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Q学习算术优化算法的无人机三维航迹规划
1
作者 丁兵兵 匡珍春 卢来 《电光与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1-69,共9页
针对传统方法求解无人机三维航迹规划易导致规划代价高、精度差和容易陷入局部最优的不足,提出基于Q学习算术优化算法的无人机三维航迹规划算法。为了提升算术优化算法的寻优精度,引入Circle混沌映射提高初始种群多样性和分布均匀性,引... 针对传统方法求解无人机三维航迹规划易导致规划代价高、精度差和容易陷入局部最优的不足,提出基于Q学习算术优化算法的无人机三维航迹规划算法。为了提升算术优化算法的寻优精度,引入Circle混沌映射提高初始种群多样性和分布均匀性,引入Q学习根据个体状态自适应调整数学优化加速函数更新,均衡算法全局搜索与局部开发,设计最优解邻域扰动优化全局搜索能力。通过建立无人机三维航迹规划模型,将航迹规划转化为多目标函数优化问题,并利用改进算法求解无人机三维航迹规划,以综合考虑航迹代价、地形代价和边界代价的目标函数评估粒子适应度,对航迹规划迭代寻优。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规划的航迹具有更低的总代价和适应不同复杂地形环境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航迹规划 算术优化算法 Q学习 航迹代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算术优化算法用于稀布平面阵列综合
2
作者 国强 刘从业 +2 位作者 王亚妮 王勇 CHERNOGOR Leonid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02-212,共11页
针对稀布平面阵列方向图旁瓣电平抑制和零陷综合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算术优化算法的阵列天线综合算法。首先,为平衡开发和勘探过程比重,对算术优化算法中的算术优化加速器采用非线性函数重构;其次,采用前三优的个体代替当前最优个... 针对稀布平面阵列方向图旁瓣电平抑制和零陷综合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算术优化算法的阵列天线综合算法。首先,为平衡开发和勘探过程比重,对算术优化算法中的算术优化加速器采用非线性函数重构;其次,采用前三优的个体代替当前最优个体进行勘探开发,并引入精英变异策略,以增强算法跳出局部最优的能力,提高算法的收敛精度;最后,提出了一种自适应矩阵映射法则,对当前阵元分布进行判断,若其不满足最小阵元间距约束,则通过调整策略对其进行调整,在避免不可行解的同时保证了阵元的自由度。与现有文献中的算法相比,改进的算术优化算法对单峰和多峰标准测试函数的优化精度和稳定性均有一定的提高;在稀布平面阵列旁瓣电平抑制实验和零陷综合实验中,所提算法可以综合出更优的峰值旁瓣电平和零陷深度,证明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列综合 稀布阵列 矩阵映射法则 算术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算术运算法分析多频率激励微波非线性电路
3
作者 沈灿 张祖舜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16-118,共3页
用全频域谐波平衡法的算术运算法分析多频率激励下电路的稳态响应,给出了一种新的Jacobian矩阵的构造方法,f能分析任意多的频率激励情况.
