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敞开算法工业:新物质主义视角下作为“普遍美学”的电影算法工业美学
1
作者 耿游子民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22,共6页
电影算法工业美学的提出是对电影工业美学理论体系的重要扩展与典型理论实践。其内蕴的“物质之维”有着明显的“物转向”特征。通过引入新物质主义加以考察,可以总结其三层面的物转向特征:生产层面算法本体的物质性,流通层面的界面效应... 电影算法工业美学的提出是对电影工业美学理论体系的重要扩展与典型理论实践。其内蕴的“物质之维”有着明显的“物转向”特征。通过引入新物质主义加以考察,可以总结其三层面的物转向特征:生产层面算法本体的物质性,流通层面的界面效应,消费层面超工业时代的意识形态关怀与批判。借由上述特征,可尝试提出电影算法工业美学超越主体间性,作为“普遍美学”的可能。即普遍的能动性、普遍的互操作性与普遍的可扩展性,为其理论体系建构提供一个更为多元的讨论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算法工业美学 新物质主义 物转向 普遍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影算法工业美学的“审美-伦理”证成与要旨
2
作者 马恩扉页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9-33,138,共6页
在电影算法工业生产中,算法对于常规的电影认识带来了挑战,即在认知之维,算法工业是主动审美选择抑或被动脑力劳动;在本体之维,算法式“个性化订制”与大众审美的多元性之间如何调和;在形态之维,算法工业生产所带来的“震惊”感可能导... 在电影算法工业生产中,算法对于常规的电影认识带来了挑战,即在认知之维,算法工业是主动审美选择抑或被动脑力劳动;在本体之维,算法式“个性化订制”与大众审美的多元性之间如何调和;在形态之维,算法工业生产所带来的“震惊”感可能导致审美“倦怠”。面对算法所带来的系列问题,电影算法工业美学需要探索面向实践美、生活美、伦理美的“审美-伦理”路径,以此解决算法工业生产下的影像审美伦理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算法工业美学 电影伦理 电影工业 “审美-伦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技术时代电影工业生产的“算法”思维及“算法工业美学”建构——电影工业美学理论“接着讲”的“数字算法”之纬 被引量:28
3
作者 张明浩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3期37-44,共8页
数字技术时代电影工业生产需要重视“算法”。算法具有整合推优、知识学习与“构境沉浸”的多重属性与功能。算法在一定程度能够将“不可见的”人的审美与大众文化“可见化”。提倡电影“算法工业美学”正是基于算法背后的大众文化属性... 数字技术时代电影工业生产需要重视“算法”。算法具有整合推优、知识学习与“构境沉浸”的多重属性与功能。算法在一定程度能够将“不可见的”人的审美与大众文化“可见化”。提倡电影“算法工业美学”正是基于算法背后的大众文化属性与电影制作可视化基础,也是对陈旭光教授“电影工业美学理论”的“接着讲”。算法工业美学主张“算法可视式制作”“算法内导演”与“算法全流程推荐”三重制作逻辑;核心是依靠算法推荐精准大众趣味以此进行资源整合以避免“成本病”;宗旨是关注大众文化,提倡电影制作应是大众与制作者“对话”的产物。算法的目标应是大众共情满足,不可唯算法论,生产者须警惕算法背后的“算法异化”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算法工业美学 电影工业美学 数字技术 算法思维 大众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影算法工业美学: 生成语境与理论资源 被引量:17
4
作者 张明浩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13-22,共10页
电影算法工业美学是一次面向电影产业研究与电影生产过程研究理论缺席问题的理论建构,有着明确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与“理论边界”。电影算法工业美学有着明确的问题意识:算法与作为大众媒介的电影具有本质上的耦合性,算法内嵌于电影... 电影算法工业美学是一次面向电影产业研究与电影生产过程研究理论缺席问题的理论建构,有着明确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与“理论边界”。电影算法工业美学有着明确的问题意识:算法与作为大众媒介的电影具有本质上的耦合性,算法内嵌于电影制作全流程,并表现为全算法、半算法、后算法的算法工业生产形式,但面向新技术生产与算法工业电影制作实践的“理论”,处于缺席状态。电影工业美学、对话理论、交往理性理论与中间层面电影研究思维是电影算法工业美学的理论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算法工业美学 问题意识 产业现实 理论资源 理论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影算法工业美学的“伦理-劳动”审思及“伦理度”建构 被引量:2
5
作者 马恩扉页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23-30,共8页
