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算法价格歧视违法性认定的挑战与应对 被引量:6
1
作者 曾迪 《中国流通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5-126,共12页
算法技术在数据收集、分析和应用等方面的优势能够帮助经营者快速实现价格歧视,提高经营效率。但算法价格歧视行为却对市场其他主体带来损害性影响,包括破坏社会对网络市场的公平感知、扭曲市场竞争秩序、侵害消费者知情权等传统权利和... 算法技术在数据收集、分析和应用等方面的优势能够帮助经营者快速实现价格歧视,提高经营效率。但算法价格歧视行为却对市场其他主体带来损害性影响,包括破坏社会对网络市场的公平感知、扭曲市场竞争秩序、侵害消费者知情权等传统权利和个人信息权等新型权益。为避免上述系列损害性后果持续扩散,亟须对司法实践如何开展算法价格歧视违法性认定做出回应。然而,基于我国当前相关法条分布零散且适用性不强、违法性认定规则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存疑、抗辩理由适用不明等现实困境,司法实务部门在处理算法价格歧视案件时仍面临严峻挑战。原有的经营者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认定路径和违规处理个人信息认定路径不能满足现实司法实践所需,有必要从立法和司法层面对算法价格歧视违法性认定的第三条路径予以拓展与优化。在立法完善过程中,《电子商务法》作为我国电商领域的综合性法律,尤其适合作为规制算法价格歧视的法律依据,建议该法新增“不正当价格行为”违法认定类型,明确将保护消费者知情权和选择权不受侵犯设为底线,确立过错推定原则以平衡当事人之间的证明责任。在算法价格歧视违法性认定的司法实践中,坚持行为主体聚焦、侵害客体明晰、主观违背注意义务、客观造成消费者利益受损的“四要件”认定方法。在此基础上,《电子商务法》通过与《反垄断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多部法律之间的协同配合,进一步夯实算法价格歧视违法性认定的法律基础,才能共同助力司法实践顺利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算法时代 算法价格歧视 消费者权益 违法性认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科技平台算法价格歧视下消费者信息权的法律保护 被引量:4
2
作者 程雪军 《价格月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共8页
在人工智能时代,为更好地处理用户数据,算法技术应运而生,并助力金融科技平台创新发展。但金融科技平台在创新应用算法技术时,同样带来了算法价格歧视。通过对算法价格歧视的技术路径分析,发现算法价格歧视严重侵犯了消费者信息权,且呈... 在人工智能时代,为更好地处理用户数据,算法技术应运而生,并助力金融科技平台创新发展。但金融科技平台在创新应用算法技术时,同样带来了算法价格歧视。通过对算法价格歧视的技术路径分析,发现算法价格歧视严重侵犯了消费者信息权,且呈现出隐蔽性、多样化与非公平性的特点。从法律性质分析,算法价格歧视既不同于正常商业活动下的差别定价,也不宜认定为价格欺诈,而是算法滥用而衍生的价格歧视。然而,中国对金融科技平台算法价格歧视下消费者信息权的法律保护明显不足。结合金融科技平台算法价格歧视的本土化实践,中国有必要构建金融科技平台算法价格歧视下消费者信息权的法律保护路径:提升平台算法信息的透明度,完善消费者信息权的规范结构,增强消费者信息权的公平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科技平台 算法 算法定价 算法价格歧视 消费者信息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台企业算法价格歧视行为及其协同治理 被引量:5
3
作者 陈志斌 达瓦卓玛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1-119,共9页
大数据与算法在平台经济中的深度应用,在为用户提供便捷的服务体验的同时,也带来了算法价格歧视问题。算法价格歧视根据不同的消费者细分标准,可以分为“大数据杀熟”“苹果税”以及基于用户地理位置的算法价格歧视三种类型。算法价格... 大数据与算法在平台经济中的深度应用,在为用户提供便捷的服务体验的同时,也带来了算法价格歧视问题。算法价格歧视根据不同的消费者细分标准,可以分为“大数据杀熟”“苹果税”以及基于用户地理位置的算法价格歧视三种类型。算法价格歧视通过数据搜集、消费者画像、个性化定价与推荐等机制得以形成。平台企业实施算法价格歧视行为,是其未履行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环境、遵守技术伦理、保护消费者权益等社会责任的体现。算法价格歧视作为一种新兴的复杂的社会问题,其治理需要政府监管部门、平台企业、消费者协同行动。