关键词 微波非线性电路 谐波平衡法 算术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响应面法和改进算术优化算法的抱杆优化设计 被引量:9
4
作者 陶然 周焕林 +1 位作者 孟增 杨小猛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113-1122,共10页
抱杆优化设计需要耗费大量有限元分析计算时间,难以确定可行域.该文采用响应面法(response surface method,RSM)来模拟抱杆结构的真实响应,提出了改进的算术优化算法(improved arithmetic optimization algorithm,IAOA)对抱杆结构进行... 抱杆优化设计需要耗费大量有限元分析计算时间,难以确定可行域.该文采用响应面法(response surface method,RSM)来模拟抱杆结构的真实响应,提出了改进的算术优化算法(improved arithmetic optimization algorithm,IAOA)对抱杆结构进行优化设计.将分数阶积分引入算术优化算法(arithmetic optimization algorithm,AOA),改善了算法的开发能力.采用拉丁超立方抽样,选取抱杆结构杆件截面试验样本,利用最小二乘法对样本点进行分析,构建了抱杆结构应力和位移关于杆件截面尺寸的二阶响应面代理模型.建立以抱杆质量最小化为优化目标,许用应力和位移为约束条件的优化模型,采用IAOA对其进行求解.结果表明:二阶响应面模型能够准确预测抱杆结构的响应值,IAOA的求解精度得到显著提升,代理模型可大幅降低有限元分析所需的计算代价,优化后抱杆结构质量减轻了8.2%.联合使用RSM和IAOA可有效求解大型空间杆系结构的优化设计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响应面法 算术优化算法 分数阶积分 代理模型 抱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适于硬件实现的算术编码算法 被引量:5
5
作者 彭云 任俊彦 +1 位作者 叶凡 周翔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49-53,共5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Q coder算术编码算法。这种算法的主要特点包括 :使用Q表进行概率估计 ;采用Witten等人提出的重整化方法 ;用移位加来代替原算法中的乘法。采用移位加方法 ,可以在硬件花费较少的情况下显著提高算法的编码效率 ;重... 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Q coder算术编码算法。这种算法的主要特点包括 :使用Q表进行概率估计 ;采用Witten等人提出的重整化方法 ;用移位加来代替原算法中的乘法。采用移位加方法 ,可以在硬件花费较少的情况下显著提高算法的编码效率 ;重整化方法可以用来解决硬件实现中的进位翻转问题。本文还对算法的编码效率提高情况作了定量分析 ,同时对Q解码器进行了逻辑综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算术编码算法 移位加 Q表 编码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算术优化算法的低压配电网故障区段定位方法 被引量:1
6
作者 王欣阳 王瑞阳 魏云冰 《电子科技》 2023年第12期25-31,共7页
为了提高低压配电网故障区段定位的准确性和快速性,保证居民用电安全,文中提出一种基于算术优化算法实现故障区段定位的方法。算术优化算法具有结构简单、收敛速度快以及精确度高等优点。选取IEEE33节点的配电网模型,使用MATLAB对此模... 为了提高低压配电网故障区段定位的准确性和快速性,保证居民用电安全,文中提出一种基于算术优化算法实现故障区段定位的方法。算术优化算法具有结构简单、收敛速度快以及精确度高等优点。选取IEEE33节点的配电网模型,使用MATLAB对此模型节点支路、节点开关状态和适应度函数进行编程仿真。对单点故障和多点故障以及存在信号畸变的单多点故障进行仿真计算,并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利用算术优化算法的局部搜索和全局搜索分开进行的特点对故障区段定位问题进行局部充分搜索,可实现准确定位,准确度达到97%,优于二进制粒子群算法、遗传算法和改进鲸鱼优化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压配电网 故障区段定位 IEEE33节点 算术优化算法 适应度函数 粒子群算法 遗传算法 鲸鱼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算术编码算法在新压缩标准中的应用
7
作者 董文辉 戴琼海 《有线电视技术》 2005年第19期27-30,共4页
1引言 上个世纪80年代,数学家们从新的角度入手,设计出一种比Huffman编码更为精确,更能接近信息论中"熵"极限的编码方法--算术编码[1].