“算法”在数字技术时代的电影工业生产当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电影算法工业的“伦理”维度却不容忽视。算法工业美学的“伦理-劳动”“算法-驯化”等一系列问题需要“伦理度”的建构和“道德向”的指引。算法工业式电影制作中的“伦理... “算法”在数字技术时代的电影工业生产当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电影算法工业的“伦理”维度却不容忽视。算法工业美学的“伦理-劳动”“算法-驯化”等一系列问题需要“伦理度”的建构和“道德向”的指引。算法工业式电影制作中的“伦理平衡”“他者之困”和“劳动解体”隐患需要被重视。算法工业美学理论必须在“工业理性”与“伦理感性”的“调和性”前提下建构,最终应该建立电影工业当中的“算法-伦理”模型,指导“算法”更好助力中国电影工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算法工业美学 电影工业 电影伦理学 “伦理-劳动” “伦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影叙事何以工业化?--论“神话”改编类中国动画电影叙事的“工业美学”式策略 被引量:2
6
作者 满胜宠 李晓萌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0-45,共6页
近年来,神话改编类动画电影发展突出。此类电影充分整合中国传统文化资源,将神话IP进行现代化转化,满足受众“想象力消费”需求的同时,逐渐探索出工业美学式的叙事策略:一是建构高概念神话世界观,二是锻造可迁移式数字身体符码,三是引... 近年来,神话改编类动画电影发展突出。此类电影充分整合中国传统文化资源,将神话IP进行现代化转化,满足受众“想象力消费”需求的同时,逐渐探索出工业美学式的叙事策略:一是建构高概念神话世界观,二是锻造可迁移式数字身体符码,三是引入电影算法叙事生产机制。将神话改编类动画电影标准化、类型化、持续化的叙事生产实践纳入电影工业美学理论体系,不仅是电影工业美学理论在叙事之维“接着讲”,还能够助力中国动画电影提升叙事工业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话改编 高概念 中国动画电影 电影工业美学 电影算法工业美学 算法叙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感性”与“理性”之间:论电影“算法工业”生产的“感性工学”美学基底——以影视机械臂的“感知-计量”算法工业运行机制为参照 被引量:4
7
作者 张明浩 王莹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5期39-47,共9页
电影算法工业美学需要解答“算法工业何以美学”的问题。“感性工学”那种根据人类感性进行技术理性生产的机制/思维与电影算法工业美学所提倡的“在感性与理性之间”“对话”生产的观点具有相近性。影视数字机械臂的运行机制符合一种... 电影算法工业美学需要解答“算法工业何以美学”的问题。“感性工学”那种根据人类感性进行技术理性生产的机制/思维与电影算法工业美学所提倡的“在感性与理性之间”“对话”生产的观点具有相近性。影视数字机械臂的运行机制符合一种“感性/理性平衡”的电影算法工业美学原则,具有创意转译、轨迹反求、计量-循环的感性工学特质,具有“摄制-图像-运动”数据循环资产与提升工业效率的算法工业属性,但依旧需要进行“技术降维”与“人才培养匹配”等方面的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算法工业美学 影视数字机械臂 感知-计量 感性工学 机制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影强国背景下中国电影工业美学的发展创新探究
8
作者 宋昕睿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6-109,共4页
电影工业美学在电影强国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它是在一系列电影观念的变革和决定基础上,对电影工业发展的体系性思考表达。而实际上,电影强国与电影工业美学的内涵具有较强的关联性。基于此,从算法工业的建议与推荐、系列... 电影工业美学在电影强国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它是在一系列电影观念的变革和决定基础上,对电影工业发展的体系性思考表达。而实际上,电影强国与电影工业美学的内涵具有较强的关联性。基于此,从算法工业的建议与推荐、系列化生产的故事“宇宙”与IP运营、技术美学的奇观影像与场景互动等三个层面入手,论述中国电影工业美学的发展创新,能够很好地为电影强国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工业美学 技术美学 算法工业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R虚拟制作的“算法工业”属性及其算法引擎运行机制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张明浩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9-35,共7页
XR虚拟制作具有构境沉浸与互动/介入的美学特质。目前的它还只是一种处于雏形期的半系统性装置。它具有算法预演、可视化推荐、算法摄制、数字循环等工业属性。“算法-对话”与“算法-推荐”是其引擎运行机制:前者通过固定瞬间世界、呈... XR虚拟制作具有构境沉浸与互动/介入的美学特质。目前的它还只是一种处于雏形期的半系统性装置。它具有算法预演、可视化推荐、算法摄制、数字循环等工业属性。“算法-对话”与“算法-推荐”是其引擎运行机制:前者通过固定瞬间世界、呈现自我想象、进行受众前置的方式,将以往艺术家与世界、自我、受众之间的“单线反馈式间接对话”变为了“实时交互式对话”;后者通过空间/视觉/系统循环实现算法-工业运转。需清醒面对它背后的权力异化、资本奴役、电影崩塌等隐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R虚拟制作 算法工业美学 算法-对话”机制 算法-推荐-工业循环”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化融合·标准探索·权力集束:虚拟制片全球化语境下的电影“算法工业”实践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仇璜 桑旭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5-35,共11页