政府监管部门应加强反垄断审查和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定完善算法监管规则;平台企业应加强自律,从内部完善用户数据保护制度与算法运行规则;消费者应积极维权,在发现问题与监督平台方面充分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算法价格歧视 平台企业 社会责任 协同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算法价格歧视下消费者感知背叛与应对策略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刘延雪 《价格月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9-46,共8页
随着大数据的广泛应用,算法已经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但出现了较多针对消费者的算法价格歧视。基于归因理论与关系质量理论,通过实地调查的方式,检验分析算法价格歧视对消费者的感知背叛情况的影响机理。研究关系质量与价格敏感度的中... 随着大数据的广泛应用,算法已经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但出现了较多针对消费者的算法价格歧视。基于归因理论与关系质量理论,通过实地调查的方式,检验分析算法价格歧视对消费者的感知背叛情况的影响机理。研究关系质量与价格敏感度的中介变量效应,来进一步探算法价格歧视和消费者感知背叛、蓄意归因的关系。研究显示,高算法价格歧视对消费者可以产生更强的蓄意归因,使消费者可以感受到更强的感知背叛,如果企业与消费者之间有着较高的关系质量,那么算法价格歧视将会引起消费者产生更强烈的感知背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算法价格歧视 价格敏感度 感知背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权利面对市场:算法价格歧视的法律规制研究 被引量:27
5
作者 赵海乐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99-106,共8页
针对消费者的算法价格歧视在我国处于“犯众怒但无制裁”的状态,这一方面源于消费者举证困难,另一方面源于我国法律尚无法提供完备的请求权基础。美欧均采用“赋权”的方式处理算法价格歧视:美国通过民事权利保护立法的延伸适用,有效避... 针对消费者的算法价格歧视在我国处于“犯众怒但无制裁”的状态,这一方面源于消费者举证困难,另一方面源于我国法律尚无法提供完备的请求权基础。美欧均采用“赋权”的方式处理算法价格歧视:美国通过民事权利保护立法的延伸适用,有效避免了针对特定消费者群体的价格歧视;欧盟强调个人信息是公民的基本权利,通过对信息在算法当中的使用以及对自动化决策的限制实现了对算法价格歧视的控制。美欧路径虽有差异,但共性在于均秉持了“权利-市场”理念:原则上承认市场竞争自由与企业定价自由,仅在定价行为触犯某些权利或法益时才会加以规制。我国应当借鉴上述理念,坚持“市场主导、权利优先”的司法理念的同时,效仿欧盟,以个人信息保护和算法责任建构限制算法价格歧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算法价格歧视 个人信息 民事权利 算法责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时代算法价格歧视行为的法律规制 被引量:40
6
作者 叶明 郭江兰 《价格月刊》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3-40,共8页
在数字经济时代,随着互联网经营者开始使用算法技术进行定价活动,凭借对海量消费数据的掌握,进行"用户画像"后以实现"千人千面千价格"的精准营销。其中,算法价格歧视行为存在损害消费者、排挤竞争对手以及破坏竞争... 在数字经济时代,随着互联网经营者开始使用算法技术进行定价活动,凭借对海量消费数据的掌握,进行"用户画像"后以实现"千人千面千价格"的精准营销。其中,算法价格歧视行为存在损害消费者、排挤竞争对手以及破坏竞争秩序的风险,亟需予以法律规制。然而,当前我国现有相关法律在适用范围、违法性判定要件、责任规范等方面存在不足。鉴于此,应适当拓宽《反垄断法》的主体范围,使算法价格歧视行为难逃法网;确立"形式+实质"违法审查标准,让违法性算法价格歧视行为原形毕露;构建算法价格歧视行为的"双轨"责任规范,使相关责任主体难辞其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算法价格歧视行为 法律规制 “形式+实质”标准 双轨责任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时代算法价格歧视的监管难题与出路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张惠彬 王思宇 《价格月刊》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9-16,共8页
