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地球简正模耦合研究上地幔过渡区方位各向异性 被引量:1
1
作者 胡小刚 薛秀秀 郝晓光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903-1911,共9页
地震方位各向异性广泛存在于地球上地幔中,目前利用地震体波或面波分析研究上地幔各向异性的地球物理方法有很多种,但是由于各自的局限性均难以分析上地幔过渡区中的各向异性特征.方位各向异性可导致球形简正模和环形简正模之间发生耦合... 地震方位各向异性广泛存在于地球上地幔中,目前利用地震体波或面波分析研究上地幔各向异性的地球物理方法有很多种,但是由于各自的局限性均难以分析上地幔过渡区中的各向异性特征.方位各向异性可导致球形简正模和环形简正模之间发生耦合.地球长周期自由振荡的简正模可深入到上地幔过渡区.本文利用各向异性地球模型计算各向异性简正模耦合深度敏感核,表明长周期(250~400s)简正模各向异性耦合(如0S20-0T21和0S25-0T25)的敏感度峰值在400~600km之间.在不受地球自转影响的台站,如位于南极极点的QSPA站,仍然可以观测到强烈的简正模耦合现象.本文的研究表明:只有在地震观测台站靠近长周期球形振荡的节点时,才能在其观测数据中观测到各向异性耦合现象,许多各向异性耦合在震后18~24h期间最强,并可导致垂直方向的环形简正模的振幅大于球形耦合简正模的振幅.这些特征是在地震观测数据中寻找各向异性耦合的重要线索.长周期简正模的方位各向异性耦合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认识上地幔过渡区各向异性的窗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自由振荡 简正模耦合 上地幔过渡区 方位各向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维对称光子晶体的简正耦合模(英文) 被引量:5
2
作者 胡萍 谈振兴 +1 位作者 廖清华 黄永箴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91-295,共5页
对一维对称光子晶体中的色散介质采用洛仑兹振子模型,通过考虑色散介质层两侧的边界条件,得到了表征色散介质层的转移矩阵。对线性层及色散δ层均采用传输矩阵的方法,研究了一维含色散介质的光子晶体微腔中的简正耦合模。由于光与色散... 对一维对称光子晶体中的色散介质采用洛仑兹振子模型,通过考虑色散介质层两侧的边界条件,得到了表征色散介质层的转移矩阵。对线性层及色散δ层均采用传输矩阵的方法,研究了一维含色散介质的光子晶体微腔中的简正耦合模。由于光与色散介质的相互作用,纵腔模将分裂成简正耦合模。通过改变色散介质的相关参数,详细研究了简正耦合模频率的移动、均匀展宽效应和失谐效应。发现两个简正的耦合模的频率间距主要依赖于振子的耦合强度,与约化的振子的HWHM线宽无关。失谐效应则会使其中的一个峰降低,而另一个峰相对拉高,这一现象可以通过Fabry-P啨rot腔得到很好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响应 简正模耦合 色散介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