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北京大学藏秦简《算书乙种》的综合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邹大海 夏庆卓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9-145,共17页
新近公布的北京大学藏秦简牍中有三种前所未知的数学著作,《算书乙种》是其中之一。本文首次对它进行系统的研究,分析其体例与编纂特点、知识类型与数学方法,以及相关的社会背景,并修正了以前学术界的若干不当认识。此书为撮编之作,结... 新近公布的北京大学藏秦简牍中有三种前所未知的数学著作,《算书乙种》是其中之一。本文首次对它进行系统的研究,分析其体例与编纂特点、知识类型与数学方法,以及相关的社会背景,并修正了以前学术界的若干不当认识。此书为撮编之作,结构上有一定层次,体现出编排的意图但考虑不周。作为实用算法式数学文献,此书不属于从“九数”发展至《九章算术》的经典系统,但它的内容仍为刘徽关于《九章算术》源于其先秦祖本的记载提供了新的直接证据。同时,此书也为研究秦国和秦代社会经济提供了难得的原始文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大学藏秦简牍 算书乙种》 《九章术》 中国数学史 计量制度 秦汉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种敦煌算书》的考校和释补 被引量:4
2
作者 郭正忠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11,共11页
半个多世纪以前,李俨先生曾多次介绍和研究《甲种敦煌算书》,将其断为唐代作品而详加释补。该文在校读原件后,认为该写本残卷当属于北朝敦煌算书,并在充分肯定和全面评价前人释补工作的基础上,就原卷各题内容、运算细节和字体风格等方... 半个多世纪以前,李俨先生曾多次介绍和研究《甲种敦煌算书》,将其断为唐代作品而详加释补。该文在校读原件后,认为该写本残卷当属于北朝敦煌算书,并在充分肯定和全面评价前人释补工作的基础上,就原卷各题内容、运算细节和字体风格等方面加以辨析,重新校释,力求使这部一千四五百年前的珍贵文献展现原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朝敦煌算书写本 《甲种敦煌算书 步里古法 黄男 (百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敦煌本藏文算书九九表再探 被引量:3
3
作者 刘英华 杨宝玉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4-73,F0002,F0003,共12页
敦煌文献中已鉴别出4种藏文九九表,其中,P.t.1256是由藏文字母拼写的汉文“小九九”表,ITJ764、P.t.1070和B59:10是藏文九九表,包括了不同编排形式的“小九九”表和“大九九”表。ITJ764尾题人名“■”,为藏文九九表溯源和断代提供了重... 敦煌文献中已鉴别出4种藏文九九表,其中,P.t.1256是由藏文字母拼写的汉文“小九九”表,ITJ764、P.t.1070和B59:10是藏文九九表,包括了不同编排形式的“小九九”表和“大九九”表。ITJ764尾题人名“■”,为藏文九九表溯源和断代提供了重要依据。对这4篇写本做转录,对残缺的内容做推拟还原,并给出译文和评析,初步结论是:敦煌藏文九九表有大、小两类4种,与汉文“小九九”表作用一致,编排方式有别,藏文九九表抄写者和使用者并不限于藏族。这些藏文算学文献实物,为研究藏族科技史和汉藏文化交流史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藏文写本 算书 乘法口诀 “小九九”表 “大九九”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古算书中的田地面积算法与土地制度——以《五曹算经》“田曹”卷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3
4
作者 陈巍 邹大海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26-436,共11页
关注了前人少有深入探究的一些中古实用算书的特点和相关社会制度背景。通过对有关社会经济史料和算书中的田地面积算题进行纵向和横向的比较与细密的分析,指出《五曹算经》中"田曹"的面积计算法具有求多而不求精的特点,与北... 关注了前人少有深入探究的一些中古实用算书的特点和相关社会制度背景。通过对有关社会经济史料和算书中的田地面积算题进行纵向和横向的比较与细密的分析,指出《五曹算经》中"田曹"的面积计算法具有求多而不求精的特点,与北朝田制特别是均田制下出现频繁测量、分划田地的急切需要有着密切的关系,《敦煌算书》、《夏侯阳算经》等书中田地面积计算法的特点,不仅与均田制的盛衰,而且与整个社会的文化和数学的发展有关,其中后者还带有编者讲求学理和精简的意图。社会因素不仅可以影响到数学讨论的对象,还可以影响到数学知识的本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曹经》 《敦煌算书 《夏侯阳经》 面积计 均田制 中古数学与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算书中运动学问题的数学解法与近代物理解法的比较 被引量:1
5
作者 胡化凯 张阳阳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27-149,共23页
