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决策树的形式算法及其在地理信息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
作者 张彤 潘和平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51-53,共3页
决策树作为数据挖掘的一种方法,很早就已经应用于金融投资,市场分析等方面,而决策树在GIS、遥感等方面的地学应用则是近年来才逐步兴起。总结决策树的算法以及在地理信息学的应用,最后提出一个基于决策树的土地估价系统模型。
关键词 形式算法 决策树 地理信息学 土地估价 空间数据挖掘 GIS R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进的多站AOA/TDOA联合无源定位闭合形式算法 被引量:9
2
作者 熊健 熊杰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72-677,共6页
为解决多平台协同外辐射源无源定位问题,提出了基于到达角(Angle of Arrival,AOA)与到达时间差(Time Difference of Arrival,TDOA)的闭合形式定位解算法。在保持两阶段定位闭合形式算法框架不变的前提下,所提算法不仅考虑了AOA与TDOA观... 为解决多平台协同外辐射源无源定位问题,提出了基于到达角(Angle of Arrival,AOA)与到达时间差(Time Difference of Arrival,TDOA)的闭合形式定位解算法。在保持两阶段定位闭合形式算法框架不变的前提下,所提算法不仅考虑了AOA与TDOA观测噪声对定位造成的不利影响,同时还缓解了传感器位置不确定引起的定位精度恶化问题。数值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算法的高精度定位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辐射源无源定位 闭合形式算法 到达角 到达时间差 传感器位置不确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规则“真”的一般概念和“真”规则形式算法
3
作者 叶小平 吉永杰 +1 位作者 何花 沈启超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6-19,共4页
在粗糙集理论框架内研究基于不完备信息系统的决策规则“真”的一般概念,讨论在一股“真”意义下最优决策规则的统一获取算法,其中首先探讨了在研究不完备决策系统时的基本考虑,然后讨论了决策规则的“真”的一般框架,引入了在一般“真... 在粗糙集理论框架内研究基于不完备信息系统的决策规则“真”的一般概念,讨论在一股“真”意义下最优决策规则的统一获取算法,其中首先探讨了在研究不完备决策系统时的基本考虑,然后讨论了决策规则的“真”的一般框架,引入了在一般“真”意义下广义决策向量概念,以此为基础,研究了最优决策规则的形式获取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完备决策系统 粗糙集 规则的“真” “真”规则形式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辐射源AOA-TDOA-FDOA联合定位闭合解算法 被引量:7
4
作者 熊杰 陈俊 +3 位作者 宁静 曹师齐 杨海 万洪容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19-227,共9页
移动辐射源无源定位是电子对抗领域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基于到达时间差(TDOA)与到达频率差(FDOA)的联合定位闭合解算法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但完成一次定位至少需要5个协同平台才能达到该算法的应用条件。在保持无源定位... 移动辐射源无源定位是电子对抗领域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基于到达时间差(TDOA)与到达频率差(FDOA)的联合定位闭合解算法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但完成一次定位至少需要5个协同平台才能达到该算法的应用条件。在保持无源定位闭合解框架的前提下,为减少协同平台个数,提出了一种融合到达角(AOA)观测量、TDOA观测量以及FDOA观测量的无源定位算法。当各观测量的观察噪声及传感器位置偏差均为高斯噪声且噪声强度适中时,可建立移动辐射源位置与各观测量及传感器位置的近似代数表达式,并由此形成AOA-TDOA-FDOA联合定位闭合解算法。进一步的理论分析表明,该算法的定位误差能达到克拉美罗界,数值仿真结果与理论分析结论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到达角 闭合形式算法 到达频率差 移动辐射源无源定位 到达时间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化事实核查的算法逻辑、内生性风险及其规避 被引量:7
5
作者 张超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66-172,共7页
智媒时代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需要智能化手段,自动化事实核查是打击谎言和假新闻的算法治理手段之一。自动化事实核查的算法逻辑各不相同,总体可分五类:基于“匹配”的逻辑、基于“信源信度”的逻辑、基于“关系”的逻辑、基于“缺陷... 智媒时代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需要智能化手段,自动化事实核查是打击谎言和假新闻的算法治理手段之一。自动化事实核查的算法逻辑各不相同,总体可分五类:基于“匹配”的逻辑、基于“信源信度”的逻辑、基于“关系”的逻辑、基于“缺陷”的逻辑和基于“区块链”的逻辑。因“算法形式主义”引发的内生性风险会损害自动化事实核查的可信度。规避内生性风险,在技术层面,应优化设计,减少源数据的偏差;在把关层面,应采用“算法+事实核查员”的人机协同模式;在利益相关者层面,应组建事实核查网络;在伦理层面,应强化透明和更正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化事实核查 算法形式主义 内生性风险 透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学建模竞赛的解法总结与竞赛培训探讨 被引量:10
6
作者 尤苏蓉 《工程数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131-134,138,共5页
文章对1993-2002年的我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赛题的解题方法作了总结;并联系数学建模竞赛的发展特点,列举了数学建模培训过程中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最后介绍东华大学在参加数学建模竞赛中所取得的成绩及其选拔、培训过程。
关键词 数学建模竞赛 数学模型解法 计算机能力 培训过程 专业模型 已有模型 算法形式 计算机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束SAR和对飞机ISAR成像的同和异
7
作者 张直中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5,共5页
聚束照射合成孔径雷达(SAR)是用飞机对某指定大面积区域进行高分辨率成像的合成孔径方式,用地面固定雷达对飞机成像是逆合成孔径方式,两者可用完成不同的成像方法。但也可用相同的“极化形式算法”,可是在具体实现该算法时有较大区别。... 聚束照射合成孔径雷达(SAR)是用飞机对某指定大面积区域进行高分辨率成像的合成孔径方式,用地面固定雷达对飞机成像是逆合成孔径方式,两者可用完成不同的成像方法。但也可用相同的“极化形式算法”,可是在具体实现该算法时有较大区别。文中对聚束SAR具体的PFA和它的成像图形以及地面雷达对飞机的PFA给出叙述,并由此可看出它们的差异,最后给出飞机成像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束照射SAR 地面雷达对飞机成像 逆合成孔径雷达 极化形式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