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谱元-简正振型耦合方法的核幔边界D″区地震波波形模拟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赵明 赵亮 Yann Capdeville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216-1225,共10页
本文拓展了一种模拟地震波在地球核幔边界D″区各向异性介质中传播的数值方法:谱元-简正振型耦合方法(CSEM).该方法通过在球对称各向同性介质空间采用简正振型方法,在各向异性的D″区采用谱元方法,并在两种介质的边界采用"DtN"... 本文拓展了一种模拟地震波在地球核幔边界D″区各向异性介质中传播的数值方法:谱元-简正振型耦合方法(CSEM).该方法通过在球对称各向同性介质空间采用简正振型方法,在各向异性的D″区采用谱元方法,并在两种介质的边界采用"DtN"算子耦合的策略计算一维模型PREM(见文献[1])或修改后的D″区横向各向同性VTI-PREM模型的理论地震图.模拟所得数值解结果与采用简正振型方法得到的解析解结果进行对比以验证方法的精度.在中国科学院地球深部结构重点实验室高性能计算机上使用128个CPU计算得到的结果显示,在10-5~0.125Hz的频率范围内谱元简正振型法得到的波形与简正振型方法能很好拟合.此外,对于VTI介质结构模型,谱元简正振型法能够准确模拟S波分裂现象,从而验证了谱元简正振型耦合方法对各向异性介质中地震波传播数值模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谱元-简正振型方法 简正振型 合成理论地震图 横向各向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爆炸Rg波低谷点激发机理 被引量:13
2
作者 何永锋 陈晓非 +1 位作者 何耀峰 靳平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643-648,共6页
目前普遍认为Rg_S散射是地下核爆炸短周期Lg波的主要能量来源,其主要依据为由线性偶极补偿源(CLVD)激发的Rg波谱的低谷点随深度变化的特征与区域震相Lg波谱的低谷点随深度变化的特征具有一致性.本文利用简正振型理论,分析了Rg波谱中低... 目前普遍认为Rg_S散射是地下核爆炸短周期Lg波的主要能量来源,其主要依据为由线性偶极补偿源(CLVD)激发的Rg波谱的低谷点随深度变化的特征与区域震相Lg波谱的低谷点随深度变化的特征具有一致性.本文利用简正振型理论,分析了Rg波谱中低谷点的形成机理,给出了各种速度模型下CLVD源深度与低谷点频率之间的关系,并分析了利用公式hCLVD=V (16fNull)估计震源深度的局限性.本文的研究结果进一步支持了CLVD源是激发Lg波的主要因素的观点,并得到重要结论:CLVD源形式下的本征位移函数及其导数的叠加所形成的极小值,即源的空间分布特征,是形成Rg波低谷点的原因,而不能仅用水平向基频本征位移函数过零点来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g波 LG波 CLVD源 低谷点 简正振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