数字经济时代,平台所依托的算法推荐技术在给平台企业带来竞争优势的同时,也可能损害消费者的权益。平台通过获取消费者个人信息,运用算法定价技术,完成对不同消费者的差异化定价,对消费者施以价格歧视。平台型网络市场的双边性、交易... 数字经济时代,平台所依托的算法推荐技术在给平台企业带来竞争优势的同时,也可能损害消费者的权益。平台通过获取消费者个人信息,运用算法定价技术,完成对不同消费者的差异化定价,对消费者施以价格歧视。平台型网络市场的双边性、交易的跨地域性及算法定价技术的隐蔽性,给市场监管部门的执法工作带来了挑战。监管规则滞后、监管手段和工具落后等成为市场监管部门亟须解决的难题。对此,市场监管部门有必要构建“平台-政府”从属监管模式,引入事前监管机制,革新监管规则、细化监管分工,进而建立智慧监管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算法价格歧视 “大数据杀熟” 市场监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级平台算法价格歧视的反垄断规制 被引量:24
8
作者 程雪军 《法治研究》 CSSCI 2023年第1期99-111,共13页
在人工智能算法技术的驱动下,越来越多的超级平台将其运行、经营或管理的部分权限由传统的管理层下放至算法平台。作为一种人机交互(HCI)的决策机制,算法技术并非价值中立、完全理性的智能技术,其在一定意义上会将超级平台型企业的逐利... 在人工智能算法技术的驱动下,越来越多的超级平台将其运行、经营或管理的部分权限由传统的管理层下放至算法平台。作为一种人机交互(HCI)的决策机制,算法技术并非价值中立、完全理性的智能技术,其在一定意义上会将超级平台型企业的逐利本性发挥到极致,从而忽视企业应当具备的社会责任,并在实质上形成对消费者标签化的算法价格歧视。超级平台深度利用算法技术,往往具备公共性和私主体性的双重特征,其通过大量获取用户数据后实现“数据剥削”,冲破传统企业角色定位,享有类似公权力机关的资源调配和规则制定权并且可以实现对其他商主体的不公平欺压。然而,产生于传统商业模式下的现有法律,从根本上难以有效遏制超级平台算法价格歧视的异化风险。因此,我国需要采取新思路对超级平台的算法价格歧视构建反垄断规制体系:在算法价格歧视的反垄断规制原则上,需要坚持从数据保护到算法规制原则,强化反垄断法与算法的二元共治原则;在算法价格歧视的反垄断规制路径上,需要加强超级平台企业的数据合规建设,对消费者数据赋权以对抗“算法权力”,加强反垄断法与算法的共同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平台企业 算法价格歧视 决策机制 数据权属 法律规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算法价格歧视的机理分析及规制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宗栋 《价格月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8,共8页
数字经济时代,以大数据和算法为代表的新型信息技术不断涌现,一方面成为推动数字经济繁荣发展的重要基石,另一方面也可能变成损害消费者权益的工具。结合算法价格歧视的表现形式,可以归纳出算法价格歧视的三大趋势特征:表现形式更为隐... 数字经济时代,以大数据和算法为代表的新型信息技术不断涌现,一方面成为推动数字经济繁荣发展的重要基石,另一方面也可能变成损害消费者权益的工具。结合算法价格歧视的表现形式,可以归纳出算法价格歧视的三大趋势特征:表现形式更为隐蔽、用户锁定更为精准、隐私问题更为突出。基于经济学分析框架可以发现算法价格歧视存在对消费者剩余的攫取,同时还加剧了市场信息不对称程度。鉴于此,提出进一步处理好算法发展和规范之间的关系,应从数据收集、算法披露、行政监管、法律法规、协同治理等方面加强对算法价格歧视的规制,推动算法等新技术有序、健康、可持续发展,为数字经济注入更多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算法价格歧视 规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算法价格歧视反垄断的逻辑思路及应对策略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贾志民 袁曼琳 《价格月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14,共7页