从秦代至清中期,中国至少有24部算书共包含有上百道运动学算题。这些算题涵盖了匀速运动、匀变速运动和变加速运动三类内容。古人运用各种数学方法求解这些算题,无论是解题思路、思维方式,还是知识体系都与近现代运动学有明显的不同。... 从秦代至清中期,中国至少有24部算书共包含有上百道运动学算题。这些算题涵盖了匀速运动、匀变速运动和变加速运动三类内容。古人运用各种数学方法求解这些算题,无论是解题思路、思维方式,还是知识体系都与近现代运动学有明显的不同。文章将这些算题的传统数学解法与近现代物理解法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比较,结果发现:对于匀速运动问题,数学解法与物理解法基本上是一致的;对于一些比较复杂的匀变速运动和变加速运动问题,数学解法与物理解法则有本质的不同。由此反映了古人独特的物理认知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由于中国古人对运动现象的认知方式是数学性的,而非物理性的,因而未能提出一般性物理概念,提炼出一般性物理问题,长期停留在一个认识水平上,无法发展成一般的运动学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算书 运动学问题 数学解法 物理解法 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法算书》中的月亮模型 被引量:2
6
作者 宁晓玉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52-362,共11页
在简要介绍月亮视运动各种差的基础上,重建《新法算书》所载哥白尼月亮模型及其确定几何参数方法。叙述第谷月亮理论的发展过程,指出《新法算书》中的第谷新法实质上就是没有考虑二均差修正的第谷最初的月亮模型,最后给出用第谷新法推... 在简要介绍月亮视运动各种差的基础上,重建《新法算书》所载哥白尼月亮模型及其确定几何参数方法。叙述第谷月亮理论的发展过程,指出《新法算书》中的第谷新法实质上就是没有考虑二均差修正的第谷最初的月亮模型,最后给出用第谷新法推算月亮加减差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法算书 月亮模型 本轮 均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大秦简《算书丙种》研究
7
作者 夏庆卓 邹大海 《自然科学史研究》 2025年第2期127-148,共22页
新近公布的北京大学藏秦简牍中有三种前所未知的数学著作,《算书丙种》是其中篇幅适中、有待系统研究的一种。本文从体例、编纂特点、所包含的知识类型和数学方法及相关背景等方面对《算书丙种》进行系统分析,指出它是抄本而非手稿本,... 新近公布的北京大学藏秦简牍中有三种前所未知的数学著作,《算书丙种》是其中篇幅适中、有待系统研究的一种。本文从体例、编纂特点、所包含的知识类型和数学方法及相关背景等方面对《算书丙种》进行系统分析,指出它是抄本而非手稿本,具有以算法为中心的特点;其编作者在体系方面有较多考虑,但不够精心;它为刘徽关于《九章算术》有其先秦祖本的记载提供了新证,并为认识《九章算术》以外的数学知识类型提供了素材和依据,丰富了我们对于中国早期数学和社会经济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大学藏秦简牍 算书丙种》 《九章术》 中国数学史 秦汉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古堆汉简《算术书》校释及相关问题 被引量:1
8
作者 周序林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67-280,共14页
1977年安徽阜阳双古堆1号汉墓出土了一批简牍,其中有损坏严重的数学简,整理者共辑得30余枚残简,并据内容拟题为《算术书》,还释读了其中4枚残简简文。在前人基础上,本文首次对所有已刊布残简进行了释读,并重新编联。结果显示,仅有3组(枚... 1977年安徽阜阳双古堆1号汉墓出土了一批简牍,其中有损坏严重的数学简,整理者共辑得30余枚残简,并据内容拟题为《算术书》,还释读了其中4枚残简简文。在前人基础上,本文首次对所有已刊布残简进行了释读,并重新编联。结果显示,仅有3组(枚)残简简文文意相对清晰完整,即残简1、残简28+27+21+20+5、残简24+25。对比《九章算术》相关算题,确认它们分别与《九章算术》“均输”章第25题、第1题和“少广”章第8题相合。考察《九章算术》的删补者张苍与双古堆1号汉墓墓主的情况,认为二者有条件并有可能在算学方面有交流。双古堆汉简《算术书》与其他简牍算书有着不一样的血统,张苍在整理《九章算术》过程中形成的一个本子可能是它的一个重要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古堆汉简 《九章术》 张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敦煌《算经》编撰年代及源流探析 被引量:1
9
作者 任占鹏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07-115,共9页
关于敦煌写本《算经》的编撰年代,有唐代说、五代说以及唐五代说,笔者结合韩延《夏侯阳算经》,将其编撰年代推定在唐代宗建中元年之后的中晚唐或后唐。《算经》类算书的源流,前人多追溯至晋代的《孙子算经》。笔者通过对比,认为北大秦... 关于敦煌写本《算经》的编撰年代,有唐代说、五代说以及唐五代说,笔者结合韩延《夏侯阳算经》,将其编撰年代推定在唐代宗建中元年之后的中晚唐或后唐。《算经》类算书的源流,前人多追溯至晋代的《孙子算经》。笔者通过对比,认为北大秦简《算书》甲篇是《孙子算经》《算经》的源头,其内容和结构对后世算书的编撰有很大影响;《算经》分门别类的编撰体式,是受北朝《算书》的影响,而北朝《算书》上承《孙子算经》。由此,《算经》类算书的源流和发展脉络愈加明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写本 经》 《孙子经》 北大秦简《算书》甲篇 北朝《算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俨、严敦杰往来书信(1940—1941年)(二)
10
作者 韩琦 邹大海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32-258,F0003,共28页
关键词 李俨 俄罗斯 星期 算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印度文字记数法及其文化背景探析