关键词 算术编码算法 压缩标准 HUFFMAN编码 应用 编码方法 小信号 数学家 信息论 冗余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黏菌算法的局部遮阴下光伏MPPT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李红岩 王磊 +3 位作者 安平娟 杨朝旭 赵天玥 刘宝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29-134,共6页
为解决光伏发电系统在局部阴影光照情况下传统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方法极易陷入局部最优等问题,提出一种混沌变异黏菌算法结合算术算法(CVSMAAOA)的光伏MPPT方法。该方法在黏菌算法(SMA)基础上引入混沌映射函数初始化黏菌个体,使种群... 为解决光伏发电系统在局部阴影光照情况下传统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方法极易陷入局部最优等问题,提出一种混沌变异黏菌算法结合算术算法(CVSMAAOA)的光伏MPPT方法。该方法在黏菌算法(SMA)基础上引入混沌映射函数初始化黏菌个体,使种群分布更加均匀;引入高斯变异策略提高算法跳出局部最优解的概率,变异因子的跃变性有助于加速搜索进程;引入算术优化算法(AOA)中加减算子实现局部高精度探索。仿真实验表明,所提算法相较SMA、AOA在均匀辐照、静态阴影、变化阴影下收敛速度具有明显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阵列 最大功率点跟踪 高斯 黏菌算法 算术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IME-IAOA的混合模型短期光伏功率预测
9
作者 王仁明 魏逸明 席磊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1-88,共8页
光伏发电在如今的新能源发展中逐渐成为重点,其中光伏功率预测成为研究的主要方向.为了提升光伏功率预测的精度和效率,提出了RIME-VMD-IAOA-LSTM模型.该模型通过霜冰优化算法(RIME)优化变分模态分解(VMD)的参数来提升分解效率;引入余弦... 光伏发电在如今的新能源发展中逐渐成为重点,其中光伏功率预测成为研究的主要方向.为了提升光伏功率预测的精度和效率,提出了RIME-VMD-IAOA-LSTM模型.该模型通过霜冰优化算法(RIME)优化变分模态分解(VMD)的参数来提升分解效率;引入余弦控制因子的动态边界策略来控制算数优化算法(AOA)数值的增长速率从而提升算法的精度和稳定性;利用自适应T分布变异策略来改进AOA的局部搜索能力和全局开发能力,更好地避免局部最优解.两种智能优化算法的加入使得整体模型的预测效率和速度都有很大提升,实验结果表明组合模型RIMEVMD-IAOA-LSTM相比于其他预测模型有较高的光伏功率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霜冰优化算法 变分模态分解 算术优化算法 余弦控制因子策略 自适应T分布策略 短期光伏功率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RC算法的数据压缩技术和实现 被引量:2
10
作者 凌伟 张会新 《电子技术应用》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84-87,共4页
针对无损压缩技术在航天遥测系统中的应用情况,提出了基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和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硬件结构的遥测噪声数据实时无损压缩系统的方案。结合Shannon信息论中信息熵的概念,研究了数据压缩的本质和算法评估标准。通过PC... 针对无损压缩技术在航天遥测系统中的应用情况,提出了基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和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硬件结构的遥测噪声数据实时无损压缩系统的方案。结合Shannon信息论中信息熵的概念,研究了数据压缩的本质和算法评估标准。通过PC仿真试验对多种算法的压缩效果进行了比较,最终选择算术编码(ARC)作为无损压缩的算法。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案能够实时采集并压缩遥测噪声数据,有效地提高压缩去除率和压缩速度,优化压缩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测 无损压缩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数字信号处理器 算术编码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算术优化算法的低压配电网故障区段定位
11
作者 刘敬之 杨洪易 +2 位作者 张剑明 王欣阳 崔伟 《农村电气化》 2025年第4期13-19,共7页
为了提高低压配电网故障区段定位的准确性和快速性,解决现有算法易陷入局部最优状态、探索力不足以及准确度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算术优化算法实现低压配电网故障区段定位的方法,通过改造数学优化加速系数MOA函数、引入自适应t... 为了提高低压配电网故障区段定位的准确性和快速性,解决现有算法易陷入局部最优状态、探索力不足以及准确度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算术优化算法实现低压配电网故障区段定位的方法,通过改造数学优化加速系数MOA函数、引入自适应t分布扰动策略以及优化最优值赋值函数这3个方面来优化算法的搜索能力,使算法跳出局部最优状态并提高算法的准确度。此外,选取IEEE 33节点的配电网模型并应用Matlab对模型节点支路、节点开关状态和适应度函数进行了仿真,对单点故障和多点故障以及存在信号畸变的单多点故障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利用改进算术优化算法的局部搜索和全局搜索分开进行的特点对故障区段定位问题进行充分搜索,可实现故障区段准确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压配电网 改进算术优化算法 故障区段 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移多尺度波动散布熵和改进核极限学习机的水电机组故障诊断 被引量:3
