)方案大都基于非国密算法设计,且无法抵抗内部算法替换攻击(ASA)的问题,提出一种支持密码逆向防火墙的基于SM9的属性基可搜索加密方案(SM9ABSE-CRF)。该方案将国密算法SM9扩展至ABSE领域,实现了细粒度数据访... 针对属性基可搜索加密(ABSE)方案大都基于非国密算法设计,且无法抵抗内部算法替换攻击(ASA)的问题,提出一种支持密码逆向防火墙的基于SM9的属性基可搜索加密方案(SM9ABSE-CRF)。该方案将国密算法SM9扩展至ABSE领域,实现了细粒度数据访问控制,并引入密码逆向防火墙(CRF)技术有效抵御ASA。分析了SM9ABSE-CRF在判定性Diffie-Hellman(DBDH)假设下满足了选择关键词下的不可区分性,并形式化证明了CRF的部署满足维持功能性、保留安全性以及抵抗泄漏性。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与提供CRF的ABSE方案cABKSCRF(consistent Attribute-Based Keyword Search system with CRF)相比,SM9ABSE-CRF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并且在索引与陷门生成阶段也表现出显著的性能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码逆向防火墙 可搜索加密 属性基加密 SM9算法 算法替换攻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备的IBE密码学逆向防火墙构造方法 被引量:2
2
作者 赵一 刘行 +1 位作者 明洋 杨波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482-3496,共15页
斯诺登事件后,以算法替换攻击为代表的后门攻击带来的威胁受到广泛关注.该类攻击通过不可检测的篡改密码协议参与方的算法流程,在算法中嵌入后门来获得秘密信息.为协议参与方配置密码学逆向防火墙(cryptographic reverse firewall,CRF)... 斯诺登事件后,以算法替换攻击为代表的后门攻击带来的威胁受到广泛关注.该类攻击通过不可检测的篡改密码协议参与方的算法流程,在算法中嵌入后门来获得秘密信息.为协议参与方配置密码学逆向防火墙(cryptographic reverse firewall,CRF)是抵抗算法替换攻击的主要手段.基于身份加密(identity-based encryption,IBE)作为一种广泛应用的公钥加密体制,亟需构建合适的CRF方案.然而,已有工作仅实现了CRF再随机化的功能,忽视了将用户私钥直接发送给作为第三方的CRF的安全风险.针对上述问题,首先给出适用于IBE的CRF安全性质的形式化定义和安全模型.其次提出可再随机化且密钥可延展的无安全信道IBE(rerandomizable and keymalleable secure channel free IBE,RKM-SFC-IBE)的形式化定义并给出传统IBE转化为RKM-SFC-IBE以及增加匿名性的方法.最后基于RKM-SFC-IBE给出对应CRF的一般性构造方法,并给出标准模型下IBE方案的CRF构造实例与性能优化方法.与已有工作相比,提出完备的适用于IBE的CRF安全模型,给出一般构造方法,明确为表达力更强的加密方案构造CRF时的基本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算法替换攻击 密码学逆向防火墙 无安全信道的基于身份加密 安全保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抵抗恶意服务器的口令增强加密方案 被引量:2
3
作者 赵一 刘行 +3 位作者 LIANG Kaitai 明洋 赵祥模 杨波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482-2493,共12页
口令增强加密是一个近年来新出现的原语,可以通过增加一个第三方密码服务提供商承担辅助解密的功能,抵抗已有的服务器猜测低熵口令即可解密带来的恶意离线攻击风险,即实现了对口令认证进行增强并增加加密的功能.结合近年来新出现的算法... 口令增强加密是一个近年来新出现的原语,可以通过增加一个第三方密码服务提供商承担辅助解密的功能,抵抗已有的服务器猜测低熵口令即可解密带来的恶意离线攻击风险,即实现了对口令认证进行增强并增加加密的功能.结合近年来新出现的算法替换攻击威胁,对提出该原语工作中的方案给出了一种服务器积极攻击的方法,该攻击具有不可检测性且可以让服务器仍然能实施离线攻击,从而证明原方案不具备其声称的抵抗恶意服务器的功能.接着讨论与总结能够抵抗恶意服务器实施算法替换攻击的方案应当具备的性质与构造特点;随后,给出一个能够真正抵抗恶意服务器算法替换攻击的方案并给出了仿真结果;最后,对于复杂交互式协议受到算法替换攻击时的安全性影响需要的系统性研究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令增强加密 算法替换攻击 不可检测性 抵抗恶意服务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大规模监视密码学研究综述 被引量:8
4
作者 李耕 刘建伟 张宗洋 《密码学报》 CSCD 2019年第3期269-282,共14页
2013年爆发的'棱镜门'等一系列事件,显示出当前信息安全领域面临一系列新的安全威胁,这些安全威胁相较于传统密码学所考虑的范畴有较大变化,一些在传统密码学分析下认为是安全的密码体制在新情况下不再安全.部分研究人员将这类... 2013年爆发的'棱镜门'等一系列事件,显示出当前信息安全领域面临一系列新的安全威胁,这些安全威胁相较于传统密码学所考虑的范畴有较大变化,一些在传统密码学分析下认为是安全的密码体制在新情况下不再安全.部分研究人员将这类新的现实环境称为大规模监视(mass-surveillance),由此产生了抗大规模监视密码学(属于后斯诺登密码学).在抗大规模监视密码学的定义中,由于攻击者的实际身份特殊、操作权力更大和手段更为灵活,能够控制和影响的环节更多;与此对应,对安全防护一方的限制则更强.抗大规模监视密码学在安全模型、防御方法等方面相较于传统密码学有显著区别,分析框架有较大发展,一些传统密码学所默认的假设不再成立.本文结合该领域当前主要成果,从产生背景、研究布局、安全模型、密码学原语、加密和签名体制、密码协议、防护机制等几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当前该领域的研究状况、主要结论及相关最新进展,并对该领域的发展方向做了一定的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斯诺登密码学 大规模监视 算法替换攻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