当前,“算法”式电影工业化生产实践越发频繁,以虚拟制片为代表的新一代影像创作模式在全球范围内快速扩散,诸多矛盾也开始浮现。从实景拍摄到虚拟拍摄的创作空间转向,开启了电影由“自然主义”向“技术主义”的回归过渡。“算法助推”... 当前,“算法”式电影工业化生产实践越发频繁,以虚拟制片为代表的新一代影像创作模式在全球范围内快速扩散,诸多矛盾也开始浮现。从实景拍摄到虚拟拍摄的创作空间转向,开启了电影由“自然主义”向“技术主义”的回归过渡。“算法助推”与“算法限制”构成了传统与新生之间的张力,算力受技术与成本的制约,引发对数字影像创作中“视觉真实”与“算力模糊”平衡的思考。工业化生产与个性化创作的矛盾再度凸显,影像创作的责任与权力呈现为“去中心”的扩散与“再中心”的集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制片 电影工业 电影算法工业 算法工业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阐释、重构与未来:伦理美学视野下的中国电影算法
11
作者 何昶成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32-39,共8页
伦理美学视野下中国电影算法研究首先源自对中国电影算法伦理美标准的思辨,而当前我国电影算法的伦理美学问题审视囿于传统伦理美标准之中,并体现在真实性、道德性和艺术性三个方面。中国电影算法伦理美的提出则是从美学的角度来辩证其... 伦理美学视野下中国电影算法研究首先源自对中国电影算法伦理美标准的思辨,而当前我国电影算法的伦理美学问题审视囿于传统伦理美标准之中,并体现在真实性、道德性和艺术性三个方面。中国电影算法伦理美的提出则是从美学的角度来辩证其真与假、善与恶、雅与俗的关系,继而探讨我国电影算法在生产、传播和产业等方面的创新可能,以此推动我国电影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伦理美学 算法工业美学 电影算法 中国电影 伦理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回人之主体性——电影算法生成技术的伦理困厄与道德基底 被引量:5
12
作者 韩贵东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31-37,共7页
“算法工业美学”[1]作为数字技术时代影像工业化生产的一种“召唤结构”,已然革新或以预见性的姿态介入电影生产的诸多环节。但构建主体性与超越性思维兼而有之的“算法工业美学”,依旧是一条任重而道远的路径。确切地说,基于“算法工... “算法工业美学”[1]作为数字技术时代影像工业化生产的一种“召唤结构”,已然革新或以预见性的姿态介入电影生产的诸多环节。但构建主体性与超越性思维兼而有之的“算法工业美学”,依旧是一条任重而道远的路径。确切地说,基于“算法工业美学”下的电影算法生成技术如何摆脱海德格尔所言及技术的“促逼”与“摆置”,重回保罗·莱文森“人性化趋势”的媒介技术倾向仍是谈论此问题的关键,面对主体自由意志、算法偏见黑箱等伦理困厄,理应筑牢“负责任向善”的道德基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算法工业美学 电影算法 技术伦理 道德基底 负责任向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数字时代“算法”赋能粤港澳大湾区电影发展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黄瑛 付楠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43-49,共7页
后数字时代粤港澳大湾区电影发展走数字化转型升级之路势在必行,但又不能只局限于利用计算机技术和人工智能去完成场景延伸、动作捕捉、虚拟现实等电影创作生产环节,还要用数字计算技术——算法来统筹大湾区电影工业体系的建构和电影生... 后数字时代粤港澳大湾区电影发展走数字化转型升级之路势在必行,但又不能只局限于利用计算机技术和人工智能去完成场景延伸、动作捕捉、虚拟现实等电影创作生产环节,还要用数字计算技术——算法来统筹大湾区电影工业体系的建构和电影生产。具体来讲,就是要通过“算法思维”重构大湾区各地电影资源,推进电影产业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以“算法创新”驱动大湾区电影的数字制作,用“算法推荐”布局大湾区电影市场,以此建构粤港澳大湾区电影工业新型发展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港澳大湾区电影 算法工业美学 算法思维 算法创新 算法推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隐退”与“自陷”张力间游移:论“算法内导演”的“作者间性”
14
作者 张明浩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1-17,共7页
算法时代,导演面临本体性冲击与作者性重构。算法优化了电影制作流程。但算法使导演的边界被泛化,本体性存在价值被削减:算法为“人人都是导演”、制作“自动化生成电影”提供了支撑。算法重构着导演的作者性,使导演处于一种“作者退隐... 算法时代,导演面临本体性冲击与作者性重构。算法优化了电影制作流程。但算法使导演的边界被泛化,本体性存在价值被削减:算法为“人人都是导演”、制作“自动化生成电影”提供了支撑。算法重构着导演的作者性,使导演处于一种“作者退隐”与“作者自陷”的张力间。算法在提供“大众文化”以促使作者“隐退”的同时,也在搭建“算法洞穴”“算法圆形监狱”使导演陷入算法表象与信息茧房之中,难以分辨“所见”以及“我”(作者)与“大众”之间的关系,导致自我迷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算法内导演 作者间性 算法工业美学 算法洞穴 本体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