12
作者 徐哲熙 刘婷 +3 位作者 任晟民 陈建林 吴凤娇 王斌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1-51,共11页
水电在能源供给结构改革中承担重要角色,随着风、光、潮汐等新型能源的不断接入,水电机组的负荷运行范围不断加宽,导致水电机组发生事故的概率增加,因此,开展水电机组智能故障诊断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针对水电机组振动信... 水电在能源供给结构改革中承担重要角色,随着风、光、潮汐等新型能源的不断接入,水电机组的负荷运行范围不断加宽,导致水电机组发生事故的概率增加,因此,开展水电机组智能故障诊断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针对水电机组振动信号中蕴含大量噪声信号,干扰故障诊断的问题,提出一种时移多尺度波动散布熵和改进核极限学习机相结合的水电机组故障诊断方法。首先,结合信息熵理论与时移思想,在多尺度波动散布熵的基础上,采用时移理论替代多尺度波动散布熵(MFDE)中传统的粗粒化过程,提出时移多尺度波动散布熵(TSMFDE),通过仿真实验,证明所提方法具有良好的时序长度鲁棒性、抗噪性及特征提取能力,解决了传统多尺度熵粗粒化不足的问题。然后,利用具有可移植性强、寻优能力强和收敛速度快等特征的算术优化算法(AOA)对核极限学习机(KELM)的正则化参数和核函数参数进行寻优,建立AOA-KELM分类器,解决了KELM超参数难以调节的问题。最终,通过转子试验台模拟实验,将TSMFDE提取的特征输入分类器中,完成模式识别工作。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模型取得最高的诊断精度,达到了100.0%,相对于其他流行模型,本文所提模型展现了明显的优势,验证了所提模型的良好诊断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移多尺度波动散布熵 核极限学习机 算术优化算法 水电机组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AOA-LSSVM的输电线路覆冰厚度预测研究
13
作者 涂婧琳 王洪亮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113-118,共6页
为民用机场提供电力支撑的场外输电线路一旦线体外表面覆冰达到了一定厚度,易导致输电导线舞动甚至损坏电力设备,影响民用机场的运行。为了能够给机场提供更稳定的电力支撑,保证机场电力设施的稳定运行,提出改进算术优化算法优化最小二... 为民用机场提供电力支撑的场外输电线路一旦线体外表面覆冰达到了一定厚度,易导致输电导线舞动甚至损坏电力设备,影响民用机场的运行。为了能够给机场提供更稳定的电力支撑,保证机场电力设施的稳定运行,提出改进算术优化算法优化最小二乘法支持向量机(IAOA-LSSVM)的输电线路覆冰厚度预测模型,引入双曲正切因子并结合Lévy飞行策略改进算术优化算法,通过IAOA算法不断优化LSSVM模型中的正则化参数C与核函数参数σ,最后使用实测所得的气象数据及覆冰厚度数据对改进后的预测模型进行验证,并与优化前的预测模型及其他常用模型进行仿真对比,实验结果表明:IAOA-LSSVM预测模型精度更高,证明了该方法在输电线路覆冰厚度的预测运用中的较高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算术优化算法 覆冰厚度 输电线路 最小二乘法支持向量机 覆冰预测 Lévy飞行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单片机的室内空气净化装置控制系统设计 被引量:3
14
作者 贾丽斯 于成英 《现代电子技术》 2021年第3期115-119,共5页
针对基于STCI2LESA16系列单片机系统、Protel 2004工具设计系统受到采样干扰数据影响,而导致净化效果差的问题,提出基于AVR单片机的室内空气净化装置控制系统设计。采用AVR单片机系列的ATmega128单片机,设计系统总体结构。利用紫外光灯... 针对基于STCI2LESA16系列单片机系统、Protel 2004工具设计系统受到采样干扰数据影响,而导致净化效果差的问题,提出基于AVR单片机的室内空气净化装置控制系统设计。采用AVR单片机系列的ATmega128单片机,设计系统总体结构。利用紫外光灯管驱动控制电路,采用LHi878热释红外传感器,经过外围元件和LM358两级放大电路放大信号后,将结果显示在VFD真空荧光显示器上。利用算术平均算法去除干扰数据,由此设计净化流程。通过实验对比结果可知,该系统净化效果好,能够满足一般家庭空气净化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VR单片机 室内空气净化 控制系统 算术平均算法 净化流程 净化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变分模态分解的微型燃气轮机发电系统混合储能功率分配策略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月明 丁泽民 +1 位作者 余又红 刘永葆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83-195,共13页
为缓解大功率脉冲负载投切造成的船舶燃气轮机发电系统功率波动,将由飞轮储能装置和蓄电池组成的混合储能系统应用于船舶燃气轮机发电系统,提出一种采用变分模态分解(VMD)和模糊控制策略的船舶微型燃气轮机发电系统混合储能功率分配策... 为缓解大功率脉冲负载投切造成的船舶燃气轮机发电系统功率波动,将由飞轮储能装置和蓄电池组成的混合储能系统应用于船舶燃气轮机发电系统,提出一种采用变分模态分解(VMD)和模糊控制策略的船舶微型燃气轮机发电系统混合储能功率分配策略。基于算术优化算法优化的变分模态分解(AOA-VMD),实现混合储能系统中飞轮储能和蓄电池功率的初级分配;考虑飞轮储能转速和蓄电池荷电状态安全运行范围,设计两个并列的模糊控制器,调节飞轮储能和蓄电池的初级功率,实现飞轮储能和蓄电池功率的二次分配。建立包括燃气轮机、发电机、混合储能系统和脉冲功率负载的船舶微型燃气轮机发电系统模型并开展性能仿真。结果表明,考虑混合储能后,脉冲负载投切所造成的直流母线电压最大波动减小了6.4%,对应的微燃机转速最大变化率减小了0.02%。对比采用传统滤波器和未经优化VMD的算法,采用AOA-VMD算法分解脉冲负载的功率波动信号:投入峰值功率为40 kW的脉冲功率负载时,直流母线电压波动量分别减小3 V和2.4 V,对应的微燃机转速波动率分别减小0.012%和0.014%;切除上述负载时,电压分别减小2.7 V和0.6 V,转速波动率分别减小0.018%和0.012%。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采用变分模态分解的混合储能功率分配策略的有效性与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燃气轮机发电系统 储能 变分模态分解 算术优化算法 脉冲功率负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AOA-VMD-LSTM的超短期风电功率预测 被引量:12
