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超越“反向适应”:对待算法的一种伦理态度
被引量:2
- 1
-
-
作者
李伦
刘梦迪
-
机构
大连理工大学哲学系
-
出处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29,179,180,共10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大数据环境下信息价值开发的伦理约束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7ZDA023)。
-
文摘
算法技术的普遍化正在改变和重构生活世界。算法功能的个性化和便捷性日益增强,可以为人类行动提供具体的建议和指导,但也带来了人类“反向适应”的问题。对算法伦理问题的进一步追问发现:算法技术不断遮蔽人类的原初意愿和选择,抑制人类文化创新活力,影响社会协调发展。随着这种现象的不断加剧,人类沉浸在碎片化的现实中,逐渐形成一种不自知的“反向适应”,从而遗忘了人本该怎样的事情。人类主动接受算法技术对其加以改造和支配,迎合算法文化的生成,最终却不可避免地陷入人与人之间无法联结的社群性困境。基于此,我们倡导这样一种对待算法的伦理态度,即为了保障人的本质存在,应审思和超越“反向适应”,聚焦和谐共鸣的美好生活。
-
关键词
算法伦理问题
反向适应
和谐共鸣
伦理态度
-
Keywords
ethics of algorithms
reverse adaptation
harmonious resonance
ethical attitude
-
分类号
B82-057
[哲学宗教—伦理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