11
作者 吕鹏 纪志刚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0-119,共10页
基于原典史料整理了古代印度数学文献中对于数的四种文字表记方法,根据先后年代,分别是:《吠陀》中的十进制数词;《阿耶波多历算书》中的字母表记法,采用百进制,以梵语元音-辅音来对应数,用于表示巨大的天文常数;具象数词,以朴素集合观... 基于原典史料整理了古代印度数学文献中对于数的四种文字表记方法,根据先后年代,分别是:《吠陀》中的十进制数词;《阿耶波多历算书》中的字母表记法,采用百进制,以梵语元音-辅音来对应数,用于表示巨大的天文常数;具象数词,以朴素集合观念为基础,用表示自然人文事物的词来表记数量;Ka-T a-Pa-Ya式表记法,辅音表示1~9和0,再适当选择元音就可用富有意义的词来表记数量。了解以上数表记法的用法和特点后,可以发现古代印度数学文献虽以数学内容为主,但在撰写过程中还兼及修辞,具有简洁优美及易于传诵的特点。这一现象的根源在于印度数学的发展与印度独特的文化背景,如帕尼尼语法学、宗教神话和哲学等,都有着密切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数词 《阿耶波多历算书 具象数词 印度神话 梵语修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大秦简《鲁久次问数于陈起》今译、图版和专家笔谈 被引量:36
12
作者 韩巍 邹大海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32-266,共35页
《鲁久次问数于陈起》是北京大学藏秦代简牍算书中一篇内容独特、涵义丰富的文章,本文公布其全部竹简的照片,发表其现代汉语翻译和一批数学史家与古文字学家的笔谈。他们从不同角度疏解这篇文献的疑难点,揭示其丰富内涵和学术意义,涉及... 《鲁久次问数于陈起》是北京大学藏秦代简牍算书中一篇内容独特、涵义丰富的文章,本文公布其全部竹简的照片,发表其现代汉语翻译和一批数学史家与古文字学家的笔谈。他们从不同角度疏解这篇文献的疑难点,揭示其丰富内涵和学术意义,涉及字词的训释、中国古代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医学、数术、城建以及数学史理论等诸多方面,以推动国内外学术界对中国数学史和上古思想文化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起 出土算书 秦简 数学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清之际确定日月食方位的几种方法 被引量:6
13
作者 宁晓玉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5-37,共13页
东汉之后 ,有关日月食方位的记载 ,一直是我国传统历法中不可缺少的内容 ,但是这些记载多是基于观测的实录 ,直到明末才开始对日月食方位进行定量的计算和观测。《新法算书》分别给出了计算和观测日月食方位的方法 ;王锡阐在《晓庵新法... 东汉之后 ,有关日月食方位的记载 ,一直是我国传统历法中不可缺少的内容 ,但是这些记载多是基于观测的实录 ,直到明末才开始对日月食方位进行定量的计算和观测。《新法算书》分别给出了计算和观测日月食方位的方法 ;王锡阐在《晓庵新法》中详细介绍了计算日月食方位的全部过程 ;梅文鼎和《历象考成》给出了确定日月食方位的作图法。文章在研究和比较这些方法的基础上 ,指出它们之间的相同与不同之处 ;解释王锡阐在计算日月食方位过程中所使用的“泛向”、“次向”、“定向”的具体含义 ;追溯导致很多学者认为王锡阐确定日月食方位用的是日面、月面坐标 ,《历象考成》之法实本于王锡阐这一历史误读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月食方位 《新法算书 《晓庵新法》 王锡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上古时代数学门类均输新探 被引量:4
14
作者 邹大海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95-424,共30页
均输是中国古代数学的一个重要门类,数学经典《九章算术》专设第6章讨论它。前人对其渊源和它与作为经济政策的均输之关系,都多有未及或存在若干问题。文章利用更为丰富的考古文献和传世文献,对中国上古时代均输的发展进行较为系统深入... 均输是中国古代数学的一个重要门类,数学经典《九章算术》专设第6章讨论它。前人对其渊源和它与作为经济政策的均输之关系,都多有未及或存在若干问题。文章利用更为丰富的考古文献和传世文献,对中国上古时代均输的发展进行较为系统深入的研究。文章对《九章算术》“均输”章算题的特征进行了新的概括,指出“均输”的含义比前人理解的公平负担要宽泛,“均输”章的构成具有高度的一致性,算题的列入是编者刻意为之,而非随意安排。文章证明,不论是数学上的两类均输算题还是经济上的两种均输都有先秦及秦代的渊源,现存《九章算术》“均输”章的5个均输算题和睡虎地汉简《算术》中的一个均输算题虽然都定型于西汉,但在先秦及秦代应该已有其蓝本。岳麓书院藏秦简《数》和张家山汉简《算数书》证明,“均输”章后24题中有一部分在战国到西汉初期就很可能存在,不必等到公元前1世纪由耿寿昌补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均输 《九章术》 秦汉法律简牍 《盐铁论》 岳麓院藏秦 简《数》 张家山汉简《 睡虎地汉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羌彝走廊小族群文化艺术符号研究与数字化设计再现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赛兰 李昕昕 龚勋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0期269-274,294,共7页