16
作者 肖烈禧 张玉 +1 位作者 周辉 赵冠皓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39-246,共8页
为了对风电功率进行精确预测,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算术优化算法(IAOA)、变分模态分解(VMD)和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的超短期风电功率预测模型(IAOA-VMD-LSTM)。利用IAOA对VMD的关键分解参数k和α进行优化,得到的各固有模态函数(IMF)具有周期... 为了对风电功率进行精确预测,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算术优化算法(IAOA)、变分模态分解(VMD)和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的超短期风电功率预测模型(IAOA-VMD-LSTM)。利用IAOA对VMD的关键分解参数k和α进行优化,得到的各固有模态函数(IMF)具有周期性,能够提升LSTM的预测精度,同时利用IAOA对LSTM网络参数进行优化。通过对风电功率数据进行预测分析,结果表明IAOA-VMD-LSTM预测模型相比于其他模型的预测精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功率预测 变分模态分解 长短期记忆网络 算术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Memory Efficient Belief Propagation Decoder for Polar Codes 被引量:3
17
作者 SHA Jin LIU Xing +1 位作者 WANG Zhongfeng ZENG Xiaoyang 《China Communications》 SCIE CSCD 2015年第5期34-41,共8页
Polar codes have become increasingly popular recently because of their capacity achieving property.In this paper,a memory efficient stage-combined belief propagation(BP) decoder design for polar codes is presented.Fir... Polar codes have become increasingly popular recently because of their capacity achieving property.In this paper,a memory efficient stage-combined belief propagation(BP) decoder design for polar codes is presented.Firstly,we briefly reviewed the conventional BP decoding algorithm.Then a stage-combined BP decoding algorithm which combines two adjacent stages into one stage and the corresponding belief message updating rules are introduced.Based on this stage-combined decoding algorithm,a memory-efficient polar BP decoder is designed.The demonstrated decoder design achieves 50%memory and decoding latency reduction in the cost of some combinational logic complexity overhead.The proposed decoder is synthesized under TSMC 45 nm Low Power CMOS technology.It achieves 0.96 Gb/s throughput with 14.2mm^2 area when code length N=2^(16)which reduces 51.5%decoder area compared with the conventional decoder desig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lar codes belief propagation stage-combined memory-efficient IMPLEMENT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thod for improving RLS algorithms
18
作者 LI Tian-shu TIAN Kai LI Wen-xiu 《Journal of Marine Science and Application》 2007年第3期68-70,共3页
