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患病罗非鱼(Tilapia nilotica)体内分离得到细菌NL05,通过回归感染试验确定NL05为致病菌,并测出NL05对罗非鱼的半致死量(LD50)为1×103 CFU/g。结合细菌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指标和16S r RNA基因同源分析,鉴定NL05为简达气单胞菌(...从患病罗非鱼(Tilapia nilotica)体内分离得到细菌NL05,通过回归感染试验确定NL05为致病菌,并测出NL05对罗非鱼的半致死量(LD50)为1×103 CFU/g。结合细菌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指标和16S r RNA基因同源分析,鉴定NL05为简达气单胞菌(Aeromonas jandaei)。形态学观察发现,NL05为革兰氏阴性、短杆状;生理生化试验中麦芽糖、甘露醇、葡萄糖、水杨素、硫化氢等13种指标为阳性,蔗糖、阿拉伯糖、木糖、肌醇、卫矛醇等10种指标为阴性。药敏试验显示,NL05对奥复星、丙氟哌酸、丁胺卡那霉素、多粘菌素B、氟哌酸、利福平、洁霉素等13种抗生素敏感,对阿奇霉素、菌必治、卡那霉素、链霉素、美满霉素5种抗生素中介,对氨苄青霉素、阿莫西林、恩诺沙星、复方新诺明、甲氧苄啶等13种抗生素耐药。展开更多
为对海南陵水地区自然发病的幼龄暹罗鳄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本研究采用形态与生理生化特性测定并结合16S r RNA基因系统发育学分析方法,对分离的LS5菌株进行鉴定;同时对分离株进行药物敏感试验及对小鼠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该菌呈革兰...为对海南陵水地区自然发病的幼龄暹罗鳄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本研究采用形态与生理生化特性测定并结合16S r RNA基因系统发育学分析方法,对分离的LS5菌株进行鉴定;同时对分离株进行药物敏感试验及对小鼠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该菌呈革兰氏阴性杆菌,氧化酶等生理生化特性与简达气单胞菌基本一致;根据16S r RNA基因的系统进化及其同源性分析,可确定分离的菌株LS5与简达气单胞菌属于同一系统发育分支,其基因与FJ940830.1 Aeromonas jandaei p W23菌株同源性高达100%;LS5菌株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为4.1×10~5 cfu/只,具有较强致病性;该菌对庆大霉素、丁胺卡那霉素、环丙沙星敏感,对阿莫西林、利福平、氨苄西林等抗生素耐药。本研究从海南发病幼鳄体内首次发现简达气单胞菌,同时检测到其具有较强致病性,通过药敏试验为该病的防治奠定基础。展开更多
【目的】明确引起禾花鲤发生暴发性死亡征的病原菌及其耐药性,为有效防控禾花鲤暴发性死亡征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常规方法分离病原菌,以API 20NE生化鉴定与16S r RNA基因序列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鉴定,人工回归感染试验确定分离...【目的】明确引起禾花鲤发生暴发性死亡征的病原菌及其耐药性,为有效防控禾花鲤暴发性死亡征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常规方法分离病原菌,以API 20NE生化鉴定与16S r RNA基因序列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鉴定,人工回归感染试验确定分离菌株的致病性,K-B纸片扩散法测定病原菌对药物的敏感性。【结果】从广西全州县患暴发性死亡征禾花鲤的肝脏中分离获得1株优势菌株(TH5),API 20NE生化鉴定和16S r RNA基因序列分析结果显示,分离菌株TH5为简达气单胞菌(Aeromonas jandaei),与简达气单胞菌标准菌株ATCC 49568(NR 119040)和CDC0787-80(NR 037013)的相似度分别为99.9%和99.6%。人工回归感染试验结果表明,菌株TH5是导致禾花鲤暴发性死亡征的病原菌。该菌株对复方新诺明、环丙沙星、多粘菌素B等11种药物高度敏感,对青霉素G、复达欣、先锋霉素VI等8种药物已产生耐药性。【结论】引起广西全州县养殖禾花鲤暴发性死亡征的病原菌是简达气单胞菌,生产中可选用复方新诺明、环丙沙星、多粘菌素B等药物进行防治。展开更多
文摘为对海南陵水地区自然发病的幼龄暹罗鳄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本研究采用形态与生理生化特性测定并结合16S r RNA基因系统发育学分析方法,对分离的LS5菌株进行鉴定;同时对分离株进行药物敏感试验及对小鼠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该菌呈革兰氏阴性杆菌,氧化酶等生理生化特性与简达气单胞菌基本一致;根据16S r RNA基因的系统进化及其同源性分析,可确定分离的菌株LS5与简达气单胞菌属于同一系统发育分支,其基因与FJ940830.1 Aeromonas jandaei p W23菌株同源性高达100%;LS5菌株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为4.1×10~5 cfu/只,具有较强致病性;该菌对庆大霉素、丁胺卡那霉素、环丙沙星敏感,对阿莫西林、利福平、氨苄西林等抗生素耐药。本研究从海南发病幼鳄体内首次发现简达气单胞菌,同时检测到其具有较强致病性,通过药敏试验为该病的防治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