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简达气单胞菌和大肠埃希菌致肝胆管结石患者血流感染1例
1
作者 郝小康 杜恬恬 +4 位作者 刘欣 陈辉辉 黎萌 周娟 徐世林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64-466,共3页
急性胆道感染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急危重症,主要包括急性胆囊炎和急性胆管炎,多与胆石症共同存在,严重时会导致多个器官功能受损,危及生命[1]。气单胞菌属于革兰阴性菌,普遍存在水生环境和食品中,是一种重要的水生、人畜共患病新发病原菌[2... 急性胆道感染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急危重症,主要包括急性胆囊炎和急性胆管炎,多与胆石症共同存在,严重时会导致多个器官功能受损,危及生命[1]。气单胞菌属于革兰阴性菌,普遍存在水生环境和食品中,是一种重要的水生、人畜共患病新发病原菌[2]。目前已知有36个种,与人类疾病有关的主要是嗜水气单胞菌、豚鼠气单胞菌和维氏气单胞菌[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流感染 简达气单胞菌 大肠埃希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非鱼(Tilapia nilotica)简达气单胞菌病的病原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被引量:6
2
作者 杨宁 姜芳燕 +1 位作者 黄海 焦健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83-88,共6页
从患病罗非鱼(Tilapia nilotica)体内分离得到细菌NL05,通过回归感染试验确定NL05为致病菌,并测出NL05对罗非鱼的半致死量(LD50)为1×103 CFU/g。结合细菌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指标和16S r RNA基因同源分析,鉴定NL05为简达气单胞菌(... 从患病罗非鱼(Tilapia nilotica)体内分离得到细菌NL05,通过回归感染试验确定NL05为致病菌,并测出NL05对罗非鱼的半致死量(LD50)为1×103 CFU/g。结合细菌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指标和16S r RNA基因同源分析,鉴定NL05为简达气单胞菌(Aeromonas jandaei)。形态学观察发现,NL05为革兰氏阴性、短杆状;生理生化试验中麦芽糖、甘露醇、葡萄糖、水杨素、硫化氢等13种指标为阳性,蔗糖、阿拉伯糖、木糖、肌醇、卫矛醇等10种指标为阴性。药敏试验显示,NL05对奥复星、丙氟哌酸、丁胺卡那霉素、多粘菌素B、氟哌酸、利福平、洁霉素等13种抗生素敏感,对阿奇霉素、菌必治、卡那霉素、链霉素、美满霉素5种抗生素中介,对氨苄青霉素、阿莫西林、恩诺沙星、复方新诺明、甲氧苄啶等13种抗生素耐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非鱼 简达气单胞菌 致病性 分离鉴定 药敏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幼年暹罗鳄致病性简达气单胞菌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2
3
作者 蒲文渊 曾纪锋 +5 位作者 郑挺 欧秀全 杨诺 郭桂英 王宇 郑继平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181-1184,共4页
为对海南陵水地区自然发病的幼龄暹罗鳄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本研究采用形态与生理生化特性测定并结合16S r RNA基因系统发育学分析方法,对分离的LS5菌株进行鉴定;同时对分离株进行药物敏感试验及对小鼠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该菌呈革兰... 为对海南陵水地区自然发病的幼龄暹罗鳄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本研究采用形态与生理生化特性测定并结合16S r RNA基因系统发育学分析方法,对分离的LS5菌株进行鉴定;同时对分离株进行药物敏感试验及对小鼠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该菌呈革兰氏阴性杆菌,氧化酶等生理生化特性与简达气单胞菌基本一致;根据16S r RNA基因的系统进化及其同源性分析,可确定分离的菌株LS5与简达气单胞菌属于同一系统发育分支,其基因与FJ940830.1 Aeromonas jandaei p W23菌株同源性高达100%;LS5菌株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为4.1×10~5 cfu/只,具有较强致病性;该菌对庆大霉素、丁胺卡那霉素、环丙沙星敏感,对阿莫西林、利福平、氨苄西林等抗生素耐药。本研究从海南发病幼鳄体内首次发现简达气单胞菌,同时检测到其具有较强致病性,通过药敏试验为该病的防治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暹罗鳄 简达气单胞菌 分离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朱鹮致病性简达气单胞菌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1