The recursive least-square (RLS) algorithm has been extensively used in adaptive identification, prediction, filtering, and many other fields. This paper proposes adding a second-difference term to the standard recurr... The recursive least-square (RLS) algorithm has been extensively used in adaptive identification, prediction, filtering, and many other fields. This paper proposes adding a second-difference term to the standard recurrent formula to create a novel method for improving tracing capabilities. Test results show that this can greatly improve the convergence capability of RLS algorith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aptive model algorithms RLS tracing capabiliti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asur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methods for evaluating noise jammers
19
作者 HU Fang HUANG Jian-guo 《Journal of Marine Science and Application》 2007年第3期46-50,共5页
Reliable evaluations of a noise jammer's effectiveness are necessary to properly design, manufacture, and operate one, so it is important to have an evaluation model. Based on their characteristics and principles,... Reliable evaluations of a noise jammer's effectiveness are necessary to properly design, manufacture, and operate one, so it is important to have an evaluation model. Based on their characteristics and principles, relevant factors were classified in terms of their contribution to a unit's effectiveness. In this way an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was established. In the proposed mathematical model a noise jammer is analyzed by combining the model of system effectiveness with the method of analytic hierarchical process. A simulation of underwater acoustic countermeasures was used to test the rationality and feasibility of the model.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is model is an effective way to solve the challenge of evaluat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non-offensive weapons under single working pha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nderwater acoustic countermeasure noise iammer index system EVALU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llaborative work model based on peer-to-peer network
20
作者 JIANG Jian-zhong FU Li ZHANG Xuan-peng XU Chuan-yun 《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CAS 2007年第2期130-134,共5页
In this paper, we incorporated peer-to-peer (P2P) concept with agent technology and put forward a collaborative work model based on peer-to-peer network (P2PCWM) after investigating into business demands of modern ent... In this paper, we incorporated peer-to-peer (P2P) concept with agent technology and put forward a collaborative work model based on peer-to-peer network (P2PCWM) after investigating into business demands of modern enterprises and problems prevailing in mainstream collaborative work systems based on central server. Theoretically, the P2PCWM can effectively overcome the problems in a conventional system with a central server and meet the practical demands of modern businesses. It is distinguished from other systems by its features of equality, openness, promptness, fairness, expandability and convenie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dern team COLLABORATION AGENT PEER-TO-PEER dynamic project networ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