算法价格歧视反垄断需要兼具一定的逻辑思路与应对策略,通过开展合理的反垄断策略,市场发展动能得以增强。基于此,应用文献分析法对算法价格歧视反垄断的逻辑思路及应对策略进行分析。首先,明确了算法价格歧视垄断的表现,是以“大数据... 算法价格歧视反垄断需要兼具一定的逻辑思路与应对策略,通过开展合理的反垄断策略,市场发展动能得以增强。基于此,应用文献分析法对算法价格歧视反垄断的逻辑思路及应对策略进行分析。首先,明确了算法价格歧视垄断的表现,是以“大数据杀熟”为表现形式进行有效且精准化的个性推送。其次,算法价格歧视以差异化市场为表现主体,对市场发展活力的贡献率更高。再次,算法价格歧视以两极化效应为表现矛盾,其中轻微的算法价格歧视能够有效增强市场竞争活力,而其垄断行为也具有诸多负面效应,极大地损害了消费者合法权益。最后,算法价格歧视反垄断应对策略较为多元,相关工作者可以通过数据平台多面运维、市场环境多维依托及市场矛盾多元考量的方式来有效契合现阶段的算法价格歧视反垄断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算法价格歧视 反垄断 价格差异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算法个性化定价:经济原理、实施风险与法律规制 被引量:12
11
作者 孙宇 《南方金融》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56-68,共13页
作为一种新型价格机制与定价秩序,算法个性化定价本质是一种经济实践:网络效应、长尾理论诠释了其实施基础和动力机制,价格歧视是算法个性化定价的经济学属性。算法个性化定价虽然没有超越价格歧视的实质范畴,但算法与差异定价的结合却... 作为一种新型价格机制与定价秩序,算法个性化定价本质是一种经济实践:网络效应、长尾理论诠释了其实施基础和动力机制,价格歧视是算法个性化定价的经济学属性。算法个性化定价虽然没有超越价格歧视的实质范畴,但算法与差异定价的结合却可能产生对消费者知情权和公平交易权的普遍性损害以及不正当竞争和垄断风险。鉴于我国现行《价格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反垄断法》对算法个性化定价的规制都尚存缺漏,未来应当通过完善《价格法》中有关价格欺诈与价格歧视规制的条款,优化《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涉及消费者知情权、公平交易权的相关规则,改进《反垄断法》中对于交易相对人与市场支配地位的判定,实现对算法个性化定价的协同规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平台经济 算法价格歧视 消费者权益 大数据杀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数据杀熟”反垄断规制的理论证成与路径优化 被引量:55
12
作者 朱建海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12-121,共10页
平台经济时代,海量数据和数字技术赋予了平台经营者更敏锐的洞察力,使其得以无限接近消费者最佳支付意愿的方式,进而对消费者实施差异化定价,这可能构成“大数据杀熟”,触及反垄断法上的价格歧视。反垄断法作为价格歧视的一个基本规制工... 平台经济时代,海量数据和数字技术赋予了平台经营者更敏锐的洞察力,使其得以无限接近消费者最佳支付意愿的方式,进而对消费者实施差异化定价,这可能构成“大数据杀熟”,触及反垄断法上的价格歧视。反垄断法作为价格歧视的一个基本规制工具,对“大数据杀熟”进行规制具有必要性及正当性。然而,“大数据杀熟”行为的隐蔽性、技术性等特性,也给现有的反垄断法规制体系带来了诸如正当性抗辩理由被滥用、反竞争效果难以衡量、消费者维权举证困难等问题,使之难以对“大数据杀熟”进行有效规制。“大数据杀熟”的反垄断法规制需要从突破市场支配地位限制、改良反竞争效果的衡量方式、明确“正当理由”的判定标准以及加强反垄断的私人执行等方面入手,以实现保护消费者合法利益、维护市场公平和自由竞争、促进创新的动态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异化定价 大数据杀熟 算法价格歧视 反垄断法规制 消费者福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费者隐私管理与垄断平台个人化定价福利效应 被引量:3
13
作者 唐要家 王逸婧 《产经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21,共17页
消费者隐私管理对算法个人化定价的福利效应具有重要影响。通过动态博弈模型分析表明,在消费者具有隐私管理能力且隐私管理成本适度的情况下,个人化定价会实现消费者福利和社会总福利的提高。因此,对垄断平台个人化定价不应一刀切地加... 消费者隐私管理对算法个人化定价的福利效应具有重要影响。通过动态博弈模型分析表明,在消费者具有隐私管理能力且隐私管理成本适度的情况下,个人化定价会实现消费者福利和社会总福利的提高。因此,对垄断平台个人化定价不应一刀切地加以禁止,而应采用合理推定原则进行个案分析。政府需谨慎直接介入平台个人化定价,赋能消费者的隐私管理能力是最佳的反垄断政策。同时,应通过立法强化消费者隐私权保护,赋予消费者充分的知情权和自主决策权,并鼓励增强消费者隐私管理的技术开发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算法价格歧视 消费者福利 隐私管理 反垄断政策 福利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