4
作者 庆保平 张亚祖 +2 位作者 段英 赵伟 王兴龙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29-133,共5页
2020年12月下旬,陕西省洋县清凉水库周边陆续出现多只野生朱鹮死亡。剖检死亡朱鹮发现肺部淤血,肝脏肿胀,胰脏点状出血,胃内充满鱼类组织,消化道弥散性出血等。为了研究致朱鹮死亡的原因,采集2只死亡朱鹮的肝脏和脾脏组织进行细菌分离培... 2020年12月下旬,陕西省洋县清凉水库周边陆续出现多只野生朱鹮死亡。剖检死亡朱鹮发现肺部淤血,肝脏肿胀,胰脏点状出血,胃内充满鱼类组织,消化道弥散性出血等。为了研究致朱鹮死亡的原因,采集2只死亡朱鹮的肝脏和脾脏组织进行细菌分离培养,成功分离到2株细菌。对分离菌进行微生物学和生化特性鉴定以及细菌16S rDNA检测,结果显示,分离到的2株菌是同一菌株,为气单胞菌属简达气单胞菌。该菌致病性较强,1.0×10^(10)CFU/只剂量腹腔接种小鼠24 h致死率为75%。药敏试验表明,分离菌对丁胺卡那霉素、氟哌酸、氯霉素和复方新诺明4种药物高度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鹮 简达气单胞菌 16S rDNA基因 药敏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牛简达气单胞菌和拉氏普罗威登斯菌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7
5
作者 王永贤 张文东 +4 位作者 张应国 方福明 周家学 孔德会 董国栋 《云南畜牧兽医》 2003年第4期1-3,共3页
中越边境某村从 1997年 7月以来 ,役用水牛发生不明原因的猝死 ,至 2 0 0 0年 8月先后死亡 74头 ;2 0 0 0年 8月 2 9日我们从猝死的 1头水牛体中 ,分离出 1株简达气单胞菌和 1株拉氏普罗威登斯菌 ,经接种实验动物和回归本动物试验 。
关键词 水牛 猝死 简达气单胞菌 拉氏普罗威登斯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禾花鲤鱼种暴发性死亡征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被引量:4
6
作者 龙苏 邓小红 +4 位作者 梁静真 牛志伟 韩书煜 范华龙 黄钧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241-1246,共6页
【目的】明确引起禾花鲤发生暴发性死亡征的病原菌及其耐药性,为有效防控禾花鲤暴发性死亡征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常规方法分离病原菌,以API 20NE生化鉴定与16S r RNA基因序列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鉴定,人工回归感染试验确定分离... 【目的】明确引起禾花鲤发生暴发性死亡征的病原菌及其耐药性,为有效防控禾花鲤暴发性死亡征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常规方法分离病原菌,以API 20NE生化鉴定与16S r RNA基因序列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鉴定,人工回归感染试验确定分离菌株的致病性,K-B纸片扩散法测定病原菌对药物的敏感性。【结果】从广西全州县患暴发性死亡征禾花鲤的肝脏中分离获得1株优势菌株(TH5),API 20NE生化鉴定和16S r RNA基因序列分析结果显示,分离菌株TH5为简达气单胞菌(Aeromonas jandaei),与简达气单胞菌标准菌株ATCC 49568(NR 119040)和CDC0787-80(NR 037013)的相似度分别为99.9%和99.6%。人工回归感染试验结果表明,菌株TH5是导致禾花鲤暴发性死亡征的病原菌。该菌株对复方新诺明、环丙沙星、多粘菌素B等11种药物高度敏感,对青霉素G、复达欣、先锋霉素VI等8种药物已产生耐药性。【结论】引起广西全州县养殖禾花鲤暴发性死亡征的病原菌是简达气单胞菌,生产中可选用复方新诺明、环丙沙星、多粘菌素B等药物进行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禾花鲤 简达气单胞菌 分离鉴定 药敏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起水牛猝死症的病因调查与防制 被引量:2
7
作者 方福明 周家学 +3 位作者 旷天扬 王永贤 张文东 张应国 《中国畜牧兽医》 CAS 2008年第2期104-106,共3页
1997年7月~2000年8月,麻栗坡县猛硐乡某村役用水牛发生不明病因的猝死,先后死亡74头,我们对该起猝死症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毒物分析、临床症状观察和病理剖检、病原微生物诊断,结果确诊该村发生的水牛猝死症是由简达气单胞菌和拉... 1997年7月~2000年8月,麻栗坡县猛硐乡某村役用水牛发生不明病因的猝死,先后死亡74头,我们对该起猝死症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毒物分析、临床症状观察和病理剖检、病原微生物诊断,结果确诊该村发生的水牛猝死症是由简达气单胞菌和拉氏普罗威登斯菌混合感染引起。采取综合防治后,疫情得到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牛 猝死症 简达气单胞菌 拉氏普罗威登斯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