目的在藏羌彝走廊独特的自然环境和历史条件下,保存了众多人数较少但文化独特的小族群,其独有的文化艺术是中华文明宝库中不可缺少的存在,也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象征。方法以四川西南区域中典型的小族群——尔苏藏族为例,以其文化... 目的在藏羌彝走廊独特的自然环境和历史条件下,保存了众多人数较少但文化独特的小族群,其独有的文化艺术是中华文明宝库中不可缺少的存在,也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象征。方法以四川西南区域中典型的小族群——尔苏藏族为例,以其文化艺术中最重要的文献资料“算日子书”为样本,对其中的图画文字符号进行研究和解读,并进行数字化设计与再现。结论通过民族学、设计学、美学、符号学等多学科的交叉,以数字手绘的方式重新构建了尔苏藏文“算日子书”的数字化体系,并应用于当地旅游文化建设中,是对藏羌彝走廊民族文化多样性保护与活化的一次重要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羌彝走廊 尔苏藏族 日子 数字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uantitative similarity assessment of non-linear chemical fingerpri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by similarity system theory 被引量:5
16
作者 周菊峰 方宣启 +4 位作者 张泰铭 赵哲 朱蓉 向凤琴 乔君喜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1年第2期343-352,共10页
The similarities of the non-linear chemical (NLC) fingerprints of Radix Glycyrrhizaes from four producing areas and eight other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 (TCMs) were calculated, using a systemic similarity cal... The similarities of the non-linear chemical (NLC) fingerprints of Radix Glycyrrhizaes from four producing areas and eight other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 (TCMs) were calculated, using a systemic similarity calculation method proposed and three other main calculation ones (Euclidean distanc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and included angle cosine). All of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similarities of different TCMs are higher than 0.952, and the included angle cosines are all higher than 0.962. So, both the conelation coefficient and included angle cosine similarities are unable to be used as the criteria for quantitatively evaluating the similarities of NLC fingerprints of TCMs. Although all of the Euclidean distance similarities of Berry Liquorices from four producing areas are less than 73, those of the other eight TCMs are all more than 180. The Euclidean distance cannot reflect the relative magnitudes of the feature differences in the NLC fingerprints very correctly. The systemic similarity method is the best among the four ones. All of the systemic similarities of Berry Liquorices from the four producing areas are higher than 0.962, while those of the other eight TCMs are all lower than 0.805, and the systemic similarity can reflect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samples most faithfully, and can be used as a quantitative one evaluating the similarities of NLC fingerprints of TCMs, by which TCM could be distinguished and evaluated quickly, simply and exact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nlinear chemistry fingerprint systemic similarit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